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棒稳定控制论文_彭高丰,刘刚,冷洋,陶能如,赵娜

导读:本文包含了鲁棒稳定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稳定,自适应,不确定性,线性,系统,端电压,风电。

鲁棒稳定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彭高丰,刘刚,冷洋,陶能如,赵娜[1](2019)在《网络控制系统抗饱和鲁棒稳定及H_∞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执行器饱和的时变时滞网络控制系统,研究了系统在不等间隔采样下的抗饱和鲁棒稳定及H_∞性能。首先,对于具有执行器饱和特性的连续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了抗饱和控制器,建立了控制输入数学模型。通过对采样间隔和时变时滞的分析与处理,建立了闭环系统的离散数学模型。运用一种不确定项的处理方法,实现了用系统状态表示系统其它不确定项。然后,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运用控制方法及线性处理方法,获得了基于LMI描述的系统时滞无关稳定性判据。最后,通过与其他文献方法对保证系统渐近稳定且范数界取不同值下时滞上界的比较,说明了本文结论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迟福建,刘聪,申刚,尚德华,田艳华[2](2019)在《端电压及功角双重稳定约束鲁棒自适应励磁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励磁系统非线性控制的端电压和功角双重稳定约束,基于非线性坐标变换方法,构建励磁系统非线性等价系统模型,采用鲁棒自适应设计方法实现Lyapunov函数构建、参数自适应估计和等价系统耗散稳定控制。在输出功率增加和叁相接地故障状态下,对新的励磁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测试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反演鲁棒励磁控制方法,状态变量波动次数减少50%,端电压和功角稳定时间由0.2 s缩短为0.1 s,端电压始终保持为额定电压,没有出现电压偏移问题,不确定参数能够在0.05 s内完成估测。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励磁系统暂态稳定能力和端电压恒定控制精度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测试》期刊2019年04期)

李岩,牟春晖,聂聆聪[3](2019)在《基于μ综合的宽包线冲压发动机多变量鲁棒稳定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避免控制律设计结果出现较大的保守性,考虑冲压发动机的宽包线、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未建模动态特性等问题,研究了基于μ综合方法的发动机多变量控制算法设计。建立了一种发动机模型,给出了标称模型的选择和权函数设置与选取,用D-K迭代获得了μ综合控制器。数值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μ综合设计的多变量鲁棒控制器在发动机宽包线范围内均满足控制性能指标要求,验证了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实现了单个控制器控制多个发动机状态点的功能,避免传统控制模式中复杂的动态调参过程。(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朱志明,符平坡,夏铸亮,程世佳[4](2019)在《基于极点配置的逆变焊接电源最小拍控制及其稳定鲁棒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最小拍控制律应用于基于全桥功率变换电路的逆变焊接电源恒流输出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然而最小拍控制对焊接回路的电感值变化较为敏感,系统的稳定鲁棒性较差。电源输出电缆会给焊接回路带来额外寄生电感,并将有可能导致最小拍控制失稳。采用极点配置法对最小拍控制律进行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控制系统对电感值变化的适应能力。实验结果和研究表明:系统的鲁棒性随着配置极点的个数和极点与原点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强,但动态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通过调整配置极点的个数和位置,能够实现控制系统稳定鲁棒性和快速性的折中和平衡,满足实际焊接电源输出特性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宋江鹏,周荻,孙广利,祁智辉[5](2018)在《基于自适应模型补偿的双级惯性稳定平台鲁棒控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更加优越的跟踪精度,光电惯性稳定平台采取粗、精双级控制系统形式。其中,粗级控制系统为常规的陀螺稳定平台,而精级控制系统由二级微动伺服控制系统组成,用来控制成像光路中透镜的精密运动。首先,本文对双级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建模,将其表示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耦合控制系统。然后,针对双级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特点,推导了基于自适应模型前馈补偿的综合鲁棒H_∞控制策略,保证了双级控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实现良好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然后,通过Lyapunov方法证明了双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8年11期)

范晓雯,李恩平[6](2018)在《基于鲁棒稳定的一线快递员工流动控制模型的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电商经济迅速崛起和发展,带动快递业进入高速增长期,并吸收大量劳动力进入该行业,如何有效控制一线快递员工高频流动成为快递企业面临的紧要问题.分析了引起一线快递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构建不确定时滞的员工动态控制模型,利用LMI工具箱求出保持系统稳定的可行解.最后以DB快递公司为例,检验了不同控制方法在不同业务期的有效性,并具体说明了在一般业务期,次热门业务期和热门业务期的一线快递员工流动控制过程.(本文来源于《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期刊2018年10期)

李岩,滕云,冷欧阳,苑舜,贺欢[7](2018)在《风电出力不确定时滞扰动下送端电网功角稳定鲁棒最优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考虑风电波动不确定性的送端电网功角稳定问题,研究了线性送端电网功角稳定的不确定时滞系统模型及其优化控制目标函数;建立了不考虑系统不确定性的鲁棒优化控制策略;提出了基于滑模控制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鲁棒控制策略。通过单机-无穷大系统模型,对风电送端电网功角稳定控制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8年05期)

