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8S rDNA序列鉴定北部湾养殖区引发藻华的一株原甲藻

基于18S rDNA序列鉴定北部湾养殖区引发藻华的一株原甲藻

论文摘要

高度保守的核糖体18SrDNA序列可用于经济快捷且精确地鉴定浮游植物的种类。2018年夏季,广西北部湾近海的对虾养殖区内发生了原甲藻引起的藻华,藻华的优势种密度为5.5×105 cells·L-1,本文采用形态学观察法结合序列分析鉴定的方法来鉴定该藻的种类。结果表明,在形态上,这株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甲藻(编号BBGA-9003),其大部分细胞类似心形或卵形,少部分细胞近似三角形,鞭毛2条,细胞长和宽分别为(16.55±1.42)μm和(13.84±1.86)μm。该原甲藻经18S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进行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原甲藻序列和GenBank中56株不同种原甲藻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在系统进化树上与不同来源的微小原甲藻聚在一大分支上,且与各微小原甲藻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与其他种间的遗传距离。因此,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鉴定该株原甲藻属于微小原甲藻,此种藻华的发生意味着北部湾养殖区有害藻华种类多样性的增加。本研究为18SrDNA序列测定用于海洋浮游植物种类鉴定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广西北部湾养殖区有害藻华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1.2 采样和藻种分离培养
  •   1.3 藻体形态观察
  •     1.3.1 光学显微镜观察
  •     1.3.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1.4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18SrDNA的克隆
  •   1.5 PCR产物电泳分析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藻密度、藻体形态特征及种类鉴定
  •   2.2 18SrDNA序列的克隆与测序
  •   2.3 序列比对
  • 3 讨论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覃仙玲,陈宪云,刘明珠,余庆,牙韩争,朱冬琳,王一兵,陈波,李鹏飞

    关键词: 北部湾,养殖区,微小原甲藻,分子鉴定

    来源: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海洋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广西科学院广西近海海洋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研究所广西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广西民族大学海洋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AB52003,AB16380282),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8GXNSFBA281011),广西科技人才专项(2018AD19367),广西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18YJJ903,2018YJJ902)资助

    分类号: X55

    DOI: 10.13657/j.cnki.gxkxyxb.20190903.006

    页码: 225-231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304K

    下载量: 79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原甲藻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15)
    • [2].慢原甲藻——南海热带附生甲藻新记录[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1(01)
    • [3].北黄海慢原甲藻形态结构与腹泻性贝类毒素组成[J].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8(03)
    • [4].南海慢原甲藻的培养和毒性初探[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05)
    • [5].环境因子对慢原甲藻(Prorocentrum rhathymum)生长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3(03)
    • [6].北部湾三角棘原甲藻(甲藻门原甲藻目)的形态观察和18S rDNA序列分析[J]. 热带海洋学报 2014(02)
    • [7].利玛原甲藻形态特征及生活史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3(11)
    • [8].温度、盐度和光照对一株有毒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研究[J]. 海洋科学 2012(12)
    • [9].缘管浒苔对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克生作用[J]. 海洋环境科学 2012(04)
    • [10].利玛原甲藻中聚酮合酶基因克隆与分析[J]. 生态学报 2009(05)
    • [11].不同磷源及浓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学 2008(10)
    • [12].实验条件下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种间相互作用研究[J]. 江西科学 2011(05)
    • [13].海洋底栖甲藻——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产毒特征的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2009(05)
    • [14].环境因子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产毒影响的初步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10(06)
    • [15].应用电致化学发光分子探针技术对微小原甲藻的检测[J]. 环境科学 2012(02)
    • [16].光照周期、温度和起始密度对利玛原甲藻(三亚株)生长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6)
    • [17].营养盐限制对利玛原甲藻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2)
    • [18].海洋底栖甲藻——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对三种赤潮藻的化感作用[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8)
    • [19].中国东海和韩国马山湾海域2株原甲藻的形态结构和分子序列比较[J]. 海洋学研究 2011(01)
    • [20].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利玛原甲藻的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0(12)
    • [21].不同氮源对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生长和产毒的影响[J]. 环境科学学报 2008(06)
    • [22].石油烃类污染物对中肋骨条藻和微型原甲藻的毒性效应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6)
    • [23].利玛原甲藻对湛江港多种鱼虾贝的毒性研究[J]. 水产科学 2011(09)
    • [24].河北省2个赤潮藻新记录种——微小原甲藻和反曲原甲藻[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17)
    • [25].光照对中肋骨条藻和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J]. 光电子.激光 2011(05)
    • [26].东海三叶原甲藻(Prorocentrum triestinum)的形态特征及其ITS序列分析[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2(04)
    • [27].腹泻性贝毒在翡翠贻贝中的积累、排出及其对HSP70表达的影响[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9(05)
    • [28].南麂列岛海域原甲藻种群动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09(02)
    • [29].光照强度对利玛原甲藻生长的影响[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7(07)
    • [30].有毒甲藻细胞密度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2(21)

    标签:;  ;  ;  ;  

    基于18S rDNA序列鉴定北部湾养殖区引发藻华的一株原甲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