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法论文_匡唐清,潘俊宇,刘文文,柳和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溢流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注塑,数值,船舶,己酸,参数,溶解度,内酯。

溢流法论文文献综述

匡唐清,潘俊宇,刘文文,柳和生[1](2019)在《溢流法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管件残余壁厚的形成与工艺参数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溢流法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W-PAIM-O)工艺可制得残余壁厚(RWT)更薄更均匀的管件。采用模拟手段分析了W-PAIM-O工艺中RWT的形成机理,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熔体温度、熔体注射压力、注水延迟时间、注水压力和模具温度5个工艺参数对RWT的影响。模拟发现,RWT不仅主要取决于弹头的截面尺寸,还与弹头穿透时对侧面熔体的拖曳作用有关;在考察的几个工艺参数中,熔体温度越高,RWT越小,但熔体温度过高时RWT反而增大;熔体注射压力越大RWT越小,但熔体注射压力过大反而使RWT增大;随着模具温度的升高,RWT变薄,模具温度超过一定值后,RWT趋于稳定;RWT随注水延迟时间的延长而变厚;注水压力对W-PAIM-O管件RWT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4期)

章凯,柳和生,余忠,李厅,上官云硕[2](2016)在《内层熔体预填量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填充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和Giesekus黏弹模型,在OpenFOAM流体计算开源平台上采用有限体积法编制了新求解器,同时采用体积分数法追踪多相流中的自由界面,并利用此求解器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填充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系统地分析了内层熔体预填量对制品最终形态的影响,发现随着内层熔体预填量的增加,制件中空率减小,内层熔体的残余壁厚增加,皮层熔体则变化不明显;另外,基于熔体黏弹特质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还系统地进行了相关水辅共注实验,结果表明,其得到的结论和数值模拟所得结论相同。(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6年07期)

黄淑慧,林军,匡唐清,胡敏,晁云[3](2016)在《不同截面型腔的溢流法流体辅助注塑工艺的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行构建的流体辅助注塑实验平台,对5种不同截面型腔管件的溢流法气体辅助注塑(GAIM)和水辅助注塑(WAIM)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辅助介质对管件流体穿透截面形状、残余壁厚大小和流体穿透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工艺参数对流体穿透率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实验发现:气体的穿透截面趋于型腔截面形状,水的穿透截面趋于圆形;GAIM的五截面管件的最小残余壁厚均大于WAIM,最大残余壁厚均随着内切圆圆心到壁面的最大距离的减小而减小;气体的穿透率较水的穿透率小,均随着圆率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水注射压力的增加而增加,随气体/水注射延迟时间的增加而减小,随熔体注射温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这些发现为GAIM和WAIM制品截面设计及工艺参数调节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6年04期)

[4](2016)在《LTPS玻璃基板溢流法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十届一次理事会暨技术研讨会参考材料》期刊2016-04-16)

