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AM材料及其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

SRAM材料及其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

李江海[1]2003年在《SRAM材料及其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SRAM)是现代飞行器隐身设计技术的重要应用手段,具有承载和减小雷达散射截面积的双重功能。本文应用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计算及优化设计方法,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隐身特性及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与研究探讨,并给出了典型实例分析。 本文在分析研究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种类和结构型式设计的基础上,探讨了其隐身设计的可能途径以及可行的数值计算与优化设计方法;利用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联合吸收边界条件对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二维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进行了理论算法组织和计算程序设计,并用典型算例与矩量法解进行了结果比较,验证了本文算法程序设计的正确性。在数值计算及程序设计工作基础上,探讨了结构吸波材料的参数优化设计概念,并结合序列二次规划法(SQP)进行了优化算法与程序设计研究,计算了给定SRAM形式和特定的频率范围内的设计优化实例,获得了可资工程应用借鉴的结果:关于吸波复合材料结构型式的设计与应用,本文分别对二维层合板结构型式和波纹板结构型式进行了初步分析设计探讨,获得了有一定工程参考价值的结论。

李江海, 孙秦, 马玉娥[2]2004年在《SRAM及其二维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吸收边界条件,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隐身特性计算进行了算法分析研究;并据分层组配方案对二维层合板SRAM结构(二层和叁层结构)的雷达散射截面进行计算,得到最优隐身特性的组配方案;最后对波纹板SRAM结构、波纹板斜面与底板夹角变化对雷达散射截面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出正趋势的结论。

李江海, 孙秦[3]2004年在《结构型吸波材料隐身特性的优化设计算法研究》文中指出应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结合吸收边界条件 ,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隐身特性计算进行了算法分析研究和程序设计 ,提出了结构吸波材料参数优化设计概念及优化目标函数形式 ,并应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 ,对二维单层结构型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进行了实例优化设计 ,对结构型吸波材料的设计和实验有理论指导意义。

路忠跃[4]2007年在《中空截面炭纤维制备及其结构吸波材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结构吸波材料的发展建立在先进复合材料发展基础之上,融受力与吸波为一体.而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是一类多功能复合材料。它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隐身特性已大量应用于隐身技术。本文主要对Y型喷丝板制备中空沥青纤维束丝以及结构吸波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吸波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中空沥青基碳纤维束丝的研制以日本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通过对其元索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动特性测试等,确定其组成及结构,分析加热过程中其形态结构变化。利用Y型截面喷丝板熔融纺丝制备沥青纤维.实验结果表明,AR中间相沥青在355℃时具有较好的可纺性。通过特殊方法制备出中空沥青纤维束丝.研究了不熔化处理的最终温度、升温速度对炭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到了中空沥青纤维不熔化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最终温度为300℃,升温速度为2℃/min,张力为2g(力)/mg(纤维)。在此条件下可得到:抗拉强度为2000MPa,抗拉模量为160GPa的炭纤维借助于X-ray衍射仪,对中间相沥青中空炭纤维晶体结构与炭化温度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晶体的层间距d002减小,晶体的平均厚度La增加,平均宽度Lc增加。对不同炭化温度的中空炭纤维的电磁参数测试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对炭纤维的介电常数有明显的影响,但对磁导率影响不大,不同炭化温度的中间相沥青基炭纤维的复介电常数实部随电磁场频率的降低而升高,其介电损耗也随着炭化温度的升高而呈现上升趋势。2.中空碳纤维结构吸波材料的研制研究了炭化温度,层板厚度以及中空碳纤维的混杂方式对结构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化温度为800℃,中空沥青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杂比为1:8,所制备的层板厚度为4mm时,所制得的叁层结构吸波材料具有更好的吸波性能,即材料在5.64GHz~18GHz范围内,反射衰减达到5dB,衰减合格带宽为12.35GHz.最大衰减峰值达到21.17dB.

