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化学成分论文_刘修英,刘叶子,朱崇梅,赵德福

导读:本文包含了肌肉化学成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肌肉,麻城,化学成分,氨基酸,后代,集约化,品质。

肌肉化学成分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葡萄牙和巴西联合研究饲喂微胶囊化活性物质(丁香酚、麝香草酚和香兰素)、丁香精油及迷迭香精油对内洛尔(Nellore)小母牛肌肉质构、胶原蛋白含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动物饲喂过程中,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受到限制,这是由于产品中残留的抗生素和耐药微生物会给公共卫生带来威胁。因此,饲料工业一直在寻找能够替代抗生素的安全添加剂,而精油在动物营养方面得到了广泛探索,包括改善肉质属性等。精油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菌活性,它们可作为饲料添加剂,以提高饲料效率和生产性能,并调节瘤胃代谢。精油能够影响瘤胃脂质代谢调节,从而对牛乳和肉类的脂肪酸组成产生影响,但对肌肉结构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肉类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刘修英,刘叶子,朱崇梅,赵德福[2](2017)在《苏氏圆腹肌肉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池塘养殖苏氏圆腹(Pangasius hypophthalmus)为材料,分析了肌肉化学成分,评价了它们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苏氏圆腹鲜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依次为79.56%、17.44%、2.07%和1.11%。苏氏圆腹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TAA)占肌肉的79.90%(干基),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分别为32.32%和47.58%,EAA/TAA和EAA/NEAA比值分别为40.45%和67.93%,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WHO/FAO推荐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和化学分数,苏氏圆腹肌肉中赖氨酸含量最丰富,色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另外,苏氏圆腹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78.59)和呈味氨基酸(DAA)含量(30.80%干基)均高于多种经济鱼类。苏氏圆腹肌肉脂肪酸的构成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比例高(43.70%),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低(18.31%),DPA(C22∶5)和DHA(C22∶6)比例非常低(0.50%和0.42%),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0.42。以上结果表明,苏氏圆腹圆腹可作为人类优质蛋白质和赖氨酸源,也是潜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源和低脂食品。(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蒙建菊,王金泉,王勇,杨力伟,王琦[3](2016)在《饲喂半胱胺对绵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半胱胺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是否对绵羊肌肉的化学成分有影响,试验将12只体重相近的雄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半胱胺;30 d后屠宰,采集肌肉样本,采用干燥法、灰分灰化法、凯氏定氮法、索式抽提法分别对肌肉样本中的水分、粗灰分、蛋白质、粗脂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月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组羊肌肉中水分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中总灰分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羊肌肉中蛋白质、粗脂肪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饲喂半胱胺可提高绵羊肌肉的保水性、多汁性,改善了羊肉品质。(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6年17期)

安玥琦,徐文杰,李道友,熊善柏[4](2015)在《草鱼饲喂蚕豆过程中肌肉质构特性和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关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草鱼饲喂蚕豆过程中草鱼质构特性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关联性,确定草鱼脆化开始和达到商品脆性的时间。随饲喂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的硬度、咀嚼性显着增大,硬度在饲喂80天后,基本与普通鲩鱼相同,鱼肉开始脆化,继续饲喂20天,硬度达到商品鱼的脆化标准。咀嚼性和弹性在饲喂80天时基本稳定,且熟制的背肌肌肉弹性随饲喂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加,回复性在饲喂40天达到最大值。草鱼背肌粗蛋白、基质蛋白、胶原蛋白、碱溶性蛋白含量随饲喂时间的延长显着增加,均在饲喂100天时达到峰值。水分含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在饲喂20天时最大。粗脂肪、可溶性固形物、水溶性蛋白和盐溶性蛋白在饲喂40~60天时达到最大值。草鱼腹肌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与背肌基本一致。经相关性分析,草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变化与粗蛋白、碱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和基质蛋白含量的变化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5期)

欧阳克蕙,熊小文,王文君,胡耀,周萍芳[5](2013)在《苜蓿黄酮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探讨了不同水平苜蓿黄酮对崇仁麻鸡母雏后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选用30日龄健康崇仁麻鸡母雏48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5%,0.10%和0.15%的苜蓿黄酮。预试期5d,正试期28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添加苜蓿黄酮后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提高(P>0.05),其中以组Ⅲ效果最好,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3.27%(P>0.05),料重比降低5.82%(P>0.05)。苜蓿黄酮对崇仁麻鸡母雏屠宰性能和肌肉蛋白质、肌苷酸含量无影响(P>0.05),但抑制了鸡只的脂肪沉积,其中Ⅲ组的皮下脂肪厚度和肌间脂肪宽度分别比对照组低26.22%和20.53%(P<0.05),Ⅳ组的腹脂率和腿肌脂肪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低11.66%(P<0.01)和9.35%(P<0.05)。由上可知,生长后期的崇仁麻鸡母雏饲粮中添加苜蓿黄酮后,生产性能不受影响而平均日采食量下降,脂肪沉积减少,综合考虑以0.10%的苜蓿黄酮添加量较为适宜。(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6](2012)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_1)、波麻F_1×波麻F_1(波麻F_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_(16:0))和油酸(C_(18:1))的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_(18:2))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_(18:0))、豆蔻酸(C_(14:0))、亚麻酸(C_(18:3))、花生四烯酸(C_(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期刊2012-08-25)

