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sky长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Modelsky长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一、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马燕宁[1](2021)在《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俄罗斯外交以其强硬的风格而备受瞩目,“扩张”被认为是俄罗斯历史的主旋律。可细查历史,在俄罗斯外交中亦不乏“韬光养晦”的案例。本论文主要研究的是俄罗斯外交中的规律,其核心问题是俄罗斯外交中的“扩张”“收缩”现象是否以周期呈现,如果是,则导致这一规律的原因是什么以及了解这一规律对理解当今俄罗斯外交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周期理论作为认识论的基础。线性历史观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主流,而以周期视角观历史则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历史中定期重复出现的现象。在人文社科领域,经济学是最早并卓有成效得引入周期概念并发展出经济周期理论的学科。随后,这一研究成果被引入国际关系学科,发展出了国际政治周期,进而出现了外交周期的概念。外交周期是指国家对外政策与行为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呈现出的重复性规律。周期理论为解释俄罗斯外交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对9至21世纪初的俄罗斯外交史的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俄罗斯外交史中存在四个周期,并以“积累—扩张—收缩”三个阶段交替演进。在扩张阶段,对外行为能成功达成向外扩张的目标,主要表现形式为领土扩张、战争胜利、外交强硬、对海外事务有强烈兴趣等。在收缩阶段,对外行为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往往伴随着战争失利、领土丧失、外交温和等现象。积累阶段介于扩张与收缩之间,可被视为扩张阶段的前奏,主要表现为战争时胜时败、收复失地、扩张速度较慢等。对俄外交周期的划分主要依据的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定性分析,而对领土面积历史变迁、战争数据的定量分析,既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定性分析的结果,也进一步从细节上带来了新的发现,比如俄罗斯在东、南、西三个方向上不同的扩张进程。俄罗斯外交周期的形成主要与其国家实力有关。外交的“积累—扩张—收缩”大致与国家政权兴替的“兴起—繁荣—衰亡”周期相一致。但也并非绝对,历史上的改革时期通常伴随外交上的收缩现象,这为周期增添了小幅波动。世界经济也对俄外交产生影响:在世界经济的上行期,俄外交中往往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收缩现象,在下行期更普遍的是扩张现象。这是因为作为世界经济主要推动力的重大技术创新在俄罗斯发生的时间晚于西方国家,而造成技术滞后的原因主要是俄国内问题。俄罗斯文化在历史中呈现的“冲击选择—独特文化形成—文化自信”的周期规律与外交周期相对应,从政治文化角度揭示了外交周期产生的原因。

贺孝康[2](2021)在《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文中研究表明在什么条件下,霸权国倾向于对崛起国使用武力或保持和平?除了战争与和平,霸权国对崛起国还有哪些可用的战略工具?既有研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尽管汗牛充栋,但却莫衷一是。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出现,这些存在于学术研究里的问题逐渐浮现于现实政治中。既有研究并不能合理解答上述问题。对于霸权国是否会对崛起国动武的问题,现实主义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现实主义视野下,霸权国与崛起国的关系被描述为“修昔底德陷阱”;力量的不均衡增长导致的权力转移是战争不可避免的根源;预防性战争则是霸权国消除挑战的最佳选择。然而,这种理论推论却很少得到历史证据支持。除传统的斯巴达对雅典的战争、西班牙对英战略符合预防性战争的预测外,英国对法国、俄国、德国、美国四个主要崛起国的战略中都没有使用预防性战争;美国对苏联、西欧、日本等国的战略行动也从未实际执行过大规模战争。遭遇预测与现实相矛盾的例子还有霸权和平论。实际上,霸权国的权力优势并不能保证其必然以和平合作的方式行事。英国凭借权力优势大肆进行殖民扩张;美国借助在冷战后初期的权力优势试图同化中国。因此,既有研究尽管能够提供部分的解释,但仍然无法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本研究根据实力相对变动提出影响霸权国对崛起国战略的三个结构性条件和三个中间变量,并将具体的战略工具分为四种类型。霸权优势、霸权挑战和霸权衰落是三个结构性条件。结构性条件塑造了霸权国的战略环境和目标以及战略选项的范围。在霸权优势条件下,霸权国拥有理想的战略环境,其目标是长期维持既有权力地位,有相当大的战略自由。在霸权挑战条件下,霸权国受到结构性压力,其目标是消除挑战,战争可能会成为霸权国的选择。在霸权衰落条件下,霸权国行动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其目标是争取时间以恢复实力,因而往往采取绥靖政策。三个中间变量为霸权国的战略认知、既定关系和第三方因素。中间变量对霸权国的战略选择也有不同的影响。霸权国的战略工具有四种:战争、削弱、同化、绥靖。在结构性条件和中间变量的综合作用下,霸权国最终确定对挑战国的战略。本研究还根据战略类型进行案例研究:西班牙对英国的预防性战争(1585-1598);美国对苏联的削弱战略(1982-1991);美国对华同化战略(1996-2016);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政策(1933-1939)。本研究发现,战争很少被实际使用。面对崛起国的挑战,霸权国最常使用削弱战略。衰落的霸权倾向于缓和与崛起国的关系。2015年之后,美国经济发展有所恢复。在霸权再起背景下的特朗普政府看来,美国以前对中国的让步和妥协变得难以容忍。美国政府重新获得权力优势和对中国修正主义意图的判定促使特朗普将对华战略推向削弱。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的对华削弱战略既拥有有利因素,也面临很大的制约。中国与美国和世界发展的密切联系给予了美国削弱中国发展的机会,中国的发展越依赖世界,美国的削弱战略就越容易实施。但同样依赖中国和世界的美国也会从对华削弱中丧失部分收益。在全球化时代,美国对中国的削弱是一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选择。

郭海峰[3](2020)在《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争与和平是全人类所共同面对的一个至关人类生死存亡的核心问题。自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降,局部冲突和世界战争此起彼伏,战争与和平问题已无法简单的通过国家内部的最高权威得以解决;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核武器的产生,战争成为了全人类的不可承受之痛。因此,实现永久和平成为近现代政治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不仅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家埋头钻研的方向,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主导着近现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思想语境下,思想家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着理论思考和实践尝试。思想家的理论思考不会凭空而出,其不仅受构建思想家思想时的理论变迁的影响,而且受思想家自身所处的具体的情势和语境的制约和影响,是思想家对特定社会政治的历史语境的思考,是思想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产物。米特兰尼就是其中一位以其最为着名的功能主义来实现永久和平的政治思想家——肯尼思·汤普森将米特兰尼列入《国际思想大师——20世纪主要理论家与世界危机》一书中的十八位国际思想大师行列,肯定米特兰尼功能主义为观察初级性社会经济地区的国际合作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框架,为世界秩序问题和弥合国际无政府与世界共同体之间的鸿沟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路,为局限于政治的、外交的和法律的问题之上的传统的国际思想拓展了一种全新的思考维度。因此,肯尼思·汤普森盛赞米特兰尼为“‘以功能主义超越政治学’的世界秩序理论家”。功能主义是米特兰尼为实现永久和平而提出的一种有关于方法和行动的实践路径的理论,其理论主旨主要体现在关于为什么和如何实现永久和平的客观分析和理性选择上,其凝聚着人类为实现永久和平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而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则是在米特兰尼探索实现永久和平基础上的总结、反思、提炼和升华所做出的哲学表达,是米特兰尼探索实现永久和平这一哲学命题的具体表现、理性思考和本质探究。