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粘膜通透性论文_吴海珊,黄蓉,王娟,吴梅菊,黄旋

导读:本文包含了肠粘膜通透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透,粘膜,肝硬化,乳酸,链激酶,内毒素,氧化酶。

肠粘膜通透性论文文献综述

吴海珊,黄蓉,王娟,吴梅菊,黄旋[1](2018)在《低钾血症与肠粘膜通透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低钾血症是腹膜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且其与肠源性腹膜炎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建立低钾血症的动物模型,观察低钾对肠粘膜屏障的影响,探讨低钾影响肠壁通透性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SPF级雄性Bal 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钾饮食组,并于28天后杀检小鼠,留取血、回肠组织、肠系膜淋巴结、肝、脾、肾等标本,分别检测(1)血钾水平;(2)(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10-11)

廉晓晓[2](2018)在《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肝硬化患者肠粘膜通透性与预后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始载于《五脏穿凿论》,明代着名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脏腑》中注“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后在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中形成一个趋于完整的思想体系。现代研究表明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现阶段对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尚不确切。因此,我们提出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来探讨肠道粘膜通透性变化与肝硬化预后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89例,另采集4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DAO、D-乳酸和ETX水平,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凝血检查、肝功能指标、血脂四项、肾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FibroScan检查,并计算得出APRI模型、Fib-4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研究肠道粘膜通透性变化与肝硬化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山西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89例,其中女35例,男54例,平均年龄56.94±12.42岁。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女18例,男22例,平均年龄46.38±12.88岁。健康对照组与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性别、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硬化组不同严重程度之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患者血浆DAO、D-乳酸和ETX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ET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ild-Pugh A级与B级两组相比,DAO、D-乳酸与ETX水平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级组ETX水平显着高于B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浆DAO、D-乳酸和ETX呈显着正相关性(P<0.01)。血浆DAO与CTP评分、Frons指数、APRI模型、FibroScan值具有相关性(P<0.05)。血D-乳酸、ETX水平与MELD指数、CTP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APRI模型、FIB-4评分、FibroScan值呈显着正相关(P<0.01)。5.肠道黏膜通透性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血浆DAO与PLT呈负相关(P<0.05)。D-乳酸、ETX与RDW、PLT、PT、INR、ALT、AST、GGT、TBIL、ALB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肝硬化患者89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血DAO、D-乳酸及ETX叁种检测指标能准确反映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肠道粘膜通透性指标越高,则肝硬化程度越重。2.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透性升高,是导致内毒素血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3.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血的异常,血小板与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呈负相关,在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上有重要参考意义。4.ETX及D-乳酸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通过改善肠道粘膜通透性也可改善肝脏储备功能。5.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肝硬化预后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肝硬化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参考,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19)

