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广场设计

用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广场设计

邹运[1]2003年在《用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广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我国出现了城市广场建设的热潮。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出现了不少高质量、高品位的优秀作品,但是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对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一章),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城市广场建设缺乏成功的先例和设计方法与理论。接下来从城市形态学(第二章)的角度研究了广场这一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形式。首先是对于我国和西方城市广场发展史的回顾和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广场形态的演变的分析(第叁章)。然后以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和天安门广场为例,对西方和我国城市广场的演变进行进一步研究(第四章)。 研究发现,虽然城市广场从最初产生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广场形态中的一些相对稳定的元素并没有随着时间发生根本变化,它们在城市广场的演进过程中始终扮演着积极的角色。这些稳定元素代表了城市广场形态中具有本质性的特点,因此可以成为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与环境评价的标准。这些元素主要体现在活力,方便,美感,个性,秩序,融合,效率,通俗,内涵,和前景等十个方面(第五章),其中包含了广场与使用者的关系、广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广场的运行情况,以及广场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中最重要的是广场与使用者的关系,这一关系直接影响到广场作为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本质特征能否充分得到体现。其次是广场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它对整体城市景观有着很大作用。第六章对于以上十个标准在城市广场建设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讨论,主要包括城市广场的分布和规模、广场的形式、以及广场与城市历史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如何解决现代城市广场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使广场成为有活力、方便群众使用、富于美感和个性、充分体现城市文明,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活动空间进行了有益探索。

李晓倩[2]2012年在《西安城市广场形态的类型化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组织形式体现了城市空间结构,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基本外在形象。城市广场作为重要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在城市整体空间构架中的地位不可取代,而广场形态又直接决定了广场的空间品质,影响着人的公共活动方式。目前,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对城市广场的研究呈现出了多视角、多领域的发展趋势,城市广场形态类型的研究是众多领域中的一个方面。本文针对选取的21个西安典型城市广场的形态进行了类型化的归并和总结。首先分析了城市广场形态的现实背景,并且建立了文章研究的理论框架,明确了城市广场形态的影响因素和构成因素。接着从基面、竖向、边界以及标志物等方面对西安的21个典型广场展开调查研究,并且从广场形态的构成要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从广场形态的影响因素和构成要素两方面对西安城市广场的形态类型进行总结,并且提出西安城市广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最后本文将西安城市广场的形态类型按照广场形态的影响因素和构成要素两方面进行概括总结。根据广场形态的影响因素可以按城市空间结构等级、按广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和按广场性质叁种情况分类;根据广场形态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将西安城市广场形态类型分为规则型、自由型、簇群型、控制型四种。并且对不同类型广场的空间布局、实例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总结。

刘泉[3]2008年在《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史上,东北是中国城市化速度最快、水平最高的地区。当时的规划建设具有较高的水准,并使东北城市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空间形态。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东北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和大连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城市形态的相关理论,以一种新的方式,对结构布局、路网形式、广场设计、街道控制、街廓肌理及景观绿化等六个不同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对近代东北城市的形成及演变进行解读,阐述西方近代规划的思想理论、设计手法和法规机制对近代东北城市形态的影响,以使东北城市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历史和特色,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董一璞[4]2016年在《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初探》文中提出本文初步研究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创作,即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它是对城市空间形态单元的再塑造、以及城市某些固有属性的再融合,研究对象给人以独特的“城市性感知”,并选取容纳与结合城市要素与属性的建筑综合体案例进行研究,作为本文探讨对象。全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梳理。首先,将城市空间的理论内涵过渡为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的设计内涵。第一部分探讨城市空间的理论内涵,即城市空间形态的构成要素——地块、街道、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固有属性——公共性、多样性、混合性、复杂性与城市分形结构,再通过城市信息载体变更、城市地块边界纳入、城市分形结构嵌套叁种方式转化为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内涵。然后,本文分别研究了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的空间构成、建构手法、设计效果、价值与拓展。第二部分针对研究对象的空间构成进行研究。其构成方式为城市单元形态的融入,即交通的延伸、区域的剪切、特质的复制,展现出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节点、广场、立面向建筑综合体空间的内移与延续过程,并在综合体建筑中塑造出“单一式”、“组合式”与“社区式”的城市单元空间原型。第叁部分针对研究对象的建构手法进行研究。包含了营造城市空间的相似性,即“城市形式符号”和“城市职能符号”,与含纳城市空间的参与性,即“连接城市视觉”、“体现城市肌理”、”延续城市社交”。第四部分探讨了研究对象所形成的独特设计效果,分别是城市化的中介空间与场所,双重城市视觉与拼贴式的蒙太奇心理效应。最后,第五部分探讨了研究对象的价值与拓展,分别对市民城市参与性、城市生态性、城市空间的人性化肌理有所助益。这种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构成了城市单元的“形态+内涵”,给人以“微缩城市”的观感,是城市的建筑化与建筑的城市化的发展节点。它将被割裂的城市活动空间进行了缝合与延续,激发空间活力,具有积极的研究价值。