晁坤[5]2008年在《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雷达吸波涂层的优化设计与机理分析》文中指出信息的获取和反获取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主要焦点,武器装备隐身化可以显着提高军事效益。雷达吸波材料是隐身材料中发展最快、应用最为广泛的材料,在武器装备外形不改变的情况下,涂敷雷达吸波材料是实现雷达隐身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因此,雷达吸波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其吸波机理的分析对于隐身与反隐身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新型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etrapod-shaped Zinc Oxide Whisker,简称ZnOw)雷达吸波材料具有附着力强、重量轻、宽频带和吸收强等特点。特殊结构和多种功能的组合,不仅赋予了该材料良好的微波吸收性能,而且使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优化设计和吸波机理研究可以直接用于指导该类吸波材料的设计和制备。通过对单层雷达吸波涂层的分析可知,吸波材料一般很难在整个频带上满足匹配条件,实际的吸波涂层所要求的宽频带、强吸收,重量轻和厚度薄之间又存在相互矛盾,必须综合考虑设计,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单层吸波涂层的吸波效果是有限的,对吸波材料的要求相对较严格,对于限定吸波涂层厚度的应用领域很难选择匹配的吸波材料。采用多层雷达吸波涂层将是改善吸波效果,充分利用现有吸波材料资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微遗传算法对以ZnOw为主要成分的多层雷达吸波涂层进行优化设计。在给定最大厚度的情况下,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对于不同频段给定不同吸收率的方案,对多层吸波涂层建立了快速优化设计方法。讨论了吸波涂层的厚度、层数和约束条件对吸收效果的影响。此外,对于不同频段改变给定的吸收率,分析其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针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的结构特点,提出蚁群算法结合微遗传算法的全新融合算法优化设计方案。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在相同的要求条件下,对多层雷达吸波涂层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融合算法获得的解比微遗传算法更为精确。这种融合算法为求解类似的组合约束优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全面总结了现有对ZnOw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的解释,分别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ZnOw雷达吸波材料的吸波机理的分析提出一些试探性方法,以量子势阱理论解释其在2~18GHz频率范围内对电磁波的吸波机理。此外,多层雷达吸波涂层的性能与各层材料的电磁参数及厚度紧密相关。本文针对所得的优化结果,讨论了各层材料电磁参数及厚度误差对于优化结果的影响,特别详细分析了靠近金属衬底的介质层的电磁参数及厚度误差对优化结果的影响。最后,简要地介绍了一些目前常用的测量材料电磁参数和吸波涂层性能的实验方法。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获得了ZnOw多层雷达吸波涂层的优化设计方法,得到了一些优化结果,同时对其吸波机理也做了相应的分析,这些结果将可用来指导实际雷达吸波涂层的研究与制备。

李紫龙[6]2008年在《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材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中,各种类型的雷达、红外等先进探测器以及精确制导武器的问世,对各类装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标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人们对隐身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隐身材料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国防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无论是红外隐身材料还是雷达吸波材料,除了要拥有各自的隐身性能外,还要求具有和其它隐身性能兼容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将合理的结构化设计应用于雷达/红外兼容隐身材料研究的概念。首先,设计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结构模型——叁层层迭式结构,依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得到各层厚度比及面层雷达与红外分区面积比;其次,采用膜相渗透原位聚合法制备PAn/PVDF复合膜,再在PAn/PVDF复合膜上膜相渗透原位沉积金属Ni,并运用古埃磁天平、X射线衍射仪、反射率测试场等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对膜样品的单位质量磁化率、结晶性、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Ni/PAn/PVDF复合膜中,Ni以面心立方结构形式存在;Ni/PAn/PVDF复合膜单位质量磁化率为3.6×10-3cm3·g-1,在14~18 GHz的频率范围内反射率|R|在10dB以上。对于用作匹配涂层中吸收剂——不同镀层的空心微珠来说,镀层的优劣对涂层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此,利用离子液体作为模板剂来优化改进传统的化学镀过程,探讨了离子液体在化学镀过程中的结构引导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离子液体的作用机理——叁维网状引导机理。应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了不同镀层的成分,并通过SEM对镀后空心微珠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发现离子液体对空心微珠表面合金层的完整性及均一性有着较大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镀层的空心微珠作吸收剂的匹配层以及红外涂料的选择对复合膜雷达/红外隐身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的制备条件:匹配层涂料为A3(吸波剂为包覆Ni-Fe-P镀层的空心微珠,m微珠:m环氧树脂=1:3),厚度为0.185 mm;面层涂料为A3与B3(填料为片状铝箔,m铝箔:m环氧树脂=1:3),厚度为40μm,S雷达: S红外=1 : 4。此外,针对复合膜的主要理化性能(涂层面密度、柔韧性以及耐化学腐蚀性等)进行了测定。