吴燕燕[3](2018)在《以多胺为靶点探讨小檗碱对结肠癌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1.小檗碱能否缓解结肠癌进程中肠粘膜通透性增高;2.结肠癌进程中是否存在肿瘤细胞对肠粘膜多胺的掠夺;3.结肠癌进程中,小檗碱是否通过调节多胺机制达到对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方法:1.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建立荷瘤鼠(HCT116)模型,根据SPSS分组法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低剂量组(6.25 mg/kg)、小檗碱中剂量组(12.5 mg/kg)及小檗碱高剂量组(25 mg/kg),观察裸鼠日常生命体征与进食等情况并记录。通过对给药期间裸鼠肿瘤体积的测量、给药结束后瘤重及抑瘤率的测定、结合荷瘤鼠体重变化曲线,评价小檗碱对裸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2.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通过对荷瘤鼠血浆D-乳酸含量的测定、肠粘膜HE染色病理切片的观察、瘤重与血浆D-乳酸相关性分析、肠粘膜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观察小檗碱对荷瘤鼠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3.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肠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1)小檗碱对HCT116及IEC6共培养体系中多胺含量的影响:采用CCK8法测定小檗碱对HCT116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确定小檗碱剂量及最佳作用时间;进行IEC6细胞单培养(24 h,48 h,72 h)及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的HCT116细胞与IEC6细胞共培养2,观察IEC6细胞通透性(FD4浓度)的变化;HCT116细胞与IEC6细胞共培养后,采用高效液色谱法分别测定两种细胞多胺含量。(2)小檗碱对HCT116荷瘤鼠肠粘膜多胺含量、肿瘤多胺含量及多胺代谢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粘膜及肿瘤多胺含量,采用WB法观察小檗碱给药后肿瘤组织多胺代谢相关蛋白ODC、OAZ1、SSAT、C-MYC、HIF-1α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1.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模型组裸鼠肿瘤体积增长最快,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肿瘤体积增长缓慢;解剖后称定瘤重,模型组瘤重明显高于给药组;计算抑瘤率后,给药组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0.9%、33.7%、42.2%;在作出荷瘤鼠体重变化曲线后发现,正常组体重明显高于给药组及模型组,其中,模型组最低,且在第叁周,给药组及模型组体重均出现小幅度下降,可能表现为癌性营养不良。2.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组血浆D-乳酸浓度最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给药组均较高,其中,模型组最高;通过肠粘膜病理切片发现,模型组肠粘膜屏障被破坏严重,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肠粘膜损伤得到明显修复;在计算血浆D-乳酸与瘤重相关性曲线中,发现血浆D-乳酸与肿瘤负荷关系密切且呈正相关(P<0.001);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紧密连接蛋白下调,与模型组相比,给药后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上调。3.小檗碱对荷瘤鼠(HCT116)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研究。(1)小檗碱对HCT116及IEC6共培养体系中多胺含量的影响:CCK8数据表明,小檗碱(0-50μM)对HCT116细胞有抑制作用,且72 h效果最好,48 h次之;HCT116细胞与IEC6细胞共培养,通过测定IEC6的FD4浓度,得知48 h是最佳共培养时间点;在对共培养后HCT116,IEC6细胞多胺含量的测定中,结果为H_(co)>H_(co给药)>H_单,I_单>Ico_(给药)>Ico;(2)小檗碱对HCT116荷瘤鼠肠粘膜多胺含量、肿瘤多胺含量及多胺代谢蛋白表达的影响:对肠粘膜多胺含量的测定,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总多胺浓度较低,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总多胺含量增加,且随给药浓度增大,多胺含量增加明显;对肿瘤组织总多胺含量的测定,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总多胺下降明显,且给药组中高剂量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肿瘤多胺代谢相关蛋白表达为C-MYC,ODC下调,OAZ1上调,SSAT上调,HIF-1α上调。研究结论:1.小檗碱对结肠癌进程中肠粘膜通透性增高有缓解作用;2.结肠癌进程中存在肿瘤细胞对肠粘膜多胺的掠夺;3.结肠癌进程中,小檗碱可通过多胺机制达到对肠粘膜损伤的修复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药科大学》期刊2018-03-01)

陆耀坚[4](2017)在《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5月收入的肠梗阻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给予试验组常规治疗联合鱼油脂肪乳剂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肠粘膜通透性和细菌移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7 d试验组患者体质量为(65.6±2.7)kg,显着高于对照组的(60.2±2.2)kg(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患者血糖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Gln浓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试验组L/M比值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试验组外周血中细菌DNA阳性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鱼油脂肪乳剂可修复肠粘膜屏障,降低肠粘膜通透性,抑制细菌或有害物往肠外脏器转移,促进肠梗阻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7年02期)

钱振华,马卫星,向辉,薛骅[5](2017)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Gln)对重型颅脑损伤(SCI)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方法本院82例小儿SCI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Gln治疗,测定其乳果糖排泄率、血浆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乳果糖排泄率,内毒素及血浆二胺氧化酶水平显着性低于对照组,且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儿给予Gln,可有效的降低肠粘膜通透性及上皮细胞坏死,对肠粘膜屏障作用的重塑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减少炎症的发生有着良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浙江创伤外科》期刊2017年01期)

