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201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通知作为国家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对我国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掀起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随着近几年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行业新设备、新技术层出不穷,从业人员、机器、原料、方法和环境等企业生产要素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职业教育,作为为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要主动适应企业对于员工岗位职业能力变化的需求,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机电类专业,迫切需要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岗位职业能力;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课程体系建设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职业教育建设初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从普通高等教育借鉴而来,而后开始模仿和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如德国的“双元制”和英国的工学交替模式等。近年来,教育部组织实施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人社部也积极推动实施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虽然近些年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始终未能摆脱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影响,教学形势大于内容的现象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同时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机电行业科技迅猛发展,企业对于员工素质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研究企业对于人才队伍的新诉求,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对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践意义

研究机电类企业对员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有利于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无缝对接,解决两者间的不相适应问题;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推进工学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持续发展间的良性互动和循环。

三、研究内容

1、通过对机电类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专家访谈,统计归纳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群,以及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重新确立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转化为一体化课程,构建系统的一体化教学专业课程体系;

3、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协助下,结合学校实际师资水平和实训设施设备水平,以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设计开发代表性学习任务,并以此来进行课程标准的建设;

4、根据前期完成的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的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教材及一体化工作页、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包;

5、课程投入实施,并进行评价和持续改进。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针对企业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并进行成果转化,主要应用的研究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机电相关行业企业及其分布,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情况。

2、专家访谈法。通过专家访谈,统计归纳专业岗位群,提炼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对人才培养进行科学定位。

3、统计分析法。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统计分析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将其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4、文献资料法。结合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的学习任务,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相关一体化课程实施现状,开发编制相应的教材及一体化工作页、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包。

5、实验研究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将开发的相关课程教学资源投入实施,并进行科学评价和持续改进。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建立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行业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和专家访谈,提炼出该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的定位,构建系统的一体化教学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专家共建专业核心课程,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

研究机电类企业对员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的变化,建设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丰富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当今社会,机电行业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针对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岗位群,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专家访谈,分析企业对人才素质的新诉求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促使该专业破除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融入全员质量管理(TQC)、精益生产等更多的企业元素,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注入新内涵,同时可为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2015.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周文玲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陕西教育,2009.

作者简介:狄菲菲(1986.10-),山东交通技师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标签:;  ;  ;  

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