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干燥论文-吴正扬,林苗苗,郑丽莉,张菁娜,叶星甜

真空干燥论文-吴正扬,林苗苗,郑丽莉,张菁娜,叶星甜

导读:本文包含了真空干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鲟鱼肉,真空干燥,质构特性,脂质氧化

真空干燥论文文献综述

吴正扬,林苗苗,郑丽莉,张菁娜,叶星甜[1](2019)在《真空干燥对鲟鱼肉理化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俄罗斯鲟鱼肉营养价值极高,传统的热风干燥加工极易发生脂质氧化、表面硬化等现象,影响鱼肉品质。本文以常压热风干燥为对照,以温度和干燥时间为影响因素,以色泽、水分含量、质构特性、TBARS值、肌原纤维蛋白含量、SDS-PAGE和微观结构为考核指标,研究鲟鱼片在真空干燥条件下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样品的W*、L*、b*值随干燥时间延长,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低于常压热风干燥;真空干燥速率较慢;两种干燥处理下鱼片质构变化趋势相似,硬度和咀嚼性随着温度升高以及时间延长而上升,弹性与内聚性无明显变化;真空干燥处理下鱼肉TBARS值上升缓慢,且低于热风干燥;经50℃真空干燥处理的鱼片感官评价总分最高;真空干燥处理可以缓解肌原纤维蛋白的断裂,可以有效抑制鱼肉内部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氧化变性。(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王玉坤,马素霞,潘永坤,郑伟强[2](2019)在《基于干燥蒸汽余热利用的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机的研制及性能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谷物清洁节能干燥及干燥蒸汽余热利用,研发一种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机。该干燥机整体结构为滚筒式,主要包括内筒、外筒、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传动装置、真空管及支架。为验证该干燥机的性能,选取玉米进行干燥试验,并以含水率和裂纹率作为玉米干燥品质的评价指标,探究内筒转速、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对干燥性能的影响,进而获得适合玉米干燥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干燥机可以实现对玉米的连续真空干燥,且在内筒转速1. 5 r/min、干燥温度80℃、干燥压力9 k Pa或内筒转速2. 0 r/min、干燥温度85℃、干燥压力9 k Pa的两种工况下,均能获得干燥品质较高的玉米。(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30期)

宋树杰,张舒晴,姚谦卓,赵武奇[3](2019)在《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微波功率密度(0.6,0.75,1,1.5,3 W/g)和相对压力(0,-20,-40,-60,-80 kPa)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来预测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微波功率密度下,将初始干基含水率为1.61的熟化甘薯片进行干燥,所需时间为22~95 min,明显少于同等试验条件下的热风干燥;且熟化甘薯片的微波真空干燥过程包含有升速、恒速和降速叁个阶段;随着相对压力的降低,干燥速率逐渐增大,但相对压力低于-60 kPa后,再次降低压力对于干燥速率影响不显着。熟化甘薯片的微波真空干燥动力学模型满足Page模型。本研究可为实现熟化甘薯片的高效干燥及品质保证提供新思路,为相关设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李吉乐,周晓雄,方军,刘奎,李树玉[4](2019)在《LiFePO_4极片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不同温度、不同真空度对LiFePO_4极片材料烘烤水分的影响,并对LiFePO_4极片材料真空干燥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LiFePO_4极片材料水分扩散系数以及活化能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烘烤系统真空度越高,温度越高,极片的水分比越低,干燥效果越好。烘烤温度越低,系统真空度差异对极片干燥效果有明显的区别。在实验条件下LiFePO_4极片材料水分扩散系数处在(1.11~1.86)×10~(-9) m~2/s,真空度越高,温度越高,水分扩散系数越大,水分的蒸发快慢受制于水分的扩散迁移速度。LiFePO_4极片材料水分活化能在9.70~19.83 kJ/mol,真空度越高,水分活化能越低。应用Fick扩散定律以及Arrhenius方程,薄层干燥模型Henderson(MR=Aexp(-zt))描述LiFePO_4极片水分迁移规律取得良好拟合效果,对预测LiFePO_4极片干燥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张玲聪,刘思幸,范文海[5](2019)在《二氧化碳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中药材干燥装置单一、能耗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二氧化碳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包括CO_2冷阱装置、微波发生装置、真空控制系统等一系列控制装置,通过真空、冷阱、微波联合干燥确保物料的干燥质量,维持干燥过程中的整个室内温度、湿度基本处于一个恒定状态,可在节能、保质、贮藏技术方面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苏天一,张志军,韩晶雪[6](2019)在《应用二维轴对称模型的微波真空干燥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基于多孔介质的多物理场二维轴对称模型,对微波真空干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可知,随着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环境真空度的增加,干燥样品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干燥,有效提高样品干燥效率和产品质量。但是,样品内部的温度及水分均匀性会随着环境真空度的增加而变差。在干燥效率允许的范围内,适当缩短一个干燥周期内微波输出时长,可有效提高干燥样品的温度和水分的均匀性。(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4)

