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抗议的议题分类与研究路径——基于英文学界中国研究文献的考察

当代中国社会抗议的议题分类与研究路径——基于英文学界中国研究文献的考察

论文摘要

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社会抗议已吸引了来自不同学科的众多学者的关注,所开展的研究也取得了大量不乏影响的成果。本文尝试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一个较为综合和全面的综述,根据不同学者的研究路径对不同抗议议题的研究做一个归类和分析,力求发现抗议研究的前沿与不足。在抗议议题方面,既有成果主要涉及农民减税、下岗工人、征地/拆迁抗议、环境、工人/农民工和业主抗议等九种类型;在研究路径方面,学者主要从怨愤、资源动员、政治机会结构和框塑四个主要路径展开研究,每个路径又可根据中国实际细分为多个子路径。本文基于上述两个维度——抗议议题和研究路径——对既有成果进行了二维分类与梳理。研究发现,在农民减税和下岗工人等早期议题中,研究较为倾向于使用怨愤路径、资源动员中的领袖依赖和纵向的政治机会结构路径等,同时对意识形态和道义话语框塑也较为依赖;而在环境、工人和业主等新兴议题中,资源动员中的媒介、社会组织等路径更为常见,从利用部门职能差异的角度来理解不同的抗议产出,框塑话语上对法律资源也会倚重更多。综合分析,目前在国外对中国抗议研究也存在不足,如个案为主的既有研究对抗议议题之间的变迁及其背后的深层因素关注较少,对资源动员路径中的国际因素以及政府抗议处置研究也有待拓展等,这些不足之处客观上为进一步的社会抗议研究提供了方向。

论文目录

  • 一、问题缘起与资料来源
  • 二、议题分类与抗议的基本研究路径
  • 三、怨愤路径:生存道义与相对剥夺
  • 四、资源动员:组织支持还是媒介依赖?
  • 五、政治机会结构:央地差异与部门冲突
  • 六、框塑路径:意识形态、法律和文化话语
  • 七、结语与若干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军洋,王慧玲

    关键词: 议题,社会抗议,研究路径,资源动员,政治机会结构,框塑

    来源: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公安

    单位: 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多伦多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社会治安管理体制的运作机制及其演进逻辑研究”(17CZZ018)

    分类号: D631.43

    页码: 112-124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2325K

    下载量: 12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当代中国社会抗议的议题分类与研究路径——基于英文学界中国研究文献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