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一、生物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论文文献综述)

谭文邦[1](2021)在《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关系到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关系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十九届五中全会又把“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可见,探究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效能提升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概念界定、理论构建、现实困境以及实践路径对提升国家治理效能问题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阐释、论证,旨在回答国家治理效能“是什么”、“为什么”、“有何趋势”“有何问题”,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怎么做”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第一部分探析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概念和时代内涵,主要解决国家治理效能“是什么”的问题。从基本定义出发,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国家治理效能:一是要实现国家治理效能必须要有目标的正确性;二是要实现国家治理效能还需要国家治理手段或者方式的合理性。国家治理在新发展阶段只有为大多数人谋幸福才能体现目标正确性,只有实现过程民主化、程序法治化才能体现手段合理性。国家治理效能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存在辩证关系,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目标指引和价值基础,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实现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国家治理能力则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动能,既提供了协调力和凝聚力,又提供了创新力和发展力,还提供了意志力与执行力。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发展逻辑,从理论上揭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国家治理效能的内在逻辑,并在此基础上阐明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缘起,遵从了“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发展规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有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治国理政的具体措施;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超越,实现了对传统国家治理理论的时代超越,对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阶级超越,对苏联国家治理理论的模式超越,实现了价值与真理的统一。第三部分主要阐明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的历史逻辑,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发展趋势,探寻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历史密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效能初步显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对国家治理体系作出深刻调整,实现了治理取向的转变,国家治理效能逐步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国家治理效能得到充分激发。第四部分揭示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困境。这些问题包括:国家治理的根本领导制度与时代要求在存在差距、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主体结构的制约和挑战、制度执行的软环境尚未完全形成等等。深入发掘这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问题导向,是解决困境的根本出路。第五部分阐明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国家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为我们揭示了内在规律,历史逻辑提供了经验启示并揭示了“中国奇迹”的“制度密码”,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的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现实困境则树立了解决问题的目标导向。因此,新发展阶段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要把坚持和完善根本领导制度作为政治基础,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作为制度保障,把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基本方式,优化治理主体结构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新动能,把构造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作为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治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目的与方式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最终达到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目标。

侯翔[2](2020)在《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时性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以实现晋升为主要动机的持续性地方政府竞争是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题,随着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政府竞争的理念和手段也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竞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成为当前管理学、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成果,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多维视角分析政治和经济竞争背后的作用机理,揭示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表现形式和传导机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的行为模式和策略特征,即构建反映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广义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2000-2016年期间地方政府“政绩性竞争”、“公共性竞争”、“显性竞争”、“隐性竞争”、“自主性竞争”、“依赖性竞争”等不同竞争模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适度的地方政府竞争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过度的地方政府竞争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本分析时段内,总体上我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促进了本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并且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促进了其他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证实了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已逐步从竞争转向竞合的良性发展状态。本文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因和改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提供了定性、定量上的分析依据,在以下方面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其一,建立了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理清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其二,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较深入地刻画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的内涵和表征,结合学界和政府已有成果,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地方政府竞争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全局主成分分析模型应用到我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中去。其三,引入三类空间权重矩阵(地理相邻、人均产出、外商直接投资)以识别我国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征,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定量测算了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影响。