赵凡,韩峰,孙坤,张世伟,张志军[7](2019)在《锂电池真空干燥工艺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受到电池中水分含量多少的影响。因此,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锂电池材料的水分含量。真空干燥工艺是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常见工艺之一。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真空干燥工艺开展实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干燥条件对锂电池干燥过程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相应的干燥曲线、干燥速率曲线以及干燥温度曲线,从而直观地显示了锂电池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现象。此外,本文选取了8种常用的干燥经验模型,用以拟合其干燥特性曲线,并模拟其水分迁移过程。通过对上述经验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可寻找到最佳的锂电池干燥动力学方程。最后,本文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模型所预测的干燥曲线和实际干燥曲线的一致性,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及合理性。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可以为企业提高干燥效率,缩短干燥时间,优化干燥工艺并控制运营成本等方面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8-04)

王明生,卢嘉华,何鹏,张志云,张文伟[8](2019)在《含油污泥真空干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干化是含油污泥后端处理的关键,真空干燥工艺是处理含油污泥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高效、安全和无害化等优势。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副产物可回收或处理,液态产物里的油可进一步用于废油提纯,具有一定的资源化利用价值。为含油污泥工业化处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吕娜,于胜斌,鄢鸿羽,于清明,乔保振[9](2019)在《新型变压法真空干燥技术在变压器处理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变压法真空干燥设备在处理变压器器身过程中绝缘材料含水的物理现象和水分排出的物理过程,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并逐渐完善干燥设备的系统原理和干燥处理工艺过程。因此一种区别于传统变压法工艺技术的新型变压法真空干燥技术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系统介绍该新型变压法真空干燥技术。(本文来源于《真空》期刊2019年04期)

张保全[10](2019)在《真空干燥技术及真空泵的应用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真空干燥技术在很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真空干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探究,首先论述真空干燥的基本原理,根据真空干燥中的真空发生源的种类和应用进行分析,论述干式螺杆泵作为真空源在真空干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优势,简述干式螺杆泵在真空干燥行业的前景应用。(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13期)

真空干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谷物清洁节能干燥及干燥蒸汽余热利用,研发一种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机。该干燥机整体结构为滚筒式,主要包括内筒、外筒、进料装置、出料装置、传动装置、真空管及支架。为验证该干燥机的性能,选取玉米进行干燥试验,并以含水率和裂纹率作为玉米干燥品质的评价指标,探究内筒转速、干燥温度、干燥压力对干燥性能的影响,进而获得适合玉米干燥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干燥机可以实现对玉米的连续真空干燥,且在内筒转速1. 5 r/min、干燥温度80℃、干燥压力9 k Pa或内筒转速2. 0 r/min、干燥温度85℃、干燥压力9 k Pa的两种工况下,均能获得干燥品质较高的玉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真空干燥论文参考文献

[1].吴正扬,林苗苗,郑丽莉,张菁娜,叶星甜.真空干燥对鲟鱼肉理化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2].王玉坤,马素霞,潘永坤,郑伟强.基于干燥蒸汽余热利用的连续型谷物真空干燥机的研制及性能评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宋树杰,张舒晴,姚谦卓,赵武奇.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干燥特性及其动力学[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4].李吉乐,周晓雄,方军,刘奎,李树玉.LiFePO_4极片真空干燥特性及动力学[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5].张玲聪,刘思幸,范文海.二氧化碳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设计[J].农业装备技术.2019

[6].苏天一,张志军,韩晶雪.应用二维轴对称模型的微波真空干燥数值模拟[C].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9

[7].赵凡,韩峰,孙坤,张世伟,张志军.锂电池真空干燥工艺的传热传质特性研究[C].第十四届国际真空科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9

[8].王明生,卢嘉华,何鹏,张志云,张文伟.含油污泥真空干燥研究[J].广东化工.2019

[9].吕娜,于胜斌,鄢鸿羽,于清明,乔保振.新型变压法真空干燥技术在变压器处理中的应用[J].真空.2019

[10].张保全.真空干燥技术及真空泵的应用技术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9

标签:;  ;  ;  ;  

真空干燥论文-吴正扬,林苗苗,郑丽莉,张菁娜,叶星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