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指转录因子论文_李雪,王凤涛,冯晶,庞云星,贾湘

导读:本文包含了锌指转录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转录,因子,耐高温,基因,小麦,锈菌,条锈病。

锌指转录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雪,王凤涛,冯晶,庞云星,贾湘[1](2019)在《两个锌指转录因子基因在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反应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 Erikes,Pst)引起的气传真菌病害,它最适宜在冷凉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和流行。中国是小麦条锈病最大且相对独立的流行区,大部分小麦种植区受到条锈病流行暴发的严重为害。在病害侵染循环及流行过程中,病原菌在越夏易变区(即秋季菌源基地)的越夏情况是决定冬季繁殖区初侵染菌源数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然而我国条锈菌越夏海拔下限逐年下降,越夏和越冬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同时,世界其他条锈病流行地区也出现了耐高温型菌株。Pst耐高温胁迫能力增强给未来小麦条锈病流行学研究以及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产生深远影响,并带来新的挑战。锌指转录因子在调控病原真菌生长发育、抗逆反应以及致病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两个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11249,PSTG_06705)进行表达谱分析,并利用BSMV Agro/LIC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IGS)技术体系验证候选基因在Pst耐高温胁迫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C_3HC_4型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11249在耐高温型菌株A4中受高温(21℃)处理诱导表达,当该基因被沉默后,高温条件下接种并潜育培养的高感条锈病品种Local Red幼苗叶片单位面积夏孢子堆密度显着低于对照处理组,能显着降低高温培养条件下Pst耐高温型菌株的发病严重度(P<0.05),说明PSTG_11249基因正调控Pst应答高温胁迫过程。对于属于Zn_2-Cys_6型双锌指结构转录因子基因PSTG_06705,高温条件下接种并潜育培养能抑制该基因在耐高温型菌株中表达,当沉默了耐高温型菌株A4基因PSTG_06705后,导致在高温条件下接种并潜育培养的高感病品种Local Red幼苗叶片单位面积平均夏孢子堆密度显着高于对照处理,显着增加了高温条件下Pst耐高温型菌株A4的发病严重度(P<0.05)。说明PSTG_06705对Pst耐高温胁迫起负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对明确锌指转录因子在Pst耐高温反应中的调控作用,以及揭示小麦条锈菌适应高温胁迫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23)

毕嫣然,吴照球,傅蓉[2](2019)在《锌指转录因子SNAIL调控和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snail已经成为肿瘤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参与并调节原肠细胞发展迁移,神经崎的转移和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合成。后研究表明,snail在上皮间质转化中起着关键的诱导作用,并且对各种肿瘤的分级、复发、转移以及肿瘤不良后果呈正相关。同时,snail还参与肿瘤细胞发展的重要过程,包括,肿瘤干性细胞特性的产生和维持,细胞增值,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因此,了解snail在肿瘤中表达和细胞机制是极其重要的。Snail的调控受到肿瘤坏境中各种信号分子的影响,snail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以及snail蛋白翻译出核后,磷酸化、泛素化等都会影响snail的稳定性和活性。(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43期)

张敏[3](2019)在《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icola)锌指转录因子Ab1027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芸薹生链格孢菌(Alternaria brassicicola)是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主要的致病真菌,黑斑病可导致十字花科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转录因子是生物体中调节基因转录的一类蛋白质,Zn_2Cys_6锌指蛋白转录因子是真菌中特有的,参与调控真菌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等过程。所以从转录因子Ab10279基因入手,研究其功能,有助于认识芸薹生链格孢菌的分子致病机制,对于未来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的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芸薹生链格孢菌(A.brassicicola)一个Zn_2Cys_6锌指蛋白转录因子Ab10279基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该基因的克隆。在此基础上,采用同源重组原理和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得到了Ab10279基因缺失突变体(ΔAb10279)和互补菌株(C),通过与野生菌(WT)和互补菌株的功能对比分析,初步了解Ab10279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如下:(1)通过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全长1069bp,含有两个内含子,cDNA全长960bp,编码319个氨基酸,含有一个GAL4锌指结构。(2)Ab10279基因参与调控芸薹生链格孢菌落形态和生长。ΔAb10279菌落呈白色,气生菌丝较WT更旺盛。ΔAb10279在基本营养(MM)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加快,在全营养(PDA)培养基上生长减缓。(3)Ab10279基因影响了芸薹生链格孢分生孢子产生和萌发过程。和WT相比,ΔAb10279分生孢子产量降低,且分生孢子更加细长,纵膈减少。孢子萌发过程中,ΔAb10279芽管分叉数增加,芽管长度增长。(4)Ab10279基因调控芸薹生链格孢的胁迫应答。在低浓度盐胁迫和渗透胁迫条件下,ΔAb10279的耐受性比野生菌更高,而随着胁迫因子浓度升高,ΔAb10279的耐受性逐渐低于野生菌。(5)Ab10279基因参与调控芸薹生链格孢的致病性。ΔAb10279在完整和创伤处理的油菜叶片上致病力均有所下降;其在完整叶片接种后,菌丝仍能够穿透叶片,在叶片背部继续生长,推测Ab10279基因缺失对芸薹生链格孢寄主穿透能力影响较小。上述结果表明,Ab10279对芸薹生链格孢营养生长、孢子产生及萌发、胁迫因子应答和致病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闭军琴,包黎明[4](2018)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基因异常的特征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IKZF1)基因编码IKAROS蛋白,是一种重要的锌指样转录因子,在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及功能维持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IKZF1基因被认为是一个临床相关的肿瘤抑制因子,IKZF1缺失致IKAROS单倍体剂量不足或显性负相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因此,研究IKZF1基因可为B-ALL的危险度分层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有助于B-ALL个体化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儿科杂志》期刊2018年11期)

