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状况调查研究

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状况调查研究

胡莎莎1蒋颖21.四川省泸州市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科四川泸州;2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民康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摘要】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护理人员用错药物已经成为医疗事故的一大重要原因,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问题,将会造成更多的医疗事故,危及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药物治疗对他们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应当特别注意精神病患者的用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护士用药出现差错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解决对策,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对策【中图分类号】R03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347-01引言精神科护理是治疗精神病患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甚至对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病患者在语言表达和思维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此,一般都是精神科的护士进行用药。但是由于精神科的护士自身的疏忽、对药物的不了解、精神不集中等原因,经常会造成用药上的差错。护士用药错误的情况不仅会耽误精神病患者的治疗,而且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精神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用药差错的原因本文对100名曾经出现过用药差错的护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是发生用药差错的原因。通过对这100名护理人员调查发现,出现用药差错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四类:个人的疏忽、对药物的不熟悉、工作压力大、工作经验少等。其中个人疏忽的比重占20%,对药物不熟悉的比重占35%,工作压力大的比重占35%,工作经验少的比重占10%。另外,本次调查中还发现,一般工作年限少的护理人员出现用药差错的概率相对于工作年限多的护理人员的概率要大一些。

(一)个人的疏忽由于护理工作和医生治疗工作相分离,所以,护理人员一般对医生所开药方都不是很了解,在给精神病患者用药的时候特别容易出现差错。对于一些常见药物,护理人员会通过药物说明或者是根据工作经验来判断用药的情况,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药物来说,只有医生了解其药物的具体情况和用药剂量,护理人员一般是不了解的。在用药前,医生会告诉护理人员相关药物的用药情况,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护理人员在给病人用药的时候,还要进行其他的活动,比如要安慰精神病患者,或者采取一些强制措施用药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护理人员的用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很可能出现疏忽,出现药量计算错误等情况。另外,精神病患者一般是不能正常交流的,所以,在用药时全靠护理人员自己辨认精神患者,这时可能会因为对环境的不熟悉而导致用药差错。

(二)对药物的不熟悉精神病护理人员一般都是护理专业,并不是学习药物的,因此,护理人员对药物并不是很熟悉,尤其是非治疗精神病的药物,护理人员更是不了解。医生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诊疗后,会针对精神病患者的病情开出一些治疗药物,在这些治疗药物里,有的可能并不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对于这些药物,由于护理人员对药物的不熟悉,可能会在用药的过程中,对药物的使用量、用药途径等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导致用药的差错。

(三)工作压力大因为精神病患者的特殊性,在实际生活中,精神科护理工作是非常繁重的。精神病患者的神智基本上处于不清楚的状态,而且他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这个护理工作带了很大的困难,而且精神科的护理人员一方面要照顾精神病患者,另一方还要维持医院的秩序,所以精神科护理人员平时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另外,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护理对心理也是极大地考验,很多护理人员因为缺乏耐心和心理承受不了而辞去工作。因此,在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能会出现精神不集中、眼睛模糊、违规操作等情况,这样就可能导致用药的差错。

(四)工作经验少工作经验少也是护理人员造成用药差错的原因之一。根据调查发现,工作年限少的护理人员比工作年限多的护理人员的用药差错概率要高一些,这是因为实践与理论是不统一的,在实际的护理中工作年限少的护理人员对一些实际发生的情况不能很好地处理,从而导致用药的差错。

二、应对精神科护理人员用药差错的对策(一)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尤其是药理学方面的知识,不能被动的接受医生的嘱托。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自学或者是继续教育的方式,进行药理学方面的学习和培训,尽可能全面地掌握药理学知识,了解治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途径。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不能因为精神病人的不配合而产生急躁的心理,要时刻谨记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以极大地耐心对待每一位精神病患者。

(二)医院应当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一个好的医院必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管理制度在规范护理人员行为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有些护理人员的用药差错是因为护理人员自身违法操作造成,如果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那么违规操作的情况会更多。首先,应该建立责任制度。对于每一位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都进行记录,相关责任人必须签字确认,这有利于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其次,建立监督机制。护士长对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用药监督的责任,定期对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检查,避免用差错的出现。然后,建立用药风险应对措施。一旦发生用药差错,医院必须有一套应对措施,尽量将损害降低到最小。最后,建立岗位提醒制度。

每一次用药都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人员之间起到相互提醒的作用,将用药差错的概率降到最低。

(三)改善护理环境,提高护理水平首先,医院应当建立护理培训制度。对于刚刚来到精神科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在药物用量,药物知识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培训,从而减少因为药量计算错误带来的不利后果。其次,医院应当改善护理环境,让护理人员有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这样在护理人员精神上给予一些安慰,也可以适当地减轻他们的工作压力。

结论用药差错已经成为造成医疗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如何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用药中护理差错已成为护理行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也存在用药差错的情况,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精神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找出护理人员用药差错的原因,尽快找到解决对策,才能更好地保障精神病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1]宋白娟;邱梅英;何美香.临床用药护理差错现状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1(10).[2]王向阳.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11).[3]刘五华.精神科护理人员心理状况调查研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05).[4]王盈盈;周玉来;柴晓萍等.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常见差错的分析和对策[J].中医药指南.2014(05).

标签:;  ;  ;  

精神科护理用药差错状况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