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观察蒸气压的小实验

一个观察蒸气压的小实验

一、一个观察蒸汽压的小实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娜娜[1](2021)在《技术伦理学视域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

刘青明[2](2021)在《InGaN/GaN多量子阱中缺陷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氮化镓(GaN)基发光二极管(LED)具有光电效率转换高、体积小和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固态照明和背光源,引领了第三代照明技术革命,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GaN基LED中的多量子阱(MQWs)结构是实现电-光转换的核心,其晶体质量直接决定了 LED的光电性能。由于基于异质衬底外延GaN基薄膜以及氮化铟(InN)和GaN间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较大等因素,使得InGaN/GaN MQWs中存在缺陷种类较多以及缺陷水平较高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于缺陷的复杂性、表征仪器的局限性以及理论计算的假设和修正处理等多方面因素,导致目前对MQWs中部分缺陷的认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陷处载流子的输运、缺陷对光学特性的影响机理等基础性科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深入研究点缺陷的产生机制及其相关光学特性,对调控缺陷密度和提高LED光电性能有较大的帮助。本论文通过金属有机气相化学沉积设备外延GaN基LED,主要围绕GaN基LED MQWs中的点缺陷和V-pits缺陷问题,通过高分辨X射线衍射仪、双球差矫正电镜、光致发光谱仪等表征了样品的晶体质量、界面质量和发光性能,研究了缺陷的产生机制、对InGaN/GaN发光特性的影响以及缺陷的调控方法:(1)研究了蓝光和绿光LED原位老化过程中的发光性能和MQWs的结构变化。蓝光LED老化后光致发光谱(PL)的积分强度下降了 17.1%,InGaN量子阱层出现了呈不连续状态分布的In间隙原子,分析认为:由于In-N键能小于Ga-N,在压应力和加剧的晶格振动共同作用下,In原子更容易偏离正常晶格位置而进入间隙,形成了 In间隙原子缺陷,在In间隙原子缺陷处形成了非辐射复合中心,导致PL积分强度的下降。绿光LED老化后发光强度下降了 36.8%,峰值波长红移了 1.1 nm,观察老化后MQWs的原子像发现了 InGaN阱层中的间隙原子和阱层驰豫现象;分析认为,量子限制效应减弱、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QCSE)增强以及缺陷引起的非辐射复合密度增加是发光强度下降和峰值波长红移的主要原因。(2)研究了 V-pits中AlGaN的晶体质量以及绿光InGaN/GaN MQWs中V-pits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扫描透射(STEM)和能谱(EDS)结果表明:V-pits中AlGaN的Al组分分布不均匀、高Al组分区域的晶体质量和侧壁AlGaN/GaN界面质量较差。分析认为:Al原子在半极性面生长存在的各向异性、较低的Al原子迁移率、AlN和GaN间的失配应力以及非最优的AlGaN生长工艺共同导致AlGaN在V-pits侧壁中的生长质量较差。研究绿光MQWs中V-pits对其发光特性影响发现:室温下,V-pits附近峰值波长比c面峰值波长红移了 4.6 nm,80 K下,V-pits附近出现了双峰现象,且随温度升高,V-pits附近峰值波长的红移和蓝移量明显大于c面。分析认为:V-pits附近c面MQWs更高的In组分和更强的局域态导致峰值波长红移和双峰现象的出现,随温度升高,限制在侧壁的载流子隧穿至c面MQWs,导致V-pits附近峰值波长发生较大的红移和蓝移。。(3)研究了基于V-pits调控方法生长多波长MQWs,实现了 MQWs的三基色发光。在具有V-pits的n-GaN上继续生长MQWs,PL测试结果表明,MQWs中分别出现了峰值能量为2.603 eV、2.326 eV和2.077 eV的发光峰,分别对应蓝光、绿光和红光。表面和截面的SEM和TEM表征发现,MQWs表面出现了 3D岛和V-pits,侧壁MQWs中的In分布不均匀。分析认为:蓝光、绿光和红光发光峰分别来源于侧壁MQWs、c面MQWs和c面中的3D岛。此外,研究了插入层厚度对多波长MQWs的发光性能影响,随着高温插入层厚度增加PL的积分强度下降,这可能是由于MQWs弛豫度增加以及侧壁MQWs面积占比减小导致的。(4)研究了 GaN基LED原位电学下的结构和电学特性的变化,研究发现MQWs中出现缺陷以及漏电流较大,分析认为,MQWs表面杂质的迁移和钨探针施加的外力诱导MQWs中缺陷的产生;缺陷引起的热效应导致电流减小。

罗游[3](2020)在《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番石榴叶为姚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番石榴叶常用于治疗腹泻、积食腹胀、牙龈肿痛、湿疹和糖尿病等。本论文研究了番石榴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和消化特性;通过体外实验结合动物实验评估了番石榴叶多糖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最后,通过固态发酵技术提升番石榴叶多糖的产量和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辅助提取法可以高效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在响应面优化条件下(超声功率404 W,提取温度62℃,超声时间20 min),番石榴叶多糖的得率为1.00±0.04%,提高了约1.5倍,与预测值0.96%接近;多糖的糖含量为64.42%,糖醛酸含量为9.13%,不含蛋白。(2)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番石榴叶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其半数清除浓度值(IC50)分别为46.49μg/m L,102.82μg/m L和175.52μg/m L;体外降血糖实验结果显示番石榴叶多糖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番石榴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16.28μg/m L),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49.13 mg/m L)。(3)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50 mg/kg和100 mg/kg番石榴叶多糖灌胃4周,发现番石榴叶多糖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症状,主要表现在:(a)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提高糖耐量和控制体重丢失;(b)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清蛋白、肌酐水平;(c)显着提升糖尿病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增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降低丙二醛含量;(d)对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有积极的保护作用。(4)采用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法从番石榴叶粗多糖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杂多糖GLP-1,糖含量为89.69%,平均分子量为812.83 k Da,主要由葡萄糖(59.37%)、阿拉伯糖(14.49%)、半乳糖(14.25%)、半乳糖醛酸(4.58%)、鼠李糖(4.19%)、甘露糖(1.73%)和葡萄糖醛酸(1.39%)组成。糖苷键类型包括(1→4)和(1→6)链接的葡萄糖,(1→6)链接的半乳糖,(1→3)链接的鼠李糖,(1→5)链接的阿拉伯糖,(1→3,6)链接的甘露糖以及(1→)链接的葡萄糖末端。GLP-1结构复杂,可能具有三股螺旋结构。GLP-1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5)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实验显示GLP-1在胃液中呈现絮凝状态,胃消化液对GLP-1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平均分子量由812.44 k Da降低至802.83 k Da。GLP-1在小肠液中复溶,平均分子量略微下降。消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增加,但是在胃肠消化液中均未检测到游离单糖,说明GLP-1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分子量降低是由分子链间糖苷键断裂引起的。经胃肠道消化后,番石榴叶多糖GLP-1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IC50=904.89μg/m L)和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IC50=37.89μg/m L)。(6)巨大芽孢杆菌和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均能显着提高多糖的得率,增加糖醛酸和结合蛋白含量,以及增强多糖的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固态发酵过程中,多糖的产量和生物活性呈动态变化,存在最佳发酵拐点,发酵后多糖分子量下降。巨大芽孢杆菌发酵番石榴叶,发酵3天的番石榴叶多糖得率最高为3.53%,是未发酵番石榴叶的1.30倍,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佳;主要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从697.61 k Da下降至633.28 k Da。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发酵7天的番石榴叶多糖得率最高为2.54%,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佳,主要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从893.88 k Da下降至672.76 k Da。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纤维素酶与番石榴叶多糖释放、高分子量多糖降解和低分子量多糖的生成密切相关。番石榴叶多糖可开发成功能性食品或辅助降血糖药物。固态发酵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糖生产、提取和改性等方面。

