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向理论论文-许少凡,刘洪志,赵梦,梅中磊

测向理论论文-许少凡,刘洪志,赵梦,梅中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测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无线电测向运动,电磁场理论,教学实践

测向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许少凡,刘洪志,赵梦,梅中磊[1](2019)在《辅助电磁场理论教学的无线电测向活动开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电测向运动走进了许多学校的第二课堂,这项运动同时锻炼参与学生的脑力和体力,展现了巨大的魅力。本文结合我校信息活动月无线电"定向猎狐"项目的开展,联系"电磁场理论"课程相关知识,详细阐述这项活动的原理、开展方式及其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中的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敬蕊[2](2014)在《基于虚拟时反理论的通信电台被动测向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被动测向技术因其隐蔽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对抗、航海和航空等领域。目前基于天线阵列的高分辨测向技术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MUSIC算法计算量大,对系统硬件的要求较高,进行工程实现有一定的难度。ESPRIT算法虽然减小了计算量但它对阵列的形状有约束。因此研究一种计算量小、实时性高、对阵列形状没有约束,并且易于工程实现的被动测向算法有重要意义。虚拟时间反转(Virtual Time Reversal-VTR)技术与主动时间反转(Time Reversal-TR)技术不同,它不是将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回介质空间中,而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时间反转信号,并找到时反信号的聚焦峰。本文将VTR技术应用到对通信电台的被动测向算法中,通过沿xoy平面内的矩形环线扫描来估计信源的方位角,沿竖直平面的矩形环线扫描来估计俯仰角,并对算法的原理给出了严谨的数学推导。此外,利用SystemView软件搭建了被动测向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在被动测向系统中,十字型天线阵列的各阵元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过限带滤波器后进行下变频变为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被存储以便采用VTR算法和其他对比算法进行信源的DOA估计。文中对测向系统的关键模块,如限带滤波器、抗混迭滤波器、A/D模块以及频谱分析模块的设计和参数选择给出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该算法的测向精度时,辐射源信号除采用普通的PSK信号外,还采用了Link-11战术数据链信号,旨在探索该算法在电子战环境下的性能。另外,当信号源的频率处于HF或UHF频段,信号源位于空间中的不同位置时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文中采用的对比算法有比相法、MUSIC算法、ESPRIT算法和最大似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VTR测向算法的主要特点有:首先,对于天线阵列的几何形状没有限制,适用于任意形状的阵列。其次,计算量比MUSIC算法要小得多,比ESPRIT算法略大,与最大似然算法相比更具优势。再次,测向精度比比相法高,与MUSIC算法和最大似然法接近。另外,VTR测向算法需要预先存储天线阵列的各阵元到各扫描点的相对时延,以便计算方位角和俯仰角时调用,因此它需要比比相法、MUSIC算法、ESPRIT算法和最大似然法更多的内存空间,是牺牲内存空间来换取较短的运行时间。最后,VTR测向算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方位角的估计都是有效的,当信源的俯仰角φs<45°时,方位角的估计值(?)_S有较大偏差,估计结果不可信,因此使用该算法进行信源的DOA估计时要注意适用范围。(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期刊2014-01-01)

高昭昭,李世文,张晓芸[3](2013)在《基于分布式稀疏理论的高分辨阵列测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常规波束形成受限于阵列孔径的瑞利限而不能实现高分辨率估计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稀疏理论的高分辨测向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分布式稀疏优化理论对多周期阵列测向问题进行了建模,将阵列测向问题转变成了稀疏表示优化问题;然后通过交替方向迭代优化策略获得了该优化问题的解,从而得到高分辨率的角度估计。仿真实验有效验证了所提方法在计算复杂度以及测角精度方面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电子信息对抗技术》期刊2013年05期)

石荣,阎剑,张聪[4](2013)在《运动单站定位与多站测向定位的统一理论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固定目标的无源定位研究中,单站定位与多站定位在理论模型与处理流程上基本相互独立,造成了无源定位系统应用上的隔阂与冗余配置。针对这一问题,在分析了常见的运动单站定位模型与多站测向定位模型的基础上,从时间尺度和数据处理2个方面对上述方法进行了统一性分析,揭示了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建立了基于切向运动测距的单站定位与多站测向交叉定位的统一理论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从而为采用统一的理论模型来分析不同的无源定位问题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对抗》期刊2013年03期)

石荣,胡来招[5](2012)在《干涉仪测向的时差分析理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干涉仪传统测向理论基础上,分析了极限条件下双站时差测量与单基线干涉仪测向在数学模型上的等价性。利用调制信号的频域相位提取时差而得到来波方向信息,阐述干涉仪测向的时差分析理论,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该理论的有效性,从而为干涉仪测向更加广泛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航天电子对抗》期刊2012年03期)

石荣,胡来招[6](2012)在《单基线干涉仪无模糊测向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了传统单基线干涉仪产生测向模糊的原因,然后在干涉仪时差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单基线干涉仪无模糊测向方法,建立了相关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与实用性,从而为该理论的后续工程应用奠定了前期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熊开封,崔鹏,刘满禄[7](2010)在《基于TRIZ理论的3.5MHz无线电测向机创新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以TRIZ理论在工程技术领域的成熟应用为启示,论述了应用TRIZ理论矛盾矩阵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并应用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将传统3.5 MHz无线电测向机存在的缺陷定义为叁大技术矛盾,构建叁大矛盾矩阵,进而提出了测向机在电源、电路及结构叁大方面的创新设计方案,使测向机更轻便、价格更低廉、更适用。(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0年22期)

