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压系数论文_刘浩,韩君,田玉基

导读:本文包含了风压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风压,系数,数值,分区,雷诺,模型,极值。

风压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刘浩,韩君,田玉基[1](2019)在《双坡屋面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极值中美规范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坡屋盖低矮房屋围护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风荷载设计基本理论和风洞试验数据,对中国规范和美国规范关于双坡屋盖风压系数极值规定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美国规范,中国规范对低矮建筑围护结构的风压系数极值的规定偏于不安全;在进行风荷载设计时,应对屋面的角部,屋面边缘部位,屋脊端部,屋脊中部,屋面中部以及墙面的端部和中部等部位进行分区处理。(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22期)

孙芳锦,徐中豪,梁爽[2](2019)在《大跨度双曲屋盖分区风压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跨度双曲屋盖结构形状复杂,目前国内外规范尚未对此类结构的风压系数给出明确规定.为此,本文针对四种典型形状大跨度双曲屋盖,研究其分区风压系数,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利参考.首先研究分析流场参数、屋盖自身的几何参数等对其表面风压分布的作用,分析得到最不利参数.然后针对各大跨度双曲屋盖的特点,分析并总结出在常用工程高度范围,各典型形状的大跨度双曲屋盖的分区风压系数建议值,并与现行规范中的类似情况比较,为类似结构的实际工程抗风设计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何镡[3](2019)在《板式建筑表面风压系数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风压系数(Cp)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主要用于采暖和制冷负荷计算、通风设计和结构风荷载设计。合适的自然通风能给室内带来清洁新鲜的空气,而风压会直接影响室内空气流动情况。采用CFD软件对板式建筑的室外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建筑表面风压系数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列多排建筑中,后排建筑迎风面风压系数分布遵从"两边大中间小"的原则,并且随着所处排数的增加,其数值越来越大,而后排建筑背风面风压系数分布方式和数值与迎风面完全相反;在一列两排建筑中,后排建筑距前排建筑越远,其迎风面风压系数也越来越大。随后利用建筑后方存在的平面气流涡旋及纵向的回流区长度,对风压系数分布的形成原因做了一定的解释,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S1期)

陈育达[4](2019)在《表面风压系数的雷诺数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风洞试验的雷诺数效应研究增多,雷诺数效应对建筑的影响不可忽视,对建筑的研究逐渐从圆柱体向矩形模型发展。本文通过风洞试验数据计算表面风压系数,研究模型表面风压系数的雷诺数效应。(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9年04期)

张建,杨娜,杨光,杨庆山[5](2018)在《大尺度高低跨柱面屋盖的风压系数分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大尺度高低跨柱面屋盖体系风压分布变化梯度较大、跨间相互干扰以及此类屋盖风压分区无相关规范可查阅等问题,在得到各种风向下最不利极值风压的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的风压系数快速分区方法将高低跨柱面屋盖表面划分为多个区域,并计算了各区域的分区风压系数。同时,在高低跨柱面屋盖风压系数分区研究过程中,对K-means方法的k值取值范围和最佳k值确定方法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表明,高低跨柱面屋盖的边缘属于风敏感部位,而中间部分风压变化较小,因而在进行大尺度平屋盖抗风设计时,采用聚类方法进行风压分区更为合理。(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8年S1期)