梁岑[5]2013年在《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文中认为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都是人们生活的场所,空间总是伴随时代向前发展的,各个时代都会有相应的城市形态特征及建筑空间类型。当今的建筑空间日益复合化、立体化,逐渐承担起过去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场所职能。公共化的复合建筑空间越来越多的体现出城市与建筑双重的空间与功能性质,它们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渗透与复合,空间特征的界限越发模糊。建筑的复合空间设计中也逐渐融入了外部空间的构形手法,在更广泛的层次上与城市外部空间一起共同建构城市空间体系,与外部空间融合共生。在此前提下,本文首先提出了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的介入研究。在对建筑内部空间与城市街道空间之间的联系加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某些建筑设计中对完整的内在空间观念的缺失。接着通过对城市外部空间设计理论与手法的阐述和对具体建筑空间设计实例的探讨,旨在说明应有机地控制建筑功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将城市设计中一些解决空间问题的方法应用于探索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理念,以便在建筑内部空间中组织出犹如城市街道一般生动的空间流线,使建筑内部空间体现城市空间的秩序和美感。本文的复合空间概念指建筑空间与城市外部空间的中间领域,作为公共空间的同时又具有若干功能相结合的特点。鉴于研究重点在于普遍适用的空间构成手法,因此并未将研究目标限定于某一种功能类型。依照复合空间在城市环境中的开放程度,研究对象依次分为整合城市空间的复合空间、面向外部空间开放的“建筑中的城市客厅”与自成类城市空间体系的“建筑中的城市街道”本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问题的缘起和研究的理论意义。阐述了城市外部空间与复合空间的关系。前两节主要是从历史和形态学的角度简述城市空间与建筑空间的关系。后两节阐述了建筑复合空间的概念、范围及其意义。总结了外部空间的构形手法,按照空间的组织建立过程,分别从空间符号、空间原型、组织方式与手法的角度将其与建筑复合空间的设计进行比对研究。从空间形态与布局等设计手法上建立起了外部空间与复合空间之间的关系。第四章属于设计方法研究。结合两大原型空间元素“街道”与“广场”,研究建筑复合空间的建构方法,提出了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结合典型案例总结和归纳了设计方法。第五章分成“整合城市空间”“建筑中的城市房间”与“建筑中的城市街道”叁个部分。结合具体案例,由总结了由外部空间构形手法拓展而出的建筑设计理念。研究和归纳了近年来复合空间类城市外部空间化设计的一些新趋势。本文从城市空间设计思想与手法的角度着手探讨了如何看待新形势下的建筑空间形态,如何更好地组织功能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内部空间并解决与背景城市空间契合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些探讨能提供一种以综合考虑建筑与城市之间问题作为建筑设计立足点与切入点的可能,以应对创造更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形式的要求。