丁少桢[6](2017)在《同型半胱氨酸调控MLCK影响实验性结肠炎肠粘膜通透性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目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肠道粘膜紧密连接结构的破坏引起肠粘膜通透性增加对IBD的发病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甲硫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研究发现Hcy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内皮细胞屏障功能,提高内皮细胞通透性,促进炎症反应。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血浆和结肠粘膜组织中Hcy水平增高,但Hcy是否通过影响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及功能,进一步影响肠粘膜通透性参与IBD的病理生理过程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拟在建立大鼠TNBS/乙醇结肠炎模型及人结肠癌Caco-2细胞株的基础上,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实验性结肠炎肠粘膜通透性及Caco-2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小肠粘膜通透性及Caco-2细胞单层通透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1.Caco-2细胞经Hcy预处理不同信号通路抑制剂(ERK抑制剂PD98059,P38MAPK抑制剂SB203580,Rho抑制剂Y27632,Ca~(2+)/Calmodulin抑制剂KN62,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以及MLCK抑制剂ML-7)之后,加入FITC。记录Caco-2细胞TEER随时间变化情况,同时于lower chamber取样,样品中FITC浓度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实验结束后收集细胞悬液,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MEK,ERK,p-ERK,MLCK,p-MLCK,ZO-1,Claudin-1,Claudin-2,Occludin蛋白表达。2.使用2,4,6-叁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灌肠制备实验性大鼠结肠炎模型,采用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模型。3.SD雄性大鼠,分成4组:A组为对照组(NS注射+NS灌肠),B组为对照+Hcy注射组(Hcy注射+NS灌肠),C组为TNBS模型组(NS注射+TNBS/乙醇灌肠),D组为TNBS模型+Hcy注射组(Hcy皮注射+TNBS/乙醇灌肠)。4.记录观察大鼠每日体重变化及粪便情况,根据大鼠症状及体重变化情况进行疾病活动性评分(DAI),切取实验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标本行HE染色,并行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HI)5.大鼠结肠Hcy及MLCK水平通过ELISA方法检测,大鼠结肠MPO活性通过四甲基联苯胺法测定,大鼠小肠粘膜组织中MEK,ERK,p-ERK,MLCK,p-MLCK,ZO-1,Claudin-1,Claudin-2,Occludin蛋白表达使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测定,MLCK m RNA表达通过RT-q PCR方法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aco-2细胞使用50μmol/L Hcy预处理时TEER降低明显。与Hcy组相比,Caco-2细胞经ML-7及PD98059药物预处理后TEER下降减缓,FITC跨膜转运量有所降低,MLCK,p-MLCK,Claudin-2蛋白表达有所降低,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表达有所回升,表明MEK-ERK-MLCK信号通路在Hcy影响Caco-2细胞通透性的过程中具有影响。与正常对照组及TNBS模型对照组相比,TNBS模型+Hcy皮下注射组DAI,HI,MPO显着升高,结肠MLCK水平明显增加,大鼠小肠组织中MEK,ERK,p-ERK,MLCK,p-MLCK,Claudin-2蛋白表达升高,ZO-1,Claudin-1,Occludin蛋白降低(P<0.05),表明Hcy可能通过调控MEK-ERK-MLCK通路影响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小肠粘膜细胞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增加肠粘膜通透性。结论:Hcy可影响Caco-2细胞及实验性结肠炎大鼠小肠粘膜通透性,机制可能与调控MLCK表达影响肠道粘膜上皮细胞紧密连接通透性有关。(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黄启亮,李丹,谢莉敏,程秀芳,刘虹[7](2015)在《肉鸡肠粘膜通透性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O1、O2、O78混合感染前后,肉鸡血内毒素(LPS)、D-乳酸含量变化,建立了肉鸡肠粘膜通透性模型。使用大肠杆菌混菌(1×1011CFU/ml,剂量)感染,用不同浓度的抗生素(头孢噻呋)诱导血内毒素、D-乳酸的释放,检测血内毒素、D-乳酸含量变化。结果感染后抗生素诱导组、盐水组血内毒素含量均高于感染前,且差异显着(P<0.05);感染组组鸡血D-乳酸含量明显增加,并且24h时,感染组抗生素低剂量组与感染盐水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5年06期)