李艳青[7]2002年在《高温吸波涂层用玻璃基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隐身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材料研究者的特别关注。由于吸波涂层使用方便,对设计的要求低于结构型吸波材料,特别适宜现役及在研装备上推广使用,因而在现代隐身技术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本文研究了MoO_3-V_2O_5-P_2O_5-Fe_2O_3四元系统玻璃作为吸波涂层的基体材料,主要用于金属表面吸波涂层的胶粘剂以及金属或陶瓷的粘接;另外探索了在该基体材料中掺杂Si/C/N纳米粉体制备吸波涂层的工艺及性能。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探索低熔融温度的磷酸盐系统玻璃的形成区域以及该系统玻璃的某些性能变化规律;2.从MoO_3-V_2O_5-P_2O_5-Fe_2O_3四元系统玻璃形成区中选择一个各项性能指标较好的玻璃成分作为吸波涂层的基体材料;3.研究掺杂纳米粉体的吸波涂层的烧结工艺及其介电常数和反射率。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 1.MoO_3-V_2O_5-P_2O_5叁元系统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P_2O_5的摩尔含量在10%以上的区域都能形成玻璃。在MoO_3-V_2O_5-P_2O_5叁元系统玻璃中添加10mol%的Fe_2O_3时玻璃的形成区域变大,形成能力增强;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玻璃形成区域缩小,向P_2O_5方向收缩,玻璃形成能力也有所下降。当配料成分中MoO_3/V_2O_5比例为1.5,MoO_3-V_2O_5-P_2O_5-Fe_2O_3系统的玻璃形成能力最强。 2.MoO_3-V_2O_5-P_2O_5-Fe_2O_3系统玻璃的密度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当MoO_3和V_2O_5的相对含量一定时,玻璃的密度随着P_2O_5含量的增加而降低。MoO_3-V_2O_5-P_2O_5-Fe_2O_3系统玻璃的热膨胀系数比传统的磷酸盐焊料玻璃小,随着Fe_2O_3含量的增加热膨胀系数有所提高。MoO_3-V_2O_5-P_2O_5叁元系统玻璃的抗潮解性能比较差,加入适量的Fe_2O_3能够显着改善玻璃的抗潮解性能。 3.配料成分为33.6MoO_3·22.4V_2O_5·24P_2O_5·20Fe_2O_3的55#玻璃样品具有较强的玻璃形成能力、较好的抗潮解性能以及合适的热膨胀系数,可以作为掺杂吸收剂的基体材料。 4.基体玻璃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比较低;掺杂5wt%的纳米吸收剂以后,吸波涂层介电常数的实部和虚部均有大幅度的增加;介电常数随着频率的升高而有一定的下降,具有比较好的频散效应;由所得介电常数设计的2.2mm厚吸波涂层在X波段的反射率基本上都小于-10dB。

刘俊丰[8]2008年在《溶胶—凝胶法吸波材料钡铁氧体BaFe_(12)O_(19)的制备》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微波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微波信息对人类的生活优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微波辐射却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危害,因而微波吸收材料被广泛应用在人体安全防护、微波暗室消除设备、通讯及导航系统的电磁干扰、安全信息保密、改善整机性能、提高信噪比、电磁兼容,以及波导或同轴吸收元件等民用的许多方面。此外,随着雷达、微波探测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军事上对抗电磁波干扰、隐身与反隐身等方面的要求,使得微波吸收材料的研究更为人们所重视。铁氧体吸波材料因为具有吸收效率高、涂层薄、频带宽等优点成为研究得较多的吸波材料之一。铁氧体BaFe_(12)O_(19)作为主体吸波材料,研究其制备工艺是其它研究工作的基础。钡铁氧体粉体的性能参数主要受粉体成分、颗粒形貌、尺寸和结晶状态的影响。因此,研究铁氧体的制备方法和热处理温度与吸波性能关系显得极为重要。论文以Fe(NO_3)_3·9H_2O、Ba(NO_3)_2为基本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络合剂柠檬酸存在的条件下,通过调节pH值,制备了纯度较高、吸波性能较好的片状M型六方晶系磁铅石型钡铁氧体BaFe_(12)O_(19)。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分析(SEM)、磁强计、网络分析仪等现代测试技术对制备产物的物相、形貌和粒度、磁性能以及吸波性能进行了表征,优化制备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钡铁氧体BaFe_(12)O_(19)属于六方晶系磁铅石型结构,呈片状,粒度较小,晶粒大小分布较均匀,片径一般为10~50μm,具有较大的矫顽力,在8~18GHz之间具有较好的吸波能力。其较佳的制备工艺条件为:硝酸钡(Ba(NO_3)_2):硝酸铁(Fe(NO_3)_3):柠檬酸(C_6H_8O_7·H_2O)=1:12:19(摩尔比)、pH值3~7、210±5℃时保温1h、600±5℃时保温1h、650±5℃保温3h。

