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论问题论文_卜玉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认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认识论,批评,中国,德意志,自然,殖民主义,主体性。

认识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卜玉华[1](2019)在《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兼析中国教学研究特色形成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是个富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论题。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课例研究模式是"叁轮螺旋递进式"模式。在我国,"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建的"前移后续式"课例模式在实践中运用了近20年,也充分证明其有效性。对比分析这两类课例研究模式,可发现有效课例研究模式的基本特征是:研究主题明确;多主体参与;坚持多步骤、长时段的研究过程;研究步骤之间是环环相扣的持续发展关系;且能产生知识创新的效果。同时可以发现两者的差异性:"叁轮螺旋递进式"模式更注重多轮次研究和学生状态研究,"前移后续"模式更注重理念的指导性和大学或地方专业人员等"能人参与者"的指导,体现了教育传统的差异。其认识论原理在于这类研究模式符合缄默知识转化论的要求,遵循了SECI知识创新的规律。这些都启发我们如何认识中国教育教学研究特色创新的问题所在及未来努力方向。(本文来源于《教育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残雪[2](2018)在《关于胡塞尔对康德哲学认识论的批判中的几个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一名中国艺术家的创新的立场境界出发,阐述了胡塞尔和康德的哲学的原理与构架,在对比中分析了两种哲学思想对于当今思想界的意义。并通过这种分析与阐述尤其是通过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而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独断认识论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这就是以物质与精神为终极辩证矛盾设定的自然观和立足于实践的、交融分裂的、互动的认识论。(本文来源于《德国哲学》期刊2018年02期)

颜芳[3](2019)在《“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的认识论革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刘康教授以阿尔都塞、詹姆逊、巴赫为例,阐明中国不是外在于而是"内生"于"理论"生产之中,因此提出以"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China Questions of Critical Theory)"为视角去重新观照中国之于西方理论的关系;"批判理论的中国问题"还超越于文论和文学研究领域之外,直接关联到如何看待中国之于西方的关系这个基本问题:相较于具有两分法倾向的"世界与中国(world and China)",刘康教授提出"世界的中国(China(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9年06期)

杨荣[4](2019)在《什么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从“认识论断裂”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认识论的断裂"是以"总问题"的断裂为前提的。阿尔都塞为了保全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误将"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总问题",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造成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却是不容忽视的"。人的解放"作为马克思的终生旨趣,也是整个哲学的"总问题"。还原这一"总问题"既有助于回应阿尔都塞式的"断裂",也有助于挖掘人的解放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同时,也可以为当代人的解放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推进提供重要的理论资源与智力支持。(本文来源于《理论月刊》期刊2019年06期)

张猷[5](2019)在《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兼评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史上的老问题。传统的研究或者将两者之间的关系理解为一种单纯的理论上的传承关系,或者将两者完全割裂开来看待。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是在一种辩证连续的视域中看待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理论之间关系的,不同的是,马克思是在生产力连续积累的历史进程中看待理论连续进展的问题。在历史唯物主义科学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上,虽然马克思将后者批判为一种与现实相脱离的、陷入了抽象的理论,但是他仍将他的历史科学看作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承接,把后者看作是对前者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的克服。(本文来源于《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刘静芳[6](2019)在《解决狭义认识论问题的别样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受"中国哲学逻辑与认识论意识不发达"这一观点的刺激,20世纪中国哲学家如张东荪、金岳霖、冯契等,特别重视认识论问题的研究。他们的贡献,不仅在于探索了一条认识论研究的"形上进路",还在于对西方认识论所关注的"狭义认识论"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他们承认感觉的局限性,却另辟途径沟通天人、主客;承认范畴的重要作用,却致力于阐发不同的范畴体系;承认逻辑的重要性,却为认识论奠定了不同的"逻辑基础"。这些解决狭义认识论问题的新路向,是20世纪中国认识论研究的重要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成素梅[7](2019)在《人工智能的几个认识论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两类认识论问题,一类是如何理解"智能"的问题,不同的理解,形成了实现人工智能的不同范式,也揭示了潜在的不同哲学基础。这是人工智能本身存在的认识论问题。另一类是人工智能引发的认识论问题,主要包括Web认识论和算法认识论。Web认识论是指把Web作为认知窗口和认知阵地,利用数字方法,基于Web上的数据与信息资源,预测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件,揭示原生数字资源中潜存的文化背景和政治倾向等因素;算法认识论是探讨以算法为核心的搜索引擎、软件机器人、智能机器人的认知作用、治理价值以及固有的文化偏向、技术偏向和使用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偏向等。在当代社会,算法不仅成为新权力的"经纪人",而且重塑着社会与经济系统的运行,改变着科学研究的方式。(本文来源于《思想理论教育》期刊2019年04期)