付兴建,郭宏梅,李迎春,黄英华[8](2018)在《基于鲁棒滤波的磁悬浮装置稳定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一类同时具有外界干扰和范数有界的参数摄动时滞系统,研究了其鲁棒H∞滤波的问题,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设计了鲁棒H∞滤波器。通过线性化磁悬浮系统运动方程模型,建立了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得到了其状态空间方程,并将所设计的鲁棒H∞滤波器应用于磁悬浮系统位置的稳定控制,由实验可以看出,悬浮盘片可以很快的稳定到初始位置并保持基本的平衡状态,从而验证了所设计的鲁棒H∞滤波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李岩,滕云,冷欧阳,苑舜[9](2018)在《风电交直流通道互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线性变参数鲁棒反馈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交直流系统中影响暂态稳定电磁转矩和机械转矩平衡控制问题变参数特性,结合大规模风电功率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将直流通道功率控制与互联系统内机械功率作为控制目标的互联系统暂态稳定的线性变参数鲁棒反馈控制方法,以提高经交直流风电通道互联的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针对互联系统暂态过程的强非线性特性,建立了线性变参数模型;根据暂态过程系统出现的功率差额和风电出力不确定度,将系统暂态过程设计为变参数的线性化模型。对线性变参数模型设计H∞鲁棒输出反馈控制器及其在线求解算法。根据线性变参数设计点和鲁棒控制器,提出了互联系统暂态稳定控制策略拓扑及传递函数。应用交直流联络线互联形成的4个等值电网互联系统进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出线性变参数鲁棒反馈控制模型,具有较好的响应特性和暂态稳定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8年04期)

王慎航,张焕鑫,杨轶,许琦,林瑞仕[10](2018)在《基于鲁棒自适应反步法的四轴平台稳定回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四轴平台稳定回路系统存在模型未知、参数不确定以及外界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鲁棒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首先,结合反步法理论,设计合适的虚拟控制量,补偿了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对稳定回路的影响;然后,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和光滑投影算法,设计了参数自适应律,实现了对稳定回路中未知参数的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模型未知、参数不确定以及外界干扰有良好的抑制能力,能确保平台稳定回路有良好的鲁棒和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航天控制》期刊2018年02期)

鲁棒稳定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励磁系统非线性控制的端电压和功角双重稳定约束,基于非线性坐标变换方法,构建励磁系统非线性等价系统模型,采用鲁棒自适应设计方法实现Lyapunov函数构建、参数自适应估计和等价系统耗散稳定控制。在输出功率增加和叁相接地故障状态下,对新的励磁控制方法进行仿真测试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反演鲁棒励磁控制方法,状态变量波动次数减少50%,端电压和功角稳定时间由0.2 s缩短为0.1 s,端电压始终保持为额定电压,没有出现电压偏移问题,不确定参数能够在0.05 s内完成估测。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励磁系统暂态稳定能力和端电压恒定控制精度具有一定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棒稳定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彭高丰,刘刚,冷洋,陶能如,赵娜.网络控制系统抗饱和鲁棒稳定及H_∞性能分析[J].控制工程.2019

[2].迟福建,刘聪,申刚,尚德华,田艳华.端电压及功角双重稳定约束鲁棒自适应励磁控制[J].中国测试.2019

[3].李岩,牟春晖,聂聆聪.基于μ综合的宽包线冲压发动机多变量鲁棒稳定控制研究[J].推进技术.2019

[4].朱志明,符平坡,夏铸亮,程世佳.基于极点配置的逆变焊接电源最小拍控制及其稳定鲁棒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宋江鹏,周荻,孙广利,祁智辉.基于自适应模型补偿的双级惯性稳定平台鲁棒控制(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8

[6].范晓雯,李恩平.基于鲁棒稳定的一线快递员工流动控制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8

[7].李岩,滕云,冷欧阳,苑舜,贺欢.风电出力不确定时滞扰动下送端电网功角稳定鲁棒最优控制[J].可再生能源.2018

[8].付兴建,郭宏梅,李迎春,黄英华.基于鲁棒滤波的磁悬浮装置稳定控制[J].电子测量技术.2018

[9].李岩,滕云,冷欧阳,苑舜.风电交直流通道互联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线性变参数鲁棒反馈控制[J].可再生能源.2018

[10].王慎航,张焕鑫,杨轶,许琦,林瑞仕.基于鲁棒自适应反步法的四轴平台稳定回路控制[J].航天控制.2018

论文知识图

参数空间鲁棒稳定区域的值水头下各状态变量过渡过程(鲁水头下各状态变量过渡过程(鲁轨道快速机动期间的姿态鲁棒稳定水头下各状态变量过渡过程(鲁

标签:;  ;  ;  ;  ;  ;  ;  

鲁棒稳定控制论文_彭高丰,刘刚,冷洋,陶能如,赵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