郑夏莲[9]2014年在《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是兼顾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雷达波隐身材料,具有可设计性强、吸波频带宽、承载与吸波有机结合、增重小、可避免表面涂层脱落等优点,是当前最受瞩目的研究领域之一。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设计、层合板制备技术、吸波剂制备技术与表征、玻璃纤维表面磁改性、环氧树脂磁改性、吸波剂/环氧树脂复合树脂电磁特性、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吸波性能优化技术等内容,取得了很多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1)在复合材料吸波性能设计方面,针对两种典型类型的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设计。针对单层铺层的吸波性能设计难题,提出了等效网格法设计思想,将整体铺层抽象成一个由片状“环氧树脂粉体”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计算出铺层的等效电磁参数。(2)在吸波剂研制方面,采用“退火脆化+高能球磨”工艺制备了400目FeCuNbSiB非晶粉体,在非晶粉体基础上,通过晶化退火处理,得到软磁性能优异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粉体晶粒尺寸15nm左右,粉体呈现片状,粉体采用SiO2包覆;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球形超细Ni粉体,单个粉体粒径60~100nm,团聚体粒径约250~300nm;采用碳还原法制备了氧化锌晶须;采用“化学共沉+高温助熔”工艺分别制备出六角晶系Ba(Zn0.75Co0.2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和Ba(Zn0.25Co0.75)2Fe16O27铁氧体粉体,粉体经过400目筛分后得到粒径小于38μm的铁氧体粉体。比较分析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FeSiAl粉体、六角晶系Ba(Zn0.75Co0.2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和Ba(Zn0.25Co0.75)2Fe16O27铁氧体粉体吸波剂的电磁参数,每种吸波剂均具有特点。具有良好吸波性能的吸波剂是FeCuNbSiB纳米晶粉体、FeSiAl粉体、超细Ni粉体。(3)针对玻璃纤维表面磁改性,研究了一种具有良好电磁波吸收特性的玻璃纤维布的制备方法。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铁镍合金粉体,利用纳米粉体的物理吸附特性使粉体在玻璃纤维布中得到很好地分散,该粉体填充在玻璃纤维布表面和缝隙里,最终得到具有优良的电磁性能的玻璃纤维布。制备出的吸波玻璃纤维呈现出金属色泽,粉体与布结合力好,有一定的磁性。(4)开发了吸波剂梯度分布的结构型复合材料RTM成型技术。开发了应用于SMC成型方法的预浸料工艺,找到了环氧树脂触变剂和环氧树脂预浸料专用固化剂。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合板,树脂基体与纤维界面结合牢固,尺寸稳定、表面光洁、阻燃。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大于500MPa,弯曲强度大于400MPa。(5)研究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铁氧体(0.25)、铁氧体(0.75)四种吸波剂在橡胶基体中的吸波性能。研究表明,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和超细Ni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尤其是400目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吸波性能最佳。吸波性能最佳和最具有实用价值的材料是“80wt%FeCuNbSiB纳米晶粉体(400目)/橡胶材料”,其tan e+tan m的值在2~12GHz频率范围内0.6~1.4,值0.23,材料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材料阻抗匹配。该材料可以作为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中的夹层,承担吸波功能。(6)研究了FeCuNbSiB纳米晶粉体、超细Ni粉体、铁氧体(0.25)、铁氧体(0.75)四种吸波剂在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吸波性能。研究表明,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和超细Ni粉体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尤其是400目的FeCuNbSiB纳米晶粉体吸波性能最佳。FeCuNbSiB纳米晶粉体/环氧树脂材料的整体吸波特征为:在2~2.5GHz频率范围内随频率f增加而显着降低,值在2GHz时为4~6,在2.5GHz时大幅度降低到1.5,在大于4GHz时值约为1;吸波剂含量越高,值越大。值随频率的变化规律与值相同;材料在频率大于2.5GHz时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的阻抗匹配,而在频率2~2.5GHz时与空气阻抗匹配;吸波剂含量越高,其磁损耗角正切值tan m值越大,而且在2.5~12GHz频带内一直非常稳定,显示了良好的宽频特性。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是最好的吸波基体材料。对于RTM成型、模压成型方法,选取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能够兼顾材料的成型性能和吸波性能;对于夹层层合板、SMC成型来说,可以选取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中粉体积含量很低(11%),整个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动性;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的磁损耗角正切值tan m值在2~12GHz频带内一直波动在0.3左右,具有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在阻抗匹配方面,在频率大于2.5GHz时与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的阻抗匹配(≈0.25),而在频率2~2.5GHz时与空气阻抗匹配(≈1)。