郑先宝,杜自成[8](2009)在《基于MUSIC算法的同时多信号测向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侦查领域中,常规的测向方法无法处理同时多信号的情况。本文采用阵列信号处理中的MU-SIC算法,在同时多信号的情况下,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期刊2009-03-07)

刘宗敏[9](2007)在《数字测向和单站无源定位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现代电子战、信息战环境中,由于利用目标辐射电磁信息的无源定位系统具有自身隐蔽和探测距离远等优点,因此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已成为当今非线性跟踪与估计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重点讨论了如何提高无源定位所需参数的测量精度以及参数测量精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程度。本文第二章首先讨论了利用相位干涉仪对来波信号进行测向的理论算法。对相位干涉仪测向中的容差、解模糊范围和测向精度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并在一种解模糊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线长度比值的设计方法,同时增加了一根较长基线提高了对波达角的估计精度。第叁章介绍了利用相位差变化率运动单站对固定目标无源定位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分析了测量参数和系统参数对单次定位精度的影响,分析了对多次定位结果的滤波算法。第四章对相位差和相位差变化率数据的提取做了理论和仿真分析。第五章通过仿真,分析了测量参数和系统参数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验证了本文测向、相位差变化率提取以及定位滤波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07-02-01)

李景春[10](2006)在《谱相关理论及其在无线电测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0前言我们在日常无线电监测过程中,接收到的信号均为随机信号。根据信号的随机过程理论,随机过程分为平稳随机过程和非平稳随机过程两种。其中平稳随机过程定义为:如果随机变量集X(TI()I=1,…,N)具有相同的概率密度函数,则称随机过程为平稳随机过程。实际上(本文来源于《中国无线电》期刊2006年02期)

测向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被动测向技术因其隐蔽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对抗、航海和航空等领域。目前基于天线阵列的高分辨测向技术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但MUSIC算法计算量大,对系统硬件的要求较高,进行工程实现有一定的难度。ESPRIT算法虽然减小了计算量但它对阵列的形状有约束。因此研究一种计算量小、实时性高、对阵列形状没有约束,并且易于工程实现的被动测向算法有重要意义。虚拟时间反转(Virtual Time Reversal-VTR)技术与主动时间反转(Time Reversal-TR)技术不同,它不是将天线阵列接收到的信号发送回介质空间中,而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生成时间反转信号,并找到时反信号的聚焦峰。本文将VTR技术应用到对通信电台的被动测向算法中,通过沿xoy平面内的矩形环线扫描来估计信源的方位角,沿竖直平面的矩形环线扫描来估计俯仰角,并对算法的原理给出了严谨的数学推导。此外,利用SystemView软件搭建了被动测向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在被动测向系统中,十字型天线阵列的各阵元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过限带滤波器后进行下变频变为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被存储以便采用VTR算法和其他对比算法进行信源的DOA估计。文中对测向系统的关键模块,如限带滤波器、抗混迭滤波器、A/D模块以及频谱分析模块的设计和参数选择给出了详细分析。在研究该算法的测向精度时,辐射源信号除采用普通的PSK信号外,还采用了Link-11战术数据链信号,旨在探索该算法在电子战环境下的性能。另外,当信号源的频率处于HF或UHF频段,信号源位于空间中的不同位置时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文中采用的对比算法有比相法、MUSIC算法、ESPRIT算法和最大似然算法。实验结果表明VTR测向算法的主要特点有:首先,对于天线阵列的几何形状没有限制,适用于任意形状的阵列。其次,计算量比MUSIC算法要小得多,比ESPRIT算法略大,与最大似然算法相比更具优势。再次,测向精度比比相法高,与MUSIC算法和最大似然法接近。另外,VTR测向算法需要预先存储天线阵列的各阵元到各扫描点的相对时延,以便计算方位角和俯仰角时调用,因此它需要比比相法、MUSIC算法、ESPRIT算法和最大似然法更多的内存空间,是牺牲内存空间来换取较短的运行时间。最后,VTR测向算法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对方位角的估计都是有效的,当信源的俯仰角φs<45°时,方位角的估计值(?)_S有较大偏差,估计结果不可信,因此使用该算法进行信源的DOA估计时要注意适用范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测向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许少凡,刘洪志,赵梦,梅中磊.辅助电磁场理论教学的无线电测向活动开展[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2].李敬蕊.基于虚拟时反理论的通信电台被动测向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

[3].高昭昭,李世文,张晓芸.基于分布式稀疏理论的高分辨阵列测向[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3

[4].石荣,阎剑,张聪.运动单站定位与多站测向定位的统一理论模型[J].舰船电子对抗.2013

[5].石荣,胡来招.干涉仪测向的时差分析理论及应用[J].航天电子对抗.2012

[6].石荣,胡来招.单基线干涉仪无模糊测向理论研究[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12

[7].熊开封,崔鹏,刘满禄.基于TRIZ理论的3.5MHz无线电测向机创新设计[J].包装工程.2010

[8].郑先宝,杜自成.基于MUSIC算法的同时多信号测向理论研究[C].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

[9].刘宗敏.数字测向和单站无源定位理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10].李景春.谱相关理论及其在无线电测向中的应用[J].中国无线电.2006

标签:;  ;  ;  

测向理论论文-许少凡,刘洪志,赵梦,梅中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