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曲面论文-许志洋

混合曲面论文-许志洋

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曲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混合曲面,宏程序,数控加工

混合曲面论文文献综述

许志洋[1](2015)在《混合曲面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数控大赛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难度大的混合曲面轮廓零件的数控加工,文中结合椭圆曲面上进行正弦函数曲面加工为例,研究其加工的一般方法。(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5年07期)

曹秉万[2](2015)在《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CAD模型修复、特征简化与网络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处理是复杂问题数值模拟的主要性能瓶颈,涉及大量人工干预,其效率严重依赖于用户经验。可靠高效的自动前处理算法是提高数值模拟效率和精度的关键。前处理研究主要包含2项内容:网格生成和面向网格生成的CAD模型处理。进一步细分,CAD模型处理包括模型修复和特征简化。模型修复算法负责将存在“错误”的“脏”几何转换为满足网格生成要求的“干净”几何;特征简化在模型修复之后进行,负责消除不必要的设计细节,以得到性价比更高的网格模型。自动网格生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相比而言,自动CAD模型处理的研究虽也受到持续的关注,但其研究现状和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数值模拟中,模型表面是几何错误和几何特征最为集中的区域,模型处理后紧接着生成曲面网格,且通常情形下,后续的体网格生成以曲面网格生成结果为输入,不再访问几何模型数据。基于这一考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设定为面向曲面的CAD模型处理方法。曲面模型处理算法研究有2条平行的研究路线,一类基于连续曲面;另一类基于离散曲面。商业CAD系统构建的模型通常基于连续曲面,它数学表达严格,几何精度高,但定义在其上的几何计算通常是非线性的,数值稳定性差;离散曲面的基本元素为叁角面片,相关几何计算是线性的,快速有效,但几何精度低。此外,离散曲面表征只涉及面片相邻等低层拓扑,应用于需高层拓扑支持的操作时,需构造连续曲面模型中常用的B-rep。本论文提出一类混合曲面造型方法,并系统性地研究了几类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模型修复、特征简化和网格生成算法。相比单纯的基于连续曲面或离散曲面的方法,本论文所研究方法可兼顾两类方法长处,在底层系统设计、具体算法实现、网格生成质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将混合CAD造型方法应用于数值模拟前处理过程的思想对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启发作用。具体地,本文在以下3点上做出了创新:(1)为兼顾基于连续曲面和离散曲面的模型修复和特征简化方法的优点,提出并实现了混合曲面造型;继而为支持仅改变模型拓扑、不改变模型几何定义的虚操作算法,引入虚拓扑,扩展B-rep的适用能力;最后基于上述增强的CAD模型表征方法,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设计了一套分层的CAD/CAE系统集成方案,以屏蔽底层CAD数据来源和算法实现的多样性对上层CAE算法的影响。(2)基于混合曲面造型方法实现了连续曲面的自动拓扑生成算法,以处理曲面边界存在曲线交缠和细缝等缺陷的“脏”几何。几何计算在离散曲面上完成;拓扑计算先在离散曲面上完成,继而利用离散曲面和连续曲面之间的基本映射关系拓展到曲面B-rep。新算法不需要修改连续曲面的几何表征,修复后的模型满足后续特征简化和曲面网格生成算法的要求。(3)从高质量曲面网格生成的需求出发,基于混合曲面表征,提出了一类针对复杂组合参数曲面模型的自动特征简化算法,4类曲面特征的自动识别和简化。特征简化涉及到的所有操作均为虚操作,不涉及复杂的几何计算,可逆,且不改变模型的几何定义。针对“虚面”缺乏统一的连续曲面参数表达,无法直接复用已有网格生成算法的难题,提出了一类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虚面网格生成算法。新算法先获得虚面离散模型的参数化表达;继而扩展连续曲面网格生成算法到任意参数曲面,实现离散曲面的网格化;最后基于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的映射关系,将定义在虚面离散模型上的曲面网格反映射回连续曲面。(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4-01)

