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适用论文_陈超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刑罚适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刑罚,刑法,情节,贿赂罪,原则,自由,受贿罪。

刑罚适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超凡[1](2019)在《适用吸收原则量刑的弊端和解决思路——在刑罚执行中寻找破解司法困局的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官在处理数罪并罚案件时,先对各个罪进行量刑,然后按照吸收原则处理,如果其中一个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刑罚时,则其它个罪刑罚被吸收处理。被吸收的刑期无法得到实际执行,导致实际上的罪责刑不相适应。由于吸收原则是法律规定的数罪并罚原则,在审理案件过程中,量刑层面上无法解决。如何破解这个实际影响到"罪责刑相适应"量刑原则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难题,寻找新的问题解决思路,即在刑罚执行过程中,通过在减刑条件等方面进行对原判各罪情况的回放,采取一系列的约束处理,可有效解决刑事司法中无法解决的这一困局。(本文来源于《天津法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贤华,刘继雁[2](2019)在《域外禁止赌博的法律制度》一文中研究指出赌博,是以偶然的事实决定财物得失的一种犯罪行为。各国根据自己传统文化和法律渊源,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考虑,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对传统赌博入罪处理世界上多数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韩国、蒙古、越南坚持实行赌博犯罪化的刑事立场,因为赌(本文来源于《人民法院报》期刊2019-08-30)

张晓燕[3](2019)在《污染环境罪刑罚适用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污染境罪的定性研较多而定研较少,尤是对污染境罪刑罚的证研则更少刑罚作惩罚犯罪目的最直接的方式,昭示着和,因,研污染境罪刑罚问题大的意污染境罪刑罚问题的研能脱离判,必须以证研的方式,通过对污染境罪判决书中的数据行整合分析,以把握中的规律刑罚是打击犯罪最效的手段,法判决是对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要依据,因以法判决视角用证分析的方法研污染境罪在的问题就要意,通过分析河省2016~2018间632个一污染境罪判决书样本,对中到的自刑刑罚罚金刑刑罚的情况行分类研,发在法践中对于打击污染境罪在以几个问题一是自刑处罚较轻是缓刑用在罪异罚象污染境罪在的一个问题背都深层次的原因污染境罪期徒刑法定刑设置过轻法判决中自刑处罚较轻缓刑用规范的法官对缓刑标准理解一,而出罪异罚的象采用无限额罚金制法官拥较大的自裁,判决中罚金刑数额差异大。对污染境罪的问题以以几个方面行解决提污染境罪的法定刑善缓刑用标准明确罚金刑数额的标准,采限额罚金制只效解决污染境罪的相关问题,才能提打击污染境罪的效率,效惩治和预污染境罪,切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朱乙丹[4](2019)在《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罚适用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反腐力度的加大,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不可侵犯性的保护也应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对793个样本进行量刑基准(平均刑量)测试、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来讨论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在刑罚裁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建议。量刑基准测试即对从重情节组、从轻情节组、情节竞合组、无任何情节组的平均刑量进行比较,若各组两两之间的刑量均值存在符合理论预期的明显差异则能说明量刑情节从重、从轻处罚的作用在宣告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量刑基本均衡,且各组刑量均值能成为今后司法实践中值得参考的量刑基准;若各组间刑量均值差异无法通过测试,则说明刑罚裁量存在不合理之处,有必要利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来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相关性分析即检验犯罪数额与刑罚裁量、量刑情节与刑罚裁量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找到与刑罚裁量显着相关的变量,以便确定回归分析中的解释变量。多元回归分析即以上一步确定进入回归分析的变量为解释变量,以宣告刑刑量为被解释变量,依据理论预期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通过回归分析观察犯罪数额和各种量刑情节对于宣告刑的影响程度大小。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发现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刑罚裁量存在量刑情节适用任意、没收财产刑适用任意、各地数额标准差异合理性存疑的问题。其可能的原因有叁个方面,一是法官对量刑情节的认定和适用不够重视,二是法律规范不够具体加大了法官精准量刑的难度,叁是法院或者是没有关于数额、情节的具体适用标准,或者是有但是未将具体标准公开以接受群众监督。因此,建议建立可供公众查阅的犯罪数额省级标准、明确统一的酌定量刑情节适用标准、明确没收财产刑的适用标准,进一步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促进量刑公正。(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10)

