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贵州省湄潭县湄潭中学彭泽永

化学是一门和生活联系密切的课程,学习好化学知识将有助于我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初中阶段,开始学习化学知识,在学习之初,学生们对化学学习充满了兴趣,但是,随着化学知识难度的加深,学生们感到要想学好化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部分学生对化学学习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作为一名新课改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应该如何做好化学教学工作呢?

一、激发兴趣学习法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及时排除不利于发展认识兴趣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感到兴趣。但当学到化学用语、无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乏味,往往会把化学视为“第二外语”或认为化学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学科,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为此我们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化学史教育,讲化学的发展和形成,结合书本介绍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轶事,如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居里夫人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谈闻名世界的中国古代发明如造纸术、火药等,论化学与现代化建设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语言,是国际上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学好化学知识是多么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和建设。这样做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初中化学需识记的知识比较多,有时又很集中。如教材中第一章第六节里一下就出现了二十七种元素符号,让学生很难记住,为此我们从讲绪言开始,将需记住的元素符号分批分期地布置给学

生,并经常提问检查。我们把元素符号、原子团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把重点内容写成韵语,简化记忆。在教学中我们还借助于图片、模型、幻灯、电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这些活动的开展消除了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畏难情绪,使学生感到化学有趣,乐意学,使智力和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

二、演示操作实验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以其生动、形象、鲜明的特点,能自然地去激发和满足学生的知觉好奇。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但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只是机械地照方抓药,实验内容又单调、毫无新意,使大多数学生感到实验只是看看有味、做做有趣,领悟不到实验教学对化学学习所起的特有的功能。因此,实验必须变革。传统的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在讲完性质、原理之后,按照教材中所要求的来做的验证实验。它虽然能体现出实验直观、鲜明的特点,但学生在教师演示的整个过程中只起到看表演的作用,他们并没有参与到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而且这样的演示实验也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激发。于是教师在演示实验中应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是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要先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地掌握了,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另外我们还根据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了抽象识记能力,喜欢动手,再造想象力比较丰富的特点,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目的即为锻炼学生动脑、动手、动笔、动口的能力,从而激发兴趣,着眼训练发现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例如学习了燃点以后,我们组织学生做“烧不焦的手帕”、“玻璃棒点灯”等实验。只要抓住它们的内在联系,区别异同,进行归纳对比,形成网络,抓住其实质,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探究式教学法

1、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一方面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各级管理人员一旦认识到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优势,不仅会予以人、财、物等的支持,还会在政策上予以优待。

2、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搞好探究式教学,必须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教师要有更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来面对他们的工作,要深入理解探究式教学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教学策略和技巧,如怎样提问、怎样设置问题情境、怎样收集信息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探究式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形成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采取多种方式激励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同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志趣、情感、意志、态度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质的目的。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化学教学方法也在发生着变化,在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创新,提高化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标签:;  ;  ;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