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7](2012)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_1)、波麻F_1×波麻F_1(波麻F_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_(16:0))和油酸(C_(1&1))的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_(18:2))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_(18:0))、豆蔻酸(C_(14:0))、亚麻酸(C_(18:3))、花生四烯酸(C_(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草食动物科学》期刊2012年S1期)

张年,索效军,熊琪,李晓锋,杨前平[8](2011)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着(P>0.05),但杂交后代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着(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的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18:2)含量显着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显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22期)

杨开伦,雒秋江,王梦霖,朱文渊,唐志高[9](2010)在《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_1代公母羔羊肌肉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对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简称陶×寒F1)公母羔羊肌肉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试验选择了在集约化饲养方式下饲养的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1代公羔、母羔各5只进行屠宰,分别取背最长肌后测定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长链脂肪酸、胆固醇、矿物元素等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陶×寒F1公羔、母羔之间在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上均无显着差异(P>0.05)。各种氨基酸含量、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着(P<0.05)。公羔与母羔背最长肌中大部分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但公羔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提高20.3%(P<0.05),胆固醇含量降低约32%(P<0.05)。羔羊不同性别之间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没有显着差异(P>0.05),但母羔背最长肌中的铁含量比公羔的高约26%(P<0.05)。因此,7月龄陶×寒F1公羔、母羔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4期)

杨开伦,雒秋江,王梦霖,朱文渊,唐志高[10](2010)在《7月龄和13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_1代羔羊肌肉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比较研究了无角陶赛特(父本)×小尾寒羊(母本)的杂交一代羔羊(简称为陶×寒F1)分别在7、13月龄屠宰时对羔羊肉化学成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7、13月龄的陶×寒F1羔羊的背最长肌中,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钙、磷等含量均无显着差异(P>0.05)。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谷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的含量均显着高于13月龄羔羊(P<0.05);组氨酸含量则显着低于13月龄羔羊(P<0.05),其它氨基酸含量与总必需氨基酸含量、总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总氨基酸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除7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亚油酸的含量较13月龄高出近45%(P<0.05)外,其它脂肪酸的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2个月龄羔羊之间均无显着差异(P>0.05)。与7月龄羔羊相比,13月龄羔羊背最长肌中的镁、锌、铜、锰含量均有提高趋势(P>0.05),其中铁含量增加17.2%。因此,13与7月龄陶×寒F1羔羊肌肉的营养价值基本相同。(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0年03期)

肌肉化学成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池塘养殖苏氏圆腹(Pangasius hypophthalmus)为材料,分析了肌肉化学成分,评价了它们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苏氏圆腹鲜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灰分的含量依次为79.56%、17.44%、2.07%和1.11%。苏氏圆腹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TAA)占肌肉的79.90%(干基),肌肉干物质中必需氨基酸(EAA)和非必需氨基酸(NEAA)含量分别为32.32%和47.58%,EAA/TAA和EAA/NEAA比值分别为40.45%和67.93%,其必需氨基酸构成比例符合WHO/FAO推荐标准。按照氨基酸评分和化学分数,苏氏圆腹肌肉中赖氨酸含量最丰富,色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另外,苏氏圆腹肌肉必需氨基酸指数(78.59)和呈味氨基酸(DAA)含量(30.80%干基)均高于多种经济鱼类。苏氏圆腹肌肉脂肪酸的构成特点是饱和脂肪酸比例高(43.70%),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低(18.31%),DPA(C22∶5)和DHA(C22∶6)比例非常低(0.50%和0.42%),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之比为0.42。以上结果表明,苏氏圆腹圆腹可作为人类优质蛋白质和赖氨酸源,也是潜在多不饱和脂肪酸源和低脂食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肌肉化学成分论文参考文献

[1]..葡萄牙和巴西联合研究饲喂微胶囊化活性物质(丁香酚、麝香草酚和香兰素)、丁香精油及迷迭香精油对内洛尔(Nellore)小母牛肌肉质构、胶原蛋白含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肉类研究.2019

[2].刘修英,刘叶子,朱崇梅,赵德福.苏氏圆腹肌肉化学成分分析与评价[J].食品工业科技.2017

[3].蒙建菊,王金泉,王勇,杨力伟,王琦.饲喂半胱胺对绵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4].安玥琦,徐文杰,李道友,熊善柏.草鱼饲喂蚕豆过程中肌肉质构特性和化学成分变化及其关联性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5

[5].欧阳克蕙,熊小文,王文君,胡耀,周萍芳.苜蓿黄酮对崇仁麻鸡生长性能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J].草业学报.2013

[6].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羊学分会2012年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2012

[7].索效军,张年,熊琪,李晓锋,杨前平.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

[8].张年,索效军,熊琪,李晓锋,杨前平.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化学成分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1

[9].杨开伦,雒秋江,王梦霖,朱文渊,唐志高.7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_1代公母羔羊肌肉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

[10].杨开伦,雒秋江,王梦霖,朱文渊,唐志高.7月龄和13月龄陶赛特×小尾寒羊F_1代羔羊肌肉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10

论文知识图

化学去细胞肌肉支架陕南水牛生产性能及开发利用肉中轻脯氨酸含量五味子提取物对冷却肉贮藏期间嫩度的变化3-8迷迭香对京海黄鸡肌肉嫩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肌肉化学成分论文_刘修英,刘叶子,朱崇梅,赵德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