李晓平[3](2019)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为了追求更高的农业产出,农户大量投入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范围的耕地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耕地面源污染亟需治理,这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积极推广治理耕地面源污染的技术措施,然而由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公共物品属性,仅依靠农户自主治理会导致激励不足、治理效率低等问题。当前,作为一种经济激励手段,生态补偿已成为学界和各国政府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同经验,其本质是通过利益再分配的方式弥补生态保护者的经济损失、实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福利均衡。虽然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已经认识到经济激励是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设计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但缺乏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理论探讨,更缺少相关实践探索。本研究聚焦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主要围绕两个核心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什么要将生态补偿应用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第二,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本文以“福利分析-补偿设计-政策设计与优化”为逻辑主线,首先,深入剖析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之间的逻辑关系,系统阐述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提高全社会福利水平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构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福利冲突的博弈模型,深度解构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作用机理;再次,在搭建生态补偿框架的基础上,结合1236份城乡居民调研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探讨了基于农户受偿意愿(Willingness to accept,WTA)和城镇居民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WTP)双重视角的补偿标准和符合农户选择偏好视角的补偿方式;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与优化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对策建议。通过上述系统研究,本文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第一,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已具备一定的现实需求和群众基础。641个农户的生产数据显示,87.81%的农户存在过量施肥问题,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30.50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14.77 kg/亩;60.45%的农户存在过量施用农药问题,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高达0.87 kg/亩,超过最优施用量0.31 kg/亩。1236个城乡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认知及其治理态度的调查数据显示:(1)城乡居民普遍认为本地已发生耕地面源污染,且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效益和健康效益具有较高认可度;(2)城镇居民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支付意愿均值是532.15元/(户·年),农户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均值是477.78元/(亩·年),且农户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经济损失。第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表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是保障耕地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利的重要手段,而生态补偿则是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均衡利益相关者福利水平、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必然途径。第三,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表明,农户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结果是“农户不进行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城镇居民不进行补偿”,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能实现“农户治理耕地面源污染,城镇居民进行补偿”的最优策略集。同时,基于农户、城镇居民和政府三方博弈的结果可知确保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是:综合考虑农户与城镇居民的成本效益关系和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补偿金额度和政府奖惩强度。第四,基于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农户对减施化肥和农药的边际受偿意愿分别为1.50元/(亩·年)和0.89元/(亩·年);在完全不施用化肥农药的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的受偿意愿为239.23元/(亩·年)。其中,农户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成本效益识别是该部分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测算农户受偿视角补偿下限的过程中,尝试将生态效益纳入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受偿意愿的考量中;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单位面积耕地受偿意愿小于其参与治理的机会成本(574元/(亩·年))和国家休耕补偿标准(700元/(亩·年)),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将农户生态效益纳入生态补偿标准测算的合理性。第五,基于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标准测算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对减施化肥和减施农药的边际支付意愿分别为2.34元/(户·年)和5.42元/(户·年);在有机生产情境下,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为776.50元/(户·年)。就整个研究区域而言,有机生产情境下,农户受偿视角的补偿下限为3.82亿元,城镇居民支付视角的补偿金上限可达7.56亿元,两者对比的结果进一步说明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在经济上的可行性及其能够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优点。第六,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偏好结果表明,当前农户选择输血式补偿的概率是82.25%,选择造血式补偿的概率是51.03%,两者对比的结果表明当前设计生态补偿方式政策篮子应坚持输血式补偿为主、造血式补偿为辅的原则。此外,农户选择资金补偿与技术补偿、项目补偿之间均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项目补偿之间存在替代关系,选择实物补偿与技术补偿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其政策启示是只有合理搭配不同补偿方式,才能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最后,鉴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农户生态补偿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推广输血式补偿的过程中,可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农户对输血式补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提高其对造血式补偿的接受程度;未来引导输血式补偿转变为造血式补偿的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优先针对男性、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兼业化程度低、耕地面积大、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程度高、耕地生态功能认知程度高和政策了解程度高的农户推广造血式补偿,形成示范效应,从而带动辐射其他农户。最后,为提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效果、保障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运行,本文在对研究结论进行系统性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设计与优化方面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政府在破解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困局、完善生态补偿框架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潘玉[4](2019)在《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以来,转基因议题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议题,引发广泛关注。转基因技术与应用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各方对转基因的争论从未终止,科学的“不确定性”特征突显。相对于其他公共议题的知识构建,科学议题有其特殊性:一方面,由于科学议题造成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媒介场域中的各利益相关者都可能会传达有效信息之外的信息,造成科学认知的混乱;另一方面,社会公众由于知识结构与个人经历的局限,很难直接对某一科学知识进行全面、深入地了解。因而,公众对于转基因议题的科学认知与理解往往更容易受到媒介场域的影响,媒体在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中承担重要作用。由此,本研究通过对转基因这一科学争议中的“不确定性”进行综合而深入的考察,帮助社会各方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内涵,参与科学决策,从而缓解当前日趋矛盾的科学争议。媒体通过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社会功用,为科学的“不确定性”沟通提供知识对话空间与传播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与规避转基因所引发的科学风险,从而减缓社会公共危机。同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反映出科学议题的知识表征特征、实践规律与协商机制的转向,研究试图从理论层面完善与扩展科学知识传播内涵与理论框架。本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媒介与科学知识建构的关联性研究,搭建了媒介建构科学知识、引导科学理性的阐释框架,体现了科学传播领域的现实关切与理论关照,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本研究基于知识社会学视角,围绕科学的“不确定性”这一核心话题,就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语境及其要素研究、“不确定性”呈现内容研究、“不确定性”沟通意义研究、“不确定性”管理研究逻辑,探究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知识实践、知识争论与知识共享。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考察。“不确定”语境有哪些要素?呈现出怎样的语境特征?第二,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变迁与知识实践研究。基于“不确定性”语境特征,从历时性维度,研究选择中美媒体关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为研究文本进行梳理与总结,进而探讨不同社会语境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注意周期”与空间互动特征;从共时性维度,研究就议题内容、消息来源、话语立场与知识属性四个方面考察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过程。第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研究。依据反思冲突、化解冲突、超越冲突的研究逻辑,探讨不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围绕科学争议的“不确定性”展开知识的协商与对话?媒体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哪些话语修辞策略?科学与社会之间如何达成知识对话与共识?第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探究。如何反思风险社会的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生产与传播?怎样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对转基因科学知识的理解?进而对我们反思科学知识传播的理念与模式有何启示?研究试图通过对上述研究问题的探讨,考察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实践,并基于更宏观地社会语境,思考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影响。研究以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8年期间的媒体报道本文进行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与个案探究。通过阐释转基因议题的话语建构特征反映科学议题的知识建构过程。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最终目的是为了使社会各相关利益主体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并在科学话语的互动协商中将专业的科学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日常化的、已被社会接受的“公共知识”,进而参与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与“不确定性”管理过程中。因此,在一个日益多元化社会中,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的争议与冲突的释放与调试需要科学的对话与理解,完善与提升社会公众的科学素养以加强科学知识理解,搭建基于科学议题的“知识联盟”可实现转基因这一争议性科学议题传播的知识共享与理解,探索和推动多样化社会讨论与科学对话方式的形成,以消除知识间的差异与不对等,管理争议性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科学“不确定性”,进而助力科学决策的制定与完善。