马维娟,许建明,胡静,刘晓昌,梅俏[8](2015)在《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其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66例肝硬化患者,并选择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D-乳酸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乳果糖/甘露醇(lactulose/mannitol,L/M)排泄率比来评价肠道粘膜通透性。结果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各组的血DAO、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血DAO水平与尿L/M排泄率比、血D-乳酸水平与尿L/M排泄率比均呈线性相关(r=0.518、r=0.527,均有P<0.05)。血DAO水平、血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与Child-Pugh评分均呈正相关(rs=0.705、rs=0.791、rs=0.851,均有P<0.05)。结论血DAO、D-乳酸水平及尿L/M排泄率比叁种检测指标能准确反映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肝硬化患者的肠粘膜通透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肠粘膜通透性的检测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华疾病控制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王国刚[9](2014)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通透性与血清中AGEs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0~3岁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分析以及血清中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水平与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损伤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因轮状病毒肠炎在我院住院的患儿362例,其中其中中-重度脱水者172例(中-重度组),轻度脱水者190例(轻度组),身体健康的幼儿1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取少量粪便置于震荡管中,加入稀释液后震荡叁次,于离心机以80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后应用ELISA方法检测,显色为黄色则表明轮状病毒阳性,无色为阴性;入院后清晨采取患儿静脉血标记,于离心机上以3500转/min离心10min,取上清置于-70℃冰箱中待测。采用竞争性ELISA法检测患儿AGEs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检测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 DAO)水平;采用鲎试剂偶氮显色基质法定量检测内毒素(endotoxin, ETX)水平。对患儿轮状病毒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观察叁组患者血清中ETX、DAO及AGEs水平变化及轮状病毒感染患儿血清DAO水平与AGEs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所研究的362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7~12个月的患儿占构成比最高,为39.0%。31~36月的患儿所占构成比最低,为5.2%。②轮状病毒全年都能检测出。高峰集中在10~12月。而4月和5月有一个发作的小高潮,7、8月份病毒检出率最低。③喂食前洗手、奶具及餐具消毒、母乳喂养及发病前叁天去过医院与轮状病毒感染明显相关(P<0.05)。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中ETX、DAO及AGE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组血清中ETX、DAO及AGEs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⑤患儿血清DAO水平与AGEs水平成正相关(r=0.67,p<0.05);血清ETX水平与AGEs水平成正相关(r=0.55,P<0.05)。结论①幼儿易发生轮状病毒感染为9~12个月,感染高峰期集中在10~12月。②奶具或餐具消毒为患儿的独立性保护因素,而发病前叁天有到过医院环境的经历为轮状病毒独立的危险因素。③患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严重性与血液中AGEs水平成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泸州医学院》期刊2014-04-01)