薛祖钢[4](2019)在《低损耗As-Se硫系光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硫系玻璃光纤因其在中远红外波段出色的透过特性,在空间探测、激光传输、光电子器件、红外成像、远距离传感和国防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材料选择方面,本文选取了AsSe硫系玻璃作为光纤基质材料,因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近红外和中红外性能。成功制备低损耗硫系玻璃光纤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降低玻璃中杂质含量,二是优化硫系玻璃光纤的制备工艺。本文首先采用加热的方式进行动态抽真空,随后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蒸馏提纯的方法进行原料提纯,制备了两组高纯的As-Se玻璃。然后通过传统隔离挤压法和去皮隔离挤压法分别制备了小芯单模和大芯多模光纤,获得了较低的光纤损耗。最后分析了光场能量分布和测试了超连续谱。第一章简单概述硫系玻璃和硫系玻璃光纤,介绍了硫系玻璃的光学性能和应用领域,通过对比目前较为实用化的硫系光纤,文中选择了具有成本效益的As-Se玻璃进行研究。分别介绍了硫系玻璃光纤的制备工艺,最后说明了改进的隔离挤压法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第二章介绍了硫系玻璃的理论和基本特性,如红外透过光谱、热膨胀、杂质与缺陷,并以此为基础介绍玻璃制备与提纯的必要性;阐述了基础光纤理论包括光纤结构和传输,光纤损耗和光纤色散。第三章首先介绍了硫系玻璃的提纯工艺及制备方法,分别获得了As40Se58Te2/As40Se60、As38Se62/As39Se61块状玻璃,随后对玻璃进一步机械加工,最后测试了玻璃的透过光谱和折射率。第四章介绍了两次多步隔离挤压法制备单模As-Se硫系玻璃光纤,详细说明了光纤的拉制过程,分别对光纤的结构和端面进行了分析,光纤支持单模传输的条件;测试分析了光纤损耗以及超连续谱。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创新的去皮隔离挤压法,该方法和传统隔离挤压法相比,具有解决芯包缺陷的优势。详细分析了光纤预制棒和光纤端面。测试了光纤的光场能量分布,验证了该类光纤具有优良的光传输能力。通过对比两种挤压法的光纤损耗图,去皮隔离挤压法能够解决芯包缺陷增加的光的散射问题,有效地降低了光纤的损耗。超连续谱测试结果表明,大芯光纤在飞秒光参量放大激光器的泵浦下,获得的超连续谱相对较为平坦。最后,本文总结了制备低损耗As-Se硫系光纤关键制备技术的研究内容,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赵洪康[5](2019)在《板式塔的性能研究与导向筛板塔在离子液体吸收过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板式塔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离设备之一,大量应用于石油、化工、医药等分离过程。而塔板作为板式塔最重要的塔内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塔器设备的生产能力、能量消耗、设备的操作弹性以及产品的质量。由于板式塔设备的使用广泛、能耗大,即使塔板性能的微小提高也能带来巨大的节能效果。因此板式塔的研究和改进一直是化工生产节能降耗的关键领域之一。本文对导向筛板进行冷模实验,测定其流体力学与传质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对塔板上两相流场进行模拟,获得实验方法无法测定的微观数据和信息,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一个数学物理方程求解导向孔的动量传递系数和塔板的阻力系数,并进一步提出了导向孔的定量设计模型。将该定量设计模型首次在实验设备和工业设备改造中进行应用;本文还将计算流体力学模拟技术应用于梯形浮阀的结构优化改进以及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的开发设计。离子液体被称为“绿色溶剂”,本文选用离子液体[BMIM][Tf2N]应用于混合气中酯类有机物的吸收过程,并对其热力学性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和结果汇总如下:1.流体力学实验:通过内径476mm的有机玻璃塔实验设备,采用空气-水物系分别对导向筛板、梯形浮阀塔板以及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进行冷模实验测试,研究它们的流体力学性能,包括干板压降、湿板压降、漏液、雾沫夹带以及清液层高度等。另外,利用富氧水-空气物系测定实验塔板的传质效率。2.CFD模型的建立:根据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建立基本的CFD模型,对板式塔的清液层高度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回归,获得新的平均气相体积分率表达式,将其结合Bennett关系式,从而得到相间动量传递项表达式。在CFD模拟过程中利用UDF对模型中两相间的动量传递项进行修改,使得CFD模型对不同板式塔类型具有更好的适应性。3.提出导向孔定量设计模型,利用修改后的CFD模型对导向筛板进行模拟计算。在塔板上方构建一个封闭区间,对该区间内的液相在x方向进行动量衡算,建立一个包含导向孔动量传递系数和塔板阻力系数的数学物理方程。结合CFD模拟获得的流体流动数据,求解该方程获得导向筛板的流体力学参数(导向孔动量传递系数和塔板阻力系数)。利用求解的流体力学参数,进一步提出了导向孔的定量设计模型。最后在实验设备和工业设备改造中验证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4.对(固定)梯形浮阀塔板进行结构改进,为了减少或者消除浮阀阀片上方的液体返混和滞留现象,优化塔板上两相分布,提出了改进方案,并且对结构改进前后的塔板进行流体力学实验测定和CFD模拟研究。5.根据复合塔板的设计思路,将立体筛板和规整填料复合开发出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规整填料作为立体帽罩的局部结构,设置在立体帽罩上方,促进两相流体相互作用,优化两相接触状态。对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进行流体力学实验测定,根据其结构特点提出该塔板的干板压降模型。利用CFD模拟技术对该塔板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塔板上两相流动,为塔板的设计和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信息。6.利用COSMO-RS模型筛选出适用于酯类气体吸收过程的离子液体[BMIM][Tf2N]。结合量子化学计算,从微观分子水平上揭示了其分离机理。测定三种酯(乙酸乙酯、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和[BMIM][Tf2N]二元混合物的汽液相平衡(Vapor-Liquid Equilibria,简称 VLE)数据,与 UNIFAC-Lei 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离子液体[BMIM][Tf2N]作为吸收剂,进行了吸收实验,并将UNIFAC-Lei模型参数以及离子液体物性参数输入软件Aspen plus进行吸收过程的模拟。此外,通过系统地研究了离子液体[EMIM][BF4]对甲醇和甲缩醛的吸收。