本文从社会意识形态对理论塑造和理论指导政治实践的角度,对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进行学理意义上的全面系统的阐释和分析,具体呈现出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逻辑起点、本质内涵和价值追求。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主体部分以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重点阐述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萌芽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战间期,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由米特兰尼的个人经历、所处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等多方面条件共同促成的,它无疑是人类探索实现永久和平的一次伟大尝试。第二章主要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米特兰尼在近现代国际思想界是一位独树一帜的学者,他自称是左翼自由主义者或相对中左的自由主义学者,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来源离不开米特兰尼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经历——在深受英国自由主义传统影响的同时,L.T.霍布豪斯、格雷厄姆·华莱士、伦纳德·伍尔夫、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等近现代思想家和费边社-费边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学派对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章着重分析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国际体系组织化。二战末期,欧洲盛行以联邦主义指导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米特兰尼并不认同当时的主流思想,米特兰尼以国际体系组织化为逻辑起点,不仅批判国际联盟的失败,而且指出联邦主义的缺陷,进而提出功能主义指导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虽然米特兰尼功能主义并未得到当时英国官方的认可,却为二战后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营养。第四章重点探讨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内涵——世界共同体。作为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及其战间期的欧洲政治思想家,米特兰尼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现代民族国家已很难满足其民众的安全、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尤其是极端民族主义成为了民族国家间冲突和战争的根源,米特兰尼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否定现代民族国家的作用,肯定国家共同体的衰落,提出构建能够满足民众的安全、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国际功能性组织,并以国际功能性组织逐渐取代国家共同体进而构建世界共同体。第五章主要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有效和平体系。永久和平是全人类最为美好而永恒的共同价值追求,1943年米特兰尼发表《有效和平体系》,提出以功能主义替代联邦主义指导二战后的国际体系组织化建设,以期彻底改变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为即将从世界大战漩涡中走出来的人们提供了一条独具一格的实现永久和平的理论道路,米特兰尼毫无遮掩的将实现永久和平诠释为功能主义的价值追求,却出乎意料地改变了战后欧洲的历史进程,不仅为当代政治思想增添了独具特色的思想理论,而且为当代全球治理提供了有效的实践路径。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是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突出的现实价值的学术探索,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就是要在政治哲学视阈下,全面阐释米特兰尼功能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情境,进一步追问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的价值追求与人文关怀,深入挖掘米特兰尼功能主义超越历史情境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理论遗产和实践价值,系统总结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的理论进路及其当代价值,全新还原米特兰尼功能主义生动形象的真实面貌。本文研究不仅是要重新诠释功能主义的理论意义,而且是要深入研究功能主义“既将治理扩展到全球层面,也将治理缩小到地方层面”的实践价值,以期为全球治理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养分。

张育侨[4](2020)在《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文中指出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日本安全保障战略步入一个新的战略转型期。追求“正常国家化”的日本,以何种战略目标、基于何种战略理念、来制定与调整安保战略,成为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性的焦点问题;安倍晋三高调宣称“日本回归”,是回归战后初期“重经济、轻军事”的吉田路线,还是回归二战时期“军国主义”的老路,再次成为东亚国家关注日本安全保障的固定话题;是谋求自主还是追随强大盟友,坚持大陆还是海洋战略,又一次成为研究与评判日本安保战略的逻辑原点。日本在安保领域正在处于历史性的“安全复兴”之中,日本安保战略自安倍二次执政以来经历的变革,如同欧洲的文艺复兴一般,在长期的积累之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改良。权力转移理论基于权力政治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是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之一。该理论认为在国际体系中,崛起国实力会不断增长,原霸主国实力会相对衰落,当崛起国实力与原霸主国实力出现持平时,最有可能引发战争。在这一过程中权力的消长带来安全关系的变化,直接导致国家安保战略的调整。随着理论的发展,权力转移理论不仅可以解释国际体系层面的具体现象,也同样适用于地区层面与国内政治。其中国际体系层面的力量对比变化、地区层面新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内政治权力的更替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安保战略。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调整同样基于国内外的权力转移现象。安倍首相率领的执政联盟占据了国会中的大多数议席,其个人的执政理念与政策实施得到有效贯彻,安倍政府营造的社会保守化氛围为其安保战略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国内环境;日本所在的东亚地区,中国综合实力的超越与朝鲜核导开发的现实威胁为其安保战略改变提供了地区动因;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落与非西方国家的崛起所带来的国际权力对比变化,成为了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的国际体系要素。安倍晋三第二次执政后将日本的安保战略提升至新的战略高度。在国内层面,安倍政府多重路径推动修改和平宪法,以谋求彻底摆脱战后体制,并修改安保法制强化自身防卫力量;在地区层面,日本将安全指向对准中国与朝鲜,通过调整国家安全保障战略与强化日美同盟来提高军事威慑力,以应对现阶段的外部威胁,并以期成为东亚地区的主要安全角色;在国际层面,安倍政府提出“积极和平主义”的安保理念与“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布局,主动为美国分担责任,降低对美国的安全依赖从而减缓美国的相对衰落,并开展更广泛的安保合作,积极地参与到国际安全进程中来。安倍政权全方位调整日本安全保障战略,以“摆脱战后体制”,成为正常国家的种种行为不仅涉及到日本国家发展走向,也关系到战后建立起的地区与国际秩序。安倍政府通过修宪以及修订新安保法制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爱国心”,实现了对国家主义的回归,进一步加速了日本国内的总体保守化。在地区层面,日本通过渲染中国威胁,在中国与周边国家间打入楔子,影响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中国周边海域的一系列行为挤压了中国的战略发展空间,影响了中国的远海战略,给中国的和平崛起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安倍政府调整安保战略并没有使朝鲜半岛局势走向稳定,反而使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其行为加剧了朝鲜反制引发的对抗风险,同时加剧了美国受到日本牵连的担忧,破坏了原有的安全合作机制。在国际体系层面,日本调整同盟体制减缓了美国的相对衰落,但其一系列疏离同盟体制的行为也使同盟的摩擦在所难免。在与非西方国家加强安全合作的过程中,日本加速了国际军备的平衡,在国际安全进程中充当了“引领者”的角色。