金勇[6]2006年在《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文中认为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快速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形态的急遽演变。在此背景下,国内城市设计实践近十几年的繁荣在获得大量命题机会同时,城市设计运作机制与可操作性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主流,而对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究竟如何理论界却未予以深究。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作用”。 对于“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性”发问,包涵叁个基本问题:其一,“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作用应当为何?”或者说,“理想的城市设计实践应当怎样?”这是一个“应然”的价值判断命题。论文从社会哲学视角探讨城市设计作为特定社会实践的价值理论,并对城市设计实践的对象系统——“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予以探讨,从而将“应然的城市设计”诠释为“促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健康发展”的社会实践。论文进一步系统讨论了城市设计实践的伦理向度,以此来厘清应然的城市设计实践存在发展之正当、有益或公正,也为实践者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提供一个伦理规范的参照。经由规范层面的研究,论文初步形成对“理想的城市设计实践应当怎样”的理论认识,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评判预设了规范性价值准则。 其二,“真实运作的城市设计实践究竟发挥了何种实际作用?”这一命题既需要来自本土经验研究的事实认知,又需以规范价值准则对其进行价值评判(即实效评价);其叁,“城市设计实践的实际作用是如何在外部社会环境制约与各方社会行动者影响下产生的?”这是对城市设计实效的成因解释。这两个问题也实际构成对城市设计实践“实然如何”的研究。论文研拟一个城市设计实效分析与解释的理论框架,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论文以“上海卢湾区太平桥地区城市再开发”和“深圳中心区CBD两街坊开发”为例,展开城市设计实效的经验研究。我们不仅关注案例中的建设环境公共价值领域质量是否提高,而且尤为关注城市设计者在城市设计实践社会过程中的角色认知与行为模式,以及最终实效产生的内外成因机制,由此获得对当代中国(市场经济发达城市)城市设计实践现状认识之经验基础。 透过个案的经验比较研究,论文初步厘清本土城市设计实践在当前社会系统环境中运作的真实逻辑。在此种实践逻辑下,城市设计在建设环境形塑中不可避免的扮演了“工具化”重要角色同时,实践主体基于职业合法权威和主体能动性,在“外部环境”条件允许情况下会尽可能维护城市设计的专业核心价值。当代中国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因素,特别是政经制度的变迁决定了城市设计实践主要目标和发展轨迹;而城市开发中的关键行动者——地方政府与经济组织主导了建设环境的形塑过程,实质影响了城市设计实践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共同致使“实然”的城市设计与“维护与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规范性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对这一城市设计实践的实效困境,论文从“价值”、“实践环境”与“实践主体”叁个面向进行批判的“总体性反思”,在反思基础上尝试寻求城市设计实践在“理念范式”或“思维模式”上的转向可能。这是实践者共同体的自我意识调整与社会角色的适应性重构,是行动方向的再定位,更是实践主体对实践环境与自身“生存状态”的某种理性平衡,从而为缓解本土城市设计当前面临的实效困境提供一个可能的路向。