王楠[5](2018)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物产业是极具发展潜力与活力的朝阳产业,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将生物产业的发展摆在重要战略位置,通过主导技术与产业的更替对其进行重点发展。全球生物产业已然从一个新兴初创产业发展到如今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生物产业的蓬勃发展有望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短缺、人类健康等。河北省具有深厚的生物资源基础以及一定的科研实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省在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等领域实现了较好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生物产业发达地区相比,在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上还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本文基于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梳理产业发展历程,明确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对发展模式的研究分析,把握河北省生物产业的发展特性与发展重点,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促进河北省生物产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在明确研究背景与意义的基础上,阐释了生物产业的定义、内容、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以及发展模式的内涵,梳理了国内外生物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分析了河北省生物产业的发展现状,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产业发展的相关文字资料进行概念编码,范畴提炼,得到“成果引进式发展”、“产学研联盟式发展”和“企业聚集式发展”三种发展模式,并对其分别进行阐释,进一步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范畴“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再次,基于河北省生物企业实际数据,从实证的角度检验三大发展模式对企业创新、产业发展的影响过程。结果表明,三种模式对产业关键技术产品的创新具有显着促进作用,能有效促进产业的发展;最后,综合前文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从完善引进体系、加大招商引资、加强政府扶持、重视人才培养、培育龙头企业等多方面提出产业发展建议。

李洪军[6](2016)在《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推动经济时代形成和变迁的同时,也在催生着一轮又一轮的军事变革,改变着战争的面貌,促进着以武器装备为物质基础的战争形态的演变。当前,信息技术奠定的信息社会已经彻底改变了工业时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作战理念、手段。信息化战争已成为战争的主导形态。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会停滞的,也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其对战争形态演变作用是渐近的,能否及时发现科学技术发展动态中的“微观”变化,来感知新经济时代、新军事变革、新战争形态等“宏观”进化,对我军能力建设乃至实现“强军梦”的意义极大。在现今的科学技术群中,无数的大量事实显示,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超越信息技术的发展之势且顺应军事斗争的需求。这一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新的微变化,必然会全面渗透到军事领域,拓展出新的作战空间——生命微观空间。新空间的争夺不仅孕育出新的制权理论——制生权,而且将产生基于制生权理论的战争方式、内容、手段等一系列变化,强制地改变着未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作战方式、军事理论、军队编成等内在的、本质性、结构性的战争要素,推动战争形态又一次演变。本论文所论述的生物化战争形态是建立在制生权理论体系、生命微观空间军事价值的基础上,对未来战争形态走向的一个探索。论证思路以系统科学和系统哲学为研究工具,把战争形态的演变归结于战争系统的演化和涌现性特征,在研究战争系统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特征、环境、涌现性和演化的特点动力的基础上,从耗散结构理论、突变论和超循环理论角度研究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角度分析战争系统演化的过程和方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探寻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战争力。进一步分析战争力的构成、变革过程、发展规律和趋势,依据“结构决定功能”的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和改变战争力系统的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战争力系统中生物特征和表现,研究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并分析生物化战争概念、特征、本质,战争能量,运用法则,技术体系,应对措施等新战争形态建构中首先要回答的理论问题。研究得出:世界万物皆系统,战争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也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子系统,是人为了实现政治目的而建立的复杂巨系统,一切能够为战争服务的知识、技术、概念等都是战争系统的构成要素。打赢战争、实现政治目的是推动战争系统演化的内在根源,并使战争系统涌现出战争形态式的演化特征。战争系统即具有一般社会系统的普遍性,又呈现出对抗性、开放性、复杂性、自组织性、他组织性等特性。战争系统的耗散性、突变性和超循环性是战争系统演化的机制。在信息论、控制论和协同论的视角下,战争系统的演化方向均指向现代生物科技的发展方向和军事应用价值。战争力是战争系统演化的动力本源,由“怎样战争”的打击力和“如何战争”的认知力构成。战争力的提升从过去依靠打击力为主,逐渐过渡到认知力占优,认知力为主,战争力的发展规律、战争力生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均阐述了认知力在战争力的作用和生物化战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生物化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的延续发展和变革创新,有以往战争形态中最一般特点,又独具自己的特色。它是指在现代生物科技高度发展、信息技术成熟运用以及传统或新型核生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下,交战双方以微观领域干预“人的能力”和屈服“人的意志”为目标,在传统陆、海、空、天、电磁、信息和生命微观空间展开的,以有限杀伤、可逆杀伤、微观杀伤等操控式的军事打击为主要手段,并辅以有限传统火力杀伤和其它非军事手段的大体系作战,是充分利用生物微观机理并依赖于生物功能、生物资源、生物信息、生物结构的一种新战争形态。生物化战争改变的只是战争的手段,并没有改变战争的利益根源性、政治从属性、社会集团性、暴力对抗性等本质属性。现代生物科技的低毁性、嵌入性、精确性、拟人性使战争能量重心转到生物能,战争能量的释放进一步有限、进一步多元、进一步精确。未来生物化战争中以屈服人的意志为终极目标,将以现代生物科技研发或者改进的武器系统,按照生物信息较量、生物系统对抗、生物精确控制、生物威慑制胜、生物全程对抗的作战原则,采取生物控权争夺战、生物结构破坏战、生物力量控制战、生物要素综合战等作战样式进行的微观战争。战争的法则从信息化时代的“保存自己、瘫痪敌人”转为“改变自己、控制敌人”。战争的胜负标准不再是损伤多少肉体和物质,而以政治目的的实现、战争意志的摧毁、微观空间的控制以及关键节点的掌控为评判尺度。制胜因素体现在生命微观空间的攻击、防御和控制中,生物物质结构与功能的获取、生物效应表述载体的探索、生物行动攻击手段的组合上。制胜原理从“人的武器化”向“武器化的人”、“人的智力”向“智力的人”、“人的整体”向“整体的人”转变。掌握今天才能把握明天,对于悄然将至的生物化战争来说,今天只有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提前谋划和布局相关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证。