周晓斌,刘莉,李永光,孙俊,陈寅[5](2018)在《锌指样转录因子2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锌指样转录因子2(KLF2)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013—2016年武警云南总队医院和圣·约翰医院共79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颈动脉超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作和他汀使用情况分为不稳定斑块组45例、稳定斑块组15例和对照组19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KLF2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的KLF2含量明显降低[(0. 88±0. 75) pg/ml比(5. 04±3. 07) pg/ml,P <0. 01]。KLF2在不稳定斑块组中的含量较稳定斑块组低[(0. 59±0. 22) pg/ml比(1. 77±1. 05) pg/ml,P <0. 01]。KLF2含量与斑块稳定性呈正相关(r=0. 534,P <0. 01)。结论血清KLF2含量的降低可能与冠心病及斑块稳定性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心血管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李雪,吴艳琴,王凤涛,冯晶,蔺瑞明[6](2018)在《锌指类转录因子在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f.sp.tritici Erikes,Pst)引起的气传真菌病害,在我国大部分麦区为害十分严重。小麦条锈病适宜在低温冷凉气候条件下发生,病原菌越夏效率决定当年秋季初侵染菌源数量。近年来,条锈菌越夏海拔下限逐年下降,越夏区域向低海拔地区转移扩展,越夏地区范围进一步扩大。不同流行区域耐高温菌株的出现,给小麦条锈病防治带来新的挑战。锌指类转录因子在调控生物生长发育和抗逆性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选择小麦感病品种Local Red作为寄主材料,利用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 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技术构建研究条锈菌耐高温相关基因功能的BSMV Agro/LIC HIGS基因沉默体系,分析锌指类转录因子基因,明确其在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机制中的作用。利用HIGS技术对条锈菌C_2H_2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16147)和Zn_2Cys_6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00514)在调控条锈菌耐高温反应中的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21℃高温接种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干涉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16147)与(PSTG_00514)抑制了条锈菌病情的发展,干涉C_2H_2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16147)组孢子堆密度降低11.76%,发病严重度降低20.58%;干涉Zn_2Cys_6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00514)组孢子堆密度降低7.85%,发病严重度降低19.57%。因此,C_2H_2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08547)和Zn_2Cys_6类锌指转录因子基因(PSTG_00514)可能作为正调控因子参与条锈菌耐高温胁迫过程。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条锈菌适应高温胁迫的调控机制提供了相关论据。(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杨林,熊波,罗军,王洪志,张成果[7](2019)在《肾透明细胞癌尿液中锌指蛋白转录因子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尿液脱落细胞中锌指蛋白转录因子4(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58例术后病检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肾癌患者及40例健康志愿者尿液。采用RT-PCR技术检测KLF4 mRNA的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KLF4蛋白的表达率;分析KLF4因子的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KLF4表达明显下调,肾透明细胞癌组KLF4表达阴性率为87.9%(51/58),表达阳性率仅12.1%;而对照组KLF4表达阴性率为7.50%(3/40),表达阳性率为92.5%,2组表达阴性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肾癌患者中KLF4表达下调与患者年龄(χ2=0.369,P=0.544)、性别(χ2=0.705,P=0.401)、肿瘤大小(χ2=3.481,P=0.062)、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分期(χ2=0.762,P=0.859)、组织分化程度(χ2=0.064,P=0.996)、淋巴结转移(χ2=0.301,P=0.583)均无关。结论:检测尿液KLF4因子可能有助于肾透明细胞癌的诊断及术后监测。RT-PCR为临床可行的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罗绍兰,廉小平,蒲敏,白晓璟,王玉奎[8](2018)在《甘蓝锌指蛋白转录因子BoC2H2的克隆、定位与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C2H2型锌指蛋白是植物中最重要的转录调节子之一,主要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反应。本研究通过分析自交不亲和甘蓝未授粉,自花授粉15、30和60min,异花授粉15、30和60min柱头转录组数据,筛选到一个自花授粉诱导上调表达的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命名为BoC2H2。BoC2H2开放阅读框756bp,编码251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量为26.7kDa,等电点为4.62,是一种亲水性蛋白,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域,含有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高度保守的ZnF_C2H2结构域。BoC2H2起始密码子上游2000 bp的核苷酸序列中含有光响应、昼夜节律、茉莉酸响应、防御和应激反应等多种顺式作用元件。通过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和瞬时浸染烟草,发现BoC2H2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表达。BoC2H2在下胚轴、叶片和花中均有表达,柱头中的表达量随发育时间而变化,开花当天后表达量降低。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 BoC2H2在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0~60 min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甘蓝BoC2H2属于C2H2型锌指蛋白家族,可能参与了柱头响应花粉刺激的分子过程,这有利于揭示BoC2H2在甘蓝自交不亲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为研究C2H2型转录因子在甘蓝自交不亲和过程中的调控机制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罗彩云,丁家望,郑霞霞,周天,张再强[9](2018)在《锌指样转录因子4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动脉粥样硬化(AS)是引起心血管事件的病理基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更倾向于认为AS是一种慢性血管炎症性疾病~([1]),血管壁在各种内源性及外界刺激下损伤,多种炎症因子、免疫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发挥炎性效应,形成慢性炎症。近来发现,锌指样转录因子(KLF)4是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重要转录因子~([2]),能通过不同途径抑制或激活炎性因子,调控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巨噬细胞极化、平滑肌(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13期)

