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_陈焕铭,王冬玲,高亚红,郝旭暖,谷玉丹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晶态,合金,软磁,温度,铁心,磁性材料,居里。

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陈焕铭,王冬玲,高亚红,郝旭暖,谷玉丹[1](2010)在《NdFeB磁性材料化学镀非晶态Ni-W-P合金及其相转变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镀方法在NdFeB磁性材料表面施镀非晶态Ni-W-P合金,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仪对Ni-W-P合金镀层的组织形貌、结构及其相转变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晶态Ni-W-P合金镀层是由大量不同尺寸的颗粒状或胞状突起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逐渐升高,镀层结构由非晶结构逐渐转变为晶态结构,非晶态Ni-W-P合金镀层的晶化转变温度范围为350~380℃.(本文来源于《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李鲁江[2](2007)在《Ni基非晶态合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态合金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从而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另外,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非晶态合金纳米化后应该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而镍基非晶态合金是其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深入的一种,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种催化反应中。 本课题在室温下通过正相微乳液法制备出镍基非晶态纳米粒子,该法主要基于Ni的无机盐在微乳液中被KBH_4还原,从而得到分散性优异的粒径小于15nm的镍基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相结构、粒子形态尺寸、磁性等性质进行了检测。红外分析、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从不同方面表明了被油酸包裹的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单分散性。磁性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镍基非晶态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 由于LB膜技术具有能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结构,能获得准确控制厚度的超薄膜,并且分子排布高度有序,制膜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将LB膜技术应用于Ni基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的自组装。采用LB技术,得到的非晶态纳米合金粒子膜的π-A等温曲线反映出合金粒子有较好的成膜性。(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期刊2007-01-01)

马成炳,曹发和,张昭,张鉴清,曹楚南[3](2006)在《烧结型钕铁硼磁性材料电沉积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钕铁硼磁体表面Ni-P镀层的直流电沉积过程并优化了电沉积工艺参数,同时采用SEM/EDX等多种技术对优化的镀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的Ni-P镀层表面平整光亮、与NdFeB基体结合牢固且具有非晶态结构,耐中性3.5%NaCl(mass fraction)盐雾实验超过了200 h。同时查明了镀层的较高P含量是导致镀层具有非晶态结构及其良好耐蚀性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6-05-01)

丁春玲,曾国荪[4](2006)在《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和不同冷却条件下,新型屏蔽材料钴基非晶态合金Co66Fe4Ni1Si15B14的初始磁导率和矫顽力。结果表明采用两步冷却法(F&W)可通过协同降低内热应力和抑制磁有序,提高了样品的软磁性,也即F&W法试样的初始磁导率比炉冷法(FC)和水淬法(WQ)分别提高了50%和100%。而在3.1MHz高频下对磁阻抗比(MIR)和磁导率增量(PR)的测试表明,FC法和WQ法比F&W具有更好的软磁性,其机理有待研究。(本文来源于《上海金属》期刊2006年01期)

丁春玲,曾国荪[5](2005)在《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退火条件下,新型屏蔽材料钴基非晶态合金Co66Fe4Ni1Si15B14的磁阻抗比(MIR)和磁导率比(PR)。采用了两步冷却法(F&W),通过协同降低内热应力和磁有序,提高了样品的初始磁导率。研究结果表明,F&W法试样的初始磁导率((i)比单独用熔炉冷却法(FC)和水淬火法(WQ)分别提高了50%和100%。通过测量试样的MIR和PR,研究了试样软磁性的退火效应,3.1 MHz下FC法试样和WQ法试样在420℃退火温度下具有比F&W法更优越的软磁性。(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期刊2005年05期)

陆曹卫,张俊峰,李德仁,卢志超,周少雄[6](2003)在《非晶态磁性材料热电阻及居里温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四端法和霍普金森效应分别测量非晶态磁性材料的热电阻和居里温度的原理和装置,并给出了用它们测量Fe78Si9B13合金非晶薄带的实验结果。这两种装置操作简单,快速准确,自动化程度高,经济实用。(本文来源于《物理测试》期刊2003年06期)