季澄[5](2018)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文中认为新世纪以来,中美关系在双边、地区及全球层面所具有的非同寻常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美互动进程本身的复杂性与结果的不可预期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将愈加通过海权维度予以集中呈现。在美国战略界看来,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发展实践表明,中国正在加速由一个陆权国家向陆海复合型国家转变,“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无疑又增加了海权相较于陆权在确保国家安全、发展与繁荣方面的比重与分量,甚至不排除中国在未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地区或全球型海洋大国的可能性。中国海权的崛起将成为影响中美关系未来走向以及地区重大利益的关键变量,这也意味着中国海权的发展正成为“一种现象”或是“一种问题”,美国需要予以认真对待,一旦战略应对失策,美国将付出类似于丧失地区主导地位的极其沉重的代价。鉴于此,美国战略界认为有必要对其发展现状与趋势做出客观、理性的评估与判断,既不宜过分夸大美国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但也绝不忽视对美国国家安全及其领导地位可能造成切实影响的核心要素的考察。美方认为,无论从宏观战略层面还是具体实践层面看,中国海权的崛起对美国来说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将在未来一段时间成为塑造美国地区战略和海上实践的最大外部牵引因素。从国家大战略缔造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现代化进程赋予其发展海权的一般性逻辑依据,也就是说,中国旨在通过海洋实现国家基本安全与基本富裕的战略谋划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合法性,是国家谋求强国地位的应有之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区别于中国历史上数次对海洋的探索与实践,并得以从根本上保证中国海洋战略实践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从地缘政治博弈的角度看,美方认为,伴随中国海洋利益的不断拓展,中美双方原本在东亚地区形成的“陆海二元分离型”地区安全秩序正在被融入更多的海权要素,中国的海上实力与影响力正迅速进入东亚周边海域,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向更广阔的海域延伸。鉴于美国自身鲜明的海权属性,美国势必会对此种具有颠覆地区传统地缘格局潜能的海上实践予以高度防范与警惕,并致使其在战略态度的选择上倾向于对抗而非妥协,在此基础上锻造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丧失其应有的灵活性。此外,双方海上互动频率的增加难免带来摩擦与对抗的风险,如何有效管控此类风险并防止其升级,进而危及美国主导的东亚地区安全秩序也是美国面临的一大考验;从海权建设的角度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海上力量核心要素—海军的发展,正在侵蚀美国的传统海上优势地位,这将迫使美国海军重新审视其在后冷战时代面临的战略安全环境及其所应肩负的职责与角色,并将战略关注的重点由非国家行为体转向国家行为体,并以此牵引美国海权的建设,实现海权的战略回归,即将最终的战略着力点放在应对潜在的挑战者身上。与此同时,海权本身及其战略内涵在全球化时代得到了丰富与拓展,马汉倡导的海权的基本原理发生了重大改变,通过主力舰队决战赢得制海权已不再被各国海军视为“定律”。事实上,全球化背景下国家间愈发紧密的经贸联系,科技水平的跃升,使得制海权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受到极大限制,夺取制海权的目的已超出单纯的军事范畴,海上安全更多地被视为一项全球公共产品,这也促使各国在战略手段的选择上更强调合作,而非纯粹的零和博弈。总之,在美方看来,鉴于种种历史与现实原因,中美新一轮海上博弈及其所开启的权势转移进程,将很难实现半个多世纪前英美两国海上权势的和平转移,摩擦与对抗将长期伴随两国海上互动进程。但另一方面,美方始终认为摩擦与对抗并不必然导致冲突与战争,美方应寻求与中国达成最起码的海上战略谅解,有效管控分歧与摩擦,并尽可能在海上非传统安全领域与中国展开合作,进而分担其维护海上公共安全的成本。对中国来说,其与美国的海上互动需以三点认知作支撑:一是在中国真正崛起成为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之前,中国仍是两国海上互动中的弱势一方。尽管其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正逐步缩小,但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仍享有地区海上主导权;二是中国发展海权的道路选择已上升至国家大战略层面,是全民族共同意志的体现,建设海洋强国必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自身所处地缘环境以及国家战略目标的限定,中国仍应追求旨在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限的海权,而不是与美国争夺全球海上领导权;三是美国仍是中国海权发展的最大外部限制性因素,与美国的海上互动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和平崛起进程。对此,寻求中美海上互动新模式,构建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架构,尽量降低美国对自身海上力量建设和海洋利益拓展的阻碍和干扰,理应成为中国的主要战略选项,而不是权宜之计。

张静[6](2017)在《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5月26日,莫迪宣誓就任印度联邦政府总理。在任内三年多的时间里,莫迪在外交方面投入了巨大热情,取得了丰硕成果。根据印度的外交理念与传统,莫迪政府基本采取了被印度战略界喻为“同心圆”的外交战略思想,将印度外交划分为三个不同层次的同心圆:第一层是印度的直接邻国即南亚地区国家,第二层是“扩展的邻居”,即印度直接邻国的外围国家,主要指穿越亚洲与印度洋的国家,第三层是指全球舞台,主要关注对大国与国际组织的外交。其中,本文将第一层与第二层的同心圆定义为印度的大周边外交,也是莫迪上任后积极扩展印度影响力的地域。莫迪政府大力推行大周边外交政策符合印度崛起的逻辑。印度目前虽尚未成为全球性大国,但已成为最重要的地区大国,这也是新兴大国固有的发展道路。因此,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可视为印度实现“大国雄心”所必然采取的手段与途径。印度大周边外交具体政策虽然可能因国际环境和周边事态变化而发生相应调整,但外交思想和理念具有传承性和延续性,探寻大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源,需追溯印度特定的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对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理念按其产生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古代印度的遗产,其中广为流传并常被引用的是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二是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包括印度沿用至今的印度中心论与寇松的“斜坡理论”和“缓冲国理论”;三是印度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其中“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主要关注于印度洋,而南亚版“门罗主义”和“古杰拉尔主义”的关注重点则在南亚。这些理念对于印度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形成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却是印度外交思想的源头。除了印度的周边外交思想传统之外,具体到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其现实推动因素是不得不考量的重点之一。莫迪政府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莫迪政府对印度终须实现大国雄心的战略定位以及莫迪个人层面希望将印度崛起打上个人印记的愿望。二是安全上的双重考量,即对于陆、海双向大周边的地缘政治考量这一传统安全领域,和主要关注恐怖主义、海盗威胁、全球气候问题、能源安全等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三是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这方面的考量与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密切相关。