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哈尔滨市结核病防治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策略在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用单纯随机抽样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单位督导管理的60例肺结核患者,按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督导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结核病防治管理方法,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患者PPD强阳性检查结果和肺结核感染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在肺结核防治管理工作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可有效控制结核病减少感染,值得在肺结核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肺结核;预防;控制;临床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149-02

肺结核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关数据显示,死于肺结核病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各国对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都十分重视。肺结核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剧烈咳嗽、咳痰咳血、免疫力低下等,对人们的正常生产活动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结核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必须采取有效的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单位督导管理的6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3岁,平均年龄(46.7±9.8)岁,对照组患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46.5±10.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上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患者的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观察组采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督导管理,加强患者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从而使患者可以掌握与结核病有关的预防及治疗的基本常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患者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良好的环境,做好消毒工作,同时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增强体质,从而有效的预防肺结核。而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结核病防治管理方法,待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患者进行X光、PDD检查,关注患者各项体征指标的变化,防止出现严重异常[1],统计PPD检查结果及肺结核感染率作为临床统计指标。

2.结果

两组患者PDD检查结果观察组一般阳性率为25%,对照组一般阳性率为28%,观察组强阳性率为18%,对照组强阳性率为47%,观察组的强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核感染率为12.56%,对照组肺结核感染率为67.48%,观察组的强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肺结核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基本的传播条件为传染源、传染途径及易感人群,在肺结核防控工作中主要采取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人群等方式。对于传染源的控制,尽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患者是关键点[2]。肺结核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盗汗、乏力、食欲不振等,常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患者经消炎治疗两周后依然无任何好转的迹象,则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就诊。

在阻断传播途径方面应首先明确结核菌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呼吸道传播,其主要的传染人群为排菌的肺结核患者,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会携带飞沫,飞沫中会存在大量的结核菌,若被健康人群吸入,极易导致结核菌感染。日常生活中应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避免病菌传播[3]。排菌的结核病患者应在打喷嚏时捂住口鼻,接触排菌病人时应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工作,接触痰液后应注意手部的清洁,患者使用过的餐具、书籍和衣物等均需经消毒处理。

从保护易感人群的角度上看,老人、儿童、糖尿病、艾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较差,因此极易感染肺结核,因此此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增加营养,补充更多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达到增强抵抗力的目的[4]。此外还应适量增加体育锻炼,可进行深呼吸训练,增加肺活量。减少出入公共场所的次数,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着凉。养成良好的习惯,作息时间应具有规律性,保持愉快的心情,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从而有利于增强肺结核菌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传播[5]。

卡介苗是一种没有致病力的活菌苗,人体在接种后可增强为受到肺结核病菌影响的人群对肺结核病菌有非常强的免疫力,其保护率最少可达八成,卡介苗的作用可持续5~10年,所以在几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的患者应继续接种卡介苗,一般而言,接种的年龄越小,其效果就越明显,医生建议应在出生后三个月之内注射,接种的人群一般为新生儿、中小学生和一些进入到城市当中的少数民族人群,注射卡介苗时一般选择皮内注射[6]。

在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中,应首先明确基层工作人员的责任与义务,对疫情要详细调查,充分了解。同时对患者进行追踪监督与治疗,及时上报病情,避免出现瞒报或漏报的问题,对肺结核患者而言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对待,及时学习新知识,对工作应时常开展自我评价,告知患者应科学用药,防止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在防治工作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7]。此外还应设立专门的卫生服务咨询点,禁止随地吐痰,此外还应利用文字或图解的方式去做好宣讲工作,这种方式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能够极大地丰富患者的疾病预防知识,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同时也保证了防治工作的质量与水平。

当前我国结核病疫情依然十分严峻,肺结核患者的患病率呈显著提高的发展趋势,死亡率下降十分迟缓,肺结核防治工作中需要全面的参与,同时还需要提高人们对结核病的重视程度及防范意识,从而增进人们对结核病防治必要性的认识,掌握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与原则,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理念,进而不断的降低结核病的发病几率,此外国家和相关的机构也应出台更多有利于结核病防治的政策,推动我国结核病预防及控制工作的发展及完善[8]。

【参考文献】

[1]高卫仁.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策略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56-57.

[2]李朝花.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方法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2):159.

[3]耿红,程俊,郭肖岩.扩展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实施效果分析[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1):46-49.

[4]李福贵.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对策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4):127-128.

[5]高霞.医务人员对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对策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5):673.

[6]刘曲英.浅谈66例老年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对策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4(11):771.

[7]袁佳丹.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分析及预防控制对策探讨[J].医药卫生:文摘版:12.

[8]吴兵.凉山州肺结核的发病现状及预防控制方法研究[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01):272.

标签:;  ;  ;  

肺结核的预防与控制策略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