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抑制比论文_刘彦飞,代永红,冯明航

共模抑制比论文_刘彦飞,代永红,冯明航

导读:本文包含了共模抑制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抑制,增益,电路,心电,模型,差分,运算放大器。

共模抑制比论文文献综述

刘彦飞,代永红,冯明航[1](2019)在《β对称性对差分电路共模抑制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差分放大电路叁极管电流放大倍数β对称性对共模抑制比的影响,通过仿真获得了单端、双端输出的对称性与共模抑制比的关系。仿真表明,共模抑制比随着对称性变差会降低。5组电路的测试结果和仿真一致。本文对学生理解差分放大电路和共模抑制比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电气电子教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靳晓丽,苏静,郑耀辉[2](2016)在《用于压缩光探测的高共模抑制比平衡零拍探测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图,基于自减方案的平衡零拍探测器的光电管(ETX500)产生的光电流的位相差异主要由等效电容引起,通过给两个光电管施加不同的偏置电来补偿等效电容的差异获得高共模抑制比的平衡零拍探测器,在探测器中安装任意两个ETX500,获得了63.8dB的高共模抑制比,并且当激光功率达到探测器的饱和功率54 mW时,激光光场的噪声谱在2 MHz处高于电子学噪声37dB,该探测器能很好地满足压缩态探测对低噪声、线性增益及高共模抑制比的要求。(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郜东瑞,李鹏霄,陈其友,尧德中,刘铁军[3](2015)在《高共模抑制比全频段脑电采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时消除脑电信号采集过程中引入的直流成分,提高系统的共模抑制比,拓宽信号的采样带宽,设计一款具有动态直流校正功能的全频段脑电采集系统。通过微处理器读取脑电采集系统中所包含的直流成分,然后将直流成分通过数模转换器反馈到实时直流校正系统,接着实时直流校正系统将处理后的直流分量输出至仪用运算放大器的参考端,并和原有的直流分量进行反相相加,从而实现对直流信号的消除。测试结果表明,该脑电采集系统能够实时消除直流成分,将系统共模抑制比提高至120 d B以上,并实现DC~1 000 Hz的全频段脑电信号采集。因此,该系统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更加精确的脑电信号,可以用于认知科学的研究、医疗诊断等领域,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而且由于系统电路结构相对简单,可以集成到柔性电路板上,制作成可穿戴医疗监护设备,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监测自身生理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陈洪斌,吴江安,张登忠[4](2015)在《G3i采集站共模抑制比测试电路及故障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地震数据采集中,共模抑制比是地震数据采集系统必须重视的指标。在G3i采集站中,共模抑制比的测试分内部共模抑制比测试和外部共模抑制比测试。本文介绍了这两项测试的电路原理、测试的具体元器件以及出现故障时的检测步骤等。通过对比,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出现单独一项或同时两项故障时的检测方法,以达到快速维修的目的。(本文来源于《物探装备》期刊2015年05期)

李新伟,李斌,王高扬[5](2015)在《基于非理想运放模型的共模抑制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了典型放大器共模抑制比的计算模型,根据影响共模抑制比的因素和一般计算模型的缺点,在基于非理想运放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共模抑制比的计算模型。经验证,提出的计算模型和方法能够改善高共模抑制比,并且是有效合理的。(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5年05期)

刘洪刚[6](2015)在《关于心电检测仪器计量检定中是否检测共模抑制比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心电检测仪的计量进行检定会涉及到仪器的共模抑制比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一比例的检测工作量相对较大,而且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检测人员通过多方的努力,但是所得到的效果不是非常明显。因此,相关的技术人员正在对这一问题加强研究的力度,试图找到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检测。本文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和分析,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民营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罗鹏,庞宇[7](2014)在《一种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运算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的运算放大器是将套筒式共源共栅结构、差分输出和共模负反馈相结合,设计出的一种新型运算放大器。基于SMIC0.18μm工艺模型对电路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的开环增益为82.3 dB,相位裕度为66°,共模抑制比为122 dB,增益平坦带宽为15 MHz,噪声为7.781 nV/sqrt(Hz),达到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数字通信》期刊2014年02期)

刘海灵[8](2014)在《关于心电检测仪器计量检定中是否检测共模抑制比有关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医用心电检测仪器计量检定过程中,对仪器的共模抑制比检测工作量较大,效果十分不理想,能否通过其他方法对其只进行定性判断而不进行定量测量呢?本文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4年02期)

詹国钟,潘洋,施滨,李庄伟,左建生[9](2014)在《测量高压差分探头1 MHz共模抑制比窄带放大器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完整测量高压差分探头共模抑制比性能,需测量其50Hz~1MHz频率处的共模抑制比值。由于标准信号源的输出电平能力随着输出频率的升高而不断减小,1MHz时仅为20V左右,经过差分探头的衰减及共模抑制作用,使差分探头1MHz时共模输出信号电平极小,无法利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故研制了一台中心频率为1MHz的窄带放大器,该窄带放大器由低噪声高带宽放大单元和谐振选频单元组成,试验结果表明了其在输入电平50μV~1mV范围内的增益线性度优于±0.5dB,适用于差分探头1MHz频率处共模抑制比的测量。(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4年01期)

李唱泽[10](2013)在《具有良好共模抑制比的电平移位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平移位电路是将低压控制信号转换为高压控制信号,实现低压逻辑对高压功率输出级的控制,属于高压器件的控制技术领域,该种电路在电机驱动、PDP显示、OLED显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少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和1%公差的分立电阻器制作电平移位(本文来源于《电子报》期刊2013-12-01)

共模抑制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光电二极管的等效电路图,基于自减方案的平衡零拍探测器的光电管(ETX500)产生的光电流的位相差异主要由等效电容引起,通过给两个光电管施加不同的偏置电来补偿等效电容的差异获得高共模抑制比的平衡零拍探测器,在探测器中安装任意两个ETX500,获得了63.8dB的高共模抑制比,并且当激光功率达到探测器的饱和功率54 mW时,激光光场的噪声谱在2 MHz处高于电子学噪声37dB,该探测器能很好地满足压缩态探测对低噪声、线性增益及高共模抑制比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模抑制比论文参考文献

[1].刘彦飞,代永红,冯明航.β对称性对差分电路共模抑制比的影响[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

[2].靳晓丽,苏静,郑耀辉.用于压缩光探测的高共模抑制比平衡零拍探测器[J].量子光学学报.2016

[3].郜东瑞,李鹏霄,陈其友,尧德中,刘铁军.高共模抑制比全频段脑电采集系统[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5

[4].陈洪斌,吴江安,张登忠.G3i采集站共模抑制比测试电路及故障检测[J].物探装备.2015

[5].李新伟,李斌,王高扬.基于非理想运放模型的共模抑制比的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5

[6].刘洪刚.关于心电检测仪器计量检定中是否检测共模抑制比有关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5

[7].罗鹏,庞宇.一种低噪声高共模抑制比运算放大器的分析与设计[J].数字通信.2014

[8].刘海灵.关于心电检测仪器计量检定中是否检测共模抑制比有关问题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4

[9].詹国钟,潘洋,施滨,李庄伟,左建生.测量高压差分探头1MHz共模抑制比窄带放大器的研制[J].电子测量技术.2014

[10].李唱泽.具有良好共模抑制比的电平移位器[N].电子报.2013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共模抑制比论文_刘彦飞,代永红,冯明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