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纤维格栅论文_何军拥,姚立宁,张海波

导读:本文包含了编织纤维格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格栅,纤维,热膨胀,正交,织物,韧性,力学。

编织纤维格栅论文文献综述

何军拥,姚立宁,张海波[1](2005)在《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梁弯曲韧性指数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测定碳纤维格栅、碳/玻璃混杂纤维格栅织物增强混凝土复合材料的抗弯试验,绘出了它们的典型荷载挠度曲线.研究表明,纤维格栅织物可以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指数和抗弯强度.(本文来源于《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黄金,姚立宁,何军拥,陈湘新[2](2002)在《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预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的机理出发,应用细观力学分析方法,介绍了正交混杂纤维格栅织物增强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的预测计算,得出其横向和纵向热膨胀系数预测公式,并用算例和实验加以验证。(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02-07-01)

何军拥[3](2002)在《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梁的弹性性能、抗弯性能及界面性能等方面具体研究了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本课题主要把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方法、有限单元法和变形能法结合起来运用于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之中,尤其在有限元分析软件的选择上,本研究充分利用了ANSYS在土木工程辅助分析中可信度高以及后处理图象可视化的强大功能,比较理想地求解出了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梁在弯曲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分布情况。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①本课题采用编织纤维格栅来增强混凝土,这在混凝土增强材料研究领域中无疑是一个新的尝试; ②试图采用编织纤维格栅代替混凝土中的钢筋来承载力的作用。在混凝土梁中铺设编织纤维格栅后,其抗弯强度与抗弯韧性指数得到大大提高,另外纤维格栅还克服了钢筋易锈蚀和容重大的缺陷。因此在混凝土中采用编织纤维格栅取代钢筋作为承力构件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02-04-01)

编织纤维格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的机理出发,应用细观力学分析方法,介绍了正交混杂纤维格栅织物增强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的预测计算,得出其横向和纵向热膨胀系数预测公式,并用算例和实验加以验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编织纤维格栅论文参考文献

[1].何军拥,姚立宁,张海波.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梁弯曲韧性指数的试验研究[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黄金,姚立宁,何军拥,陈湘新.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热膨胀系数预测分析[C].第二届全国土木工程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2

[3].何军拥.编织纤维格栅增强混凝土增强机理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2

论文知识图

编织纤维格栅截面示意图编织纤维格栅构造示意图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及其编织图碳纤维格栅示意图.2 电热混凝土路面...编织纤维格栅示意图化冰过程中碳纤维格栅电阻的变化

标签:;  ;  ;  ;  ;  ;  ;  

编织纤维格栅论文_何军拥,姚立宁,张海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