宋业恒[6](2019)在《二维拓扑绝缘体1T’-WTe2与锡烯的MBE生长与STM表征》文中提出二维拓扑绝缘体是一种全新的量子态,它的主要特征是体态绝缘,但边缘处存在受时间反演对称性保护的无带隙拓扑边缘态。这种受拓扑保护的无带隙边缘态是自旋动量锁定的,使得它对缺陷和非磁性杂质的散射不敏感,形成无耗散的导电通道。基于这些新奇的特性,二维拓扑绝缘体在未来低功耗器件、自旋电子器件和量子计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014年,理论研究人员预测单层的1T’相过渡金属硫属化合物是一类新的二维拓扑绝缘体材料,包括WSe2、WTe2等6种材料。这类新的拓扑材料结构稳定,有可观的体带隙,有望于实现室温量子自旋霍尔效应。同时又有理论人员预测单层低翘曲结构的锡烯是拥有0.1eV大体带隙的二维拓扑绝缘体,并且有着许多吸引的性质。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分子束外延技术(MBE)对这两种新的二维拓扑绝缘体材料进行生长探索,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与扫描隧道谱(STS)对它们的电子结构和边缘态性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实验结果:1.通过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我们在石墨烯衬底上成功生长出高质量的单层1T’-WTe2。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与扫描隧道谱,我们不仅研究了其晶格结构,还直接观察到了单层1T’-WTe2的拓扑边缘态,证实了理论的预测结果。2.我们通过高分辩的扫描隧道谱与准粒子干涉技术精确地表征了单层1T’-WTe2的能带结构,证实了其是一个半金属性的能带结构,不存在一个SOC(自旋轨道耦合)打开的完全能隙。除此之外,我们费米能级处观察到了 一个由电子-电子库仑相互作用产生的库仑能隙。库仑带隙的打开可以有效地抑制单层1T’-VWTe2的体电导的干扰,导致低温下的绝缘行为,从而使得更容易观察到量子化的拓扑边缘电导。3.通过控制生长条件,我们在Bi(111)衬底上得到了高质量的锡烯,除此之外,我们还得到了一个全新的锡烯R3相((?)×(?)重构相)。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对这两个相的晶格结构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通过扫描隧道谱,我们发现这两个相的电子结构很不一样,锡烯R3相在费米能级处存在一个平底的能隙形状结构。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扫描隧道谱直接观察到了锡烯R3相的边缘态,表明锡烯R3相很有可能是一种新的二维拓扑绝缘体。

邱成[7](2019)在《纳秒脉冲滑动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文中指出低温等离子体(NTP)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在环境治理领域有极大应用潜力,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沿面介质阻挡放电由于放电稳定、结构简单且能产生较大面积等离子体,在净化气体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优势。本论文通过在传统沿面介质阻挡放电(DBD)结构的高压电极侧引入第三电极构成了新型三电极结构,并通过纳秒脉冲耦合负直流电源激励产生滑动型沿面放电等离子体,通过增大放电等离子体区域面积提高了净化VOCs性能。搭建纳秒脉冲滑动沿面放电的光电特性测量诊断平台。对比了传统沿面放电与滑动型沿面放电的光电特性,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脉冲电压幅值、直流电压幅值对滑动放电光电特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的电压电流特性并对其功率能量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放电图像观察分析放电的流光发展和发射光谱诊断活性物种的相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注入反应器能量主要来自纳秒脉冲电源。滑动型沿面放电产生的活性物种在水平方向分布更为均匀,第三电极施加负直流电压能够有效延长等离子体区域长度。相比于传统沿面放电,滑动型沿面放电有更大面积的等离子体及更均匀的活性粒子分布。开展了不同的载气组分、氧气含量及湿度等实验条件滑动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研究,通过计算降解率、能量效率及矿化率等指标,对不同条件下的降解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变量范围,结合响应曲面BBD模型,考察了目标响应量降解率与独立变量以及独立变量之间的显着性关系,进一步优化了滑动放电等离子体降解甲苯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证实滑动型沿面放电等离子体可以显着提升甲苯的降解性能,结合响应曲面软件分析可得脉冲电压幅值对降解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负直流电压幅值、氧气含量以及湿度。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和GC-MS分析,分析了降解甲苯副产物生成路径,推测甲苯到苯甲醛再到苯甲酸到小分子是主要的降解路径,其中苯甲醛、苯甲酸、甲醛和甲酸是降解甲苯过程中主要的副产物。与单一等离子体相比,滑动型放电等离子体协同Ag-Mn/γ-Al2O3催化剂对二甲苯有更好的降解和矿化性能。银与锰氧化物的结合提高了催化剂表面吸附氧的含量和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能,有利于VOCs和有机中间体的深度氧化。在4.6W的放电功率下,Ag-Mn/γ-Al2O3(1:2)催化剂达到了91.5%的降解效率和80.1%的矿化率,并且催化剂的引入有效的抑制了副产物臭氧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陈伯扦[8](2019)在《聚焦超声场的构建及其强化传热性能》文中研究指明超声强化传热是一种有效的有源强化传热技术,在工业换热器、空调、电子芯片散热等领域应用广泛。换热壁面的局部声强是超声强化传热的直接影响因素,但目前还没有学者通过改变声强分布来提高超声强化传热性能。本文通过构建聚焦超声场,大幅提高焦点声强,有效提高超声强化传热性能。提出了聚焦超声场的两个构建准则:干涉准则与驻波准则,定义了干涉系数与驻波系数,构建适用于超声强化传热的聚焦超声场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对聚焦超声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模拟声聚焦腔中的声波聚焦过程及声场分布情况,根据超声强化传热的实际工况对声聚焦腔进行工程化设计。对聚焦超声场理论模型中的干涉系数k1和驻波系数k2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干涉系数和驻波系数都为整数时能够有效实现超声波聚焦。实验测量了两组椭圆声聚焦腔和矩形腔中的实际声强分布情况,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非常吻合,椭圆声聚焦腔能够实现声聚焦,平均声强比矩形腔提高107.0%,验证了聚焦超声场的理论模型。同时,研究了聚焦超声场下的声流和空泡特征,结果表明,聚焦超声场的声源区域以体声流为主,而焦点区域以微声流为主;声源处主要为椭圆形空泡团,而在焦点区域能观察到彗星状空泡团,两者的生长和运动机理不同。发现了聚焦超声场的跨越作用和效应分离现象,对超声强化传热有重要意义。在自然对流条件下对比研究了椭圆声聚焦腔和矩形腔的强化传热性能,腔内超声强化率分布与声强分布吻合,聚焦超声场能够有效提高焦点处的强化传热性能,强化率最高达到74.7%,比矩形腔提高了31.8%。通过池沸腾实验对不同条件下的沸腾汽泡进行研究,观察到沸腾汽泡的超声悬浮现象以及特殊的桑葚状汽泡团,桑葚状汽泡团会影响聚焦超声的强化传热性能。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超声空泡的蒸发热泵理论,进一步解释了聚焦超声强化传热的作用机理。