高二鹏[10](2014)在《非甾体抗炎药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收集安徽省立医院近叁年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诱因及其与服用NSAIDs相关性。2.探讨NSAIDs对骨关节炎(OA)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小肠渗透性的影响,及替普瑞酮对NSAIDs所致小肠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1.回顾性分析安徽省立医院2010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消化道出血病例1001例,分析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诱因。2.收集服用NSAIDs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30例、骨关节炎患者(OA)16例,健康对照组10例,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在服用乳果糖及甘露醇后6小时内排出尿液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排泄率比值(L/M),然后分别比较未使用NSAIDs,使用NSAIDs后,及加用替普瑞酮后,L/M排泄率比值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并对不同类型NSAIDs及不同疾病之间L/M排泄率比值进行比较。结果1.结果显示,消化道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胃底食管静脉破裂、消化道肿瘤、小肠相关疾病及急性胃食管粘膜病变等。诱因则有诱因未明、饮食不当患者、服用NSAIDs或加糖皮质激素、酗酒、劳累精神紧张等。2.①10例健康对照的L/M排泄率比值为0.0240±0.0064,未使用NSIADs的17例患者L/M排泄率比值为0.0508±0.0254,较健康对照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NSAIDs的34患者L/M排泄率比值为0.1431±0.1691,较未使用NSAIDs者显着升高(P<0.01)。10例使用替普瑞酮的患者L/M排泄率比值为0.0442±0.0146,较单纯使用NSAIDs患者显着降低(P<0.01)。②服用不同NSAIDs患者L/M排泄率比值分别为双氯芬酸(n=17,0.1361±0.1972),氯诺昔康(n=8,0.2511±0.3111),奥沙普嗪(n=7,0.0812±0.0584),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63,P=0.2995)。③类风湿关节炎L/M排泄率比值(n=30,0.2112±0.2963)显着高于骨关节炎(n=16,0.0634±0.0472)和健康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结论1.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是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诱因并非NSAIDs,高龄服用NSAIDs与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2.NSAIDs增加关节炎患者小肠粘膜通透性;NSAIDs对小肠粘膜通透性改变与COX‐2选择性无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肠粘膜通透性显着增加;替普瑞酮能保护NSAIDs引起的肠粘膜通透性改变。(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肠粘膜通透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肝与大肠相通”理论始载于《五脏穿凿论》,明代着名医家李梴在《医学入门·脏腑》中注“肝病宜疏通大肠,大肠病宜平肝经为主”,后在历代医家的不断补充与完善中形成一个趋于完整的思想体系。现代研究表明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现阶段对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是否影响肝硬化患者预后尚不确切。因此,我们提出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来探讨肠道粘膜通透性变化与肝硬化预后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0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医院各种病因所致的肝硬化患者89例,另采集4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标本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DAO、D-乳酸和ETX水平,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凝血检查、肝功能指标、血脂四项、肾功能指标、影像学检查、FibroScan检查,并计算得出APRI模型、Fib-4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研究肠道粘膜通透性变化与肝硬化预后间的相关性。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山西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患者89例,其中女35例,男54例,平均年龄56.94±12.42岁。同时收集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女18例,男22例,平均年龄46.38±12.88岁。健康对照组与不同病因肝硬化患者性别、年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肝硬化组不同严重程度之间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肝硬化患者血浆DAO、D-乳酸和ETX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着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不同病因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ET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hild-Pugh A级与B级两组相比,DAO、D-乳酸与ETX水平差异显着,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C级组ETX水平显着高于B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血浆DAO、D-乳酸和ETX呈显着正相关性(P<0.01)。血浆DAO与CTP评分、Frons指数、APRI模型、FibroScan值具有相关性(P<0.05)。血D-乳酸、ETX水平与MELD指数、CTP评分、Frons指数、RPR指数、APRI模型、FIB-4评分、FibroScan值呈显着正相关(P<0.01)。5.肠道黏膜通透性与临床指标的关系,血浆DAO与PLT呈负相关(P<0.05)。D-乳酸、ETX与RDW、PLT、PT、INR、ALT、AST、GGT、TBIL、ALB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中医院肝病科住院肝硬化患者89例及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血DAO、D-乳酸及ETX叁种检测指标能准确反映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肠道粘膜通透性指标越高,则肝硬化程度越重。2.肝硬化患者肠黏膜透性升高,是导致内毒素血症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3.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抗凝血的异常,血小板与肠道粘膜通透性改变呈负相关,在防治肝硬化患者出血上有重要参考意义。4.ETX及D-乳酸水平与肝功能指标呈正相关,通过改善肠道粘膜通透性也可改善肝脏储备功能。5.肠道黏膜通透性与肝硬化预后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为肝硬化疾病预后提供了新的评价体系参考,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为中医“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肠粘膜通透性论文参考文献

[1].吴海珊,黄蓉,王娟,吴梅菊,黄旋.低钾血症与肠粘膜通透性的相关性研究[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2018

[2].廉晓晓.基于“肝与大肠相通”理论探讨肝硬化患者肠粘膜通透性与预后的相关性[D].山西中医药大学.2018

[3].吴燕燕.以多胺为靶点探讨小檗碱对结肠癌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D].广东药科大学.2018

[4].陆耀坚.鱼油脂肪乳剂对肠梗阻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细菌移位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

[5].钱振华,马卫星,向辉,薛骅.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型颅脑损伤小儿患者肠粘膜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的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7

[6].丁少桢.同型半胱氨酸调控MLCK影响实验性结肠炎肠粘膜通透性的作用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7

[7].黄启亮,李丹,谢莉敏,程秀芳,刘虹.肉鸡肠粘膜通透性模型的建立[J].家禽科学.2015

[8].马维娟,许建明,胡静,刘晓昌,梅俏.肝硬化患者肠道粘膜通透性及其与Child-Pugh分级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

[9].王国刚.儿童轮状病毒肠炎肠粘膜通透性与血清中AGEs相关性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4

[10].高二鹏.非甾体抗炎药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4

论文知识图

一3肠粘膜上皮细胞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F...% 肠内与肠外营养对肠粘膜通透性的...紧密连接的主要结构蛋白示意图镧示综法肠粘膜通透性透射电镜...术后24h回肠粘膜面一3肠粘膜上皮细胞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C...

标签:;  ;  ;  ;  ;  ;  ;  

肠粘膜通透性论文_吴海珊,黄蓉,王娟,吴梅菊,黄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