杨璇[7]2008年在《以遗产为设计》文中指出论文就现代城市规划中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两个基本元素的统筹综合工作的必要性及统筹综合方法进行研究。后者在物质性规划上体现为城市设计。作者以法国的雷恩市为案例,回顾了法国城市在城市历史上的发展与建设中,十八世纪城市大火后重建、二十世纪战后重建,及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规划战略调整叁次集中的城市建设期,代表了法国古代、近现代与当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中,遗产保护与新城设计两个体系规划工作在实践中的合作、摩擦与融合。论文通过对雷恩的研究,提出古典法国城市建设具有自发的城市新建与城市遗产相融合、更替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大型城市灾难后被打断,如十八世纪的城市大火。特别是二战之后,分属不同部门、相互平行的一般城市规划与遗产保护双重管理体系,尽管在法国战后重建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在某些方面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和内部联系,是导致法国城市解体现象加剧的未曾被人注意的原因之一。文章总结了经历石油危机之后的法国在其国民经济、城市建设调整阶段,于九十年代末开始的一系列建筑与城市规划新思潮与新实践,其中特别包括对城市遗产的新观点和处理的新思路,研究了以雷恩为案例的,代表法国城市一般地区规划与城市遗产保护相互结合的尝试,包括对体制的调整和创新,以及体制外通过城市设计手法进行的融合。研究着重分析了雷恩“2015城市方案”这一二十一世纪的大型城市规划项目策略,包括当地研究部门进行的前期调查研究及政策讨论对城市设计与城市遗产工作的影响和准备,和自2004年起的雷恩城市设计中、针对不同城市地段的不同遗产性分别作出的战略意见、具体设计手法及实施效果;特别是对以往不受重视的二战以来的城市建成区肌理的尊重、价值重现与发展和改进工作。文章最后就雷恩的案例分别针对中法两国当前遗产与设计工作的结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再次提醒城市历史中心的更新工作对城市发展的战略性意义,也就进一步工作的方向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李磊[8]2014年在《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道路景观涉及城市交通、建筑、园林、市政、水利等诸多方面。构建城市道路景观理论体系,将城市道路景观提升到城市景观整体营造的高度。通过对其价值体系的探讨,让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承担起更多的城市空间责任,还原城市道路景观形态的原来面目。论文上篇采用文献整理总结和将同时期东西方城市比较研究的方法,系统的回顾了城市道路景观形态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首先,根据不同时代城市发展背景下,传统城市、现代主义城市、新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统的特点,提出推动城市道路形态演变的动因和后果;根据不同城市发展阶段城市道路景观形态,提出街道时代、大道时代、道路时代和后汽车时代的道路景观发展阶段的划分方式,并总结其特征。最后总结提出新城市道路景观的理论体系,包括:城市道路景观的叁种尺度(城市尺度、汽车尺度、人的尺度);叁个构成要素(空间要素、行为要素、文化要素);四个特性(空间的延展性;动态与静态统一性;意向、意象和意义的统一性;连接和空间二元对立性);四元价值构成(场所价值、连接价值、环境价值、文化价值);基于四元价值构成的城市道路景观形态层面模型和评价原则。论文下篇采用专题文献研究与现场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北京二环路景观展开研究。首先,将北京二环路的历史渊源与北京旧城城防体系和京师环城铁路建立关联,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回顾了北京二环路从规划到落实的全部过程,提出北京二环路建设与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其次,从空间、行为和文化叁个方面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研究,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空间构成以及道路、建筑、绿地和水系空间各自的特点;提出北京二环路景观中行为要素研究方法和内容;构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文化体系,包括“五色两极”的文化构成,景观的文化核心,以及文化景观内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最后采用调研、问卷和访谈结合的方法对二环路景观进行的评价,针对北京二环路景观特性,提出都市型环城绿道的定位。借鉴国内外城市道路景观案例,以及已有针对二环路改造的提案基础上,为北京二环路景观的未来发展,提出理想化的远期发展目标和现实的近期完善策略。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传统文化和生产能力背景下,东西方传统城市道路均以街道的形态存在。工业革命的发展以及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造成传统城市街道空间在新的城市发展中消失,甚至遭到破坏,现代交通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汽车,促成现代城市等级道路体系的形成。新城市道路景观回归传统的同时,创新适合新城市发展需求的景观形态。城市道路景观空间是城市景观空间类型中最具控制性和综合性的空间类型。北京二环路是北京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北京城市景观发展的核心。北京二环路具备都市型环城绿道体系的特质。北京二环路景观将是北京新城市发展阶段的标志性景观体系。