武凯[9](2019)在《梯级利用电厂烟气废热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脱硫废水水质复杂,处理难度大,分析了现有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不足之处,基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梯级利用烟气余热处理脱硫废水技术,对于现有烟道蒸发液滴未蒸干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利用文丘里管对脱硫废水雾化和预蒸发处理的系统工艺,利用从静电除尘器后引入的余热烟气对雾化的液滴进行预蒸发,减小液滴粒径后送至主烟道内完成蒸干;对于现有烟道蒸发处理量不足的情况,提出了利用静电除尘器后的余热烟气以冲击式鼓泡的形式与废水直接接触进行热法浓缩,保证的脱硫废水的处理能力。文丘里雾化系统中气液比(雾化气量/雾化液量)(Nm3/L)在1620之间时,雾化效果较好;不同的鼓泡空气温度具有不同的最大蒸发量液位区间,最佳蒸发液位区间和最低蒸发液位随着空气温度的上升具有缓慢增大趋势,电厂工况条件下,鼓泡液位应在20 cm以下,当鼓泡空气温度为110℃,鼓泡液位为20 cm时,单位体积空气蒸发浓缩水量保持在0.035 L/m3水平。随着雾化蒸发液量的增大,抽取的烟气量越多,空预器后烟温降幅越大,蒸发液量在3 t/h时,空预器后烟温降5℃以内,抽取雾化烟气量为60000Nm3/h,占总烟气量比例的4.43%。由废水蒸发所导致的烟气温度下降和烟气湿度上升均会降低粉尘的比电阻,增大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实际烟气量增加2.4%(330MW机组,雾化蒸发2 t/h废水条件下),小幅降低除尘效率;综合烟气温降、烟气湿度增加增大除尘效率,烟气量增大减小除尘效率而言,废水的蒸发不会对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造成显着影响。在粉煤灰作为水泥掺合料的综合利用过程中,对氯元素的指标进行评估,水泥中氯元素含量限值为其质量的0.06%,当粉煤灰在水泥中的掺量在27.27%以下时,水泥中氯元素指标合格。

解立群[10](2018)在《钙化-碳化法处理一水硬铝石拜耳法赤泥的基础研究》文中指出铝工业是我国冶金行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氧化铝工业的高速发展,赤泥的综合利用已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由于赤泥堆存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消耗大量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和维护,且赤泥的强碱性致使环保压力剧增。针对上述情况,本文提出了“钙化-碳化法”处理一水硬铝石拜耳法赤泥的新工艺。钙化-碳化法通过钙化转型、碳化转型和低温溶铝过程改变了拜耳法赤泥的平衡相结构,得到主要成分为硅酸钙和碳酸钙的新型结构赤泥,可直接用于水泥工业或土壤化处理,实现了赤泥的无害化利用。本文主要针对该工艺的钙化转型、碳化分解两个核心反应过程进行详细研究,并且将物料钙化转型后不经固液分离直接进行了碳化处理,为该工艺的碳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1)对水化石榴石的生成过程和水化石榴石分别与CO2反应的过程进行热力学计算发现:温度越高,水化石榴石生成反应越不易进行;硅饱和系数低的水化石榴石更容易发生碳化反应;碳化分解过程受二氧化碳分压的影响不大。(2)赤泥钙化过程的DSC分析结果表明:赤泥钙化转型过程在吸热段的反应级数n1=2.40,活化能Ei=38.4kJ/mol,反应过程属混合控制;在放热段的反应级数n2=1.02,活化能E2=19.6 kJ/mol,也属混合控制,但活化能明显降低,说明高温条件有利于钙化转型过程的进行。以纯物质合成的水化石榴石为原料,对其碳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温度和硅饱和系数对碳化过程有重要的影响,提高温度有利于水化石榴石的碳化分解。对于低硅饱和系数的水化石榴石,在90℃时,0.5 h内分解过程基本完成;对于高饱和系数的水化石榴石,需要提高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才能达到理想的分解率。CO2压力对碳化过程的影响不大。(3)使用钙化过程与碳化过程分步进行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水硬铝石赤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赤泥在温度为160℃,钙硅摩尔比为2.5:1,液固比为3:1,保温时间为1h的钙化条件;以及温度为120℃,CO2气体压力为1.2 MPa,液固比为5:1,保温时间为1h的碳化条件下,再经溶铝处理后得到的新型结构赤泥中的Na2O残留量0.17%,氧化铝回收率为35.2%。最终渣的物相组成为碳酸钙与硅酸钙。(4)使用钙化后直接碳化的方式处理一水硬铝石赤泥,并与分步碳化方式效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钙化后直接碳化处理的溶铝渣中Na2O含量为0.23%,氧化铝回收率为35.6%,与分步碳化处理的结果十分接近。从XRD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碳化渣和溶铝渣中物相基本一致,碳化渣中还残留未反应的水化石榴石,溶铝渣的主要成分为硅酸钙和碳酸钙。不同温度条件的对比试验进一步证明钙化后未固液分离造成的液体中少量NaOH残留没有对碳化效果造成太大影响。(5)考察了 NaOH对钙化渣碳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化渣的碳化过程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下进行效果更佳。溶液中NaOH浓度为30g/L时,Al2O3的回收率达到了 44.5%,最终渣中Na2O含量为0.9%。考察了 NaOH对钙化渣直接碳化整体工艺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溶液中NaOH浓度为40 g/L时,Al2O3的回收率达到了 40.5%,最终渣中Na2O含量为0.62%。(6)利用实验室自主设计的新型叠管式搅拌溶出反应器、射流式碳化反应器,进行了 200L规模的扩大实验。拜耳法赤泥经过钙化-分离碳化处理后,氧化铝回收率30.8%,Na2O残留量为0.56%。钙化-直接碳化处理后,氧化铝回收率31.7%,Na2O残留量为0.74%。

