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性肝癌侵犯胆管CT及MRI表现的对比分析

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性肝癌侵犯胆管CT及MRI表现的对比分析

王滨1方华盛2

(1广西北海市合浦县中医院放射科广西北海536000;

2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北海536100)

【摘要】目的:探讨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性肝癌侵犯胆管的CT及MRI特征的差别,提高鉴别诊断准确。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10月侵犯胆管的8例ICC和12例HCC病例,分析其CT或MRI资料,研究ICC和HCC侵犯胆管的影像学特征。结果结论:ICC和HCC侵犯胆管的影像学表现有显著差异,CT或MRI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胆管细胞性肝癌;肝细胞性肝癌;MRI;CT

【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337-02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肿块型ICC患者8例、HCC伴胆管侵犯患者12例。在ICC组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548岁,行CT检查3例,MRI检查5例。在HCC组中,男8例,女4例,平均年龄535岁,行CT检查9例,MRI检查3例。

12CT及MRI扫描技术:CT检查用PhilipsTomoscan.AV型全身螺旋CT机,CT平扫参数:120KV,200mAs,重建层厚为5mm,层间距5mm。经肘静脉,以3ml/s的流率团注碘海醇(300mgI/ml)80~100ml,之后再行双期增强扫描,增强扫描参数:120KV,200mAs,球管旋转时间为1s,FOV为350mm,矩阵512×512mm。MRI检查采用SiemensMagnetomespree15TMRI机。扫描范围自膈顶至肝下极。扫描序列包括:横断面扫描T1WITR/TE=100/48ms,带宽=180Hz/像素;T2WITR/TE=1000/82ms,带宽=475Hz/像素。FOV=240mm~400mm×300mm~400mm,层厚8mm,层距16mm,矩阵250~450×512;True-FISP,范围包括胆胰管系统。2DMRCP冠状厚层扫描,多角度采集6~8幅图象;横断面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序列双期增强扫描:TR/TE=48/22ms,翻转角12°,带宽=488Hz/像素,FOV=300×300mm~400×400mm,矩阵160×160,层厚15~2mm。

13CT及MRI影像分析:着重分析以下征象:①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有无强化、强化的时相、强化程度是否明显,肿块内强化是否均匀,动脉期和门静脉期强化程度和范围有无变化。②胆管征象:观察有无肝内胆管扩张,胆管扩张的形态,胆管壁是否增厚,管壁有无强化及其强化程度,肿块与扩张胆管位置关系。其中肝内胆管扩张定义为肝内胆管2~3级分支内径≥05cm或肝外周1/3区域胆管肉眼可见[1]。③其它征象:是否合并胆管结石或肝硬化等。对ICC和HCC组中上述征象分别统计各自的病例数及其构成比。

2结果

肿块征象:HCC组10例表现为造影剂“快进快出”;2例表现为无明显强化。本研究中ICC病例均属于肿块型分类,ICC组5例表现为肿块边缘轻度强化,3例无明显强化。胆管征象:20例患者均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图1~4)。ICC组和HCC组胆管扩张的征象比较如表1。

表1两组胆管扩张的征象比较[n(%)]

ICC所致胆管扩张与HCC侵犯胆管导致其扩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不同,要借助影像学检查对二者进行鉴别。肿块本身的强化方式是鉴别的重要手段。ICC血供较少,纤维成分较多,其肿块大部分为边缘淡薄强化,且强化出现缓慢,动脉期无明显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扫描时以轻度强化的边缘肿块为主要特点,[2],在进行多期增强扫描时以“快进快出”为其典型的临床特征。在本组资料中,有两例HCC患者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强化,考虑与其缺乏血液供应有关,较小的肿瘤细胞外间隙不利于发生明显的强化[3]。

ICC所致胆管扩张特点:扩张胆管粗细不均或由粗至细“分支状”走行、管壁增厚、管壁明显强化、扩张胆管位于肿块中。首先,在胆管扩张方面,ICC所致胆管扩张程度较HCC的胆管扩张更为显著。就扩张胆管形态而言,ICC所致胆管扩张的形态主要为粗细不均或由粗至细“分支状”,而HCC所致胆管扩张的形态主要为胆管受压推移。对于胆管与肿块的关系,ICC的胆管多位于肿块实体内,伴管壁明显受侵不规则,部分管腔内可见软组织充盈缺损影;而HCC的扩张胆管多位于肿块旁,多见于受压推移,部分管壁较完整。就扩张胆管壁增厚及增强扫描其强化而言,ICC的扩张胆管管壁增厚,管壁明显强化;而HCC胆管扩张不明显,管壁无明显强化。

ICC由肝内胆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4]。其主要为单中心的孤立结节,胆小管以及其中的癌性腺管均可以分泌一定量的生物活性物质,而这些物质对于刺激肌纤维细胞进行增殖和分泌等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肝细胞和HCC的癌细胞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差,与HCC相比,ICC的纤维组织更加丰富,因此质地也相应的较为强硬,强化扫描并不明显,这就为ICC和HCC的鉴别提供了可能。行影像学检查时我们发现ICC所波及的胆管扩张较为明显,而且这种扩张是连续的,从病灶端向远端逐渐由粗变细,如果同时存在数个受累的小胆管分支,则可看到较为明显的“分支状”改变。如果肿瘤侵犯的范围较大,对不同节段的胆管侵犯程度也不完全一样,除了肿瘤对胆管压迫导致的狭窄之外,胆管壁还会发生节段性的纤维收缩,之前所述扩张的血管就会呈现出粗细不均匀的改变。而ICC扩张的胆管多位于肿块的实质以内,而肿瘤对管壁造成的侵袭又不规则,病变部位受到肿瘤侵袭的管壁常常因为增厚而呈现出良好的强化。癌栓阻塞胆管管腔是ICC胆管扩张的常见原因,因此阻塞程度越重胆管扩张也越明显,部分管腔内甚至可以看到充盈缺损。与之相比HCC癌栓的形成则较为复杂,考虑与癌细胞对肝内胆管的直接入侵肝内胆管有关,此外癌细胞还可通过静脉或者淋巴管、神经鞘逆行侵袭肝内胆管[5]。

参考文献

[1]王松岩,马守成,申斯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MRCP征象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8,24(2):122-123

[2]魏经国.影像诊断病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年:295

[3]路建平、胡锡琪。肝细胞性肝癌与肝内胆管细胞性肝癌间质的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1994,3(1):17-19

[4]罗小华,宋彬,徐隽,等.周围型胆管细胞性肝癌影像学诊断[J].华西医学,2003,18(2):178-180

[5]陈维亮.王锦波.王长海等,原发性肝癌侵犯胆道的CD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3,20(5):329-330

[6]刘振春.胆管癌的影像诊断.中国实用外科杂志[J],1994,3:163

标签:;  ;  ;  

胆管细胞性肝癌与肝细胞性肝癌侵犯胆管CT及MRI表现的对比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