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及其祖先物种的丛枝菌根共生响应研究

小麦及其祖先物种的丛枝菌根共生响应研究

论文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与小麦根系形成基于碳、氮、磷物质交换的互惠共生体,对小麦的营养吸收、抗病抗逆等具有综合的有益效应。现代普通小麦(六倍体)起源于多个祖先物种,但迄今为止,小麦及其祖先物种与AM真菌的共生关系如何?它们的AM共生响应模式有何异同?是否受土壤氮、磷肥力的调控?这些问题仍未得到科学的回答,严重阻碍了我们从菌根共生角度进行高抗低肥小麦新品种的选育。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及其祖先物种(包括:拟斯卑尔脱山羊草[Aegilops speltoides]、乌拉尔图小麦[Triticum urartu]、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i]、野生二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温室条件下人工接种AM真菌(接菌及不接菌)及施肥处理(未施肥,施氮,施磷及氮磷混施),结合AM侵染率测定、植物性状分析(生物量、氮磷含量)等,研究不同土壤肥力下小麦及其祖先物种与AM真菌的共生关系,揭示这些亲缘植物的AM共生响应模式,并进一步探讨小麦菌根依赖性的可能性遗传来源,为基于AM共生体的小麦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接种AM真菌后,各供试植物材料均被AM真菌侵染,但施肥对不同物种的AM真菌指标的影响各异。从单物种水平来看,施肥显著降低了节节麦和普通小麦根系中的AM真菌总侵染率,但对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野生二粒型小麦则无显著影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施肥及物种对丛枝侵染率、泡囊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均有显著影响(all P<0.03),且丛枝侵染率、孢子密度及根外菌丝密度受施肥和物种的交互影响(all P<0.01)。(2)不同物种的生物量及氮磷含量均受施肥处理的显著影响,施氮及氮磷混施能显著提高多数物种的总生物量及氮含量。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山羊草和节节麦的总生物量,提高了节节麦的磷含量,但降低了野生二粒小麦的磷含量。三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植物地上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氮含量和磷含量均受施肥、物种及两者交互的显著影响(all P≤0.005);菌根接种对地下生物量(P=0.056)及植物磷含量(P=0.05)有接近显著的影响,但菌根接种及物种对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冠比及磷含量均有显著的交互效应(all P<0.03);此外,菌根接种、物种和施肥对植物氮含量(P=0.049)及氮磷比(P=0.002)有三元交互影响。(3)在不同施肥处理下,不同物种的菌根响应模式各异。在未施肥处理下,野生二粒型小麦的菌根生长响应(MGR)为显著负效应(表明AM真菌抑制植物生长),节节麦和山羊草的菌根氮吸收响应(MNR)为显著正效应(表明AM真菌促进植物氮吸收);在施氮处理下,小麦的MGR和MNR均为正效应;在施磷处理下,小麦的MGR和菌根磷吸收响应(MPR)均为负效应,但山羊草的MGR则为正效应;在氮磷混施处理下,节节麦的MGR、MNR和MPR均为正效应,但山羊草的MGR和野生二粒小麦的MNR和MPR均为负效应。聚类分析表明,普通小麦和节节麦的菌根响应性关系较近,暗示了普通小麦的菌根依赖性的遗传来源可能是节节麦。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及其祖先物种与AM真菌的相互关系各异,AM真菌对宿主植物生物量及营养吸收的作用受土壤肥力的调控。此外,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现代小麦的菌根依赖性可能来源于节节麦。本研究为小麦育种与共生微生物交叉研究开拓新的思路,为基于AM共生体的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立论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丛枝菌根真菌简介
  •     1.2.2 作物驯化对AM真菌共生体的影响
  •     1.2.3 施肥对AM真菌共生体的影响
  •     1.2.4 普通小麦及其祖先物种与AM共生的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及温室培养
  •     2.1.3 样品采集
  •   2.2 AM真菌侵染率、孢子密度、菌丝长度密度,球囊霉素的测定
  •     2.2.1 AM真菌侵染率的测定
  •     2.2.2 土壤孢子密度的测定
  •     2.2.3 菌丝长度密度的测定
  •     2.2.4 易提取球囊霉素的测定
  •   2.3 植物组织氮磷测定
  •   2.4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1 施肥处理对各物种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1 施肥处理对山羊草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2 施肥处理对乌拉尔图小麦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3 施肥处理对节节麦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4 施肥处理对野生二粒型小麦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5 施肥处理对普通小麦AM真菌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6 施肥对不同物种AM真菌指标的影响
  •   3.2 施肥及AM接种对小麦及其祖先物种生物量和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1 施肥及AM接种对山羊草的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2 施肥及AM接种对乌拉尔图小麦的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3 施肥及AM接种对节节麦的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4 施肥及AM接种对野生二粒型小麦的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5 施肥及AM接种对普通小麦的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3.2.6 施肥以及AM接种对不同物种的生物量和营养含量的影响
  •   3.3 施肥对不同物种菌根响应的影响
  •     3.3.1 菌根生长响应
  •     3.3.2 菌根氮吸收响应
  •     3.3.3 菌根磷吸收响应
  •   3.4 不同物种菌根响应的聚类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施肥对不同物种AM真菌侵染率,孢子密度,根外菌丝长度,球囊霉素的影响
  •   4.2 施肥及AM接种对不同物种生物量及营养含量的影响
  •   4.3 施肥对不同物种菌根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物种菌根响应的聚类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赵亚楠