胡正怡,蒋腾,蔡建国[5](2015)在《溢流法测定超临界CO_2在聚己酸内酯中的溶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超临界CO2作为溶剂,采用溢流法研究聚己酸内酯(PCL)在CO2中的溶胀过程和超临界CO2/PCL体系的热力学平衡规律。考察了温度、压力对溶解度的变化趋势,分析加入有机溶剂后对CO2在聚合物中的溶解度的影响,并应用P-T(Patel-Teja)方程作为热力学模型分析和计算溶解规律。结果表明:CO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力增大而增大,有机溶剂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CO2的溶解度,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加入相当于CO2质量的2.26%的二氯甲烷,最多可使溶解度增加28.06%。在温度313.15—353.15 K、压力10—20 MPa范围内,P-T方程能较好地预测CO2在PCL中的溶解度,其相对误差在-12.53%—12.01%。(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章凯[6](2015)在《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的粘弹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辅助共注射成型(简称为水辅共注塑),是兼具水辅注塑和共注塑两者优点并打破原有技术局限的一种新型注塑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水辅共注塑过程中各流体的流动过程极为复杂,存在着皮层熔体与内层熔体间的流变性能差异,具有粘弹特性的内层熔体被水相穿透时的性能突变,这些因素必然影响制品的最终形貌、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因此,水辅共注塑的成型机理要比水辅注塑和共注塑的成型机理复杂许多,至今鲜有关于水辅共注塑机理研究的公开报道。为了给水辅共注塑工艺的应用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就需要从本质上探索成型过程对最终制品质量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并由此给出水辅共注塑工艺的优化方法。本文作者针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塑的填充过程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塑中互不相溶粘弹流体顺序注射过程进行了合理的假设与简化;基于流体力学叁大控制方程和Giesekus粘弹本构,建立了描述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阐述了对数学模型的空间离散、时间离散策略,对速度—压力耦合场、边界条件的处理方法等;采用VOF法追踪多相流中的自由界面,同时引入了额外人工压缩项的方法解决体积分数函数在自由界面区域中非连续变化的问题。2)编制了采用Giesekus粘弹本构描述的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的新求解器;采用该求解器对一算例进行模拟,与采用纯粘本构的模拟结果对比发现:采用粘弹本构不会出现熔体层突变的情况,同时对流体速度的描述更为直观准确。3)作为先期分析,对溢流法水辅注塑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模拟发现随着注水压力的增加,熔体残余壁厚减小,该结论也通过实验得以验证。以熔体温度、注水压力和注水延迟时间叁个工艺参数为考察对象进行了正交实验,通过极差分析发现,注水压力是影响制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4)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单因素法分析各工艺条件对制件成型质量和第一法向应力差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①注水压力的增加使得皮层、内层熔体残余壁厚减小,中空率增大,注水时间减小,同时熔体内的第一法向应力差增大;②内层熔体预填量的增加引起了内层熔体残余壁厚的增大,皮层熔体则变化不明显,中空率和注水时间都有减小的趋势,同时熔体内的第一法向应力差减小;③内层熔体注射速度的增加引起了皮层熔体残余壁厚的减小,内层熔体残余壁厚的变化较小,中空率和注水时间都增大,同时熔体内的第一法向应力差增大;④在更换了熔体的注射顺序之后,制品的填充效果明显更差,同时注水时间也大大增加了;⑤随着内层熔体零剪切粘度中弹性分量的增加,内层熔体的残余壁厚明显减小,皮层熔体变化不明显,中空率和注水时间增大,熔体内的第一法向应力差也增大;⑥内层熔体松弛时间的增加引起了内层熔体残余壁厚的减小和第一法向应力差的增加,而皮层熔体的残余壁厚以及第一法向应力差变化则不明显,中空率和注水时间都有增加的趋势。5)基于研发的实验平台进行了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工艺的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注水压力,注水延迟时间,内层熔体预填量、注射速度、注射延迟时间,熔体注射顺序等工艺对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验所获得的结论是一致的,验证了描述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的数学模型、求解的数值方法以及进行数值模拟的编程程序的可靠性。同时通过实验表明,在溢流法水辅共注塑、短射法水辅共注塑和溢流法气辅共注塑叁种工艺中,溢流法水辅共注塑的成型质量最好。最后基于模拟与实验分析结果,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工艺优化提出了合理建议。(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5-05-19)

匡唐清,黄淑慧,余春丛[7](2015)在《圆管件溢流法流体辅助注塑实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行构建的流体辅助注塑实验平台,对圆管件的溢流法气体辅助注塑(GAIM)和水辅助注塑(WAIM)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了辅助介质、型腔截面大小对管件内表面质量、残留壁厚大小、变化和波动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其影响机理。实验发现,WAIM圆管件内壁光滑,而GAIM圆管件的内壁面存在"发泡"倾向,型腔截面越大,发泡越严重;残留壁厚随型腔截面增大而变厚,但穿透率变化很小;小型腔截面,残留壁厚沿穿透方向变薄;大型腔截面,残留壁厚受较小的溢流口的影响而沿穿透方向变厚;与GAIM圆管件相比,WAIM圆管件的残留壁厚存在较明显的波动;溢流口截面相对型腔截面的突然变小对型腔末端的残留壁厚影响很大,应该流线过渡。(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5年02期)