姜长云[7](2009)在《“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评《21世纪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生物经济"的讨论非常热烈。主要集中在"生物经济"概念的界定",生物经济形态"与其它经济形态的递进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突破

孔令刚,蒋晓岚[8](2007)在《“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生物经济"的讨论非常热烈。集中在"生物经济"概念的界定,"生物经济形态"与其它经济形态的递进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把生物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新兴主导产业,实现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等方面。

马彦[9](2007)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经济”,尤如潘多拉的魔匣被打开。现代生物技术深刻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影响经济社会的进程为人类所关注,她将重塑我们的世界,推动人类经济发展。目前,有关生物经济的研究是国内外经济学热衷的理论前沿。由生物技术引起的大范围的应用经济学问题,诸如知识产权问题、产业结构和竞争的动力问题、租金的分配问题、消费者偏好、环境不确定性问题、伦理问题、安全问题以及国际贸易问题等等,拓宽了经济研究的领域,生物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经济理论的研究范畴。以往对生物技术的解悉,更多是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和一部分从社会科学角度论述,极少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如何从经济学角度进一步地解悉生物技术并为主流经济理论认可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新领域的研究迫切需要自身的理论体系支撑,从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分析技术等方面,这些是一个空白点。生物经济颇具有挑战意义。它广泛应用于医药业和农业,渗透到环保、能源轻工食品及海洋开发等多个领域,目前世界上超过60%的生物技术成果主要集中应用于医药工业,用于开发特色新药或对传统医药进行改良,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朝阳产业。而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最快、活力最强和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当属生物制药,自从1982年第一个基因工程药物——基因重组人类胰岛素上市至今,生物制药只有25年历史,但其却给世人带来了两个惊奇:一是促进医疗健康水平的突飞猛进发展;二是使“生物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生物经济给世界带来了前途无量的机遇。因此生物经济在全球范围已悄然展开,各国政府均加大了对发展生物经济的投入,使生物经济初露端倪。制胜生物经济,需要提升生物产业的发展和其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竞争格局发生了改变,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的竞争已不再是仅停留在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还表现为一条产业价值链与另一条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一个产业集群与另一个集群之间的竞争,甚至是一个区域与一个区域之间的竞争,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相互竞争。以产业价值链为中心,以品牌产品、龙头企业的联动促进中小企业群的产业配套发展,是衡量一个产业是否成熟的标志。产业价值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因此在生物经济初露端倪背景下,根据生物制药产业的特点,以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为选题,对提升生物产业竞争力,以及在未来的生物经济竞争中获得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本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产业价值链的构成由于产业的特性不同而存在差异性,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在结构上,生物制药产业价值链一般来说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研究和新药的发现—中试和临床试验—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且将其链条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简称生物医药产业链。从价值的分布和关联来看,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是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存在着上中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过程。在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通过技术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物资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其价值增效过程涉及四个研究维度即技术链、资金链、信息链和物资链,构成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价值系统。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运行过程受许多因素如投入要素,产业集中度,知识产权,产业结构,政府作用,学习与创新能力,市场需求与规模等的影响,还受其它的因素如政策因素、管理因素、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其运行效率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本文重点针对产业集中度、知识产权、产业结构以及竞争力等问题,透过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并运用产业组织理论、资源理论和竞争理论展开分析研究。如第四章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生物医药产业市场结构问题,就目前的市场结构,可将产业链分割为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而我国很大程度上只处在生产与销售的低端市场上,并不具备上游的基础研究及中游的试验能力,因此赢利不高。第五章应用福利经济学分析专利问题,探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生,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对产业价值链的增效和延伸产业链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没有创新性产品的产生,就没有拳头产品,也就没有龙头企业,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无法体现。第六章透过经济理论,对该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其中应用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理论与与方法,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趋势:并购和战略联盟。并探索未来的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可优化产业链。第七章应用竞争理论来探讨竞争的动力问题,现代产业的竞争优势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自身的能力和资源范围,已经演绎为通过产业整合后企业加入的产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因此通过产业价值链的各元素的有机整合来谋求构建竞争优势,这在第八章重点阐述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问题,一个完整的的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价值活动过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产业价值链上的活动都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价值活动,因而需要整合化活动,使产业整体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从理论上分析了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为生物产业价值链的各要素的有机整合提供了场所,还从国外成功的经验,证实产业集群是提高生物产业竞争力的最佳发展模式,同时也是发展生物经济的战略性选择。本选题创新意义在于:根据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并透过应用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福利经济学等不同的视角切入,展开对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分析和通过其整合化研究,对产业整体竞争格局变化的影响进行比较全面地描述和了解,试图探讨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中特殊的发展规律,以求更深入地梳理细分应用价值变迁轨迹,更精确地把握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脉络,探索生物经济的发展前景,为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的生物经济理论探索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程守华,乔中国[10](2007)在《一个生物经济案例的伦理学启示——中国儒商海外成功之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四种社会。继信息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是生物社会。全球主流经济的走向也恰恰印证了这一预言。本文试图发掘与生物经济相符的伦理学原理,通过借鉴中国华人海外经商成功理念衍生的文化基因概念,揭示文化基因概念背后的伦理学含义,指出其深层伦理学意义是可以引导社会信任的重建,为现代经济形态变革的理想价值取向做出一个富有意义的探索。