二、一个观察蒸汽压的小实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观察蒸汽压的小实验(论文提纲范文)

(2)InGaN/GaN多量子阱中缺陷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GaN基半导体化合物的基本物理特性
        1.2.1 Ⅲ族氮化物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
        1.2.2 InGaN/GaN多量子阱(MQWs)结构
    1.3 GaN基LED简述
        1.3.1 LED结构
        1.3.2 LED发光原理
        1.3.3 LED Efficiency Droop
    1.4 GaN基LED的缺陷研究进展
        1.4.1 点缺陷
        1.4.2 位错
        1.4.3 V-pit缺陷
    1.5 GaN基LED原位透射显微镜实验研究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6.1 选题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GaN薄膜生长和表征方法
    2.1 引言
    2.2 MOCVD设备
        2.2.1 MOCVD设备现状
        2.2.2 MOCVD设备组成和优势
    2.3 MOCVD生长原理
        2.3.1 MOCVD原理
        2.3.2 MOCVD工艺
    2.4 高分辨X射线光谱仪
        2.4.1 HRXRD简介
        2.4.2 MQWs衍射运动学
    2.5 聚焦离子束刻蚀机
    2.6 透射电子显微镜
    2.7 原位透射电子显微实验方法
    2.8 光致发光谱仪
    2.9 本章小结
3. 原位老化下蓝、绿光InGaN/GaN MQWs的点缺陷产生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原位老化下蓝光InGaN/GaN MQWs的点缺陷产生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3.2.1 GaN基蓝光LED外延生长
        3.2.2 HRXRD、STEM和PL结果与讨论
    3.3 原位老化下蓝光InGaN/GaN MQWs的点缺陷产生及其发光特性研究
        3.3.1 GaN基绿光LED生长及TEM样品制备
        3.3.2 结构、性能及理论模拟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V-pits缺陷生长机理及对绿光InGaN/GaN MQWs发光性能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GaN/AlGaN V-pits生长机理研究
        4.2.1 实验部分
        4.2.2 V-pits的结构分析及其生长机理分析
    4.3 绿光InGaN/GaN MQWs中V-pits对其发光特性的影响研究
        4.3.1 GaN基绿光LED外延生长
        4.3.2 V-pits的结构、发光特性以及相关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V-pits缺陷调控生长三基色InGaN/GaN MQWs白光LED
    5.1 引言
    5.2 三基色InGaN/GaN MQWs外延生长
    5.3 结果分析
        5.3.1 SEM表面形貌分析
        5.3.2 HRXRD分析
        5.3.3 STEM分析
        5.3.4 CL分析
        5.3.5 PL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原位电学TEM下绿光LED中InGaN/GaN MQWs的缺陷行为
    6.1 引言
    6.2 GaN基绿光LED原位电学芯片制备
    6.3 原位实验结果与讨论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3)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1.2.1 多糖提取
        1.2.2 多糖分离纯化
        1.2.3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番石榴叶的药用价值
    1.4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糖的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工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2.3.2 多糖提取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2.3.3 番石榴叶多糖热浸提
        2.3.4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分析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番石榴叶粉末的表观形态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超声辅助提取各变量对番石榴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2.4.2 超声辅助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响应面优化分析
        2.4.3 最优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
        2.4.4 番石榴叶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
        2.4.5 超声处理对番石榴叶结构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番石榴叶多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3.4.2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测定
        3.4.3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定
        3.4.4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淀粉酶活性测定
        3.4.5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3.4.6 番石榴叶多糖降血糖作用分析
        3.4.7 统计学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3.5.2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3.5.3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3.5.4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淀粉酶能力
        3.5.5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
        3.5.6 番石榴叶多糖体内降血糖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番石榴叶多糖纯化与结构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番石榴叶多糖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分离
        4.3.2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分析
        4.3.3 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测定
        4.3.4 番石榴叶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4.3.5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
        4.3.6 甲基化分析
        4.3.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8 核磁共振(NMR)分析
        4.3.9 三股螺旋构象分析
        4.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3.11 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分析
        4.3.12 体外降血糖活性评估
        4.3.1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番石榴叶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4.4.2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
        4.4.3 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
        4.4.4 番石榴叶多糖单糖组成
        4.4.5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结果分析
        4.4.6 甲基化结果分析
        4.4.7 FT-IR谱图分析
        4.4.8 NMR谱图分析
        4.4.9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4.4.10 SEM结果分析
        4.4.11 体外抗氧化能力
        4.4.12 体外降血糖活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番石榴叶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模拟胃消化
        5.3.2 模拟肠消化
        5.3.3 各消化阶段多糖分子量测定
        5.3.4 消化体系中还原糖测定
        5.3.5 消化体系中游离单糖测定
        5.3.6 抗氧化活性测定
        5.3.7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5.4.2 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还原糖和游离单糖的变化
        5.4.3 多糖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5.4.4 多糖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固态发酵提高番石榴叶多糖产量和活性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菌种及培养基
        6.2.2 原料与试剂
        6.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固态发酵番石榴叶
        6.3.2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提取
        6.3.3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组分分析
        6.3.4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测定
        6.3.5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FT-IR分析
        6.3.6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SEM分析
        6.3.7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
        6.3.8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
        6.3.9 发酵过程中关键降解酶活力测定
        6.3.10 发酵前后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分析
        6.3.11 发酵前后基质微观形貌分析
        6.3.12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发酵时间对番石榴叶多糖产量的影响
        6.4.2 不同发酵程度的番石榴叶多糖的化学组成
        6.4.3 不同发酵程度的番石榴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6.4.4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的FT-IR分析
        6.4.5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的SEM分析
        6.4.6 发酵程度对番石榴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影响
        6.4.7 发酵程度对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6.4.8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番石榴叶过程中相关降解酶活力变化
        6.4.9 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过程中相关降解酶活力变化
        6.4.10 发酵前后番石榴叶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变化
        6.4.11 发酵对番石榴叶表观结构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低损耗As-Se硫系光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绪论
    1.1 硫系玻璃与光纤概述
        1.1.1 硫系玻璃
        1.1.2 硫系玻璃光纤
    1.2 硫系光纤的应用与实用化光纤研究现状
        1.2.1 红外激光导能
        1.2.2 光纤传感与检测
        1.2.3 光纤的超连续谱输出
        1.2.4 实用化光纤研究现状
    1.3 硫系玻璃光纤制备工艺
        1.3.1 双坩埚法
        1.3.2 管棒法
        1.3.3 浇铸法
        1.3.4 挤压法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4.1 高纯As-Se玻璃的制备
        1.4.2 As-Se玻璃预制棒的制备
        1.4.3 光纤拉丝工艺研究
        1.4.4 光纤的性能测试
2 理论基础
    2.1 硫系玻璃基础原理
        2.1.1 硫系玻璃的定义与特点
        2.1.2 玻璃的红外透射光谱
        2.1.3 玻璃的膨胀系数
        2.1.4 玻璃中的杂质和缺陷
        2.1.5 玻璃制备提纯工艺
    2.2 光纤基础原理
        2.2.1 光纤结构和传输模式
        2.2.2 光纤损耗
        2.2.3 光纤的色散
3 高纯硫系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3.1 玻璃的提纯实验
        3.1.1 直接提纯法
        3.1.2 间接提纯法
        3.1.3 开放式蒸馏法
    3.2 原料Se的预提纯
    3.3 玻璃样品的制备
        3.3.1 玻璃的熔制与退火
    3.4 玻璃的加工与测试方法
    3.5 As-Se硫系玻璃的性能研究
        3.5.1 As40Se58Te2和As40Se60玻璃测试
        3.5.2 As39Se61和As38Se62玻璃测试
    3.6 本章小结
4 单模As-Se红外玻璃光纤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4.1 单模光纤的制备
        4.1.1 光纤预制棒的制备
        4.1.2 光纤的拉制过程
    4.2 光纤的结构参数及性能分析
        4.2.1 光纤结构与端面分析
        4.2.2 光纤损耗测试
        4.2.3 单模光纤超连续谱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去皮挤压法的完美芯包结构的光纤制备
    5.1 光纤的制备
        5.1.1 去皮ISE与传统ISE预制棒制备对比
        5.1.2 拉丝工艺探索
    5.2 光纤的性能分析
        5.2.1 两种挤压法预制棒与光纤端面对比
        5.2.2 光纤光斑测试
        5.2.3 光纤损耗对比与模拟色散
        5.2.4 多模光纤超连续谱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Abstract of Thesis
论文摘要