    导师: 刘永俊,张琪

    关键词: 小麦,祖先物种,菌根真菌,施肥,菌根响应

    来源: 兰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农业科技

    专业: 生物学,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农作物

    单位: 兰州大学

    分类号: S512.1;S154.3

    总页数: 59

    文件大小: 4045K

    下载量: 9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丛枝菌根控制稻田氮排放研究进展[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03)
    • [2].丛枝菌根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及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 2018(27)
    • [3].中科院揭示丛枝菌根缓解植物铬毒害的机理[J]. 农药市场信息 2016(14)
    • [4].浅谈丛枝菌根[J]. 河南农业 2013(19)
    • [5].丛枝菌根对沃柑生长发育和磷吸收的影响[J]. 江西农业 2019(18)
    • [6].柑橘丛枝菌根的研究新进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4(02)
    • [7].丛枝菌根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8].丛枝菌根提高植物耐盐性的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6(06)
    • [9].丛枝菌根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J]. 生态毒理学报 2013(06)
    • [10].浅析丛枝菌根共生的生态学意义[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11].模拟增温和丛枝菌根对门源草原毛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9(06)
    • [12].中国科学院在丛枝菌根提高植物耐盐机制方面取得进展[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20)
    • [13].黄芪幼苗丛枝菌根形成过程研究[J]. 河北林果研究 2008(03)
    • [14].峰峰矿区丛枝菌根优势植物重金属积累的比较[J]. 北方园艺 2020(09)
    • [15].丛枝菌根的生理生态功能[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6].丛枝菌根菌在大田西瓜上的应用试验[J]. 农村科技 2015(03)
    • [17].与根共生 改良土壤 “世佳伊宝丛枝菌根”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J]. 中国农资 2019(24)
    • [18].不同磷肥水平下丛枝菌根菌对玉米修复芘污染土壤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1)
    • [19].中国梅丛枝菌根侵染的调查研究[J]. 园艺学报 2008(04)
    • [20].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抗病性、抗旱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 2019(13)
    • [21].重庆植烟区丛枝菌根真菌资源调查及初选分析[J]. 绿色科技 2017(01)
    • [22].艾纳香丛枝菌根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J]. 西南农业学报 2017(04)
    • [23].丛枝菌根对羊草的综合效应及其对退化羊草草原植被修复的研究展望[J]. 草地学报 2017(06)
    • [24].丛枝菌根侵染强度与二年生三七生物量和药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5(12)
    • [25].丛枝菌根网对喀斯特适生植物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 2017(12)
    • [26].接种丛枝菌根对玉米生长与抗旱性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02)
    • [27].供磷水平对玉米丛枝菌根侵染及其对异质养分吸收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8(01)
    • [28].不同树龄桑园丛枝菌根侵染、球囊霉素土层分布及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20(05)
    • [29].丛枝菌根中养分转运、代谢、利用与调控研究的最新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8(11)
    • [30].丛枝菌根与土壤碳截获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2)

    标签:;  ;  ;  ;  ;  

    小麦及其祖先物种的丛枝菌根共生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