裘知[9]2007年在《阿尔多·罗西的思想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宇宙万物都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城市和建筑也不例外。如同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一样,人类的精神文明也在不断前进和发展,人类的内在文明也由之而日益成长。然而有一种“集体无意识”却存在于人类建筑文化记忆中并且亘古不变。这种“集体无意识”是由城市传统建筑要素、城市传统的场所感受发展而来,指导着城市与建筑的发展。人们对这种“集体无意识”进行研究,最终形成了类型学这门学科。阿尔多·罗西是类型学的主舵手,他在尊重类型的基础上,强调对建筑本源的追求,他的理论体系是在寻求建筑的一种解脱,他努力探索建筑的“永恒性”,试图从城市生活的角度,以城市的综合性、复杂性、人文性作背景,寻找形式自身的价值。本文以阿尔多·罗西的思想体系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综述类型学理论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针对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理性主义类型学和“类似性城市”思想进行研究,并对他的建筑实践加以归纳和论述。总的来说,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是一种从历史角度出发的“城市——建筑”观,以建筑形态学为基础,凝结了人类的“集体记忆”。他把城市看作经济、文化、生活等活动的综合载体,城市是其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次,本文对罗西思想体系进行思辨,首先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罗西的城市建筑思想再认识;接着,从他的绘画、哲学倾向、宗教情感等方面对罗西进行剖面的分析。由于罗西的思想具有哲学意义上的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双重性,他也具有明显的矛盾性,他一方面强调“场所”精神,一方面强调建筑由本身类型决定,具有“自主性”;他一方面有着严谨、理性的建筑理论和设计风格,一方面在“生”与“死”中徘徊,在张狂的色彩世界中放纵自己的感性。最后,本文对罗西城市建筑思想体系的积极性予以肯定,并根据中西方不同的经济文化差异,提出研究罗西城市建筑思想体系的现实意义。罗西的类型学思想提供了一门研究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应用它进行当今的城市建设。

赵元欣[10]2011年在《形态学视野下成都平原传统聚落演进与更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外缘不断扩大。就成都平原地区来看,千百年发展而来的传统林盘聚落系统受到了严重影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市区周边中心城镇的建筑及空间形态与城市趋同,部分场镇出现了衰败的迹象;同时林盘村落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更新也出现了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主要有两,一方面是城市化过程中一系列如厂房、小区、大学校园等现代城市建筑的迁入,大面积占地导致很多林盘村落消失;而另一方面则是土地整理政策下的新农村建设,由于大规模的集中规划,出现了形态规整呆板的城市型住宅小区,建筑造型也千篇一律,非常单调,布局及建筑形态设计与聚落周边环境严重脱离。因此本文选择形态学理论来分析及阐述传统林盘聚落的形态,以及形态形成的过程,未来形态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叁个部分进行阐述,即“形态形成分析——形态演变分析——更新策略总结”。第一部分将成都平原传统林盘聚落系统分为中心城镇,场镇、林盘村落叁个层次,运用形态学及类型学的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整个聚落系统形态的变化进行分析,了解其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以及更新发展中的问题。第二部分由第叁章与第四章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分别从历史发展角度与城市化角度来分析传统聚落的演变过程。第叁章主要是从社会形态角度入手,研究社会政策更替、生产力、生活方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是如何影响林盘聚落形态形成的。第四章则提取了郫县境内的郫筒镇与唐昌镇来进行形态分析,运用GIS软件,通过对80年代至90年代形态演变的分析、林盘演变的趋势,准确地总结出高速城市化过程对传统林盘聚落的演变规律。第叁部分由第五章与第六章组成,主要是从建筑学角度来探索未来林盘聚落更新的趋势与设计策略。第五章根据在叁个示范点的设计实践,结合一部分已建成的优秀新农村设计方案,对设计策略进行了总结;而在第六章中就主要是对通过对竞赛作品中好的创意的提炼,展望未来新农村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本论文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成都平原城乡用地协同调控系统开发与示范”,课题编号:2006BAJ05A13

参考文献:

[1]. 用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广场设计[D]. 邹运. 湖南大学. 2003

[2]. 西安城市广场形态的类型化基础研究[D]. 李晓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

[3]. 近代东北城市规划之空间形态研究[D]. 刘泉.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4]. 基于城市空间理论的建筑综合体设计初探[D]. 董一璞. 中央美术学院. 2016

[5]. 城市外部空间构形手法对建筑复合空间设计的启示[D]. 梁岑. 大连理工大学. 2013

[6]. 增进建设环境公共价值的城市设计实效研究[D]. 金勇. 同济大学. 2006

[7]. 以遗产为设计[D]. 杨璇. 同济大学. 2008

[8]. 城市发展背景下的城市道路景观研究[D]. 李磊. 北京林业大学. 2014

[9]. 阿尔多·罗西的思想体系研究[D]. 裘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10]. 形态学视野下成都平原传统聚落演进与更新研究[D]. 赵元欣. 西南交通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用城市形态学理论研究城市广场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