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天津市城市排水监测站天津300001

摘要: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要通过合理的监测措施,实现水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控制水质监测全过程的质量,在保证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和完整性方面具有不容小觑的作用。从以水质监测中质量控制的意义为出发点,阐述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

引言:水质监测是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基础工作。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水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监测实验室是产生各种水样监测原始数据的初始环节,也是确保数据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准确性、精密性以及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1水环境监测及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科技建设的不断进步,人们采用理化知识、生物形态特征以及先进的现代化监测手段,对水体中的相关成分和一些污染物质进行科学的监测以及成分鉴定,通过监测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水环境的监测给予正确的质量评价称之为水环境监测。对水环境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水体监测过程中的各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进而可以满足社会公众用水的需求。需要强化实验室管理,完善管理机制,健全质量体系。我国的环境法规条例中明确指出,水环境质量监测管理过程中,要保证监测的数据及信息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等所实施的所有活动和措施。由此可见,水环境监测质量监控的重要性。

2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原则

实验室内的水质监测分析是监测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对于县级水环境监测而言,整个水质监测体系应该具备标准化的水质监测实验室、高精度的仪器监测设备、专业的监测分析人员。

2.1条件控制原则

水质监测之前应确保实验室的清洁无污染,并尽量减小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污染、电压等因素造成的监测数据误差,减少其对分析测试的影响。在监测过程中,校准曲线不是始终不变的,它随着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及存储条件的改变而波动,因此在测试时,需要同时测定零浓度和中等浓度校准溶液,取值后与原校准曲线上的响应点核对。分析样品时,应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样品的平行测定,可根据样品的复杂程度、仪器精度等因素安排平行样的数量,按照同批测试的样品数,随机抽取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2.2协调性原则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综合系统,其外部具有整体性,内部各要素之间具有交互性及协调性。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结合县市水环境实际,充分考虑水环境的多样变化和发展,对影响监测结果的各项要素进行统筹,使其能够彼此配合、有序联动、相互促进,满足为水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科学依据的需要。

2.3可视化原则

在水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过程中,通过监测数据可视化的形式,保证各个程序及数据以有据可考的形式保存下来,以此作为开展各项水环境质量监测活动的指南和依据。

3完善水质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针对性措施和建议

3.1完善水环境控制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领导机制及组织结构是完善水环境监测的基础工程。控制体系是质量机制的重要组成元素,内控文件是质量体系执行依据,可以有效规范监测人员的行为标准进而实现质量控制的目的。人员分工明确,进行责任划分,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并协调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

3.2过程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水样采集后在实验室进行监测分析过程中实施的质量控制。

3.2.1现场采样质量控制

水环境实验室质量监测的关键是现场采样环节的质量控制和保证,是确保样品采集是否具有代表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关键。就水样采集来说,要严格按照《水环境监测规范》《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所规定的标准和要求做好:(1)合理设置监测点位。坚持尺度范围、信息流原则,确定和优化水样采集点位,要保障各水样采集的断面真实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现状,以及污染物分布和变化的规律特点,既要考虑监测点位的便捷性,也要兼顾经济性,以最少断面获取具有代表性水环境信息。(2)做好样品采集。水样采集要按照《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样品采集后要及时填好采样时间、地点,以及采样人、记录人和核对人等相关信息。(3)采样质量控制。做好全程序空白实验;抽查监测样品采样是否符合全程序空白要求;采集现场平行样(1个月监测月10%~20%)。

3.2.2样品保存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后除现场分析的,应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做好水样采集后的保存,根据不同项目要求,妥善处理和保管水样,安排专人负责运送,并做好与实验室人员登记对接;样品及采样记录应及时交实验室主任检查,避免出现水样丢失、滴漏或不合格等。现场确认水样。实验室分析人员在接收水样时,要认真的核对样品及相关的采样记录,要确保无误后签收。按照保存期、保存环境、条件,以及有效期等做好水样的保存,只有确保水样符合要求后才可进入分析环节。

3.2.3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内部质量控制是水样监测质量的重要保障。(1)满足纯水要求。除特殊需要分析用纯水,根据相关分析方法做好纯水制备和随检外,通常实验室分析用纯水要保证其电导率(25℃)≤5μs/cm。(2)做好空白试验。要确保实验室的空白实验值大小、重现性要符合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若出现不符合情形时,应从试剂纯度、纯水质量、仪器设备灵敏度和精确度以及滴定终点误差等环节查找原因。(3)做好双样平行及加标回收率。要保证双样平行的相对偏差及回收率符合实验室内部质控要求,回收率测定要使加入标准物质的量不大于水样待测物质含量的0.5~2倍。(4)制作标准曲线。要严格控制标准曲线的波动范围,保证其所做的测点不少于6个,相关系数应达到0.999以上,逐次比对标准曲线斜率,斜率较大时应从环境温度、试剂批号及存储时间等查找原因。此外,要做好标准控制水样及质量控制图。

3.3统筹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

数据分析是水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之一,通过测定水样和数据分析,来推断水质的质量好坏。在样品测定中,误差不可避免,测定的数据越准确,越有利于真实水况的分析;误差越大,分析中得到结果就越不可靠。因此,定量分析的结果也必然存在不确定性,水环境监测需要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斟酌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及代表性:整理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离群性检查、方差分析和统计检验,使最终的分析结果更科学、最大限度接近真实水况。

3.4加强培训,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素质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也在不断改进,监测人员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全面提升监测人员的综合水平,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水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工作中设立考核标准及奖惩机制,以激励技术人员再学习,保证监测体系的有效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我国的水环境质量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我们应该以从业人员的专业强化以及技术设备的与时俱进为落脚点,构建并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从而全面提升水环境监测结果的整体分析能力,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提供可靠保障,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夏新.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5(01):57~58

[2]张蕾,杨航,钱宁.松辽流域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7(6):23-25.

标签:;  ;  ;  

水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