(5)板式塔的性能研究与导向筛板塔在离子液体吸收过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板式塔的研究背景
        1.1.1 筛板型板式塔
        1.1.2 浮阀型板式塔
        1.1.3 帽罩型板式塔
        1.1.4 复合型板式塔
    1.2 板式塔的流体力学研究进展
        1.2.1 气液两相接触状态
        1.2.2 塔板压降
        1.2.3 漏液
        1.2.4 雾沫夹带
    1.3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精馏塔研究中的进展
        1.3.1 拟单相模型
        1.3.2 混合模型
        1.3.3 双流体模型
    1.4 离子液体的热力学研究
        1.4.1 COSMO-RS模型
        1.4.2 UNIFAC-Lei模型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塔板两相流场CFD模型的建立
    2.1 气液两相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2.1.1 气液两相流场的动量传递模型
        2.1.2 气液两相间动量传递源项
    2.2 湍流模型
        2.2.1 二阶矩模式
        2.2.2 涡粘性模式
    2.3 近壁处理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导向筛板的性能研究与CFD模拟
    3.1 导向筛板的结构
        3.1.1 导向筛板的设计思想
        3.1.2 导向筛板的结构及特点
    3.2 导向筛板的实验研究
        3.2.1 实验装置与流程
        3.2.2 实验方法
    3.3 导向筛板的CFD模拟
        3.3.1 CFD模型的建立
        3.3.2 动量传递源项
        3.3.3 边界条件及网格的划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数据
        3.4.2 结果分析
        3.4.3 流体力学参数的研究
        3.4.4 导向孔的定量设计模型
    3.5 模型验证
        3.5.1 实验设备的改造项目
        3.5.2 工业设备的改造项目
    3.6 小结
第四章 梯形浮阀塔板的结构优化
    4.1 梯形浮阀塔板的尺寸及结构优化
    4.2 流体力学实验
        4.2.1 实验条件
        4.2.2 实验数据
        4.2.3 结果分析
    4.3 CFD模型
        4.3.1 CFD模型方程
        4.3.2 网格生成
        4.3.3 边界条件的设置
    4.4 模拟结果与讨论
        4.4.1 气液两相分布
        4.4.2 液相速度以及清液层高度分布
        4.4.3 液相体积含率分布
    4.5 小结
第五章 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的开发研究
    5.1 新型导向立体板填复合塔板的结构尺寸
        5.1.1 设计思想
        5.1.2 结构与特点
        5.1.3 新型立体复合塔板的气、液相流动
    5.2 流体力学实验
        5.2.1 实验条件
        5.2.2 实验数据
        5.2.3 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5.3 干板压降模型
        5.3.1 导向孔的压力损失
        5.3.2 立体筛孔帽罩的压力损失
        5.3.3 规整填料的压力损失
        5.3.4 复合塔板的干板压降
    5.4 CFD模型
        5.4.1 CFD模型方程
        5.4.2 网格生成
        5.4.3 边界条件设置
    5.5 模拟结果分析讨论
        5.5.1 干板压降
        5.5.2 气液两相分布
        5.5.3 液相速度x分量
    5.6 小结
第六章 离子液体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6.1 COSMO-RS模型
    6.2 UNIFAC-Lei模型
    6.3 酯类VOCs的吸收
        6.3.1 气液相平衡实验
        6.3.2 吸收实验
        6.3.3 数据
        6.3.4 离子液体的筛选
        6.3.5 表面电荷密度分析
        6.3.6 过剩焓分析
        6.3.7 相互作用能量分析
        6.3.8 汽液相平衡分析
        6.3.9 吸收实验结果分析
        6.3.10 吸收过程模拟
    6.4 甲醇和甲缩醛的吸收
        6.4.1 气液相平衡实验
        6.4.2 吸收实验
        6.4.3 数据
        6.4.4 汽液相平衡分析
        6.4.5 表面电荷密度分析
        6.4.6 过剩焓分析
        6.4.7 相互作用能量分析
        6.4.8 相互作用力分析
        6.4.9 吸收过程模拟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6)二维拓扑绝缘体1T’-WTe2与锡烯的MBE生长与STM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量子世界
    1.2 从霍尔效应到量子霍尔效应
    1.3 拓扑能带理论
    1.4 Z2拓扑绝缘体
    1.5 拓扑分类的推广
    1.6 二维拓扑绝缘体的实验进展
        1.6.1 HgTe量子阱
        1.6.2 Bi(111) bilayer
        1.6.3 2D ZrTe_5
        1.6.4 Silence,Germanene
        1.6.5 Bi_(14)Rh_3I_9
    1.7 二维拓扑绝缘体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
    1.8 论文内容安排
第二章 实验仪器和实验原理
    2.1 真空技术
    2.2 分子束外延生长(MBE)
    2.3 RHEED(高能电子衍射)
    2.4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技术原理
        2.4.1 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的基本原理
        2.4.2 恒流形貌图
        2.4.3 微分电导谱
        2.4.4 准粒子干涉
    2.5 针尖的制备与检验
    2.6 STM的主要构造
    2.7 振动隔离
    2.8 极低温强磁场环境的引入
    2.9 实验仪器
第三章 单层二维拓扑绝缘体1T'-WTe_2的MBE生长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方法
    3.3 单层1T'-WTe_2的分子束外延生长
    3.4 单层1T'-WTe_2的微分电导谱
    3.5 1T'-WTe_2拓扑边边缘态的直接观测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单层1T'-WTe_2准粒子干涉研究与库仑能隙的观测
    4.1 研究背景
    4.2 单层1T'-WTe_2的表面形貌与STS谱测量
    4.3 单层1T'-WTe_2的准粒子干涉研究
    4.4 单层1T'-WTe_2的表面电子掺杂研究
    4.5 能隙起源的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单层二维拓扑绝缘体锡烯的MBE生长与表面性质的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衬底选择与制备
    5.3 锡烯的室温生长
    5.4 锡烯的低温生长
    5.5 锡烯的电子结构
    5.6 Stanene R3的边缘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已发表与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纳秒脉冲滑动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VOCs的概述
