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赵利刚

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赵利刚

黑龙江省华龙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是道路维修养护的重点内容,对道路工程的通行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常见的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包括路面裂缝、路基沉陷、路面坑槽、路基翻浆等,这些病害对道路通行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道路的巡视维护,发现病害及时治理,这样才能保证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同时为社会大众提供良好的交通出行条件。

关键词: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治理方法

1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常见病害

1.1路基沉陷变形问题

路基作为路面的施工基础,是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若在施工前没有根据当地自然环境调整施工方案,在设计时不考虑当地地质与水文气候影响而采取常规的横断面形式进行地基处理,便很容易导致路基在施工早期出现问题,而当施工过程中出现操作不当或是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时,则在道路施工完成开始通车后,路基容易发生不规则的沉陷或变形的问题。其中,当施工人员在采购材料过程中选择了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如过期变性材料或不符合使用要求的土质等,在施工时,分层的厚度与密度无法进行规范化的控制,加之通车后人为的不合理超载负荷使用与水文环境的差异,都会导致路基的变形或沉陷。

1.2路面平整度低的问题

在道路的使用过程中,考察路面质量的一个关键点就是路面的面层平整度,这一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对出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具有很大影响。当路面平整度不达标时,车辆的行驶速度会有所变化,因此很容易带来交通安全隐患。路面平整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比与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例如路面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决定着路面是容易鼓起还是松散,而混合料中的水分过多或温度过高,则会使混合料无法正常使用。

1.3路面开裂问题

路面开裂是道路工程路面病害中十分常见的问题,开裂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冷热导致路面出现裂缝,这类开裂所出现的裂缝比较规则;二是所使用的原材料质量存在问题,使用的水泥、沥青、碎石、沙砾等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路面受到压力后容易变形开裂,因此材料的购买应严格把关,在材料的配比上也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三是施工人员的操作与工艺出现问题,施工时操作不正确,也会使路面出现开裂。

1.4路面坑洞与松散问题

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水的渗入或施工过程中添加材料、振捣方式出现问题,将容易导致路面有坑洞或松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蜂窝和麻面,主要成因就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调制不符合要求,水分含量出现问题及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路面出现细小缝隙和小孔,使路面的水进入,加之过往车辆给路面带来的反复压力,使得路面表层沥青无法高度粘合,出现集料的松散脱落。此外,后期道路的养护工作不到位也会增加这类问题出现的几率。

2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常见病害治理方法

2.1路面裂缝治理方法

路面裂缝是道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路面病害,如果治理不及时很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病害,因此应当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路面裂缝的治理主要包括灌缝、贴缝以及封缝等治理方式,其中以灌缝最为常用,而且为了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在灌缝修复完成后,施工单位通常会对灌缝区域进行罩面处理。贴缝主要是在路面基层以及横断面比较好的情况下进行,而封缝则主要用于因为沥青老化导致的路面裂缝、透水问题严重等病害路段。通常情况下,路面裂缝经过贴缝和封缝处理后,可以使用两至三年的时间,但是这两种路面裂缝治理方式不仅花费的资金较多,而且施工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并不常用。

2.2路基沉陷治理方法

路基沉陷是一种比较严重的道路病害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理,否则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路基沉陷根据不同的原因以及病害程度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如果路基沉陷问题非常严重,那么需要对此路段进行整体返修,这样才能彻底将病害问题治理好。如果是路基强度不够导致的路基沉陷,那么可以通过路基补强的方式来进行病害治理,在进行路基补强施工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合适的补强方法,包括干拌碎石桩复合地基、干拌水泥碎石桩复合地基、石灰挤密桩复合地基等地基补强方法。如果是由于填方不当导致的路基沉陷则可以将道路原来的湿软填料挖除,然后采用合适的填料进行回填处理,这样就能达到较好的修复效果。路基沉陷治理施工比较复杂,工程量有时很大,而且对过往车辆造成的危害也非常大,因此道路工程建设部门应当采取各种措施尽量保证路基质量,以此来避免路基沉陷问题的发生。

2.3路面坑槽治理方法

路面坑槽的治理,主要通过修补的方式来进行。在进行路面坑槽修补时,应当保证将坑槽修补成方形,而且修补面积必须超过真实的病害面积,并且每个边至少应当超过病害范围5cm,修补时的轮廓线应当与路面方向平行或垂直。具体的修补方法需要根据地区环境以及道路工程施工所用材料的差别来确定。施工时,首先需要确定路面坑槽的具体范围,然后通过划线的方式来确定具体的施工范围,划线完成后使用专业设备对路面进行开槽处理,然后再对修补区域进行清洁处理,清洁完成后将施工材料(沥青、混凝土等)摊铺在修补区域,之后使用施工设备对修补区域进行压实处理,最后对相关区域进行必要的修整即可。应当注意的是,在进行路面坑槽治理时,如果坑槽的深度比较大,那么最好采用分层修补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保证路面坑槽修补的效果。

2.4路基翻浆治理方法

路基翻浆的治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对于春融时期出现的路基翻浆,通常是由于补给水的存在造成的,进行治理时按照挖除翻浆、建造渗沟、回填砂砾、铺筑土工膜、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该治理方法将造成翻浆的土基挖除掉,然后通过建造渗沟的方式排除路基中的补给水,最后回填不易导致翻浆的砂砾作为土基,这样就可以有效治理路基翻浆问题。对于因为地表水渗入造成的路基翻浆病害,只要治理方法合适,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治理效果。治理地表水渗入导致的路基翻浆通常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按照挖除翻浆、莆田透水性材料、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治理,第二种方法是按照挖除翻浆、石灰挤密装、无机结合料、铺筑路基路面的步骤进行治理。路基翻浆的治理基本原理都是通过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或者其它类型的水份在路基冻结之前或者冻结的过程中进到路基的上层,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将路基中的水份及时排除掉,或者使其暂时集聚到透水性比较好的路面结构中。另外,还可以采用改善土基和路面结构或者采用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方式,都能对路基翻浆起到非常好的治理效果。

结论

在道路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因地制宜,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选择最适合的方案,为道路的使用寿命打好基础。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操作不当或原材料选择上的疏漏导致的路基路面病害隐患,提高施工质量,使道路安全得到保障,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原材料、施工操作以及道路维护方面的监督,减少问题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出现问题后及时修补,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人们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许磊.公路工程路基病害治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7(30):44-45.

[2]苟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初探[J].江西建材,2017(4):199+203.

[3]段晶晶.浅谈国省道路面病害治理[J].北方交通,2017(2):78-80.

标签:;  ;  ;  

论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病害的治理方法赵利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