武昊[6](2018)在《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跑车试验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变得愈来愈密集,而由于高层建筑阻尼小,风荷载往往成为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荷载之一,因此建筑抗风研究就愈来愈必要。目前建筑抗风的研究手段主要有风洞试验、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风洞试验由于能够较好地模拟大气边界层风场,且能够多次重复试验,相比现场实测耗时少,因此风洞试验成为建筑抗风研究的最主要手段。虽然国内风洞实验室总量较多,但地区分布不均,诸如河南等地区目前还没有大型风洞实验室,这对建筑抗风的试验研究形成了限制。众所周知,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产生风,而风洞试验是由大型风机转动产生风。为了研究一种便捷、经济且可靠的建筑抗风试验方法,参照风洞试验的方法将建筑缩尺模型固定在车顶试验平台上,利用汽车行驶产生的相对风场对缩尺模型风压系数进行试验研究。这就提出了一种利用汽车行驶产生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的跑车试验方法。首先,研制了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跑车试验方法的硬件系统。硬件系统的研制包括跑车试验装置构造和设备装置的研制及组装。为了保证跑车试验风速的稳定性,跑车试验选择一辆具有定速巡航功能的小汽车;为了将缩尺模型固定在车顶并能够变换不同风向角,设计了跑车试验方法的物理试验平台及其与小汽车的组装;为了研究车顶不同高度的风速特性,自行研制了可变换不同高度的皮托管测量架;为了能够实现多种仪器设备可同时工作,对风速测试仪器(皮托管)、振动测试仪器(拾振器)和风压测试仪器(风压传感器)等多种设备进行简单集成;为了保证跑车试验方法的硬件系统能稳定工作,制定了跑车试验步骤并选择了合适的试验路况。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汽车速度稳定,满足试验要求;跑车试验所研制的物理试验平台能够与汽车稳定组装,且物理试验平台具备调整风向角功能;所研制的皮托管测量架具备调整皮托管高度和位置的功能,适用于跑车试验方法;跑车试验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所需的风速测试仪器、振动测试仪器和风压测试仪器可同时工作;跑车试验方法的测试步骤和路况满足试验要求且仪器设备可稳定工作。其次,开发了跑车试验方法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数据处理的软件系统。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主要包括风压数据预处理开发和风压数据后处理开发。数据预处理基于MATLAB软件开发了两大模块:剔除奇异值、数据平滑处理。数据后处理开发采用MATLAB GUI模块编程实现,可将数据采集软件得到的电压信号转换为风压信号,还可同时计算20个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并可对风压测点进行时程分析和频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据预处理软件能够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剔除,数据平滑处理模块可有效减小随机误差,该软件能够有效对试验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精度;数据后处理软件能快速地对20个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进行计算,可提高跑车试验方法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的试验效率。最后,验证了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跑车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利用自行设计的皮托管测量架研究了50 km/h、72 km/h和90 km/h车速下车顶不同高度的风特性;研究了72 km/h车速下汽车振动对跑车试验的试验风速的影响;分析了72 km/h车速得到的动压数据和3个典型测点风压数据的稳定性状况,并分析了叁种不同车速下典型测点的风压系数结果;研究了72 km/h车速下利用跑车试验方法所得到的CAARC标准模型20个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并验证了跑车试验方法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是否可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大,车顶不同高度的风速均匀程度呈现增大趋势,考虑行车安全性等因素选择72 km/h作为跑车试验方法标准模型测压的试验车速;汽车振动对跑车试验标准模型测压中的试验风速影响很小,不同风向角下汽车振动对风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同风向角下动压时程曲线整体较为平稳,风压数据经处理后毛刺现象明显改善且稳定性提高;不同车速对CAARC标准模型典型测点的平均风压系数基本无影响,且跑车试验方法可重复性操作;除极个别测点外跑车试验所得CAARC标准模型的平均风压系数曲线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的跑车试验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8-05-01)

唐艺峤[7](2018)在《大跨柱面网壳煤棚风压系数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由于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保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发电厂煤料的遮蔽势在必行。煤料遮蔽的一般方式是在其储料场上加盖干煤棚,因此干煤棚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煤棚的跨度从几十米提高到上百米甚至超过二百米,而长度超过一千米的干煤棚也逐渐出现。干煤棚这一类大跨空间结构由于具有质量轻、阻尼小、柔度大、自振频率分布密集的特点,风荷载往往会成为其控制荷载,因此针对其风荷载响应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确定其风压系数往往是研究的重中之重。数值风洞是近些年兴起的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把连续的速度场、压力场等物理量离散,再按一定的湍流模型建立有关这些物理量的方程组,以求得其数值解。数值风洞具有很多优点:可以模拟真实尺寸建筑,避免雷诺数效应;试验方便、费用低;便于对试验进行参数分析。本文基于Fluent软件平台,对某柱面网壳干煤棚进行了风荷载数值模拟的研究,包括以下内容:(1)对国内外风工程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介绍风荷载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2)针对某柱面网壳干煤棚进行风荷载数值模拟,分析了120m跨度与155m跨度对其屋面风压分布的影响,总结了柱面网壳干煤棚屋面风压分布的规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3)对可能影响柱面网壳干煤棚屋面风压分布的参数(包括风速、矢跨比、长宽比、端截面形式、有无煤堆)进行参数分析,定性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屋面风压分布的影响;(4)提出了开天窗与局部开孔这两种调整柱面网壳干煤棚风压分布的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有效削减屋面受到的向上的风吸力。最后提出设计建议,以供工程实践参考。(5)针对某双跨柱面网壳干煤棚进行风荷载数值模拟,分析了双跨柱面网壳干煤棚屋面风压分布的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18-05-01)

