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权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路径选择

确权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路径选择

论文摘要

农民主体性问题贯穿乡村振兴始终,农民主体性是否得到激活事关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长久以来,农民主体性问题是政府的乡村振兴工作关注点,但是现实中,农民主体性经常陷入尴尬境地,这有其理论和现实的原因。在理论上,农民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情况揭示不到位,没有明晰农民主体性的历史线索和内涵。在现实中,一方面,宪法确权缺失、制度机制界限不明晰、行政定位准确度不高,使农民主体性权利保障缺失;另一方面,农村老龄化配置、乡土文化变异、农民身份认同缺失使农民主体性的内在动能不足。突出农民主体地位、揭示主体性历史线索、找到症结、为农民主体性确权赋能,对于激活新时代农民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性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一、突出主体:对农民与乡村振兴的关系探析
  • 二、揭示遮蔽:对农民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反思
  • 三、确定症结: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及原因
  •   (一)农民主体性地位缺失的五个方面
  •     1. 农民的政治主体性缺位。
  •     2. 农民的经济主体性缺位。
  •     3. 农民的社会主体性缺位。
  •     4. 农民的文化主体性缺位。
  •     5. 农民的生态环境主体性缺位。
  •   (二)农民的主体性缺位的原因
  •     1. 从外在原因来看,有以下几点:
  •     2. 从内在原因来看,有以下几点:
  • 四、探索路径:破解主体困境,激发主体活力
  •   (一)破解农民“权利缺失”困境
  •     1. 农民的政治平等权的保护。
  •     2. 农民的经济平等权的保护。
  •     3. 农民的社会平等权的保护。
  •     4. 农民的文化平等权的保护。
  •     5. 农民的生态环境平等权的保护。
  •   (二)破解农民“能力缺乏”困境
  •     1. 以农民职业价值为引领,赋予职业农民“爱农”意识。
  •     2. 以农民职业技能为重点,赋予职业农民“懂农”能力。
  •     3. 以农民职业道德为约束,赋予职业农民“强农”素质。
  •     4. 以农民职业法制思维为保障,赋予职业农民“法制”与“民主”精神。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周亮,安会茹

    关键词: 乡村振兴,农民主体性,权利缺失,确权赋能

    来源: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05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Ⅰ辑

    专业: 政党及群众组织

    单位: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 D422.6

    页码: 77-83

    总页数: 7

    文件大小: 1374K

    下载量: 154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确权赋能:激活乡村振兴中农民主体性的路径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