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釉论文_尹霞,杨柯,欧阳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闪光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闪光,机理,工艺,艺术,烧成,粘度,论文。

闪光釉论文文献综述

尹霞,杨柯,欧阳志[1](2012)在《闪光釉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正交实验法、X射线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闪光釉的最佳工艺及其配方。结果表明:当4.2%CeO2、0.5%TiO2、7.0%ZrSiO4时釉面的闪光效果较好,闪光釉熔块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熔块熔制温度1250℃淬冷,熔制周期14h;在施釉厚度为0.3~0.4mm,烧成温度为1120℃且急冷的工艺条件下,得到釉面的闪光效果最佳。经过XRD和光泽度表征得出:釉面析出的CeO2晶粒的大小尺寸以及数量,釉面的光泽度为110。(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2年12期)

魏明坤,梁爱民,肖辉[2](2003)在《闪光釉的制备和烧成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闪光釉是近年来已得到较多应用的一种装饰艺术釉 ,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的墙面装饰 ,它具有金属镜面般的闪光效果 ,能迎合一部分用户的欣赏和审美要求[1] 。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可以用闪光釉随意设计内墙砖的花色图案。但是这种釉料目前主要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笔者(本文来源于《陶瓷》期刊2003年03期)

梁爱民[3](2003)在《闪光釉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光釉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装饰艺术釉。用它可以在墙地砖上印制各种花色图案,烧成后具有镜面般的反光效果,能迎合一部分用户的欣赏要求。本论文对闪光釉的配方组成、制备工艺、闪光釉中CeO_2晶体的析晶过程及闪光机理作了比较系统的试验和研究。 通过大量的配方试验,确定了较佳的四个配方组成及相应的工艺条件。对各项工艺因素的试验表明:烧成温度影响釉熔体中析出的CeO_2晶粒的大小和数量,因而对闪光效果影响很大;闪光釉的烧成宜于快速冷却;闪光釉可以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熔制成功,但熔制温度的高低会对烧成温度造成影响,一般地,烧成温度随熔制温度的降低而升高;闪光釉熔块以按料:球:水=1:3:5球磨1h为宜,过度细磨会加剧闪光釉与底釉的反应,于烧成不利,球磨时外加少量的CMC和乙二醇有助于提高球磨效率,并改善烧成釉面的闪光效果;合适的釉层厚度为0.3~0.4mm。 从对国外闪光釉粉烧釉时CeO_2析晶过程的试验和分析可以发现:釉熔体中CeO_2晶体的晶核生成范围大约在950~1040℃,最大成核速度在1010℃附近,1040~1100℃位于CeO_2晶体的生长范围之内,最大生长速度大致介于1070~1100℃之间。 对闪光机理的分析表明:CeO_2晶粒的反射和釉面镜反射是造成闪光效果的直接原因,而釉层折射率、釉面平整度、CeO_2晶粒的取向度、颗粒度及其在釉层中的铺盖面积则是影响闪光效果的重要因素,改善工艺可从这些因素着手。(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03-05-01)

李晓云,徐霞[4](2001)在《闪光釉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闪光釉的特征是对入射光有金属镜面般的反射 ,研究表明 ,这种反射是由釉中以 (2 0 0 )晶面平行于釉面的CeO2 晶粒造成的 ,晶粒的取向程度越高反射越强。闪光釉的闪光效果可用晶粒取向度F来表征。制备工艺对F影响强烈。本工艺条件下 ,CeO2 质量分数为 6 %~ 8%、熔制温度 135 0℃、保温 2 0~ 30min ,获得F为 6 0 %的闪光釉(本文来源于《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3期)

张子琦[5](2001)在《闪光釉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叙述了通过调节各种氧化物的比例和工艺制度制作闪光釉的过程(本文来源于《山东陶瓷》期刊2001年02期)

李晓云,陆天长[6](2001)在《闪光釉闪光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光釉的特征是对入射光有金属镜面般的反射 ,研究表明 ,这种反射是由釉中以 ( 2 0 0 )晶面平行于釉面的CeO2 晶粒造成的 ,晶粒的取向程度越高反射越强。闪光釉只有施在相应的底釉上才具有闪光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01年01期)

闪光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闪光釉是近年来已得到较多应用的一种装饰艺术釉 ,主要用于厨房、卫生间的墙面装饰 ,它具有金属镜面般的闪光效果 ,能迎合一部分用户的欣赏和审美要求[1] 。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可以用闪光釉随意设计内墙砖的花色图案。但是这种釉料目前主要依赖进口 ,价格昂贵。笔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闪光釉论文参考文献

[1].尹霞,杨柯,欧阳志.闪光釉的研制[J].中国陶瓷.2012

[2].魏明坤,梁爱民,肖辉.闪光釉的制备和烧成工艺探讨[J].陶瓷.2003

[3].梁爱民.闪光釉的研制[D].武汉理工大学.2003

[4].李晓云,徐霞.闪光釉制备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5].张子琦.闪光釉的研制[J].山东陶瓷.2001

[6].李晓云,陆天长.闪光釉闪光机理的研究[J].中国陶瓷.2001

论文知识图

闪光釉的烧成曲线国外进口闪光釉粉ro70℃烧成釉面...进口闪光釉粉950℃烧制釉面的SE...进口闪光釉粉1100℃烧制釉面的S...进口闪光釉粉1040℃烧制釉面的S...进口闪光釉粉1170℃烧制釉面的S...

标签:;  ;  ;  ;  ;  ;  ;  

闪光釉论文_尹霞,杨柯,欧阳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