四是大周边的软实力拓展,体现了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中地位的提升,得益于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拥有的良好基础。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实践层面可分为五个方向:一是致力于追求地区霸权的南亚地区政策;二是重点在经济的“东向行动政策”;三是考虑到能源与印侨问题的“西联”政策;四是关注安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大中亚”政策;五是拓展印度在更广阔空间经济与安全利益的南向政策。印度大周边外交的每一个方向都存在其独特的实施背景、核心利益关切、路径选择和具体效用评估,但不同方向在印度整体周边外交中的地位有所不同。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既有积极方面的影响与效果,也有消极方面的风险与挑战。政策积极的一面为: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增加了印度的地区影响力、提升了印度的大国地位、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而消极方面则体现为三个层面,即国际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地区层面的潜在风险与国家层面面临的挑战。无疑,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发展将继续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并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莫迪政府的大周边外交政策对中印关系会造成一系列影响。在大周边视野下,印度对中国存在三重定位:地缘上的防范对象、经济上的合作伙伴和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对此,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采取了应对措施,一是在双边问题上立场强硬,二是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三是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四是在周边地区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五是与日本强化合作以应对“一带一路”。鉴于印度在大周边视野下对中国的定位,中国对中印关系更应采取全局性视角,立足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三个伙伴”,即国家层面“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区域层面“引领增长的合作伙伴”、体系层面“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采用符合现实并致力于中印关系长远发展的政策举措。

白巨峰[7](2017)在《高考第41题各题型原创仿真及技巧点拨》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类型:观点类。(原创试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在文化的领域中是消失了;中国政治的形态、社会的组织、和思想的内容与形式,已经失去它的特征。……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民国四五年之交……发生了以解放思想束缚为中心的五四文化运动。经过这个运动,中国人的思想遂为之一变。新

张畅[8](2016)在《伊核问题中的伊朗大战略》文中指出经过旷日持久的谈判,美伊双方终于就举世瞩目的伊核问题达成协议。回顾美国冷战后的中东战略与伊核问题的发展轨迹,伊核问题的产生、激化与解决均与美国的战略意图的转变、战略能力的起伏密切相关。就此而言,伊核问题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的核扩散问题,而是美国中东战略的实践与困境的深刻体现,反映了美国从地区霸权意识初萌到主导地位最终衰落的过程;伊朗面对冷战后的全新国际形势,采取了自助与结盟兼而有之的均势战略。从这一角度出发审视伊核问题,对于全面深入把握伊核问题的演变脉络,进而准确分析伊核协议的内涵影响、研判美伊关系势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刘笑阳[9](2016)在《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文中认为15世纪以后,海洋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人类文明进入了更富开拓性的“海洋时代”。同时,世界海洋强国的历史也呈现出一些普遍性逻辑,即(1)国家对海洋战略价值的需求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地位;(2)国家经略海洋的能力决定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效用;(3)涉海大国都可以超越客观环境而崛起为海洋强国,但海洋强国的衰落也是必然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核心要义便是:一个长期有效的海洋强国战略,必然能够在海洋时代塑造出一个成功的海洋强国。对于诸如中国一般的崛起大国而言,势必要通过合适的战略走向富强,也势必要走上海洋这条通途大道——它在昔日曾经是一条发展的捷径,而现在却是大国崛起的必经之路。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地区性濒海大国,国家的安全和发展皆同海洋息息相关。当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连续多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以上,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通过海上运输完成,多数原油进口需要依赖海运,中国业已在海洋渔业、海运业以及造船业等领域位居世界第一,在全球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相较于陆地边界局势的基本安定,中国近年来的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海洋疆土。中国面临着来自美国及其军事盟国、有海洋争端的邻国等构筑的战略围堵态势,国家的海上战略空间长期受到外部力量的压制。作为全球性贸易大国,尽管中国一直都在参与地区海洋秩序的塑造以及融入全球海洋秩序的进程,然而赢得走向海洋的机会却并不等于“赢得海洋”。可以说,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中国保障国家综合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拓展国家战略利益和塑造新型海洋秩序的必然需求。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无论是在政策和研究领域都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设计在战略评估、目标确定和手段选择上多少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有鉴于此,本文将选择“海洋强国战略”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一种创新性的解读模式与设计框架。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对海洋强国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将首先总结并归纳研究所需要涉及的核心概念,并将在国内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以“中西互通、古今互鉴”为原则,结合海洋时代的整体性趋势和阶段性变化,综合考虑海洋强国战略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尝试在基础研究层面为海洋强国战略构建可行的分析框架:海洋强国战略分析的主体是涉海大国,其核心问题是国家与海洋之间的关系,即国家摄取海洋战略价值的能力与意愿之间的互动。同时,涉海大国的国内基础必然要受到所处客观环境的影响,而客观环境所包含的历史趋势、地缘结构和秩序进程之间的结构,既可能对国内基础形成积极塑造,也可能对其产生消极限制。为了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国家便依据其国内基础,设计并实施相应的海洋强国战略。随后,本文还将就分析框架中的四个核心要素——海洋的战略价值、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以及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分别进行专门阐述,进而为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设计实施提供一定的理论创新。本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章旨在对新航路开辟以来的西方海洋强国发展进行分阶段的历史梳理,并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海洋战略进行重点分析,从而在追溯西方海洋强国演进逻辑的过程中,寻找到海洋与大国兴衰的内在联系,并发掘出西方历史经验对于当代中国的指导意义。