陆伟,严彪,殷俊林,杨磊[7](2003)在《非晶态软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能的物理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晶态软磁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磁性能,从60年代至今,其从快冷非晶合金发展到现在的纳米晶软磁合金,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从非晶态物理的角度,综述了非晶态软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能的物理基础。(本文来源于《上海钢研》期刊2003年02期)

杨成德[8](2001)在《非晶态磁性材料与变压器节能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 电力变压器自1881年发明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目前大多数情况下,由于电能的电压等级不同,自电站到用户至少经过5级变压器,方可输送到低压用电设备(380/220V)。虽然变压器本身效率很高,但因其数量多、容量大,总损耗是很大的。据估计,我国变压器的总损耗占系统发电量的10%左右,损耗每降低1%,每年可节约上百亿度电能,因此降低变压器损耗是势在必行的节能(本文来源于《电气时代》期刊2001年02期)

杨成德[9](2000)在《非晶态磁性材料与节能变压器》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电力变压器自 1881年发明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目前大多数情况下 ,电能的电压等级自电站到用户至少经过 5级变压器 ,方可输送到低压用电设备 ( 380 V/ 2 2 0 V)。虽然变压器本身效率很高 ,但因其数量多、容量大 ,总损耗是很大的(本文来源于《农村电气化》期刊2000年08期)

高峰,吴本科,肖苏[10](1998)在《薄带非晶态磁性材料晶化温度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普通电学测量方法,通过不同加热率和保温温度测量了非晶态磁性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情况,找到了非晶体磁性材料的晶化温度及其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1998年02期)

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非晶态合金具有短程有序而长程无序的结构特征,从而显示出独特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另外,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因此非晶态合金纳米化后应该具有更突出的性能,而镍基非晶态合金是其中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深入的一种,几乎可以应用到各种催化反应中。 本课题在室温下通过正相微乳液法制备出镍基非晶态纳米粒子,该法主要基于Ni的无机盐在微乳液中被KBH_4还原,从而得到分散性优异的粒径小于15nm的镍基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手段分别对产物的相结构、粒子形态尺寸、磁性等性质进行了检测。红外分析、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从不同方面表明了被油酸包裹的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有很好的稳定性以及单分散性。磁性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镍基非晶态纳米粒子具有超顺磁性。 由于LB膜技术具有能在分子水平上控制结构,能获得准确控制厚度的超薄膜,并且分子排布高度有序,制膜条件温和等优点。本研究将LB膜技术应用于Ni基非晶态合金纳米粒子的自组装。采用LB技术,得到的非晶态纳米合金粒子膜的π-A等温曲线反映出合金粒子有较好的成膜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陈焕铭,王冬玲,高亚红,郝旭暖,谷玉丹.NdFeB磁性材料化学镀非晶态Ni-W-P合金及其相转变行为[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李鲁江.Ni基非晶态合金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磁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

[3].马成炳,曹发和,张昭,张鉴清,曹楚南.烧结型钕铁硼磁性材料电沉积非晶态Ni-P合金镀层的研究[C].2006年全国腐蚀电化学及测试方法学术会议论文集.2006

[4].丁春玲,曾国荪.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J].上海金属.2006

[5].丁春玲,曾国荪.新型钴基非晶态合金屏蔽材料的磁性研究[J].稀有金属.2005

[6].陆曹卫,张俊峰,李德仁,卢志超,周少雄.非晶态磁性材料热电阻及居里温度的测量[J].物理测试.2003

[7].陆伟,严彪,殷俊林,杨磊.非晶态软磁材料的结构与磁性能的物理基础[J].上海钢研.2003

[8].杨成德.非晶态磁性材料与变压器节能效果分析[J].电气时代.2001

[9].杨成德.非晶态磁性材料与节能变压器[J].农村电气化.2000

[10].高峰,吴本科,肖苏.薄带非晶态磁性材料晶化温度的测量[J].物理实验.1998

论文知识图

多层纳米膜结构各类软磁材料的磁感应强度和磁导率单晶(a)、出》多品多品(b)和非晶体(c...谐振频率改变量归一化值与施力位置的...(a)乙醇水作溶剂制备的样品和(b)Co-B-...测量系统实物(a)热电阻;(b)居里温度;(

标签:;  ;  ;  ;  ;  ;  ;  

非晶态磁性材料论文_陈焕铭,王冬玲,高亚红,郝旭暖,谷玉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