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基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控制研究进展

钒基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控制研究进展

论文摘要

SO3是燃煤机组烟气关键污染物之一,影响机组稳定运行、大气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笔者总结了控制商用SCR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的研究进展,包括孔结构调整、隔离层、降低壁厚、形态调整等物理方案,以及载体、助剂、活性组分及表面酸性优化等化学方案。由于受动力学因素影响(扩散控制),脱硝反应仅发生在催化剂表面75~100μm厚度以内(脱硝区域),而SO2氧化反应可在整个壁厚内发生(区域),因此减少参与SO2氧化反应的活性组分数量是物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在钒基脱硝催化剂中,活性组分V2O5既可以选择性催化还原NOx,也可将SO2催化氧化为SO3,调控活性组分与载体的相互作用,使NH3、SO2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竞争吸附,抑制催化剂对SO2的吸附,降低活性物种氧化还原能力,是化学方案的有效方法。物理方案较适用于板式脱硝催化剂,而化学方案对于催化剂结构无特殊要求,且化学方案较物理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各技术方案主要基于脱硝反应属于气固非均相催化反应体系特点,从氨气、SO2等反应物扩散、吸附、氧化还原反应等多种角度出发对催化剂配方、物理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实现脱硝主反应活性K(NOx)与SO2氧化副反应活性K(SOx)的平衡。在商用低SO2氧化率脱硝催化剂开发中,可综合考虑扩散、吸附、氧化还原能力等多种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采取多种方案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在保证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催化剂的SO2氧化率。在燃煤机组超低排放要求下,脱硝催化剂使用量或催化剂中活性组分含量明显增加,脱硝系统对SO2氧化率由1%升高到1.5%左右。同时考虑到超低排放要求下后端处理设备对SO3脱除的压力,新型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至少应降低1/3以上。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物理方案
  •   1.1 孔结构调整
  •   1.2 隔离层设计
  •   1.3 壁厚优化
  •   1.4 活性组分分布控制
  • 2 化学方案
  •   2.1 载体优化
  •   2.2 助剂优化
  •   2.3 活性组分优化
  •   2.4 表面酸性优化
  • 3 工业应用
  • 4 结语与展望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文华,尹顺利,金震楠,薛东武,周文,赵会民

    关键词: 脱硝,催化剂,氧化率

    来源: 洁净煤技术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电力工业

    单位: 浙江浙能温州发电有限公司,浙江浙能催化剂技术有限公司

    基金: 浙江省能源集团科技项目(ZNKJ-2017-031,ZNKJ-2018-012)

    分类号: X773

    DOI: 10.13226/j.issn.1006-6772.19042901

    页码: 8-16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566K

    下载量: 96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钒基脱硝催化剂SO2氧化率控制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