曹秉万,陈建军,郑耀,黄争舸,郑建靖[3](2014)在《面向混合曲面模型的自动拓扑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兼顾连续曲面和离散曲面表征的长处,提出混合曲面模型的概念,将2类表征统一到曲面B-rep数据结构中.基于混合曲面模型实现新的连续曲面自动拓扑生成算法,可修复连续曲面模型中存在的边界曲线交缠和存在细缝等缺陷.新算法修复离散曲面,利用离散曲面和连续曲面之间的基本映射关系重建连续曲面丢失的B-rep拓扑.拓扑修复后,可复用基于有效B-Rep的曲面模型特征简化及网格生成算法.在整个算法流程中,几何计算主要定义在离散曲面上,连续模型的形状没有变化,且最终网格点都在连续模型上.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针对包含交缠和细缝等缺陷的连续曲面模型生成拓扑正确且质量较高的曲面网格,可满足CFD等应用对高几何保真网格模型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杨荣华,游扬声,吴浩[4](2014)在《一种混合曲面散乱点云曲率计算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局部点云曲面拟合过程中系数矩阵容易出现病态等问题,本文利用局部点云与切平面的夹角特性,对曲面拟合方程的权阵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叁次曲面和四次曲面拟合的混合曲面散乱点云曲率计算方法,同时通过统计分析圆环面和球面的曲率计算值和真值差别,证实了该算法不仅精度高,且错误率低。(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魏永伟[5](2012)在《有关混合曲面曲线设计与正交样条分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着混合曲线曲面造型中的叁角混合曲面的设计、混合曲线的几何特征图分析和样条正交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获得以下一些结果:1.在叁角混合曲面设计方面.现有的混合曲面都是定义在矩形域上的,我们尝试着构造出叁角域上的混合曲面.把定义在区间上的叁次C-Bezier基扩展到叁角域上,得到叁角域上的一组混合多项式基.这组基拥有C-Bezier基的很多优良性质如非负性、归一性、对称性、边界性质等,故称之为叁角拟Bezier基.利用这组基定义叁角域上的拟Bezier曲面,这类曲面也有一些良好的性质,并且可以精确表示边界线是圆弧、椭圆弧的曲面.2.在混合曲线的形状分析方面.根据H-曲线带奇点或拐点的条件,给出H-曲线几何特征图的判别法.即固定平面叁次H-曲线的叁个控制顶点,移动余下的控制顶点时,曲线是否出现奇异点或拐点完全由移动的这个控制顶点决定.使得H-曲线产生尖点、环点、一个或两个拐点的移动控制顶点的轨迹将平面分成若干区域,这个被分割了的平面称为H-曲线的几何特征图.利用H-曲线奇点、拐点的仿射不变性,找到不同特征图在叁维空间中的关系.该判别法完善了H-曲线的奇异点检测理论,提升了几何特征图维数.3.在多项式正交样条方面.目前为止多项式样条空间中还没有显式表示的正交基,为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我们为定义在任意节点向量上的n次样条空间构造了一组正交基.把传统的Legendre基的表示方法推广到样条空间中,得到一组简洁而且有统一表达式的正交样条基.对于n次多项式样条空间,用2n+1次B样条来定义一组辅助函数,然后用这组辅助函数的n+l阶导数来定义正交样条基,我们称之为拟Legendre样条.作为例子文中给出叁次正交样条基的显式表示.4.在混合多项式正交样条方面.代数叁角B样条基拥有一般B样条基的很多优良性质,但它不是正交基.为了解决代数叁角样条空间上正交基的理论问题,我们提出了n阶代数叁角样条空间上构造正交基的方法.利用2n-2阶NUATB样条基定义一组辅助函数,然后这组代数叁角正交样条基以这组辅助函数的n-2阶导数形式给出.我们把这个方法推广到代数双曲混合样条空间上.(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2-04-01)

戴专,彭莉,李桂清[6](2007)在《4-3网格混合曲面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有曲面细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回推”技术构造出一类新的细分模式,对同时存在叁角形和四边形的4-3网格进行混合曲面细分;采用分析细分矩阵特征结构的方法,讨论了该模式的连续性.分析表明,所构造的混合细分全局C1连续,且在规则情形下具有有界曲率.最后给出了一种基于体积保持的混合细分策略.(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07年07期)

戴专,彭莉,李桂清[7](2007)在《4-3网格混合曲面细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已有曲面细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回推"技术,构造出一类新的细分模式,对同时存在叁角形和四边形的4-3网格进行混合曲面细分。同时,本文采用分析细分矩阵特征结构的方法,对该模式的连续性做了讨论,分析表明所构造的混合细分全局C~1连续,且在规则情形下具有有界曲率。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种基于体积保持的混合细分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叁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期刊2007-07-15)

陈叶妮,张延庆[8](2006)在《用广义协调Coons混合曲面元分析中厚板的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文献[1]的厚薄板通用广义协调元Coons混合曲面法分析了中厚板的振动,其优点是自由度少、精度高、程序简便、收敛快。算例计算出了四边简支方板的前几阶频率,其结果与文献[2]的结果符合良好。(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6年S1期)

高旭[9](2006)在《隐式与参数曲面间的混合曲面设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管道曲面设计中如何构造过渡曲面问题,提出了一种隐式曲面与参数曲面间的混合曲面设计方法.对于给定的隐式曲面与参数曲面,存在着等距曲面族,每一对相关的曲面均产生交线,混合曲面即为一系列相关曲面交线的集合.采用该方法能更加方便有效地调整混合曲面的范围与形状,并能满足工程要求.文章还证明了混合曲面与隐式曲面及参数曲面之间为G1-连续.(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6年02期)

