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浅议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何恩

四川益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610041

摘要:目前农用水资源的含量越来越少,而这也使得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而为了有效的在农业生产中达到节水的目的,则需要对现今的农田水利工程进行改进。本文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存有的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其在实际中的节水要点,并立足于此提出了几种在实际中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以期在实际中可以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效果。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田水利

引言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环保形势就愈加严峻,水资源短缺成为了环境保护中的重要问题。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就是改变传统农田的灌溉工作,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依据合理手段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最大程度上达到更好的经济效益。这种技术的有效应用,也是让我国农业实现高产量、高品质的重要途径。

1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在我国其实较为常见,甚至可以说相当的普遍,但这些普通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却没有考虑到节水性,所以在农业生产使用过程当中,容易造成较大的水资源浪费,节水灌溉工程与普通的灌溉工程相比,其优势是具有突出的节约用水功能。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水资源总量为30150亿立方米,是排在世界前列的,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范围广,所以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其实非常少,而且分布不均,部分地区的缺水情况非常严重。例如新疆的很多地区便是如此,这不仅影响到了地方群众的生活饮用水,而且还阻碍了农业生产。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须要修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保障农业生产的同时,尽量的节约水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好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浪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是其实质性建设过程的起始环节,所有的后期建设施工操作都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实施,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决定着工程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节水性。只有切实做好设计工作,才能真正发挥出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促进其推广使用,保障我国农业生产,节约我国水资源,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困境。

2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2.1微灌技术

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微灌技术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技术,其投入成本较小,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效果,灌溉十分均匀,能够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对农作物成长及提高土壤品质具有较好的效果。微灌技术是在管道尾部安装有灌水器,由其将水流均匀、缓慢的输送到农作物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主要以滴灌、微喷灌和小管出流灌等方式为主。当采用微喷灌方式时,需要借助于微喷头或是微喷管来对农作物进行浇灌,在压力作用下水经过喷头均匀的洒在农田里,水流十分均匀,不存在浪费现象。滴灌方式需要利用到滴头或是滴灌带,将少量水灌溉到土壤中,耗时较长。小管出流灌则是很多小股水流直接向土壤中的农作物进行灌溉,具体应用过程中要借助于稳流器或是小型水管,以此来达到水流分散的目的。

2.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当前普通使用的灌溉方式,不仅能够节省水源,而且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动力设置来增加水压,这样水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才能从高处喷洒流出,完成大面积农田的灌溉。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水通过顶部喷头从高处喷洒流出,不仅每滴水都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而且灌溉面积较大,水源分布均匀,能够使农作物得到充分的灌溉。采用喷灌技术时喷灌设备有固定式、移动式和半固定式为主,可以针对不同的情况及使用范围来选择适宜的喷灌设备。

2.3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可快速适应一边移动一边灌溉,将其他配套的灌溉设备统一利用起来,比如农村的电力和农用机器作为灌溉动力。与此同时,步行式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把机械化技术与节水农艺进行有效结合。这种机械配备设施简单,通过对机器进行组装装配。特点是:适应性强,随意流动或者集中起来均可以做到;省去专门配备动力机,资金投入减少;避免田间修渠工程浪费,可以根据水源所在位置使用灌溉机进行灌溉,具有针对性,避免资金浪费,提高劳动力,并且提高了灌溉效率。

2.4间歇式灌水技术

间歇式灌水技术是采用间歇的形式来向农作物输送水流,这种灌溉方式水流速度较快,能够有效的增加灌水量,实现对农田的大面积灌溉。不仅灌溉速度较快,而且灌溉效率普遍较高,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2.5低压管道输水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在使用中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防渗透性更强的管道来替代传统灌溉中使用的沟渠,从而减少了可能出现的水资源浪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通过分水设施将用于灌溉的水源输送至灌溉农田之中,并通过分水口完成对农田沟渠的灌溉。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可以直接进行灌溉,也可以和喷灌系统相结合进行使用。低压管道输水技术属于地面灌溉技术,使用中一般不会出现堵塞或是渗透现象,减少了灌溉水源的浪费,实现了节能目的。

2.6渠道防渗技术

一直以来我国农田水利灌溉都选择渠道,这主要是由于渠道施工较为便利,灌溉过程中人为操作较少。但渠道灌溉会造成水资源的渗漏,不仅灌溉效率较低,而且水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因此针对当前农田水利渠道工程,需要采用渠道防渗技术,避免水资源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渗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可以有效地发挥其水资源节约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控制地下水的水位,以免土壤发生盐碱化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土壤输水的能力。在渠道防渗技术应用的时候,经常使用的材料就是浆砌石块、混凝土与沥青等等。在实践方面,通常会以三面光渠道为主,使得水资源在渠道传输中的流失量减少,有效地增强水资源利用率。与此同时,将渠道防渗技术应用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为不断强化渠道防渗的效果,可以将渠道设计为U型,进而科学控制水的流量,减少水断的面积。根据实践应用结果显示,将渠道防渗技术引入到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确保灌溉效率达标,同样还能够节省60-85%水资源。

3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优势

3.1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直以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不仅存在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的问题,而且还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当前水资源供需矛盾,而且还会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较大的影响,与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需求相背离。因此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需要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作为水资源节约的重要突破口,并以此来选择适宜的技术,以此来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节约。

3.2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水量流失

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挖土成渠已成为水资源运输的主要途径,利用渠道带将水库和河流中的水资源输送到田地中。但利用渠道进行农田灌溉过程中,大量的水资源会对渗透和蒸发等方式方消耗掉,不仅存在水资源大量浪费的现象,而且农业生产成本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在当前农田水利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以减少传输过程中水量流失作为主要的应用方向,以此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结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技术的建设与完善,不但能提高农作物收成和改善生态结构,同时也是提升生产者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的前体条件。加强现代施工建设过程中的水利灌溉技术,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当前灌溉工程的有效开展,应该不断的提升节水灌溉的措施的科学性,制定完善的措施,进行精细化灌溉。

参考文献:

[1]李淏.试分析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的有效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6(7):190.

[2]付艳平,李永和,严志超,等.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节水及有效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3368

标签:;  ;  ;  

浅议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