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

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

论文摘要

川滇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界,该区地质构造复杂、强震频发。强烈又多发的地震灾害不仅会直接使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还可能通过引发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人类造成二次伤害。因此,从块体角度分析活动块体与地震灾害的时间对称性特征,并研究不同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的关系,对于实现活动块体与地震趋势判断的精细化对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可公度方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的时间对称性特征,运用太阳黑子周位相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事件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运用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方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不同活动块体地震灾害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2025年或2027年在101.1°E以西、31.2°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川滇块体Ms≥6.3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7年和2035年,其次是2021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5年11月,而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日和2022年9月5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川滇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而2025年、2027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峰值年附近、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川滇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期、加速期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接近,故2025年1 1月可能发生地震。在空间对称性上,川滇块体的震中纬度位置呈现出“3次南移、2次北移”变化特征,震中经度呈现出“2同1异”特征,因此,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在2025年或2027年可能出现北部地区。(2)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在102.6°E以西、23.0°N以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8年8月和2033年8月,其次为2020年10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1年8月16日、2021年8月17日、2028年7月29日、2028年8月1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而2019、2028年分别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和下降段,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滇西南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期的发震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期,故2028年7月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发震时间分布规律表明,每月的下旬发生地震的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滇西南块体震中纬度呈现“3同2异”特征,震中经度表现出“2东1西”或“2西1东”的迁移规律,因此,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2019年或2028年7月29日可能出现中部地区。(3)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2019年或2032年3月在101.8°E以西、32.8°N以南地区发生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时间对称性趋势判断,结果表明巴颜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年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6年,其次为2019年和2020年,在月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19年7月、2032年3月,其次为2022年8月,在日尺度上最可能发生在2020年1月19日;从地震与太阳黑子统计规律看,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而2019年和2032年正好处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谷值年附近,故这两个年份发生地震可能性较大;地震与地球自转关系表明,巴彦喀拉块体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减速期的发震频次明显高于加速期,故2032年3月发震可能性较大。在空间对称性上,巴彦喀拉块体地震震中纬度呈现“2同1异”分布特征,震中经度则呈现“3同2异”分布特征,因此,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2019年、2032年3月可能出现南部地区。(4)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及活动周期相关性存在差异。川滇块体Ms≥6.3地震多发生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和下降段,且主要发生在太阳黑子活动双周;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谷值年附近和下降段发生可能性较大,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太阳黑子相对数极值年附近发生可能性高于上升和下降阶段,在太阳黑子相对数峰值年附近发震可能性最高,且与太阳黑子活动单、双周关系不大。(5)不同时间尺度上,川滇块体、滇西南块体、巴彦喀拉块体地震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也存在明显差异。川滇块体Ms彡6.3地震、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加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巴彦喀拉块体Ms彡6.5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减速年份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川滇块体Ms≥6.3地震、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在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变化减速月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在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加速月发生的可能性明显高于减速月。川滇块体Ms≥6.3地震的无震月为6-8月和10月,滇西南块体Ms彡6.4地震的无震月为1月、9月和12月,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的无震月为6月、10月和12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地震灾害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对称性在地震灾害中研究进展
  •   1.3 研究区概况
  •   1.4 数据来源、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数据来源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规律
  •   2.1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统计
  •     2.1.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2.1.2 川滇地区历史地震发震时间特征
  •     2.1.3 川滇地区地震发震间隔特征
  •   2.2 川滇地区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     2.2.1 川滇地区地震密度分布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川滇地区不同块体内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3.1.1 资料来源
  •     3.1.2 研究方法
  •   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2.1 年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2 月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2.3 日尺度上川滇块体Ms≥6.3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3.1 年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2 月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3.3 日尺度上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 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分析
  •     3.4.1 年尺度上巴颜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空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2 月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4.3 日尺度上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时间对称性及趋势判断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     4.1.1 资料来源
  •     4.1.2 研究方法
  •   4.2 太阳黑子长期变化特征分析
  •     4.2.1 太阳黑子相对数数量变化特征
  •     4.2.2 太阳黑子相对数周期变化特征
  •   4.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分析
  •     4.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相关性分析
  •     4.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太阳黑子相位角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川滇地区不同活动块体内地震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5.1.1 资料来源
  •     5.1.2 研究方法
  •   5.2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周期分析
  •   5.3 川滇块体Ms≥6.3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分析
  •     5.3.1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3.2 川滇块体Ms≥6.3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4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4.1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4.2 滇西南块体Ms≥6.4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5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分析
  •     5.5.1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十年起伏”变化关系
  •     5.5.2 巴彦喀拉块体Ms≥6.5地震与地球自转季节变化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川滇地区Ms≥6.0地震历史统计
  •     6.1.2 川滇地区地震时空对称性
  •     6.1.3 地震活动与太阳黑子相关性
  •     6.1.4 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相关性
  •   6.2 对策
  •     6.2.1 强化地震预警研究,增强科研成果转化
  •     6.2.2 划定重点防御区域,确定重点防御时段
  •     6.2.3 重视地震趋势判断,提前制定防范措施
  •   6.3 创新之处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武亚群

    导师: 延军平

    关键词: 地震,活动块体,时空对称,川滇地区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地震灾害时空对称结构精细化对接研究(4187751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部重大灾害时空规律的统计研究”(批准号:MAZD09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西北重大灾害时空统计规律与防灾对策研究》(批准号:15JJD790022)

    分类号: P315.2

    DOI: 10.27292/d.cnki.gsxfu.2019.001480

    总页数: 131

    文件大小: 8182K

    下载量: 25

    相关论文文献

    • [1].特拉块砌筑砂浆对外墙防渗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 工程质量 2015(11)
    • [2].基于最小二乘配置模型探讨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块体的运动特征[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1(02)
    • [3].汽车副仪表板注塑模设计[J]. 工程塑料应用 2017(10)
    • [4].一种自动推拉机构的设计分析[J]. 机械工程师 2009(08)
    • [5].巴彦喀拉及其周边地块现今地壳应变分布特征[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4(02)

    标签:;  ;  ;  ;  

    川滇地区块体构造基础与地震时空对称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