匡唐清,邓洋,余春丛[8](2014)在《溢流法水辅注塑中注水参数对水穿透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外挂有自主研发的注水系统及模具的注塑系统,采用单因素法实验分析了注水压力、注水温度和注水延迟时间等注水参数对水穿透及产品品质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研究发现,注水压力越大,试样残余壁厚越薄,内壁面也更加的光亮;低注水压力下,水的穿透容易出现界面不稳定现象,注水压力越高,水的穿透居中性越好;注水温度对试样残余壁厚的影响不明显;注水延迟时间增加,试样残余壁厚增加,且能有效削弱低注水压力下水穿透的界面不稳定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塑料》期刊2014年07期)

薛源[9](2013)在《航运企业“洁身自好”保护海洋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远洋运输业务所产生的传统船舶油漆、压载水和船舶污染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大。为保护海洋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国内航运企业多采用溢流法置换压载水技术,部分大型企业使用环保油漆替代传统船舶油漆。 航运业作为与海洋密切相关的行业,近年来,随着行业快速(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报》期刊2013-01-14)

丁奉,孙培廷,吴桂涛,李斌[10](2003)在《实施“溢流法”更换压载水时船舶压载水泵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此论文通过有限元法对船舶压载水系统溢流操作进行仿真计算,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拟合,得到压载水泵的Q—H曲线,为船舶压载水泵的选型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航海技术》期刊2003年05期)

溢流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流体运动基本控制方程和Giesekus黏弹模型,在OpenFOAM流体计算开源平台上采用有限体积法编制了新求解器,同时采用体积分数法追踪多相流中的自由界面,并利用此求解器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填充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系统地分析了内层熔体预填量对制品最终形态的影响,发现随着内层熔体预填量的增加,制件中空率减小,内层熔体的残余壁厚增加,皮层熔体则变化不明显;另外,基于熔体黏弹特质对结果进行了解释。还系统地进行了相关水辅共注实验,结果表明,其得到的结论和数值模拟所得结论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溢流法论文参考文献

[1].匡唐清,潘俊宇,刘文文,柳和生.溢流法水驱动弹头辅助注塑管件残余壁厚的形成与工艺参数影响[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9

[2].章凯,柳和生,余忠,李厅,上官云硕.内层熔体预填量对溢流法水辅共注填充过程的影响[J].塑料工业.2016

[3].黄淑慧,林军,匡唐清,胡敏,晁云.不同截面型腔的溢流法流体辅助注塑工艺的实验分析[J].塑料工业.2016

[4]..LTPS玻璃基板溢流法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C].中国硅酸盐学会电子玻璃分会十届一次理事会暨技术研讨会参考材料.2016

[5].胡正怡,蒋腾,蔡建国.溢流法测定超临界CO_2在聚己酸内酯中的溶解[J].化学工程.2015

[6].章凯.溢流法水辅共注塑填充过程的粘弹模拟与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15

[7].匡唐清,黄淑慧,余春丛.圆管件溢流法流体辅助注塑实验分析[J].塑料工业.2015

[8].匡唐清,邓洋,余春丛.溢流法水辅注塑中注水参数对水穿透的影响分析[J].中国塑料.2014

[9].薛源.航运企业“洁身自好”保护海洋环境[N].中国水运报.2013

[10].丁奉,孙培廷,吴桂涛,李斌.实施“溢流法”更换压载水时船舶压载水泵设计[J].航海技术.2003

论文知识图

锋轴垂向变化图,左下角插图为锋轴...溢流法控制内冷水改造系统溢流法测量试块体积膨胀示意图溢流法浇注充型过程界面的演化...向上溢流法电解装置-5溢流法寻找分水线

标签:;  ;  ;  ;  ;  ;  ;  

溢流法论文_匡唐清,潘俊宇,刘文文,柳和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