其中,本章节将以1415年的休达之战为时间起点,以刚刚结束的2015年为结点,对西方海洋强国战略进行必要的历史考察。基于全球化的深入程度、国际关系史的阶段分野和西方海洋强国的战略选择,笔者拟将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开拓时代(1415-1648年)、殖民时代(1648-1845年)、争霸时代(1845-1945年)和“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与此同时,本文将从不同时期中挑选出个别国家作为海洋强国战略的典型案例,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寻找到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发展历程。本文认为以全球海洋秩序的运转为基础,通过考察核心主导者和强力挑战者在海洋领域的互动,无疑更有利于归纳出西方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逻辑。本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与相关实践。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并非新近萌生的国家理念,而是两千年来特定历史逻辑的产物。尽管内陆传统长期在中国居于主流地位,但是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作为两个并行不悖的发展趋势,不存在有些学者所主张的主导和支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海洋强国探索的历史也呈现出周期性演进的趋势,而国家意愿和能力的互动关系则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对中国而言,由于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以及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层面的特殊性逻辑,因此没有如欧洲一样在能力和意愿相匹配的三次峰值上实现向海洋强国的转型。以上述核心观点作为历史梳理和分析的框架,本文从古代的缘起、近代的萌芽和当代的探索三个阶段对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及其战略实践进行了历史梳理,并总结出其中蕴含的历史特点和演进逻辑,即由浅显认知向系统论述演进、由“重陆轻海”向“陆海统筹”演进、由“趋利”向“避害”再向“趋利避害”演进、由探索海洋强国之“术”向塑造海洋强国之“道”演进。本文的第四章主要介绍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本章将以海洋战略价值及其对中国崛起的意义作为出发点,结合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和国内基础尝试就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设计提出理念性和框架性的建议:(1)海洋强国战略在海洋实力的巩固与提升、海洋利益的维护与拓展以及海洋秩序的融入与塑造三个方面的基本目标;(2)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即以和平主义为宗旨、以防御现实主义为核心、以经济主义为首务、以地区主义为重点和以合作主义为通途。(3)海洋强国战略在政治、经济、安全和文化四个层面上的核心内容;(4)海洋强国战略的四项实施原则,即国内与国际的统筹、陆地与海洋的统筹、发展与安全的统筹、合作与竞争的统筹;(5)海洋强国战略在中观层面可以侧重考虑的五种联动模式,即中央与地方的联动、政府与民间的联动、战略与战略的联动、部门与部门的联动、产业与产业的联动

林逢春,方俊宣,陈梦莹[10](2013)在《信息革命视角下国际体系的变迁——兼论网络外交的作用前景》文中认为鲁杰认为,国际体系变化的动力源于单位分异和交往密度;基于某种互动媒介和机制力量而持续发生的"交往密度"的加强将促使现代国际体系朝向后现代国际体系变革。从现实考量,鲁杰的理论有助于解释当前信息革命对国际体系所形成的影响。在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技术正是国际体系发生变迁的强力媒介和导体。信息革命改变了世界范围内民众实践方式,促使"交往密度"的加强;而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网络外交成为信息网络技术与公共外交系统耦合的产物。这种新型的公共外交方式正以勃兴的态势影响到国际体系下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和人的互动,进而深刻地影响到国际体系的演化。

二、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周期理论的提出与应用
    第一节 周期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周期理论的发展
        一、历史周期理论
        二、经济周期理论
        三、国际政治周期理论
    第三节 外交领域的周期
        一、外交周期理论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周期:基辅罗斯时期
    第一节 积累阶段:国之初建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大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三节 收缩阶段:分裂割据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周期:莫斯科公国时期
    第一节 积累阶段:小国崛起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东欧强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三节 收缩阶段:王朝崩溃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第三周期:罗曼诺夫王朝时期
    第一节 积累阶段:欧洲大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二节 扩张阶段:欧洲霸主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三节 收缩阶段:帝国衰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第四周期:苏联时期
    第一节 积累阶段:苏联崛起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二节 扩张阶段:世界强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三节 收缩阶段:地区大国
        一、历史梳理
        二、战争数据
    第四节 领土变迁数据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外交周期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国内历史周期
        一、外交周期与政权兴衰周期的关系
        二、外交周期与改革周期的关系
        三、俄罗斯外交周期与美国外交周期差异之原因
    第二节 世界经济周期
        一、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俄罗斯经济
        二、俄罗斯外交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的关系
    第三节 文化选择周期
        一、俄罗斯的文化选择
        二、俄罗斯文化选择周期
    本章小结
总结 俄罗斯外交新周期展望
    一、新的积累期
    二、俄罗斯对外关系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2)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历史中的霸权战略
    二、研究问题:霸权战略的迷思
    三、注定一战?霸权战略的既有研究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霸权战略及其解释逻辑
    第一节 霸权国与崛起国:定义、测量与经验证据
    第二节 霸权战略:结构条件、中间变量与战略工具
    第三节 案例选择与设计
第二章 战争:西班牙对英国的战略(1585-1598)
    第一节 战争之前:西班牙霸权及其挑战
    第二节 选择战争:西班牙的“英国大业”
    第三节 第三方力量制约:再也无法实施的入侵
第三章 削弱:美国对苏联的战略(1983-1991)
    第一节 占优的霸权:美国在1970-80 年代
    第二节 削弱苏联:“里根主义”的出台与实施
    第三节 美国对苏削弱战略的启示
第四章 “同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1996-2016)
    第一节 霸权优势:美国的“单极时刻”
    第二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
    第三节 美国对华同化战略的延续与失败
第五章 绥靖:英国对德国的战略(1932-1939)
    第一节 霸权衰落:英国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
    第二节 英国对德国的绥靖战略
    第三节 有比绥靖更好(合理)的战略吗?
