游戏设计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活力的影响

游戏设计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活力的影响

相琳山东平度市店子镇青杨小学266700

摘要:经济的发展直接推动了高新科技的全民普及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使用在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成为习惯,如何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现有功能,充分引发小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的兴趣,如何在小学计算机课程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当前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小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纳入了游戏设计的因素,以两者之间的融合度和相互作用为基础进行分析,以提升小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力及效率。

关键词:游戏设计小学计算机课堂活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按照心理学角度而言,三年级以前仅仅能保障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学习的重视度的增加,小学生的注意力将适度增加。小学计算机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小学生对计算机天然的兴趣和爱好,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喜好主要反映在对计算机游戏的玩耍方面,较为枯燥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基础技能等,教师只能以成绩和考核等作为教学鞭策的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将教学设计融入到小学生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来,在集中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日常以游戏设计为主的学习联合起来,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一、小学计算机课堂游戏设计的优势

1.有利于减缓课堂学习压力。

在我国的特殊国情下,很多家长本着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想法,将小学生的日常作业控制得比较严格。一方面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玩耍,一方面由于其日常作业的压力比较大,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在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利用计算机上机课程的便利性,尽量放松自身的压力,寻找可以玩耍的游戏。但是游戏本身并不是计算机学习的根本,在计算机授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应该与信息技术本身连接起来,从而让教师的教学充满趣味性,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达成寓教于乐、寓乐于学的目的。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具有丰富变化的教学内容比较能提起兴趣,而一般情况下在学习方面很难进入状态,自然对于自主学习很难适应,因此,以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心理为基础,教师可借助计算机联网后丰富的数据库,将计算机教学转换成图片、音乐、音像资料等教学方式。此类资料配合声光电等教学方式,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先天优势,尤其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程度自然会比其他学科的学习更高。在某种程度上,理论教学相当于如何掌控操作计算机的步骤说明,这些内容家里有计算机的小学生基本已经掌握了,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生家中都具有购买计算机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时,可以将计算机的知识讲解借助游戏的方式进行转换。比如在输入练习的过程中,金山打字通所开发出的游戏练习软件可以有效地缓解一些已经掌握此部分知识的学生课堂学习时候的无兴趣现象,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能练习键盘输入、存档等,并以不断完成任务的模式来挑战自己,不断地在存档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自然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3.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

教师在游戏环节中融入了计算机理论知识,并将需要操作的环节纳入到实践中进行动手练习。此种方式不但可以充分地激活学生的大脑,对于学生的创造能力、自我挑战意识的构建、左右脑协调能力的提升、感官功能的调动等方面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计算机课堂游戏设计的注重因素

1.学习为主,娱乐为辅。

在计算机课程中融入课堂游戏设计固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但是一旦将游戏作为主体自然会降低学习的知识要素。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和精力旺盛以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感均可以作为其参与游戏式学习体验的基础,但是,在教师进行课堂设计时,只能将游戏设计作为一种学习手段而不是教学的全部模式。因此在植入游戏教学时,教师务必对教学与娱乐之间的区别为学生讲解清楚,从而不断端正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和对计算机教学中游戏设计的态度,将其从沉迷于计算机教学中的游戏环节,转化为在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地寻找知识点,学习知识并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如在画图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学生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智力拼图,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对教师所教的知识点进行转换,借助操作不断地熟悉计算机画图技巧和整体布局模式,从而达到游戏教学的目的。

2.控制时间,整合知识。

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会导致很多小学生沉迷于游戏,因此,在教师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游戏环节的设计过程中,必须注意对学生时间安排的引导,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度地植入游戏环节,并按照教学的需要来调整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引导学生提升自我管控的能力。在对游戏内容进行不断筛选的过程中,教师还能以反面例子的方式教育学生如何合理地分配时间、分配内存、安装软件、清理计算机等,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以生为主,确保学生参与。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一般会寻找问题的答案,却很少与其他人进行沟通或者讨论,其结果是一些学生有可能找到了答案,而另一些则无法获取到准确的答案。因此,教师以学生此类特点为基础,设计出需要与周围学生一起配合来共同完成的游戏,学生自然会与周围同学加大沟通的力度,充分参与到游戏中来,从而不断地开拓思维,在创新要求中不断地增加答案的深入化和多元化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晶如何让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神州,2012,(09)。

[2]史东飞小学计算机教师培养策略探讨.数字化用户,2013,(12)。

[3]马仁环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初探.中小学电教(下),2012,(09)。

[4]汪基德怎样开展小学计算机教育——小学计算机活动课程研究.河南教育,2000,(03)。

[5]李耀宝闫昊琨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具体策略探讨.新课程(小学),2013,(01)。

标签:;  ;  ;  

游戏设计对小学计算机教学课堂活力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