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ti2转化拟南芥菜的研究

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ti2转化拟南芥菜的研究

熊先军[1]2004年在《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ti2转化拟南芥菜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虫害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育出抗虫品种在生产上具有重要意义。但常规抗虫育种由于育种周期长,种质资源有限,加上抗虫机制不太明了等原因,其利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植物基因工程的快速发展为抗性育种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2(MTI2)是从白芥的种子中分离出来的,它对鳞翅目幼虫中肠内的蛋白酶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因此,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冈mti2可作为一种很好的提高植物抗虫性的铒选基因。 本研究通过原化渗入转化法,将构建在质粒载体PKYLX-71上的mtj2基因编码的cDNA序列导入拟南芥菜,以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寄主植物体内的表达特点和抗虫性。主要实验结果如下: 1 利用原位渗入法将mti2基因转入拟南芥菜,最终的转化频率为0.2~2.8%。在转化的过程中用0.02%的表面活性剂Tween 20替代常用的silwet L-77。 2 对部分通过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植株进行了PCR和PCR-Southern检测,其中PCR检测的阳性率为98.9%,PCR-Southern检测的阳性率为100%。可以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寄主植物的基因组中。 3 对部分通过PCR检测的植株进行一步法RT-PCR检测,在80个被检测单株中,每个单株都获得了特异的扩增条带,所以初步确定目的基因在寄主植物体内得到表达。

杨丽梅[2]2008年在《在拟南芥—昆虫互作模式系统下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是两种主要的可持续的害虫防治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是独立发展的。然而寄主植物的特征能够显着地影响生物防治的效力,因此当在一个育种程序中改变了植物的特性时,其对生物防治的意义也应被加以研究。此外,这也可以为选育与生物防治极好兼容的植物提供机会。以寄主植物抗性为目标的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过去数十年中一个新的发展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产生抗虫抗病的植物。在最近几年,植物基因工程使得外源基因转入寄主植物成为可能,使它具有抗虫性或使寄主植物产生遭到植食性昆虫攻击后可以吸引害虫天敌的挥发物。在本论文中通过转基因方法改进了拟南芥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直接和间接防御,旨在评价带有不同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对植食性昆虫小菜蛾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的影响。来自芥菜的蛋白酶抑制剂(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2,MTI2)被用于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影响的研究,MTI2转基因拟南芥不影响小菜蛾的荷兰种群和中国种群的表现。我们的数据表明,小菜蛾的肠道酶对MTI2是不敏感的,这可以被解释为MTI2的特定失活。很显然,小菜蛾通过使MTI2失活来保护自己免受这种蛋白酶抑制剂的作用。而这具有生态学意义,因为MTI2是其芸薹属寄主植物防御的组成部分。萜类化合物是参与许多植物间接防卫的植物挥发物的一种。本研究开发了芳樟醇合酶基因在害虫诱导产生转基因拟南芥植物中的可用性,并且创造了由来自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2启动子PI2控制的LIS基因的转基因拟南芥。结果显示芳樟醇合成酶可以被茉莉酮酸甲酯的应用所诱导,但不能被小菜蛾侵害所诱导。为研究一种利用转基因方法综合植物的直接防御和间接防御,一个编码产生Bt毒素的基因和一个编码产生芳樟醇合酶的基因被整合到拟南芥中作为模型。数据显示,在拟南芥中携带Bt和LIS基因的杂交系结合了对小菜蛾幼虫的毒性(由于Bt)和对小菜蛾成虫的排斥性(由于LIS)。此外当植物受到伤害时,芳樟醇的释放也会影响寄生蜂的行为。被小菜蛾侵害的双转基因植物比完好无损的双转基因植物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的吸引力更强,但是比受小菜蛾侵害的非转基因植物吸引力要弱。寄生蜂对转基因植物上饲喂的小菜蛾幼虫寄生率的百分比不受转基因的影响。总之,本论文的数据提供了对发展转基因作物的令人感兴趣的可能性,它在干扰了害虫生物学的同时增强了害虫天敌的效力。以这种方式可以发展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转基因作物。

参考文献:

[1]. 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ti2转化拟南芥菜的研究[D]. 熊先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4

[2]. 在拟南芥—昆虫互作模式系统下综合寄主植物抗性和生物防治的研究[D]. 杨丽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

标签:;  ;  ;  ;  ;  ;  ;  

芥菜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ti2转化拟南芥菜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