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结构层论文_元松,肖志军,曾智伟,李佳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路面结构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路面,结构,孔隙,透水,有限元,沥青路面,强度。

路面结构层论文文献综述

元松,肖志军,曾智伟,李佳伟[1](2019)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结构层回弹模量是路面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文中针对新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推荐的路面结构层模量和上海典型路面结构厚度,利用有限元程序建立了弯沉盆数据库;然后基于数据库搜索理论,采用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路面结构参数与弯沉盆大小的映射、学习,达到模量反算的目的;通过加入噪声,提高神经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实现对FWD实测弯沉盆的模量反算。(本文来源于《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赵晓坪[2](2019)在《市政道路井口周边路面结构层施工质量控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路面结构层作为道路施工的关键工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使用、维修成本等,是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画龙点睛之笔。路面结构层大面积施工一般都是流水施工,工艺成熟,难度不大,质量容易控制,难点在于结构物、检查井周边的施工质量不易于控制,使得整体质量不均衡,在这些薄弱部位容易形成路面损坏、沉陷、跳车等病害,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文章重点从施工角度阐述检查井周边路面结构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达到路面结构层整体质量均衡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张小利[3](2019)在《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层粘接强度可靠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不断进步,交通建设也在急速向前发展,直至今日,我国公路总里程已达450万km。而沥青路面则在城市道路和公路干线的建设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是目前中国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高级路面。沥青路面的结构层都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的。各结构层层间粘接强度的可靠性,将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安全性、适用性和使用寿命。同时沥青路面暴露于大自然中,会受到气候、温度、行车等复杂的外部条件的影响。文章将通过探究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构成,不同沥青路面类型的结构层间粘接状态来分析沥青路面结构层粘接强度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11期)

余永飞,王栋,张征,李寿伟[4](2019)在《双层一次摊铺工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双层一次摊铺工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有利于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工艺。利用室内实验,研究了结构层厚度对双层摊铺混合料温度散失规律和路用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层厚度对有效碾压时间、压实特性、低温抗裂性及层间粘结性能的影响在10%左右,但是,它对高温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相差约一半,且不同混合料类型均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其中:(3+7) cm路面结构形式在高温稳定性方面性能表现突出。相比于传统的分层摊铺,双层一次摊铺有效碾压时间和层间粘结强度的提高幅度较大,经济效益较好,推荐使用。(本文来源于《交通科学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朱天明[5](2019)在《基于路面芯样抗剪强度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层抗车辙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评价现役沥青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本文选择五条不同通车年限的高速公路进行现场取芯,并对路面各结构层分别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部分路段中、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值与规范推荐值比偏低,应重点关注结构层中、上面层混合料抗剪强度指标;各路段芯样的综合抗剪强度值与实测车辙深度相关性较好,可以采用综合抗剪强度指标评价结构层的实际抗车辙性能。(本文来源于《吉林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郑枫,张炯,魏书斋,佘蕊,代朝霞[6](2019)在《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孔隙堵塞机理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透明聚丙烯酸钠小球代替透水混凝土粗集料,对堵塞颗粒在地表径流作用下进入透水混凝土内部孔隙造成的堵塞过程进行了图像分析研究,并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了透水混凝土孔隙率、水平径流速度、渗流速度、堵塞颗粒级配对堵塞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堵塞过程经历了快速堵塞、堵塞恢复、缓慢堵塞和稳定堵塞4个阶段;孔隙率和堵塞颗粒级配对堵塞发展速度的影响较为明显;孔隙率、水平径流速度、渗流速度和堵塞颗粒级配都对各粒径堵塞颗粒的最终分布有一定影响。该研究结果对透水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市政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姜雄[7](2019)在《透水路面结构层设计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透水路面结构的分类出发,在指出当前沥青路面结构存在的问题的同时,分别对透水路面面层、透水路面基层以及透水路面土基设计叁大方向,着重论述透水路面结构层设计的要点,实践可知,在透水路面结构层设计时把握好结构层的厚度材料的相关参数,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对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交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王健,李明珠,赵秀云[8](2019)在《适合过湿土地区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的选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随着载重车辆的增多,超载现象日趋严重,随之而来的路面损坏也越来越严重,使用寿命缩短,大修费用增多,长寿命路面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针对适合过湿土地区的长寿命路面修筑时的路面结构层参数的选取,通过有限元计算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地产》期刊2019年11期)

贾阔[9](2019)在《公路路面结构层连续铺筑的施工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研究公路路面结构层连续铺筑的施工方法。分析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并提出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混合料拌和与运输阶段的施工、下基层摊铺和碾压以及其他施工方法等,以全面控制公路路面结构层连续铺筑的施工质量,提高公路路面的施工质量,促进公路建设。(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9年Z2期)

袁祖峰,夏道天[10](2018)在《联结层对沥青路面结构层力学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探究联结层材料的类型以及弹性模量与厚度对路面结构层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中的时间硬化蠕变模型,对道路面层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进行模拟,将移动车轮荷载简化为标准荷载BZZ-100作用下的双轮矩形均布荷载,同时建立组合式基层路面结构模型,系统地分析了联结层厚度及模量对路面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联结层竖向压应力和基层剪应力对联结层的厚度变化最为敏感,最大主应力对联结层的模量变化更为敏感.(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路面结构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路面结构层作为道路施工的关键工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使用、维修成本等,是整个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画龙点睛之笔。路面结构层大面积施工一般都是流水施工,工艺成熟,难度不大,质量容易控制,难点在于结构物、检查井周边的施工质量不易于控制,使得整体质量不均衡,在这些薄弱部位容易形成路面损坏、沉陷、跳车等病害,影响了行车舒适度及安全性。文章重点从施工角度阐述检查井周边路面结构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达到路面结构层整体质量均衡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路面结构层论文参考文献

[1].元松,肖志军,曾智伟,李佳伟.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路面结构层模量反算方法研究[J].交通科技.2019

[2].赵晓坪.市政道路井口周边路面结构层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

[3].张小利.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层粘接强度可靠性分析[J].粘接.2019

[4].余永飞,王栋,张征,李寿伟.双层一次摊铺工艺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分析[J].交通科学与工程.2019

[5].朱天明.基于路面芯样抗剪强度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层抗车辙性能评价[J].吉林交通科技.2019

[6].郑枫,张炯,魏书斋,佘蕊,代朝霞.透水混凝土路面结构层孔隙堵塞机理试验研究[J].市政技术.2019

[7].姜雄.透水路面结构层设计技术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

[8].王健,李明珠,赵秀云.适合过湿土地区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层参数的选取[J].地产.2019

[9].贾阔.公路路面结构层连续铺筑的施工方法[J].交通世界.2019

[10].袁祖峰,夏道天.联结层对沥青路面结构层力学特性的影响[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路面结构层间位移的测量带约束及加载后的路面结构图示拥包唧泥车辙推移

标签:;  ;  ;  ;  ;  ;  ;  

路面结构层论文_元松,肖志军,曾智伟,李佳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