        1.1.1 VOCs的定义与来源
        1.1.2 VOCs的危害
        1.1.3 VOCs控制技术
    1.2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VOCs技术
        1.2.1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VOCs的机理
        1.2.2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VOCs反应器类型
        1.2.3 滑动型沿面DBD
    1.3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VOCs技术
        1.3.1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气体的原理
        1.3.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气体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2 实验装置与方法
    2.1 实验装置
        2.1.1 电气测量装置
        2.1.2 光学测量装置
        2.1.3 气路装置
    2.2 实验参数的计算
        2.2.1 电源输出功率的计算
        2.2.2 VOCs降解效率的计算
        2.2.3 VOCs能量效率的计算
        2.2.4 碳氧化物选择性的计算
        2.2.5 臭氧浓度的测定
    2.3 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2.3.1 催化剂的制备
        2.3.2 催化剂的表征手段
3 滑动型沿面放电的光电特性研究
    3.1 滑动型沿面放电与传统沿面放电特性研究
    3.2 脉冲电压幅值和直流电压幅值对滑动型沿面放电特性影响
        3.2.1 脉冲电压幅值对滑动型沿面放电光电特性的影响
        3.2.2 直流电压幅值对纳秒脉冲沿面滑动放电特性的影响
    3.3 滑动型沿面放电的光学特性研究
    3.4 滑动型沿面放电活性粒子的诊断
    3.5 本章小结
4 滑动型沿面放电降解甲苯的研究
    4.1 滑动型沿面放电降解VOCs
    4.2 载气组分含量和载气湿度的影响
        4.2.1 载气氧含量的影响
        4.2.2 载气湿度的影响
    4.3 响应曲面优化设计
        4.3.1 模型建立与回归分析
        4.3.2 多响应曲面分析
        4.3.3 模型优化的结果与验证
    4.4 滑动型沿面放电等离子体降解副产物的GC-MS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Ag-Mn催化剂降解二甲苯气体
    5.1 催化剂表征
        5.1.1 SEM表征
        5.1.2 XRD表征分析
        5.1.3 XPS表征分析
        5.1.4 TPR表征分析
        5.1.5 BET表征分析
    5.2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Ag-Mn/γ-Al_2O_3 催化降解二甲苯
        5.2.1 Ag-Mn/γ-Al_2O_3 催化剂组分分配比的影响
        5.2.2 载气湿度的影响
        5.2.3 载气氧含量的影响
    5.3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Ag-Mn/γ-Al_2O_3 催化降解二甲苯的产物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聚焦超声场的构建及其强化传热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超声波及其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2.1 超声波的分类
        1.2.2 声聚焦技术
        1.2.3 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产生的效应
        1.2.4 超声波强化传热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焦超声场的构建准则与理论模型
    2.1 引言
    2.2 聚集声场理论模型构建
        2.2.1 构建准则I:干涉准则
        2.2.2 构建准则II:驻波准则
        2.2.3 聚集超声场理论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焦超声场仿真分析及参数优化
    3.1 引言
    3.2 脉冲声波的动态聚焦过程
    3.3 声聚焦腔的工程化设计及其瞬态聚焦过程
        3.3.1 声聚焦腔的工程化设计
        3.3.2 椭圆声聚焦腔对连续正弦波的聚焦过程
        3.3.3 时均声场分布
    3.4 干涉系数k_1对聚焦声场的影响
    3.5 驻波系数k_2对聚焦声场的影响
        3.5.1 驻波系数k_2取不同整数时对声场的影响
        3.5.2 驻波系数k_2取非整数时对声场的影响
    3.6 声源宽度对聚焦声场的影响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声场分布及声流和空泡特征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装置与测量方法
    4.3 声聚焦腔内的声强分布
    4.4 聚焦超声场下的声流特征分析
    4.5 聚焦超声场下的超声空泡特征分析
        4.5.1 椭圆声聚焦腔焦点区域的超声空泡
        4.5.2 椭圆声聚焦腔声源区域的超声空泡
        4.5.3 聚焦超声场的跨越作用
        4.5.4 聚集超声场的效应分离特性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焦超声场的强化传热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自然对流条件下的超声强化传热实验
        5.2.1 实验装置
        5.2.2 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5.2.3 实验误差及不确定度
        5.2.4 换热腔内不同位置的换热系数及超声强化率
    5.3聚焦超声场池沸腾实验
        5.3.1 实验装置
        5.3.2 聚焦超声场焦点的强化传热性能研究
        5.3.3 聚焦超声场下的沸腾气泡特征
    5.4 聚焦超声强化传热的蒸发热泵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梯级利用电厂烟气废热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背景
    1.2 脱硫废水主流处理技术对比与烟道蒸发的可重塑性
    1.3 国内外脱硫废水烟道蒸发技术现状
    1.4 小结
第2章 燃煤电厂低温余热烟气蒸发能力分析
    2.1 研究背景
    2.2 热能计算原理与蒸发过程分析
        2.2.1 热能计算原理
        2.2.2 蒸发过程分析
        2.2.3 废水蒸发可利用烟气温度区间
    2.3 燃煤电厂低温余热烟气蒸发能力计算
        2.3.1 除尘器前烟气蒸发能力计算
        2.3.2 除尘器后烟气蒸发能力计算
        2.3.3 脱硫吸收塔的蒸发能力
    2.4 小结
第3章 纯水蒸发浓缩特性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文丘里管雾化蒸发特性探究
        3.2.1 实验系统及装置
        3.2.2 实验及讨论
    3.3 文丘里管雾化粒径分析
        3.3.1 雾化粒径模型计算结果
        3.3.2 实际雾化粒径测量
        3.3.3 实测雾化粒径与计算雾化粒径的对比与分析
    3.4 喷射式鼓泡塔蒸发浓缩特性探究
        3.4.1 实验系统及装置