李绍珍,苑国强[10](2001)在《混合曲面计算机建模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模具过渡曲面构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运用NURBS曲线、曲面构造方法在利用N条边构造N边域的条件下构造过渡曲面 ,用这种方法构造的曲面能够满足过渡曲面的工艺要求。(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01年05期)

混合曲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前处理是复杂问题数值模拟的主要性能瓶颈,涉及大量人工干预,其效率严重依赖于用户经验。可靠高效的自动前处理算法是提高数值模拟效率和精度的关键。前处理研究主要包含2项内容:网格生成和面向网格生成的CAD模型处理。进一步细分,CAD模型处理包括模型修复和特征简化。模型修复算法负责将存在“错误”的“脏”几何转换为满足网格生成要求的“干净”几何;特征简化在模型修复之后进行,负责消除不必要的设计细节,以得到性价比更高的网格模型。自动网格生成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步。相比而言,自动CAD模型处理的研究虽也受到持续的关注,但其研究现状和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数值模拟中,模型表面是几何错误和几何特征最为集中的区域,模型处理后紧接着生成曲面网格,且通常情形下,后续的体网格生成以曲面网格生成结果为输入,不再访问几何模型数据。基于这一考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设定为面向曲面的CAD模型处理方法。曲面模型处理算法研究有2条平行的研究路线,一类基于连续曲面;另一类基于离散曲面。商业CAD系统构建的模型通常基于连续曲面,它数学表达严格,几何精度高,但定义在其上的几何计算通常是非线性的,数值稳定性差;离散曲面的基本元素为叁角面片,相关几何计算是线性的,快速有效,但几何精度低。此外,离散曲面表征只涉及面片相邻等低层拓扑,应用于需高层拓扑支持的操作时,需构造连续曲面模型中常用的B-rep。本论文提出一类混合曲面造型方法,并系统性地研究了几类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模型修复、特征简化和网格生成算法。相比单纯的基于连续曲面或离散曲面的方法,本论文所研究方法可兼顾两类方法长处,在底层系统设计、具体算法实现、网格生成质量等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将混合CAD造型方法应用于数值模拟前处理过程的思想对其它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启发作用。具体地,本文在以下3点上做出了创新:(1)为兼顾基于连续曲面和离散曲面的模型修复和特征简化方法的优点,提出并实现了混合曲面造型;继而为支持仅改变模型拓扑、不改变模型几何定义的虚操作算法,引入虚拓扑,扩展B-rep的适用能力;最后基于上述增强的CAD模型表征方法,从软件工程的角度设计了一套分层的CAD/CAE系统集成方案,以屏蔽底层CAD数据来源和算法实现的多样性对上层CAE算法的影响。(2)基于混合曲面造型方法实现了连续曲面的自动拓扑生成算法,以处理曲面边界存在曲线交缠和细缝等缺陷的“脏”几何。几何计算在离散曲面上完成;拓扑计算先在离散曲面上完成,继而利用离散曲面和连续曲面之间的基本映射关系拓展到曲面B-rep。新算法不需要修改连续曲面的几何表征,修复后的模型满足后续特征简化和曲面网格生成算法的要求。(3)从高质量曲面网格生成的需求出发,基于混合曲面表征,提出了一类针对复杂组合参数曲面模型的自动特征简化算法,4类曲面特征的自动识别和简化。特征简化涉及到的所有操作均为虚操作,不涉及复杂的几何计算,可逆,且不改变模型的几何定义。针对“虚面”缺乏统一的连续曲面参数表达,无法直接复用已有网格生成算法的难题,提出了一类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虚面网格生成算法。新算法先获得虚面离散模型的参数化表达;继而扩展连续曲面网格生成算法到任意参数曲面,实现离散曲面的网格化;最后基于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的映射关系,将定义在虚面离散模型上的曲面网格反映射回连续曲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曲面论文参考文献

[1].许志洋.混合曲面零件数控车削加工的研究[J].机械工程师.2015

[2].曹秉万.基于混合曲面造型的CAD模型修复、特征简化与网络生成算法[D].浙江大学.2015

[3].曹秉万,陈建军,郑耀,黄争舸,郑建靖.面向混合曲面模型的自动拓扑生成算法[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

[4].杨荣华,游扬声,吴浩.一种混合曲面散乱点云曲率计算方法[J].测绘科学.2014

[5].魏永伟.有关混合曲面曲线设计与正交样条分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

[6].戴专,彭莉,李桂清.4-3网格混合曲面细分[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

[7].戴专,彭莉,李桂清.4-3网格混合曲面细分[C].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新进展2007——第叁届中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大会论文集.2007

[8].陈叶妮,张延庆.用广义协调Coons混合曲面元分析中厚板的振动[J].工业建筑.2006

[9].高旭.隐式与参数曲面间的混合曲面设计方法[J].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10].李绍珍,苑国强.混合曲面计算机建模新探[J].模具技术.2001

标签:;  ;  ;  

混合曲面论文-许志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