第六章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与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第一节 霸权战略的历史比较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以来美国对华战略转变
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中国理念与新型大国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件

(3)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及研究目的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简要评析
    三、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产生背景
    1.1 生平和着述
    1.2 社会历史背景
    1.3 理论思想背景
第二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思想渊源
    2.1 伦敦经济学院的启蒙
        2.1.1 L.T.霍布豪斯
        2.1.2 格雷厄姆·华莱士
    2.2 自由主义的熏陶
        2.2.1 伦纳德·伍尔夫
        2.2.2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2.2.3 费边社-费边社会主义
    2.3 实用主义的影响
        2.3.1 东南欧研究
        2.3.2 美国新政研究
第三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国际体系组织化
    3.1 国际体系
        3.1.1 国际体系
        3.1.2 国际体系变革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3.2 联邦主义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3.2.1 康德的“欧洲联邦”思想
        3.2.2 卡莱基的“泛欧”思想
        3.2.3 二战期间的联邦主义思潮
    3.3 功能主义与国际体系组织化
        3.3.1 批判联邦主义
        3.3.2 提出功能主义
第四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本质内涵—世界共同体
    4.1 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演进
        4.1.1 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4.1.2 文艺复兴时期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4.1.3 近代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4.1.4 当代的国家共同体思想
    4.2 国家共同体的衰落
        4.2.1 国家共同体的转变
        4.2.2 国家共同体的衰落
    4.3 构建世界共同体
        4.3.1 当代共同体的新发展
        4.3.2 国际共同体
        4.3.3 世界共同体
        4.3.4 政治的未来
第五章 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的价值追求—有效和平体系
    5.1 “有效和平体系”的思想溯源
        5.1.1 圣·皮埃尔的《欧洲永远和平计划书》和卢梭的《永久和平计划》
        5.1.2 边沁的《国际法的原则》
        5.1.3 康德的《永久和平论》
    5.2 “有效和平体系”的理论特质
        5.2.1 个体平等
        5.2.2 功能民主
        5.2.3 功能转移
    5.3 “有效和平体系”的当代价值
        5.3.1 理论价值
        5.3.2 实践价值
    5.4 对“有效和平体系”的当代反思
        5.4.1 功能主义与联合国
        5.4.2 功能主义与欧洲一体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既有研究与文献综述
        (一)日本安保战略方面
        (二)权力转移理论方面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要与发展
    1.1 权力转移理论的基本概要
        1.1.1 权力转移理论的概念起源
        1.1.2 权力转移理论的核心内容
    1.2 权力转移理论的发展
        1.2.1 国内层面的权力转移
        1.2.2 国际层面的权力转移
    1.3 权力转移理论与安保战略调整的逻辑关系
        1.3.1 国内层面的权力交替与安保战略调整
        1.3.2 地区层面的极化出现与安保战略调整
        1.3.3 国际体系的力量变化与安保战略调整
    1.4 小结
第二章 冷战后日本安保战略的历史演变
    2.1 冷战结束至新世纪安保战略的“再构建”
        2.1.1 90 年代日本安保战略的形成
        2.1.2 90 年代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2.2 新世纪前十年安保战略的“再调整”
        2.2.1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战略的扩展
        2.2.2 21 世纪初日本安保政策的调整
    2.3 小结
第三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调整的背景
    3.1 安保战略形成的国内条件
        3.1.1 决策首脑——安倍晋三首相
        3.1.2 权力精英——日本自民党
        3.1.3 社会环境——总体保守化
    3.2 安保战略改变的地区动因
        3.2.1 中国的东亚崛起
        3.2.2 朝鲜的核导危机
    3.3 安保战略调整的国际体系要素
        3.3.1 美国国家实力的相对衰弱
        3.3.2 非西方国家实力相对崛起
    3.4 小结
第四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构想
    4.1 摆脱战后体制的安保战略目标
        4.1.1 修改和平宪法的战略目标
        4.1.2 构建安保法制的战略基础
    4.2 东亚地区中的安全角色构想
        4.2.1 国家安保战略的安保顶层设计
        4.2.2 日美同盟体制的安保战略根基
    4.3 全球视域下的安保战略构想
        4.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安保战略理念
        4.3.2 俯瞰地球仪外交的安保战略布局
    4.4 小结
第五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保战略实践
    5.1 国内安保战略构想的“宪法松绑”
    5.2 地区安保战略构想的“安全合作”
    5.3 全球安保战略构想的“海外扩展”
        5.3.1 积极和平主义下的自卫队海外拓展
        5.3.2 俯瞰地球仪外交下的广泛安全合作
    5.4 小结
第六章 安倍二次执政后日本安保战略趋势与影响
    6.1 日本安保战略的发展趋势
    6.2 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的影响
        6.2.1 对日本国内政治的影响
        6.2.2 对地区安全格局的影响
        6.2.3 对国际体系格局的影响
    6.3 中国的应对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概念界定与探析
    论文的主要议题和写作思路
    论文的研究方法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美国战略界眼中的海权与中美关系
    1.1 海权是美国战略界经久关注的重大战略议题
        1.1.1 美国海权的一般逻辑及其发展演变
        1.1.2 美国对于海上霸权和海洋秩序的双重护持
    1.2 海权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嬗变
        1.2.1 19世纪中后期至冷战前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2 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2.3 后冷战时期中美关系中的海权因素
    1.3 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的海权维度
        1.3.1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美关系的再思考与战略调整
        1.3.2 美国战略界对中美关系中的海权议题的再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的评估
    2.1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历史维度的透视
        2.1.1 辉煌与挫折交织的中国海权演进历程:助推中国海权发展的智识基础
        2.1.2 借鉴过往守成国与崛起国海上博弈的经验教训:中美实现海上权力和平转移仍存在“不确定性”
    2.2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理论维度的透视
        2.2.1 新兴国家海权崛起的一般规律及其逻辑辩证关系
        2.2.2 从“陆海二元对立”到“陆海统筹”:中国海洋政策转型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3 牵引中国海权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动力:现实维度的透视