成本长[8](2019)在《社会认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同时文化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国家肯定文化的经济效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并驾齐驱,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局面。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建设依然相对落后,形形色色的国外文化产品不仅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国内文化市场,也对我国公民的信仰、价值观形成冲击。故而在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下,文化建设在硕果累累的同时也存在的许多问题,阻碍了自身的发展进程。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与逻辑研究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因素—“主体性”进行探析,以加深对文化建设的理解。本文以社会认识论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对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社会认识是一种社会总体的自我认识,在简述社会认识的主体、客体及其中介,分析社会认识主体的作用以及与中介和客体的关系的基础上,阐明社会认识与文化建设的相关性,说明本文选用社会认识作为理论基础的原因,并对“主体性”主体性的内涵与“主体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做了分析。另一方面,追溯中国文化中的“主体性”思想的历史发展逻辑,理清不同历史阶段“主体性”思想的发展概况和特征。最后,以社会认识与“主体性”相关内容作为分析框架,以中国文化中的“主体性”的历史发展逻辑为根据,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的现状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相关建议。第一章运用社会认识论作为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阐释文化建设“主体”及“主体性”的内涵。这部分作为整篇论文的基调,先论述“主体”的社会认识论内涵,然后将之作为一种理论视角透析文化建设中的“主体”问题,最后从“主体”过渡到“主体性”,阐明“主体性”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不仅是一个当代问题,也是一个历史问题。第二章对“主体性”问题的历史渊源做了文化意义上的思考,旨在寻求当代文化建设“主体性”问题的历史根源。此章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入手,反思主体性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发展;第二,着眼于“主体性”的特征,从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对“主体性”进行了辩证分析。第叁章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现状、原因与建议分析。第一,阐释“主体性”自身的两个维度的发展现状,说明影响“主体性”两个因素的当前状态。第二,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对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剖析。第叁,针对现状以及形成原因,给出解决文化建设“主体性”问题的一些建议,以希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有所助益。(本文来源于《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期刊2019-03-01)

林孝斌[9](2018)在《终极存在的认识论问题:“神意”与“天命”——评谢文郁与林安梧2018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耶儒对话》一文中研究指出天命和神意从表面上看似乎都共同指向某种终极性关怀,而这种关怀又对人的生存具有相当的的吸引力。就是说,如果人能够把握天命和懂得神意,那么就可以生活在一种"顺天则昌"或"讨神喜悦"的生存状态中,既有了终极性的寄托,也有源源不断的生存动力。问题是,究竟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够去掌握天命或认识神意,从而进入这样的生存呢?儒家和基督教各有自己的说法。如果各自都仅仅(本文来源于《基督教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魏良钰[10](2018)在《蒯因自然化认识论及其规范性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从来没有在探索知识的路上停下脚步,但对于“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等问题却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答案。蒯因的自然化认识论以“如何从贫乏的感觉输入产生汹涌的输出”为主题,探讨人类如何从感觉刺激产生出关于这个世界的理论,通过语义上溯,辅之行为主义意义理论与语言学习理论,把认识论主题转化为“如何说明观察句与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在认识论自然化的过程中,以普特南和金在权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对这个新认识论是否保留了认识论应有的规范性产生了怀疑,他们分别从真理和知识的角度对自然化认识论进行了批判。面对他们的质疑,笔者重新阐述了蒯因的真理观与知识论,还原蒯因本意,驳回质疑。为了更好地维护自然化认识论同时保留认识论的规范性,本论文在最后一章说明了传统认识论与自然化认识论中规范性的不同,并重新梳理了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关系,提出了笔者对于规范性与描述性之间关系的看法,并且建构有关规范性的假设,为规范性的存在进行辩护。在撰写论文时,运用了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蒯因自然化认识论的规范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原着及相关着作内容的梳理、分析与反思,把论文主要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的背景来源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规范性问题的不断发展及蒯因认识论自然化的过程;第叁部分对质疑规范性存在的观点进行回击与反驳;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规范性与描述性的关系,重塑了自然化认识论中的规范性的地位。(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12-01)

认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一名中国艺术家的创新的立场境界出发,阐述了胡塞尔和康德的哲学的原理与构架,在对比中分析了两种哲学思想对于当今思想界的意义。并通过这种分析与阐述尤其是通过对于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而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独断认识论的批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世界观和认识论——这就是以物质与精神为终极辩证矛盾设定的自然观和立足于实践的、交融分裂的、互动的认识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认识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1].卜玉华.有效课例研究的基本特征及其认识论原理——兼析中国教学研究特色形成的问题[J].教育学报.2019

[2].残雪.关于胡塞尔对康德哲学认识论的批判中的几个问题[J].德国哲学.2018

[3].颜芳.“批评理论的中国问题”的认识论革新[J].文艺争鸣.2019

[4].杨荣.什么才是马克思哲学的“总问题”?——从“认识论断裂”谈起[J].理论月刊.2019

[5].张猷.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兼评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

[6].刘静芳.解决狭义认识论问题的别样方案[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成素梅.人工智能的几个认识论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9

[8].成本长.社会认识论视域下中国文化建设的“主体性”问题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9

[9].林孝斌.终极存在的认识论问题:“神意”与“天命”——评谢文郁与林安梧2018于湖南师范大学的耶儒对话[J].基督教文化学刊.2018

[10].魏良钰.蒯因自然化认识论及其规范性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附录1984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4)附录1986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6)附录1984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2)附录1984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1)附录1986年哲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论文题目(7)科研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6年度课题...

标签:;  ;  ;  ;  ;  ;  ;  

认识论问题论文_卜玉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