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位课程论文_温丽柔

导读:本文包含了学校本位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本位,课程,学校,玉泉,评价,百分数,制度。

学校本位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温丽柔[1](2018)在《学校本位音乐课程规划实务之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九年义务课程政策的势在必行,已全面鞭策中国教育中各个相关工作岗位上的人们,不得不思考面对与行动。全国就此主题加以讨论与探究,但有关音乐课程方面的着作却极少见到。(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8年20期)

李洵,林静[2](2018)在《学校本位的课程研究现状与反思——以N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改以来,N市课程研究呈现以下叁个特点:研究态势——群星璀璨,研究历程——薪火相传,研究创新——过程思维。当然,不菲的成绩也必然伴随着问题,如研究名称"标签化"、研究话语缺乏本土建构、研究意识淡薄等。梳理中国教育强市之一的N市课程研究的脉络与不足,希望为已进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18年04期)

姚乃仁[3](2016)在《学校本位课程让电光小学放“电”发“光”》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言电光小学位于台湾台东县关山镇,地处花东纵谷南端,背倚花东海岸山脉,前临卑南溪河域,面眺雄伟中央山脉,环境优美,部落人文及生态资源丰富。学区所在的电光部落旧名"雷公火"。学校历年以台湾地区阿美人文化为基础,发展民族教育特色学校本位课程。在台湾少子化浪潮影响下,近叁年来,学校学生人数降至40人以下。而这也促使本校运用创意,活化校园闲置空间,并持续参与台湾"中小学营造空间美学与发(本文来源于《新课程评论》期刊2016年01期)

张惠娟[4](2015)在《玉泉小学:全景课程“育全人”——北京玉泉小学学校本位课程体系访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课程,是一种机会,一个过程,一个舞台,一个环境,一段经历,一些感悟……人因课程不同,而使人生走向和底蕴不同。北京玉泉小学以培养"德如玉、智如泉"的玉泉学子为课程目标,沿着"国家课程校本化、适性课程生本化"的路径,建构起学校本位课程和延伸到家庭、社会叁位一体的全景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在课程中幸福成长。新学期一开学,玉泉小学的孩子们拿到的语文教材和其他学校的教材有点不一样——不是统编教材,而是校本教材《玉泉语文》;周一、周(本文来源于《基础教育课程》期刊2015年07期)

朱国军[5](2014)在《基于“学校本位”的小学生课外活动课程设计与意义——以N小学“四点钟课堂”实验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外活动是小学生闲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学校本位"的小学课外活动课程设计充分开发和利用了学校现有资源,成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辅助形式,也为丰富教师专业素养、融洽师生关系提供契机与平台,为学校更好的开发校本课程提供借鉴与启示。同时课外活动的课程设计也存在"唯技能"等的局限性需要改进。(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4年11期)

张锦[6](2013)在《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部颁布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3年24期)

陆永来[7](2012)在《基于学校本位的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在设计、实施和评价上都存在着不少困扰,亟需突破性的改革,学校本位的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适应了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对学校本位的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并审视存在的困难。(本文来源于《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1期)

杨春芳,孟霞光[8](2011)在《论普通高中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课程改革中,学校拥有更大的课程权力,同时也要负起课程品质的责任。"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是一种"以学校层级为主"的课程评价。认为学校层面的课程评价制度是普通高中学校能够顺利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课程发展愿景的根本保障,并结合案例分析了学校课程评价实践中的缺失,提出完善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制度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天津市教科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杨春芳[9](2008)在《关于教师作为学校本位课程的评价者——对天津市5所普通高中课改样本校的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教师参与学校课程评价现状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普通高中教师们对于课程评价制度的理念认识基本正确。但是,理念与实践之间仍然存在很大距离。通过专业学习,教师形成作为课程研究者的专业认同,是使教师成为课程评价者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08年12期)

屠莉娅[10](2008)在《课程改革评估:基于学校情境的意义重构——对加拿大学校本位改革项目评估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分析加拿大学校本位改革项目评估模型,指出当前课程改革评估迫切需要将评估重点转向学校内部、转向问题本位、转向评估意义和功能的探讨,并提出要超越评估形式本身的变更,挖掘学校本位课程改革评估所负载的文化意义的重构,即从标准化的技术文化到情境性的解释文化、从工具性的行政文化到批判性的反思文化、从制约性的审查文化到解放性的创生文化,反思评估作为一种文化重构活动、作为一种意识反思载体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08年18期)

学校本位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课改以来,N市课程研究呈现以下叁个特点:研究态势——群星璀璨,研究历程——薪火相传,研究创新——过程思维。当然,不菲的成绩也必然伴随着问题,如研究名称"标签化"、研究话语缺乏本土建构、研究意识淡薄等。梳理中国教育强市之一的N市课程研究的脉络与不足,希望为已进入"深水区"的课程改革带来新的思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学校本位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温丽柔.学校本位音乐课程规划实务之初探[J].戏剧之家.2018

[2].李洵,林静.学校本位的课程研究现状与反思——以N市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

[3].姚乃仁.学校本位课程让电光小学放“电”发“光”[J].新课程评论.2016

[4].张惠娟.玉泉小学:全景课程“育全人”——北京玉泉小学学校本位课程体系访谈[J].基础教育课程.2015

[5].朱国军.基于“学校本位”的小学生课外活动课程设计与意义——以N小学“四点钟课堂”实验为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4

[6].张锦.学校本位美术综合课程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

[7].陆永来.基于学校本位的高师信息技术课程开发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8].杨春芳,孟霞光.论普通高中学校本位课程评价制度的建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

[9].杨春芳.关于教师作为学校本位课程的评价者——对天津市5所普通高中课改样本校的调查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8

[10].屠莉娅.课程改革评估:基于学校情境的意义重构——对加拿大学校本位改革项目评估模型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

论文知识图

样态I:集中在国家层面的课程开发两端间...“能力本位”+“模块化”的逆向思维课...同伴模式游泳课3.建立多元社团,发展学生潜能1 主干专业课程结构图)(

标签:;  ;  ;  ;  ;  ;  ;  

学校本位课程论文_温丽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