二、生物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论文提纲范文)

(1)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国家治理效能的概念辨析与时代内涵
    一、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概念
        (一)国家治理的概念
        (二)效能的定义
        (三)国家治理效能的概念
    二、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其对国家治理的新要求
        (一)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特征
        (二)国家治理效能目标正确性的时代要求
        (三)国家治理效能手段合理性的时代要求
    三、国家治理效能与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的辩证关系
        (一)国家治理体系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规范
        (二)国家治理能力为国家治理效能实现提供动能
第二章 国家治理效能实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治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缘起
        (一)从具体事件出发:《莱茵报》时期对国家治理问题的初步探讨
        (二)从具体到抽象: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视野下的国家治理问题
        (三)从抽象到具体的升华:政治经济学着作中蕴含的国家治理思想
    二、列宁的国家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实践与探索
        (一)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国家治理的首要任务
        (二)把是否符合实际作为制定国家制度的出发点
        (三)把能否实际执行作为制定国家制度的落脚点
    三、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思想的超越
        (一)对传统国家治理理论的时代超越
        (二)对西方国家治理理论的阶级超越
        (三)对苏联国家治理理论的模式超越
        (四)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理论是价值与真理的统一
第三章 中国特色国家治理的历史发展逻辑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制度建设的艰辛探索及其历史遗产
        (一)“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初步探索国家政治制度
        (二)“节制资本,平均地权”,初步探索国家经济制度
        (三)建立一个“文明先进的中国”,初步探索国家文化制度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奠基和治理效能初步显现
        (一)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治理道路
        (二)把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抓手
        (三)初步建立国家制度体系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调整和治理效能逐步提高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国家治理奠定物质基础..
        (二)“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形成中国特色国家制度体系
        (三)实现了“经济飞速发展,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国家治理效能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治理效能充分激发
        (一)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国家治理的根本目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已经具有“多方面的显着优势”
        (三)初步实现“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国家治理效能
第四章 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时代要求和现实困境
    一、国家治理的根本领导制度与时代要求的差距
        (一)在某些领域党的全面领导还有待加强
        (二)部分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地位虚化、功能空化
        (三)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新问题
    二、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不够完善”
        (一)制度系统整体性不足
        (二)体制机制性梗阻
        (三)制度创新的障碍
    三、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
        (一)宪法的权威未能形成共识
        (二)法律体系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三)司法公正机制还不够健全
    四、国家治理主体结构的制约和挑战
        (一)深化党政机构改革的困境
        (二)国家治理主导主体面临的挑战
        (三)国家治理市场主体面临的制约
        (四)国家治理社会参与主体面临的危机
    五、制度执行的良好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一)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意识和能力亟待提高
        (二)制度自信不够
        (三)制度执行机制不全
        (四)制度执行监督不到位
第五章 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
    一、坚持和完善根本领导制度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政治前提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国家治理的全面领导
        (二)深化党的组织建设凝聚国家治理的主导力量
        (三)以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带动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制度保障
        (一)构建系统完备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二)构建科学规范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三)不断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创新发展
    三、全面依法治国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基本方式
        (一)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二)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三)充分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四)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五)增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与约束
    四、优化治理主体结构为国家治理效能提升提供新动力
        (一)不断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二)政府与市场两只手定位清晰、配合协调
        (三)政府与社会(社会组织)关系良性互动
    五、构造良好的制度执行环境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
        (一)塑造人民群众共同的价值基础
        (二)强化制度意识
        (三)坚定制度自信
        (四)健全制度执行机制
        (五)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着作情况
致谢

