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涪陵408000)

摘要: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是先进的管理模式,在各行各业都在极力发展信息化建设的阶段,高校在教学管理中也逐步深入对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与落实。可以明确在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以及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时,信息化系统切实能够起到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功能。尤其对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编组、汇总、分析、存储、传递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学管理的便捷性。因此我国多数高校都在紧锣密鼓的加快信息化建设,虽然多数高校开展了信息化建设,但从实际应用情况分析,其对教学管理的效率提升十分有限。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教学改革机遇;挑战

现如今在大多数高校课堂中,信息化教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简单的手段被加入到教学进程中,还逐渐成为了主流元素被高频率地引用至教学方案中,当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成为了考验该名教师授课能力和优势的关键所在。对于普通的高校教学课程而言,其知识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固然是科学而严谨的,但是在同学们接触并吸收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足量的。换言之,要想灵活吸收并运用这些知识,学生们就需要在付出一定自身努力的同时,克服诸多诱惑,接受并容纳这些知识的烦琐与枯燥,这也是高校知识为数不多的瓶颈之一。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

1.教学手段多样化,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在信息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手段将变得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教师备谋手段、作业手段、评改方式手段也将变得更加现代化和多样,这为髙校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比如,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通过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实现文字、动画、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载体之间的过渡与衔接,而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形象、生动、具体,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髙。

2.教学资源丰富化,拓宽了信息来源渠道。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教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难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下,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界限,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使得课堂知识容量不断得以增加,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不断丰富化,信息来源渠道得以拓宽,学生只需在计算机的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内容,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时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试题库等内容电子化发送给学生终端,这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学生的课前预学习、课中跟踪自学、课后学习,从而满足学生“时时学习”需求。当前,大多数高校都具备良好的办学条件,各方面的网络硬软件设备齐全,这为髙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二、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1.探索有效提升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机制。对于现代高校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首先注重的不是单方面的对于某些教师的能力培养,而是应该将目光放得更为长远,先整体构建一个具有完善培养人才的机制与体系,合理确定机制体系的具体内容。而想要收获一批具有良好教育理念以及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高校教师,甚至将现有的一批高校信息化教学人才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优势进一步放大,成为具有灵活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先进高校教师,则必须要形成一套具有集培训机制、考核强化机制以及分享交流机制为一体的机制系统,从动力、过程和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控制,有效提升信息化教学效果。尤其是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模式应灵活多样,高校需要有效地融合信息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实际问题,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分层分类实践指导与网络小组研讨等多元化方式开展个性化培训。由于高校一般对于教师的录用标准多为对教师的科研实力、实践水平或者教学心得等方面进行考查,这个过程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根据目前国家对于信息化教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还不够全面,导致了高校想要在录用教师的开始便得到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教育进行教学的全面型人才还不太现实,基于以上多方面考虑,高校自身需要建立具有一套完备的机制系统,以便在考查过程中即使忽略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准的考查,也能在后续的信息化教学机制系统中对录用招收的高校教师进行全面的培训以及考核,这样既解决了目前我国信息化教学人才的短缺问题,同时还解决了高校教师信息化教育能力培养的效率问题,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2.加强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体制研究。目前,高校的信息设备、信息资源、信息人才等管理体制均存在各自为政、不好整合等问题,高校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合理配备信息化教学的服务设施和专业人才。高校首先需要对于高校信息化教学的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管理问题包括内容种类较为繁多,其中包括了信息化教学环境问题、信息化教学的设备引进和推广问题以及对信息化教学的人才和资源的管理问题、信息化教学管理制度等。可以看出教学管理体制的问题是比较棘手的,事实上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化教学面临着的问题的主流也是这一点。具体解决办法实际上没有所谓捷径,“分类管理,逐项完善管理制度”也许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3.改善高校的信息化教学环境。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需要紧跟“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高校需积极创造有利的软硬件环境,提高课堂互联网普及率。高校课堂的信息化教学硬件及软件完备性与先进性不足、可用性不强等均会制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高校不仅要完善信息化教学考评、培训、激励等政策措施,还需要适当争取加大投资力度,引进和推广高性价比的信息化教学设备,为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硬件技术、软件技术等支持。在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的软环境建设方面,高校要明确管理目的,了解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多元化地开展高校教师的微课、公开课、信息化教学设计等信息化教学竞赛,及时讨论和交流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不足之处,针对性地专题研究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提升方向和有效提升策略。高校需要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和规划,切实解决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等难题,从资金、资源、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支持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4.激励高校教师自我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是信息化教学的主体,只有激活高校教师的自我提升动力,才能从主观上真正自我激励高校教师自觉地学习信息化教学理论,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的实践。高校需要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合理引导高校教师积极改善信息化教学的专业意识和态度,并逐渐在行为上真正重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只有领导重视和高校教师自己重视,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保障,并提供充足的教师进修机会,高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和效率才会真正地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高校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是当前高校发展与完善的重要趋势,而信息化建设并非一蹴而就,必须以不断优化的配置或升级促进其功能性提升。树立现代信息化管理理念,拓展信息化教学管理系统的模块功能,完善信息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吴亚男,王馥琴,任胜云.信息化视角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J].山东档案,2018,(05):37-39.

[2]袁帅.基于信息化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亚太教育,2017,(12):214-215.

[3]张洁玉.提升技工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对策[J].黑河教育,2017,(10):77-78.

标签:;  ;  ;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