较5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体系的吸波性能更优,但树脂流动性较差,因此适合于夹层层合板、SMC成型。(7)以80wt%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以S玻璃纤维为增强材料制备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具有良好的综合吸波性能。板的表面反射系数衰减约为(-4)~(-5)dB,tan m值约为0.4~0.5,tan e+tan m值约为0.5~0.6,与空气的匹配厚度约为1.2~2mm。在层合板前方增加S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铺层(即透波层)作为阻抗匹配层后,层合板的吸波性能显着增加。由透波层(1.62mm吸波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和吸波层(1.73mmFeCuNbSiB粉体/环氧树脂)组成的双层复合材料板具有优异的吸波特性:R≤-4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4.24GHz(3.76-18GHz),R≤-6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1.92GH(z4.4-8.8GHz,9.68-10.4GHz,11.2-18GHz)。(8)通过梯度铺层设计成功地进一步提高了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吸波性能。当采用FeCuNbSiB纳米晶粉体为吸波剂,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厚度为4mm时,在2~8GHz时R<-4dB、在8~18GHz时R<-8.5dB,具有良好的宽频吸波性能。当采用FeSiAl粉体为吸波剂,层合板由2.12mm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透波层和2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吸波层(0.5mmFeSiAl粉体/环氧树脂+0.5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1mmFeSiAl粉体/环氧树脂)组成,层合板厚度为4.1mm时,层合板吸波性能为:频率4.08-4.56GHz和15.6-16.48GHz范围内,R<-4dB;当频率在4.56-15.6GHz范围内,R<-6dB。(9)利用碳纤维和S型玻璃纤维按照1:1比例混编在一起的混杂纤维铺层技术可以有效调整层合板的吸波频带位置,起到定频段设计吸波性能的效果。(10)利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有效拓宽层合板的吸波频带。模块化设计了厚度为4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层合板由(2.7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1.3mmFeSiAl/环氧树脂)和(2mm玻璃纤维/环氧树脂+2mmFeSiAl/环氧树脂)两部分组成。层合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特性:当频率在2.24-3.76GHz,8.56-11.76GHz,和16.24-17.2GHz范围内,-6dB<R<-4dB;当频率3.76-8.56GHz和11.76-16.24GHz范围内,R<-6dB。模块化设计了厚度为4mm的FeSiAl粉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层合板由(2.46mm透波层+1.56mmFeSiAl吸波层)和(2.11mmFeSiAl吸波层+1.5mmFeCuNbSiB吸波层+0.4mm透波层)两部分组成。层合板具有优异的电磁吸收特性:在2-18GHz范围内,R值均小于-4dB;R值小于-6dB的合格带宽达到了12.96GHz(2-6.48GHz,9.52-18GHz),在6.48-9.52GHz频率范围内,R值均接近-6dB。(11)本文设计和制备的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层合板吸波性能和力学性能优异:在厚度不大于4mm时,吸波性能2-18GHz,R≤×××。层合板力学性能:拉伸强度≥500MPa、抗弯强度≥400MPa;复合材料密度≤2.5g/cm3;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

参考文献:

[1]. SRAM材料及其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D]. 李江海. 西北工业大学. 2003

[2]. SRAM及其二维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分析[J]. 李江海, 孙秦, 马玉娥. 宇航材料工艺. 2004

[3]. 结构型吸波材料隐身特性的优化设计算法研究[J]. 李江海, 孙秦.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

[4]. 中空截面炭纤维制备及其结构吸波材料的研究[D]. 路忠跃. 北京化工大学. 2007

[5].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雷达吸波涂层的优化设计与机理分析[D]. 晁坤. 西南交通大学. 2008

[6]. 雷达/红外兼容隐身复合膜材料的研究[D]. 李紫龙. 重庆大学. 2008

[7]. 高温吸波涂层用玻璃基体的研究[D]. 李艳青. 西北工业大学. 2002

[8]. 溶胶—凝胶法吸波材料钡铁氧体BaFe_(12)O_(19)的制备[D]. 刘俊丰. 成都理工大学. 2008

[9]. 结构型吸波复合材料制备与吸波性能研究[D]. 郑夏莲. 南昌大学. 2014

标签:;  ;  ;  ;  ;  ;  ;  ;  ;  

SRAM材料及其结构的隐身特性计算与优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