张玉函,杨海涛,王泽方[10](2018)在《锌指转录因子GATA4的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是常见的先天性缺陷之一,严重危害儿童和成人的健康。锌指转录因子GATA4是心脏形态正常发育的调节因子,贯穿胚胎发育和心脏发育阶段多个表达过程。GATA4的突变会导致多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新型GATA4突变(c.A899C,p.K300T)揭示了与房间隔缺陷(ASD)相关的GATA4甲基化位点的突变,拓宽了GATA4基因的突变图谱。GATA4作为心肌细胞生长和心肌发育中的关键参与者,可以调节心肌基因的表达,以应对肥厚性刺激。GATA4通过TRAF3IP2和IL1A激活NF-κB通路,将自噬和DDR联系到衰老和炎症反应。本综述围绕GATA4的结构与功能进行综述,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抗衰老提供一些病理基础或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06期)

锌指转录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snail已经成为肿瘤研究中的重要一环。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参与并调节原肠细胞发展迁移,神经崎的转移和个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神经合成。后研究表明,snail在上皮间质转化中起着关键的诱导作用,并且对各种肿瘤的分级、复发、转移以及肿瘤不良后果呈正相关。同时,snail还参与肿瘤细胞发展的重要过程,包括,肿瘤干性细胞特性的产生和维持,细胞增值,细胞凋亡和免疫调节。因此,了解snail在肿瘤中表达和细胞机制是极其重要的。Snail的调控受到肿瘤坏境中各种信号分子的影响,snail在转录水平上的调节,以及snail蛋白翻译出核后,磷酸化、泛素化等都会影响snail的稳定性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锌指转录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李雪,王凤涛,冯晶,庞云星,贾湘.两个锌指转录因子基因在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反应中的作用[C].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毕嫣然,吴照球,傅蓉.锌指转录因子SNAIL调控和功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张敏.芸薹生链格孢(Alternariabrassicicola)锌指转录因子Ab10279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4].闭军琴,包黎明.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IKAROS家族锌指转录因子1基因异常的特征及临床意义[J].临床儿科杂志.2018

[5].周晓斌,刘莉,李永光,孙俊,陈寅.锌指样转录因子2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含量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8

[6].李雪,吴艳琴,王凤涛,冯晶,蔺瑞明.锌指类转录因子在调控小麦条锈菌耐高温性中的作用[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7].杨林,熊波,罗军,王洪志,张成果.肾透明细胞癌尿液中锌指蛋白转录因子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9

[8].罗绍兰,廉小平,蒲敏,白晓璟,王玉奎.甘蓝锌指蛋白转录因子BoC2H2的克隆、定位与表达分析[J].作物学报.2018

[9].罗彩云,丁家望,郑霞霞,周天,张再强.锌指样转录因子4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10].张玉函,杨海涛,王泽方.锌指转录因子GATA4的功能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在核盘菌基因组中的定位及蛋白...分析显示诱导2周和3周的小鼠MSC...锌指基因是人类基因组中一类重要的调控...一3螺旋一环一螺旋图14锌指转录因子番茄WRKY转录因子系统发育树一3B是ZN下641蛋白的5个锌指与其同源基...

标签:;  ;  ;  ;  ;  ;  ;  

锌指转录因子论文_李雪,王凤涛,冯晶,庞云星,贾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