        3.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实际脱硫废水蒸发浓缩特性研究
    4.1 脱硫废水水质
    4.2 文丘里雾化蒸发系统实验
    4.3 鼓泡塔热法浓缩系统实验
    4.4 实际脱硫废水与纯水蒸发特性对比
    4.5 小结
第5章 燃煤电厂脱硫废水蒸发产物特性
    5.1 研究背景
    5.2 脱硫废水固态蒸发产物特性
        5.2.1 1号脱硫废水(三联箱前)固态蒸发产物特性
        5.2.2 1号脱硫废水(三联箱后)固态蒸发产物特性
        5.2.3 静电除尘器灰样特性及脱硫废水固态蒸发产物脱除问题
    5.3 小结
第6章 工艺系统热量衡算
    6.1 研究背景
    6.2 雾化气量的确定
    6.3 热量衡算
        6.3.1 文丘里管的雾化蒸发工艺热量平衡
        6.3.2 鼓泡塔热法浓缩工艺热量平衡
        6.3.3 系统工艺热量平衡
    6.4 小结
第7章 新增工艺对原有系统影响评价
    7.1 研究背景
    7.2 对除尘器的影响
    7.3 对飞灰综合利用的影响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实际雾化粒径检测报告
附录2 符号说明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钙化-碳化法处理一水硬铝石拜耳法赤泥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铝土矿资源
        1.1.1 世界铝土矿资源
        1.1.2 中国铝土矿资源
    1.2 氧化铝生产方法
        1.2.1 拜耳法
        1.2.2 烧结法
        1.2.3 拜耳—烧结联合
    1.3 赤泥的性质及危害
        1.3.1 赤泥的物化性质
        1.3.2 赤泥的危害
    1.4 赤泥综合利用技术现状
        1.4.1 赤泥作为建材原料利用
        1.4.2 赤泥在冶金领域的应用研究
        1.4.3 赤泥在土壤改良和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
        1.4.4 赤泥应用于其他领域
    1.5 钙化-碳化法新工艺及研究情况
        1.5.1 钙化-碳化法的提出
        1.5.2 研究情况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1.1 实验原料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2.2 实验设备及检测仪器
        2.2.1 实验设备
        2.2.2 检测仪器
    2.3 实验操作过程
        2.3.1 钙化实验
        2.3.2 碳化实验
        2.3.3 溶铝实验
        2.3.4 计算方法
第3章 钙化-碳化过程热力学分析
    3.1 水化石榴石生成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2 水化石榴石与CO_2反应过程的热力学分析
        3.2.1 水化石榴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ΔG~0
        3.2.2 温度对ΔG_T的影响
        3.2.3 CO_2分压对ΔG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钙化-碳化过程动力学研究
    4.1 赤泥钙化的动力学
    4.2 碳化分解过程的动力学
        4.2.1 碳化分解动力学实验
        4.2.2 合成水化石榴石的表征
        4.2.3 温度的影响
        4.2.4 压力的影响
        4.2.5 硅饱和系数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处理赤泥工艺过程的研究
    5.1 赤泥钙化转型过程研究
        5.1.1 温度的影响
        5.1.2 钙硅比的影响
        5.1.3 液固比的影响
    5.2 碳化工艺的实验研究
        5.2.1 液固比的影响
        5.2.2 温度的影响
        5.2.3 压力的影响
        5.2.4 CO_2浓度对碳化结果的影响
        5.2.5 40%CO_2气体压力对碳化结果的影响
    5.3 碳化渣溶铝的反应研究
        5.3.1 温度的影响
        5.3.2 液固比的影响
        5.3.3 NaOH浓度的影响
        5.3.4 溶铝时间的影响
    5.4 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钙化渣直接碳化
    6.1 两种碳化方式的对比
        6.1.1 最优条件对比试验
        6.1.2 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比实验
        6.1.3 产物表征
    6.2 NaOH浓度对碳化过程的影响
        6.2.1 NaOH对最终结果的影响
        6.2.2 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6.3 NaOH对钙化渣直接碳化整体工艺的影响
        6.3.1 NaOH对钙化渣的影响
        6.3.2 钙化渣的表征
        6.3.3 NaOH对最终渣的影响
        6.3.4 产物的表征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处理赤泥的扩大实验
    7.1 实验设备
        7.1.1 钙化实验设备
        7.1.2 碳化实验设备
        7.1.3 其他辅助设备
    7.2 实验过程
        7.2.1 钙化与碳化分步操作扩大实验
        7.2.2 钙化渣直接碳化扩大实验
    7.3 结果与讨论
        7.3.1 分步碳化实验结果
        7.3.2 钙化渣直接碳化实验结果
    7.4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四、一个观察蒸汽压的小实验(论文参考文献)

  • [1]技术伦理学视域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与评价研究[D]. 李娜娜.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InGaN/GaN多量子阱中缺陷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D]. 刘青明.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1)
  • [3]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D]. 罗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低损耗As-Se硫系光纤关键制备技术研究[D]. 薛祖钢. 宁波大学, 2019(06)
  • [5]板式塔的性能研究与导向筛板塔在离子液体吸收过程中的应用[D]. 赵洪康. 北京化工大学, 2019(06)
  • [6]二维拓扑绝缘体1T’-WTe2与锡烯的MBE生长与STM表征[D]. 宋业恒. 南京大学, 2019(01)
  • [7]纳秒脉冲滑动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催化降解VOCs的研究[D]. 邱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8]聚焦超声场的构建及其强化传热性能[D]. 陈伯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梯级利用电厂烟气废热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D]. 武凯. 华北电力大学, 2019(01)
  • [10]钙化-碳化法处理一水硬铝石拜耳法赤泥的基础研究[D]. 解立群. 东北大学, 2018(01)

标签:;  ;  ;  

一个观察蒸气压的小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