苏浩,丁云飞,王元明,王剑平[8](2016)在《圆柱体建筑物风压系数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CFD方法对圆柱体建筑物表面风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圆柱体建筑物的风压系数和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析湍流模型对体型系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自适应网格条件下的RNG k-ε湍流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给出的圆柱体建筑物风荷载体型系数能够很好的吻合。(本文来源于《制冷与空调(四川)》期刊2016年03期)

王明年,张子晗,于丽,代促宇,李博[9](2016)在《基于六盘山隧道的自然风风压系数室内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自然风风墙式压差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再对六盘山隧道一年的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六盘山隧道各洞口附近的自然风大小及频率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理论建立了六盘山隧道的六盘山隧道自然风风压系数试验模型。通过模型试验,得到六盘山隧道自然风风压系数取值在0.6~0.8之间,为隧道内自然风的计算提供了基本依据。(本文来源于《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期刊2016年06期)

王孟鸿,董诗远,钱胜,薛强[10](2015)在《双筒壳结构风压系数的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尼日利亚OBJ水泥厂石灰石储料库双筒壳结构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流体力学计算软件,基于Reynolds时均Navier-Stokes方程(N-S方程)和标准的湍流模型(κ-ε模型)对双筒壳结构的表面风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并通过SIMPLE压力校正算法来实现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求解。结合数值模拟结果,探讨结构周围流场的绕流特性并给出双筒壳结构表面的风压分布。根据结构形式及风压分布特点,结合欧洲规范给出的结构表面风压的分区形式,将双筒壳结构表面分成了14个区域,侧面分成了6个区域,并给出了各个分区的风压系数以供同类工程设计时参考。(本文来源于《钢结构》期刊2015年10期)

风压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跨度双曲屋盖结构形状复杂,目前国内外规范尚未对此类结构的风压系数给出明确规定.为此,本文针对四种典型形状大跨度双曲屋盖,研究其分区风压系数,为工程实践提供有利参考.首先研究分析流场参数、屋盖自身的几何参数等对其表面风压分布的作用,分析得到最不利参数.然后针对各大跨度双曲屋盖的特点,分析并总结出在常用工程高度范围,各典型形状的大跨度双曲屋盖的分区风压系数建议值,并与现行规范中的类似情况比较,为类似结构的实际工程抗风设计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际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风压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刘浩,韩君,田玉基.双坡屋面低矮房屋围护结构风压系数极值中美规范对比[J].建筑结构.2019

[2].孙芳锦,徐中豪,梁爽.大跨度双曲屋盖分区风压系数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何镡.板式建筑表面风压系数模拟分析[J].建筑结构.2019

[4].陈育达.表面风压系数的雷诺数效应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

[5].张建,杨娜,杨光,杨庆山.大尺度高低跨柱面屋盖的风压系数分区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8

[6].武昊.利用汽车行驶风测试标准模型建筑风压系数跑车试验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8

[7].唐艺峤.大跨柱面网壳煤棚风压系数的数值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8

[8].苏浩,丁云飞,王元明,王剑平.圆柱体建筑物风压系数的数值模拟[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6

[9].王明年,张子晗,于丽,代促宇,李博.基于六盘山隧道的自然风风压系数室内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6

[10].王孟鸿,董诗远,钱胜,薛强.双筒壳结构风压系数的数值分析[J].钢结构.2015

论文知识图

不同风向角下各测点的平均风压系不同风向角情况下各测点的平均风平均风压系数的现场实测与风洞...峰值风压系数的现场实测与风洞...平均风压系数的现场实测与风洞...试验风向角示意图

标签:;  ;  ;  ;  ;  ;  ;  

风压系数论文_刘浩,韩君,田玉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