(2)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基本框架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的研究
        2.1.1 地方政府竞争理论
        2.1.2 地方政府竞争的影响
    2.2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2.2.1 政策沿革及发展历程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2.2.3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
    2.3 关于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研究
        2.3.1 五大发展理念
        2.3.2 产业升级和“效率”
    2.4 小结:研究现状评论
第三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机理
    3.1 基本概念
        3.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界定
        3.1.2 地方政府竞争界定
    3.2 作用特征
    3.3 影响机理:基于不同竞争方式的分析
        3.3.1 支出竞争
        3.3.2 税收竞争
        3.3.3 晋升竞争
    3.4 影响机理:基于生产要素层面的分析
        3.4.1 区域异质性
        3.4.2 流动性
        3.4.3 外部性
    3.5 数理模型演绎
    3.6 小结
第四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事实描述
    4.1 指标体系构建
        4.1.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
        4.1.2 地方政府竞争指标体系
    4.2 方法论和数据来源
    4.3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地方政府竞争评价
        4.3.1 模型构建
        4.3.2 测度步骤
    4.4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描述
    4.5 地方政府竞争评价结果呈现
    4.6 小结
第五章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5.1.1 模型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2 地方政府竞争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效应分析
        5.2.1 基准回归
        5.2.2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对策建议
    6.1 基本结论
    6.2 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回顾
        1.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1.3.2 生态补偿
        1.3.3 文献评述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图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1.4.3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耕地面源污染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
        2.1.2 生态补偿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
    2.2 理论基础
        2.2.1 福利经济学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公共物品理论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3 研究框架构建
        2.3.1 总研究框架
        2.3.2 补偿标准的测算依据
        2.3.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及生态补偿:中国经验及研究区概况
    3.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现状、补偿政策及其问题
        3.1.1 我国耕地面源污染及其治理
        3.1.2 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及其实施困境
    3.2 研究区概况与样本描述性分析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调研过程和样本特征
        3.2.3 农户化肥、农药与农业废弃物的利用
        3.2.4 城乡居民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认知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生态补偿的福利分析
    4.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福利改善
        4.1.1 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利
        4.1.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
        4.1.3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与人类福利的关系
    4.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中的福利变化
        4.2.1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与人类福利的逻辑关系
        4.2.2 生态补偿对人类总福利的改善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利视角下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的博弈分析
    5.1 问题的提出
    5.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识别及其行为特征
    5.3 方法选择:博弈模型
    5.4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利益相关者间的博弈分析
        5.4.1 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双方博弈模型
        5.4.2 地方政府干预下农民与城镇居民间的博弈模型
        5.4.3 地方政府(秦巴水源地和下游政府)之间的博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农户WTA视角
    6.1 问题的提出
    6.2 农户成本效益的识别
    6.3 实证分析
        6.3.1 数据与样本特征
        6.3.2 选择实验设计
        6.3.3 计量模型选择
        6.3.4 模型结果
        6.3.5 补偿标准测算
        6.3.6 补偿标准的合理性检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测算:城镇居民WTP视角
    7.1 问题的提出
    7.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补偿标准
    7.3 基于城镇居民支付意愿的补偿标准实证分析
        7.3.1 研究数据与变量选择
        7.3.2 选择实验法设计
        7.3.3 计量模型选择
        7.3.4 城镇居民支付意愿与补偿标准
        7.3.5 城镇居民补偿标准的影响因素分析
    7.4 本章小结
        7.4.1 本章研究结论
        7.4.2 农民WTA与城镇居民WTP的对比分析
第八章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的生态补偿方式设计
    8.1 问题的提出
    8.2 农户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理论分析框架
        8.2.1 不同生态补偿方式的界定
        8.2.2 生态补偿方式的实践经验
    8.3 农户对生态补偿方式偏好的实证分析
        8.3.1 变量选择及样本统计性特征
        8.3.2 计量经济模型
        8.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与优化
        9.2.1 测算补偿标准应充分体现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9.2.2 从农户和城镇居民双重视角测算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补偿标准
        9.2.3 基于农户选择偏好设计生态方式政策集
        9.2.4 生态补偿政策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偏好
        9.2.5 其他相关政策建议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转基因议题的发展与影响
    第一节 研究缘起:作为社会公共议题的科学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的演变与实践
        二、“科学媒体化”:转基因议题的媒体呈现
        三、转基因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沟通与知识争论
    第二节 文献综述:转基因议题、沟通“不确定性”与知识传播
        一、科学知识传播中的转基因议题研究
        二、媒体与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沟通研究
        三、媒体与科学家、社会公众的关系探讨