        2.3.1 对“建设海洋强国”背景因素的评估
        2.3.2 对“建设海洋强国”的基本认知及其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对接
        2.3.3 对“建设海洋强国”具体实施情况的评估
        2.3.4 “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周边海域及美国自身的影响评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美国战略界关于中国海军力量建设进程的评估
    3.1 对中国海上军事学说构成要素的评估
        3.1.1 对以马汉为代表的西方经典海权理论的借鉴与吸收
        3.1.2 对“积极防御”战略思想的继承与运用
        3.1.3 “海军民族主义”的存在及其影响
    3.2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进程的评估
        3.2.1 基础能力提升阶段(2004 年至2006 年)
        3.2.2 初步涉足西太平洋地区(2007 年至2009 年)
        3.2.3 实现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常态化部署(2010 年至2012 年)
        3.2.4 逐渐向“近海防御与远海护卫结合”演进(2013 年至2014 年)
    3.3 对中国海军战略转型认知依据的评估
        3.3.1 对中国重要海洋利益的评估
        3.3.2 对中国面临的周边海上安全风险的评估
        3.3.3 中国的主要海上战略目标:近海与远海的统筹
    3.4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及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3.4.1 对中国海军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
        3.4.2 对中国海军未来发展走向的评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美国战略界对于中国海上实践的核心战略关切
    4.1 对中国提升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关切
        4.1.1 美方对中国所谓“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评估
        4.1.2 美方应对中国“反介入与区域拒止”能力的相关举措
    4.2 对中国与邻国海洋争端的关切:以南海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2.1 南海争端的具体表现类型及中国的主要战略目标
        4.2.2 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战略应对:战略层面的“拖延战略”与战术层面的“胁迫策略”相结合
        4.2.3 美国在南海地区的主要利益关切及其策略应对
    4.3 对中国海权拓展的战略取向的关切:以印度洋地区作为考察重点
        4.3.1 印度洋将成为中国海权拓展的主要战略方向
        4.3.2 中国在印度洋拓展海权的具体战略举措
        4.3.3 中国海军在印度洋地区保障基地的模式选择问题
        4.3.4 中国向印度洋地区拓展海权的限定性要素
    4.4 对大型水面作战平台服役及其战略影响的关切:以航空母舰作为考察重点
        4.4.1 对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基本条件的评估
        4.4.2 对中国航空母舰具备的功能性要素的评估
        4.4.3 对美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及其应对举措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的美国政策因应
    5.1 美国政府的因应之策:具有高度现实适切性的印太战略谋划
        5.1.1 中美海权博弈的“二元特征”:冲突与合作并存
        5.1.2 印太地缘概念及其缘起探析
        5.1.3 美国印太战略愿景谋划及其“包容性平衡”理念的体现
    5.2 美国国防部的因应之策:对美国《亚太海上安全战略》的解读
        5.2.1 美国防部对于印太海上安全环境的判断
        5.2.2 美国防部关于印太海上安全战略目标的确定
        5.2.3 美国防部关于确保印太地区海上安全的相关举措
    5.3 美国海军及相关军种的因应之策:对制海权的重新掌控
        5.3.1 对变化中的全球海上安全环境及其威胁来源的判断
        5.3.2 新时期美国海军理应具备的五项基本能力与战略素养
        5.3.3 对水面舰艇力量建设的高度关切:获取制海权的关键
    本章小结
尾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6)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历史遗产:印度周边外交思想传统
    1.1 古代印度的遗产:考底利耶的“曼荼罗体系”思想
        1.1.1 “曼荼罗”理论
        1.1.2 “曼荼罗”理论在现代印度的运用
    1.2 英国殖民统治的遗产:“寇松主义”
        1.2.1 印度中心论
        1.2.2 “斜坡理论”与“缓冲国理论”
        1.2.3 “寇松主义”在当代——“新寇松主义”
    1.3 独立后的周边外交理念
        1.3.1 独立后的“潘尼迦海洋战略思想”
        1.3.2 南亚版“门罗主义”
        1.3.3 “古杰拉尔主义”
第二章 现实动力:印度扩展大周边外交的现实推动因素
    2.1 莫迪政府对印度的战略定位:大国的雄心
        2.1.1 “有声有色的大国”战略定位的继承
        2.1.2 大周边为印度大国追求提供战略支撑
        2.1.3 为印度大国的崛起打上莫迪的印记
    2.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安全追求:双重的保障
        2.2.1 大周边的传统安全
        2.2.2 大周边的非传统安全
    2.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经济推动:莫迪经济学的外向延伸
        2.3.1 印度经济结构及特点
        2.3.2 莫迪政府的经济改革方向
        2.3.3 大周边地区对于印度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4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的软实力拓展
        2.4.1 印度软实力的内涵
        2.4.2 软实力在印度整体外交政策中地位的演变
        2.4.3 印度软实力在大周边地区的运用
第三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具体实施
    3.1 南亚——追求地区霸权
        3.1.1 实施背景——“印度中心论”
        3.1.2 核心利益关切
        3.1.3 路径选择
        3.1.4 效用评估
    3.2 东向——“东向行动政策”
        3.2.1 实施背景——“东向政策”的深化
        3.2.2 核心利益关切
        3.2.3 路径选择
        3.2.4 效用评估
    3.3 西向——“西联”政策
        3.3.1 实施背景——中东地区形势及印度政策传统
        3.3.2 核心利益关切
        3.3.3 路径选择
        3.3.4 效用评估
    3.4 北向——莫迪政府“大中亚”政策
        3.4.1 实施背景——“大中亚”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4.2 核心利益关切
        3.4.3 路径选择
        3.4.4 效用评估
    3.5 南向——莫迪政府东南非洲与西南印度洋地区政策
        3.5.1 实施背景——南向地区形势与印度政策传统
        3.5.2 核心利益关切
        3.5.3 路径选择
        3.5.4 效用评估
第四章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评估
    4.1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效果
        4.1.1 实现了国大党到印度人民党外交上的有机衔接
        4.1.2 提升了印度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
        4.1.3 优化了印度未来大国外交环境
    4.2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4.2.1 体系层面易受大国战略影响
        4.2.2 地区层面潜在风险
        4.2.3 印度国家层面面临挑战
    4.3 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未来的发展方向
        4.3.1 坚持“莫迪风格”与既定大周边外交政策方略
        4.3.2 大周边外交与大国外交的有机衔接将成为常态
        4.3.3 大周边外交政策将根据国际和区域事态的发展不断优化
第五章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及中国对策思考
    5.1 印度大周边视野下的中国
        5.1.1 地缘上的防范对象
        5.1.2 经济上的合作伙伴
        5.1.3 亚洲优势强权的竞争者
    5.2 印度在大周边范围内应对中国的举措
        5.2.1 在双边历史问题上立场强硬
        5.2.2 明确反对中国插足南亚地区
        5.2.3 适度介入印太地区安全安排