牛宪志[5](2019)在《司乘冲突型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罚适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司乘冲突引发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逐步走进广大公众的视野。对其犯罪特征和适用刑罚情况的探讨逐渐深入。本罪是发生公共交通驾驶领域的妨害公共交通工具安全驾驶的犯罪行为,由于本犯罪行为符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构成要件,故而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进行定罪处罚。利用裁判文书网站中的判决书所展示的信息进行案件分析,可以更直观的发现本犯罪的特征。从犯罪的发展过程来看,本犯罪多以上下车、投币找零等小矛盾为发端,逐步激化升级,发生殴打司机、抢夺车辆操控装置等严重妨害司机安全驾驶的行为,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危害公共安全。从犯罪造成的结果上来看,本罪的危害结果应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已有的现实物质性损害,另一个方面是造成更严重结果的危险性。司法实践中很容易忽略对造成更严重结果的危险性的考虑,在对本罪的行为人进行量刑的过程中,对行为人的行为可能造成更严重结果的危险情况的忽略尤为明显。以司法实践中的判决为参照,从宏观上看,实践中对本罪的犯罪人的处罚以轻刑为主,且多适用缓刑。具体根据本罪的性质进行考量,从微观上分析具体案件对公共安全法益的危害程度,则会发现本罪的量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最终判处的刑罚有待商榷。首先,在对犯罪本身的事实进行考量确定基准刑的过程中,受到传统的经验量刑法的影响,理由不明确,表现出忽略对造成更严重结果的危险性的考虑,导致有造成更严重结果危险性的案件在确定基准刑时就偏轻;其次,量刑情节的适用也多有不当,自首减轻处罚的机械化适用尤为突出,未能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凡有自首情节则多适用自首减轻处罚,坦白等其他本罪常见的量刑情节的从宽幅度则不明确、不科学,还存在着情节识别不当,内容具有包含关系的自首、坦白与当庭自愿认罪等量刑情节重复适用的问题;最后,存在着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不当的放开,认定缓刑的实质条件过程中主观性较大,理由不充分,不足以让人信服等问题。解决本罪在量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前提是严格遵照在全国推行的“确定量刑起点—确定基准刑—调节基准刑—确定宣告刑”叁步量刑步骤进行量刑,以最大限度的减小量刑差异。在对本罪危险性的认定上,要依照最高司法机关发布的司法意见中所规定的情形,对具体案件中的影响公共安全的因素进行识别,恰当的调节基准刑。在具体的的适用量刑情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犯犯罪的性质和罪案件本身的情况,慎重适用自首减轻处罚,科学调节从宽处罚的幅度,规范识别和适用量刑情节,在判决中对量刑的理由进行更细致的说理。对于适用缓刑的实质性条件进行考察,引入综合调查制度、社区听证制度等更科学和客观的缓刑实质条件认定制度,从而使适用缓刑的理由充分可靠。为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本罪案件的刑罚适用,发掘典型案例,着重进行量刑方面的指导也具有非凡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宫健荀[6](2019)在《遏制职务犯罪案件刑罚适用轻刑化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对职务犯罪案件刑法适用轻刑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遏制轻刑化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1期)

黄小龙[7](2019)在《拐卖亲生子女犯罪刑罚适用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拐卖亲生子女犯罪案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无罪、遗弃罪及拐卖儿童罪等判决,判决结果差异较大,但整体上表现出了此类案件重罪轻刑的倾向。而轻刑化判决所折射出来的是拐卖儿童罪刑罚配置的不科学。为有效处理此类案件,实现罪刑均衡,可从叁条路径对其予以完善:一是结合特别减轻刑罚制度,设立司法判例指导制度;二是另设拐卖近亲属罪;叁是降低拐卖犯罪量刑基点。(本文来源于《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江川[8](2019)在《浅议刑罚正当性及国内相关适用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比较大陆法系刑罚正当性与美法系刑罚危害原则,分析两者内涵演变及优缺点,总结刑罚正当性就是相关法益或权利被侵害后受损的回复,并且在补正过程中,基于社会道德伦理角度须达到的圆满效果的设计,借鉴融合英美法系的法哲学理念,通过限制国家刑罚权和限制个人滥用自由两个维度保护个人自主权,从而保护与促进人之尊严与发展。结合国内相关刑罚适用的分析,克服法律秩序维护说之误区,与当代中国的治国理念以及21世纪的民主法治精神契合,意义深远。(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杜猛[9](2019)在《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商业贿赂犯罪刑罚程度分析为了保证不同市场经济主体的公平地位,很多国家都以平等价值理念为基础,设置了不同的商业贿赂犯罪刑罚制度。使用行政职权非法谋取经济利益的公职人员承担的刑罚较重,一般市场主体承担的刑罚较轻。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商业贿赂犯罪刑罚幅度受犯罪主体身份的影响显着。非公有制企业的商业贿赂犯罪主体受到的刑(本文来源于《人民法治》期刊2019年04期)

张峻浩,徐留成,陈晓莉[10](2019)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裁判要旨】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与其他典型的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安全感的恶性案件,在主观恶性、犯罪情节及后果等方面均有很大差别。被告人一贯表现良好,在当地具有较好的口碑,虽未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被害人常年对父母双亲实施家庭暴力,具有重大过错等特殊情况,结合被告人真诚悔罪、犯罪手段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大等情节,对其应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并适用缓刑。(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9年02期)

刑罚适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赌博,是以偶然的事实决定财物得失的一种犯罪行为。各国根据自己传统文化和法律渊源,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考虑,制定了不同的法律。对传统赌博入罪处理世界上多数国家如德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韩国、蒙古、越南坚持实行赌博犯罪化的刑事立场,因为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刑罚适用论文参考文献

[1].陈超凡.适用吸收原则量刑的弊端和解决思路——在刑罚执行中寻找破解司法困局的途径[J].天津法学.2019

[2].李贤华,刘继雁.域外禁止赌博的法律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9

[3].张晓燕.污染环境罪刑罚适用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19

[4].朱乙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刑罚适用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9

[5].牛宪志.司乘冲突型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罚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宫健荀.遏制职务犯罪案件刑罚适用轻刑化的探讨[J].法制博览.2019

[7].黄小龙.拐卖亲生子女犯罪刑罚适用思考[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9

[8].李江川.浅议刑罚正当性及国内相关适用的反思[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9].杜猛.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适用[J].人民法治.2019

[10].张峻浩,徐留成,陈晓莉.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的适用[J].人民司法.2019

论文知识图

刑罚适用与社会和谐指数关系模...1故意杀人犯罪刑罚适用情况如图所...332014?2017年国有企业家腐...342014 ̄2017年民营企业家...3 指定辩护意见的采纳率( 单位: %)( 二...检察概况

标签:;  ;  ;  ;  ;  ;  ;  

刑罚适用论文_陈超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