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_杨虹

导读:本文包含了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典型,结构,注塑模,标准件,注塑,注塑模具,论文。

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杨虹[1](2008)在《模具结构对典型注塑件翘曲的影响及优化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翘曲变形程度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多地受到产品设计师、用户的关注和重视。改善和减少产品的翘曲变形,进行注塑工艺和模具结构的优化成为注塑制品生产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利用优化理论和优化方法与CAE技术相结合对工艺参数选择或产品、模具的结构进行改进成为当前注塑件翘曲变形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施耐德项目“针对翘曲变形的注塑件质量改进”课题的需求,关注于模具结构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对注塑成型中的翘曲变形现象和CAE模拟应用作了较深入的研究,主要对典型零件注塑模浇口位置和冷却管道布置的参数选取进行了相应的优化。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了塑件产生翘曲变形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注塑模具结构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注塑成型CAE模拟的发展和应用,以及翘曲变形CAE模拟的分析过程;2.利用MPI软件的翘曲分析,对典型电气外壳件注塑模的浇口位置进行了优化,使最大翘曲量模拟值减小26%;将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整体尺寸最大偏差0.12mm(预测值为实际值的77.6%),基本可以认为MPI的模拟值是可信的;3.采用实验设计法和神经网络对典型电气外壳件注塑模的浇口位置和冷却管道布置的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大翘曲量减小33.3%,比CAE模拟直接优化的最大翘曲量小8.3%,证明了浇口位置和冷却管道布置对翘曲变形的影响很大;4.用通用优化软件和MPI集成对简单U型件注塑模的浇口位置和数量进行优化,提出并实现了翘曲变形CAE模拟和优化算法相结合对浇口位置进行的直接优化流程和模型,优化后使得翘曲目标函数值减小了27.4%;5.从计算量和计算时间、优化结果准确程度和方法选择的目的几个方面研究并比较了翘曲优化问题中采用的几种优化方法,为优化方法的选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08-01-01)

吴继方[2](2007)在《注塑模典型结构及标准件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注塑模是一种精密、高效生产塑料零件的工艺装备,被广泛应用于轻工、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组成零件多,结构复杂,对设计和制造人员要求较高。应用CAD技术,来提升注塑模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注塑模设计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注塑模CAD系统中实现面向装配的标准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信息关联的面向装配的标准件描述模型,并将其集成于注塑模CAD系统中。针对注塑模中典型结构及标准件的应用特点,采用可用户化定制思想,实现了基于UG的典型结构及标准件库的建库方法,使用户可根据需要扩充或修改标准件库中的内容。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典型结构和标准件的设计融入注塑模CAD系统中,针对多型腔结构的注塑模,实现了标准件的阵列调用方法,并针对标准件的装配设计特点,采用模板技术实现了标准件装配孔的自动生成,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模具设计过程。针对注塑模的设计特点,分析了其组成零部件的工程属性特征,并采用UG的属性描述机制,构建了相关零部件的属性分类描述,从而为设计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以UG NX作为支撑平台,开发了塑料模典型结构和标准件库管理系统,并在实际中获得应用,取得良好得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7-05-01)

姬雷雷[3](2004)在《典型注塑模结构——多媒体系统软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AI,是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简称,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本文通过对多媒体CAI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塑料成型工艺、工艺过程、成型设备、典型模具结构的分析,制定出了典型注塑模结构多媒体CAI课件的实现方案,并研制开发了典型注塑模结构的CAI教学软件。 本课题以多媒体CAI的形式系统介绍了:成型工艺、工艺过程、成型设备、典型模具结构。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软件总体方案设计、软件框架结构的实现、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合成。通过认真的研究探讨,确定软件总体架构采用划分各个知识单元、各个模块来组织系统内容,并通过按钮、超文本等方式提供多种导航路径,如此设计不仅使软件具有友好交互界面,而且可促进学习者的信息接受与转化,提高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学习理解的深度;此外,对软件每一界面上各种媒体素材的布置安排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力争使本软件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多媒体数据的准备是本课题的重点内容之一,设计中,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媒体素材的制作均采用了多种制作方案,叁维模型是在Pro/Engineer软件模具设计模块基础上调用标准模架直接建立各种典型模具结构模型:动画制作除了Flash动画制作这一方法外,研究设计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在利用Pro/Engineer软件其动画制作和机构运动两大模块直接制作叁维动画,大大地提高了对相关内容的表达深度。素材的编辑集成采用Visual Basic6.0软件,实现了动画和声音的随停随放,为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在教学学效果上,由于它以图形、动画、文本、声音等多媒体手段交互式地以典型的注塑模结构突出地体现了注塑模具结构的教学内容,所以真正实现了变抽象为形象,变不可见为可见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4-02-01)

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注塑模是一种精密、高效生产塑料零件的工艺装备,被广泛应用于轻工、电子、汽车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由于其组成零件多,结构复杂,对设计和制造人员要求较高。应用CAD技术,来提升注塑模具的设计效率和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注塑模设计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注塑模CAD系统中实现面向装配的标准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信息关联的面向装配的标准件描述模型,并将其集成于注塑模CAD系统中。针对注塑模中典型结构及标准件的应用特点,采用可用户化定制思想,实现了基于UG的典型结构及标准件库的建库方法,使用户可根据需要扩充或修改标准件库中的内容。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典型结构和标准件的设计融入注塑模CAD系统中,针对多型腔结构的注塑模,实现了标准件的阵列调用方法,并针对标准件的装配设计特点,采用模板技术实现了标准件装配孔的自动生成,从而极大地简化了模具设计过程。针对注塑模的设计特点,分析了其组成零部件的工程属性特征,并采用UG的属性描述机制,构建了相关零部件的属性分类描述,从而为设计过程中信息传递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以UG NX作为支撑平台,开发了塑料模典型结构和标准件库管理系统,并在实际中获得应用,取得良好得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杨虹.模具结构对典型注塑件翘曲的影响及优化方法[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吴继方.注塑模典型结构及标准件库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姬雷雷.典型注塑模结构——多媒体系统软件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

论文知识图

一9典型注塑模结构分类界面一15练习模块界面一24.2.8典型注塑模典型注塑模结构为原型的系统装...一n一模四腔一模具实例界面一16由Pl一一2读入原始数据点形成曲线图5一3由曲线...

标签:;  ;  ;  ;  ;  ;  ;  

典型注塑模结构论文_杨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