        5.2.4 在周边枢纽国家增加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5.2.5 与日本强化合作应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
    5.3 中国对印度战略评估与对策思考
        5.3.1 中国对印度的战略定位
        5.3.2 关于中国对中印关系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伊核问题中的伊朗大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战略的理论特性
二、战略威慑———围绕伊核问题的美伊对抗
    (一)均势的内在原理:制衡单极领导者的逻辑
    (二)均势的外在动因:美国的大战略转向
    (三)均势的最终形成:美伊战略素质的较量
三、外部均衡———俄罗斯与伊朗的战略合作
    (一)“外部均衡”的内在困难
    (二)“奇异的组合”(Odd Couple)———冷战时期伊朗-苏联关系的遗产
    (三)“魏玛综合症”———冷战后俄罗斯与伊朗的战略合作
四、伊核协议的影响评析———伊朗地实现区大国抱负的前景
五、结语

(9)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中文文献的总体定量分析
        二、国内代表性研究成果评析
        三、国外代表性研究成果略析
        四、既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与展望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路径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难点
    第四节 论文的结构内容
第一章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相关概念
        一、战略的内涵
        二、海洋强国的概念
        三、海洋(强国)战略的界定
    第二节 海洋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三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四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内基础
        一、国家的海洋定位
        二、国家的海洋实力
        三、国家的海洋利益
        四、国家的海洋观念
    第五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框架
        一、海洋强国的战略观念(思想)
        二、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海洋强国的战略手段
        四、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
    第六节 海洋强国战略的分析框架
第二章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1415-2015年)
    第一节 扩张时代(1415-1648年)
        一、葡萄牙——“大航海时代”的先锋
        二、西班牙——“无敌战舰”与“新世界”
        三、荷兰——飞翔的“海上马车夫”
    第二节 殖民时代(1648-1845年)
        一、英国——“日不落”的荣光
        二、法国——扎根大陆的“蓝百合”
        三、俄国——“为出海口而战”
    第三节 争霸时代(1845-1945年)
        一、美国——鹰,从海上腾飞
        二、英国——帝国的余辉
        三、日本——“脱亚入欧”的武士
        四、德国——“剑与犁”
    第四节“威慑—合作”时代(1945-2015年)
        一、美国——飘扬七海的星条旗
        二、苏联/俄罗斯——“红色海军”的兴衰
    第五节 西方海洋强国战略的历史逻辑
        一、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二、西方海洋强国战略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三章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历史逻辑
    第一节 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逻辑线索
        一、中国海洋强国的历史线索
        二、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普遍性逻辑
        三、中国海洋强国历史的特殊性逻辑
    第二节 缘起:古代中国的海洋思想
        一、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一周期
        二、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二周期
        三、古代中国海洋经略的第三周期
    第三节 萌芽:近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地主阶级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海洋强国思想
        三、民国时期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四节 探索:当代中国的海洋强国思想
        一、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三、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四、2002-2012年中国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五、十八大以来的海洋强国思想与实践
    第五节 中国海洋强国思想的演进与启示
第四章 中国海洋强国的战略评估与框架设计
    第一节 海洋对于中国崛起的战略价值
        一、本体性价值
        二、载体性价值
        三、观念性价值
    第二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客观环境
        一、历史趋势
        二、地缘结构
        三、秩序进程
    第三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家基础
        一、中国的国家海洋定位
        二、中国的国家海洋实力
        三、中国的国家海洋利益
    第四节 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框架设计
        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本目标
        二、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主导理念
        三、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内容
        四、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原则
        五、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联动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信息革命视角下国际体系的变迁——兼论网络外交的作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际体系变迁的理论视角
二、信息革命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一) 形成“单极多强”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
    (二) 推动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 推进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 引致信息软实力竞争白热化
    (四) 对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三、信息时代下网络外交的兴起与作用前景

四、莫德尔斯基长周期理论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积累、扩张、收缩 ——俄罗斯外交周期研究[D]. 马燕宁. 外交学院, 2021(10)
  • [2]霸权兴衰与战略选择:霸权国应对崛起国的行动逻辑[D]. 贺孝康. 外交学院, 2021(11)
  • [3]米特兰尼功能主义政治哲学研究[D]. 郭海峰. 山西大学, 2020(11)
  • [4]安倍二次执政后的日本安全保障战略研究 ——以权力转移理论为视角[D]. 张育侨. 吉林大学, 2020(08)
  • [5]奥巴马政府时期以来美国战略界对华海权评估及其政策因应研究[D]. 季澄.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2)
  • [6]印度莫迪政府大周边外交政策研究[D]. 张静.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7]高考第41题各题型原创仿真及技巧点拨[J]. 白巨峰. 教学考试, 2017(44)
  • [8]伊核问题中的伊朗大战略[J]. 张畅. 战略决策研究, 2016(05)
  • [9]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理论探索、历史逻辑和中国路径[D]. 刘笑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10]信息革命视角下国际体系的变迁——兼论网络外交的作用前景[J]. 林逢春,方俊宣,陈梦莹.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04)

标签:;  ;  ;  

Modelsky长周期理论的回顾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