        四、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工具:理解科学的知识社会学取向
        一、作为知识的转基因议题
        二、科学知识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三、语境成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变量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文本选择与说明
第二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表征与“不确定性”语境
    第一节 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与知识特征
        一、转基因议题的演变逻辑
        二、转基因议题的知识构成要素及特征
    第二节 转基因议题的多元知识争论
        一、转基因技术与产品的安全性问题
        二、转基因的引进与商业化推广问题
        三、转基因技术与产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问题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语境特征
        一、科学技术自身的“不确定性”
        二、被媒体建构的科学“不确定性”
        三、被各相关利益主体认知的科学“不确定性”
第三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实践与“不确定性”呈现
    第一节 中美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报道趋势变化
        一、我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二、美国转基因议题的“注意周期”
        三、中美转基因议题的空间互动
    第二节 我国转基因议题的媒体框架与知识实践
        一、议题内容与分布:经济与全球化议题占据主导
        二、消息来源:科学专家成为重要信源
        三、话语立场:先“挺”后“反”的话语实践
        四、知识属性: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生产呈现不对等特征
    第三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呈现
第四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争论与“不确定性”沟通
    第一节 反思冲突:转基因议题的知识生产困境
        一、“挺转”、“反转”之争背后的冲突性科学话语
        二、转基因议题的理性冲突与多元对话
        三、冲突性科学话语开启“不确定性”沟通的可能性
    第二节 化解冲突:转基因议题传播的修辞策略
        一、修辞资源:运用科学理论与论证依据
        二、修辞工具:引入专业身份与知识背景
        三、修辞技巧:使用数据/实例
        四、修辞手段:诉诸于权威声誉
    第三节 超越冲突:科学与媒体的冲突与合作
        一、媒体在转基因议题传播中的角色功能
        二、科学家与媒体的互动关系
        三、科学家与媒体的知识对话与沟通
    第四节 转基因议题的科学“不确定性”沟通
第五章 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与“不确定性”管理
    第一节 由“专业知识”到“公共知识”: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共享
        一、新的科学概念与转基因议题的勾连关系
        二、由“科学问题”向“社会公共议题”的构建
        三、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协商与共享
    第二节 由“知晓”到“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完善与提升
        一、跨越公众与科学之间的知识鸿沟
        二、打破公众与专家之间的专业壁垒
        三、建立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节 “知识联盟”:转基因议题的“不确定性”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
        2.1.2 生物产业
        2.1.3 发展模式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国外研究综述
        2.1.2 国内研究综述
    2.3 产业发展理论基础
        2.3.1 经济增长极理论
        2.3.2 产业集群理论
        2.3.3 协同创新理论
    2.4 文献评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究
    3.1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3.2 扎根理论方法介绍
    3.3 资料收集
    3.4 样本编码及模型建构
        3.4.1 开放性译码
        3.4.2 主轴译码
        3.4.3 选择性译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阐释
    4.1 发展模式主范畴分析
        4.1.1 移植型:成果引进式发展
        4.1.2 自发型:产学研联盟式发展
        4.1.3 协同型:企业聚集式发展
    4.2 三种发展模式的相互关系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河北省生物产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成果引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1.2 产学研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1.3 企业聚集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5.1.4 技术水平的中介作用
        5.1.5 政策支持的调节作用
    5.2 数据处理
        5.2.1 数据来源和计量模型
        5.2.2 变量分析
        5.2.3 模型检验
    5.3 实证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对策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6)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的背景根源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
    1.3 立题论证的现实依据
    1.4 观点论证的内容方法
第二章 战争系统论
    2.1 战争系统的概念
    2.2 战争系统的要素
    2.3 战争系统的结构
    2.4 战争系统的环境
    2.5 战争系统的功能
    2.6 战争系统的特征
    2.7 战争系统的涌现性
第三章 战争系统的演化
    3.1 战争系统的状态描述
    3.2 战争系统的演化特点
    3.3 战争系统的演化动力
第四章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方法论分析
    4.1 战争系统演化的系统机制
    4.2 战争系统演化的视角分析
    4.3 战争系统演化的规律总结
第五章 战争力系统分析
    5.1 战争力系统基本要素分析
    5.2 战争力系统四次革命回顾
    5.3 战争力系统变革特点总结
    5.4 战争力系统发展规律探索
    5.5 战争力系统发展趋势分析
第六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战争力系统演化模型研究
    6.1 系统动力学的概念和原理
    6.2 系统动力学的内容和步骤
    6.3 战争力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
第七章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分析
    7.1 战争力系统生物化特征的缘由
    7.2 战争力系统打击力生物要素表现
    7.3 战争力系统认知力生物要素表现
第八章 生物化战争形态概念特征
    8.1 生物化战争形态的概念
    8.2 生物化战争的特征
    8.3 生物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比较
第九章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属性特征
    9.1 生物化战争的运作过程没有改变
    9.2 生物化战争的本质仍然是政治
    9.3 生物化战争的暴力特性依然存在
    9.4 生物化战争的主导换成生物科技
第十章 生物化战争战争能量剖析
    10.1 战争能量概念及发展趋势预测
    10.2 生物能系统的要素构成
    10.3 现代生物科技对生物能的调控机理
第十一章 生物化战争的战争力运用法则
    11.1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样式预判
    11.2 生物化战争的作战原则预判
    11.3 生物化战争的制胜原理预判
第十二章 生物化战争力的技术支撑体系
    12.1 奠定微观争夺基础的技术体系
    12.2 调控生物结构功能的技术体系
    12.3 干预生物生理功能的技术体系
    12.4 吸收生物材料特性的技术体系
    12.5 运用生物独有技能的技术体系
    12.6 蕴含未来发展方向的技术体系
第十三章 应对未来生物化战争的思考
    13.1 前瞻战争形态变革方向,树立生物科技制胜的思想
    13.2 正视当前生物安全威胁,建立中华民族的生物盾牌
    13.3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特征,处理好今天与未来的关系
    13.4 加快科技发展体系建设,尽快抢占生物科技制高点
    13.5 面向未来军事建设需要,培养生物化战争专业人才
    13.6 发挥创新理论指引作用,开展前瞻军事理论的研究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基于制生权理论生物化战争形态问题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和获奖情况
致谢

(7)“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评《21世纪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系统地梳理了“生物经济”概念的提出及演变过程
二、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的必要性

(8)“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经济”概念的提出及演变
2 关于“生物经济”的标志与阶段性
3 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

(9)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物经济初露端倪
        1.1.2 文献检索分析
    1.2 研究意义
        1.2.1 从理论角度上
        1.2.2 从实践角度上
    1.3 理论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分析框架
    1.6 预期目标
第二章 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分析
    2.1 生物医药产业概述
    2.2 生物医药产业基本特点
    2.3 生物医药产业的经济性特点
        2.3.1 行业进入壁垒高
        2.3.2 明显的外溢惑溢出效应
        2.3.3 外部成本大
        2.3.4 信息不对称
        2.3.5 不确定性
    2.4 其它特点
    2.5 小结
第三章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构建
    3.1 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概念
    3.2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构成
    3.3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特点
        3.3.1 产业链化的周期长
        3.3.2 关联度高
        3.3.3 分工细化
    3.4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价值系统分析
    3.5 影响产业价值链发展的一些因素
    3.6 小结
第四章 生物医药产业链市场结构分析
    4.1 市场集中度
    4.2 产品差别化
    4.3 进入壁垒
        4.3.1 规模经济壁垒
        4.3.2 产品差异化
        4.3.3 技术壁垒
        4.3.4 成本壁垒
        4.3.5 政策性壁垒
        4.3.6 专利壁垒
    4.4 产业集中度对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
    5.1 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概况
    5.2 生物医药产品的专利保护情况
    5.3 专利制度分析
    5.4 专利的福利经济分析
    5.5 知识产权保护
    5.6 小结
第六章 生物医药产业链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
    6.1 产业结构发展倾向
        6.1.1 合并
        6.1.2 购置
        6.1.3 战略联盟
    6.2 基于经济理论的透视—并购
        6.2.1 协同效应理论
        6.2.2 交易成本理论
        6.2.3 企业低成本扩张、低风险扩张理论
    6.3 基于经济理论的透视—战略联盟
        6.3.1 资源理论
        6.3.2 纵向一体化理论
        6.3.3 博弈论解释
    6.4 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未来发展特征
        6.4.1 融合化
        6.4.2 知识化
        6.4.3 全球化
        6.4.4 生态化(或绿色化)
    6.5 小结
第七章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竞争力分析
    7.1 竞争力概念综述
    7.2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
        7.2.1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其竞争理论
        7.2.2 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的解释
    7.3 生物医药产业链五力分析
    7.4 钻石体系
    7.5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竞争优势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分析
    8.1 产业的整合概念
    8.2 产业的整合形态
    8.3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分析
    8.4 政府的作用
    8.5 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有效整合的最佳发展模式--产业集群
        8.5.1 产业集群的概念及演化过程
        8.5.2 产业集群的功能和特点
        8.5.3 产业集群是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的理想场所
        8.5.4 世界范围内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8.6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存在的主要问题
    8.7 小结
第九章 结论--战略性选择、启示和探讨性建议
    9.1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是发展生物经济的战略性选择
    9.2 管理启示
    9.3 探讨性的建议
    9.4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致谢

(10)一个生物经济案例的伦理学启示——中国儒商海外成功之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基因的提出及其意义
二、文化基因的经济伦理学价值思考
三、启示和现实意义

四、生物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治理效能路径探究[D]. 谭文邦.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D]. 侯翔.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福利分析与补偿设计[D]. 李晓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2)
  • [4]沟通“不确定性”:转基因议题的知识建构研究[D]. 潘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9)
  • [5]基于扎根理论的生物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河北省为例[D]. 王楠.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6]基于制生权理论的生物化战争形态研究[D]. 李洪军. 第三军医大学, 2016(02)
  • [7]“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评《21世纪新经济形态——生物经济与生物质的开发利用》[J]. 姜长云. 乡镇经济, 2009(10)
  • [8]“生物经济”的兴起与实施“生物经济”强国战略[J]. 孔令刚,蒋晓岚. 技术经济, 2007(11)
  • [9]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D]. 马彦. 复旦大学, 2007(07)
  • [10]一个生物经济案例的伦理学启示——中国儒商海外成功之理念[J]. 程守华,乔中国.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标签:;  ;  ;  ;  ;  

生物经济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