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技能训练论文_许洪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对技能训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技能训练,方式,抑郁症,技能,大学生,心理,少数民族。

应对技能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许洪英[1](2015)在《心理护理及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康复的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联合心理干预应对技能训练,针对每位患者心理进行个体化疏导及应对技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其病情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应对方式上,研究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对照,而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应对技能训练,可部分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增强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期刊2015-10-01)

卢爱莲,赵敏,浮艳红,程哲,郭红蕊[2](2012)在《应对技能训练应用于抑郁症患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加应对技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8周。于训练前及训练8周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价患者的应对水平。结果:应对技能训练后,在应对方式上,研究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对技能训练可部分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本文来源于《临床精神医学杂志》期刊2012年03期)

赵敏[3](2011)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对技能训练。在应对技能训练8周前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防御方式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11-23)

王文菊[4](2011)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应对技能训练。在应对技能训练8周前后采用应付方式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应对技能训练后,在应付方式上,研究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技能训练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本文来源于《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期刊2011-08-01)

袁远[5](2011)在《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提高应对技能的训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对方式作为个体面临困难情境时选择的解决方法、策略的概括化,已经引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力关注,与此相关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多数是研究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而本研究在回顾与应对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尝试通过团体心理训练这一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技能。团体心理训练也叫团体心理辅导,就是在团体的情景之下所进行的心理咨询形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使得成员在交往过程中通过观察进行学习和体验,以达到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和接纳自我的目的,从而改善自身与他人的人际关系。而应对方式作为一种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在平时日常生活中都有运用,而其他技能都可以通过相关的训练来提高,应对技能是否也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因此本研究的假设就是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技能。个体在应对困难情境的过程中,习惯采用一系列相近的手段和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方面,而应对方式就是对这些手段和方法的概括化,处于情境和个体之间,成熟、积极的应对方式对个体身心的发展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通过对644名大学生发放《应对方式问卷》得到的数据结果来看,可得出以下结论:1.大学生应对方式的总体特点是以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为主,即能够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解决面临的困难情境。2.从性别维度来看,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求助和退避的应对方式上存在显着差异(P<0.01),其余的几种应对方式则差异不显着,男大学生比女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求助和退避的应对方式。3.年级方面,解决问题、幻想的应对方式在各年级间都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自责、求助与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在一年级和四年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退避的应对方式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叁年级和四年级之间存在差异(P<0.05),各个年级间还是主要以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为主,一年级比四年级的学生更多地选择自责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一年级比二年级的学生倾向于选择退避的应对方式,叁年级比四年级的学生更多地选择退避的应对方式。4.民族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了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上(P<0.01),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则没有差异。蒙古族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汉族大学生比蒙古族大学生更多地选择求助的应对方式研究中还对333名大学生发放《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得到的结果显示:该量表中所列出的各项生活事件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较大的是学习压力,其次为人际关系压力。以此作为设计方案的一个依据。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训练,使大学生在轻松、支持的氛围里,学习有关应对方式的知识,改善不良、消极的应对方式,形成良好的、积极的应对方式,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通过对前后测得到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来看该方法是有效的,即验证了假设,可以通过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应对技能。(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1-05-24)

刘卫春[6](2007)在《青少年应对技能训练模式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青少年要面对来自生理、心理、环境的重大变化,承受更多的学业、人际关系、自身发展等方面的压力。培养和改善青少年应对压力的方法与技能,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初二学生作为应对技能训练的研究对象,探索青少年应对技能的训练模式。并在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技能训练的建议:即提前确定应对技能训练的主题;综合采用应对技能训练的方法;应对技能训练小组成员依自愿原则组成等,对应对技能训练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期刊2007年12期)

张巧爱[7](2007)在《高职生挫折应对特点及应对技能的训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主要是了解高职生挫折情境和应对方式,研究其挫折应对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应对技能训练,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首先,对643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高职生挫折应对的特点,然后根据调查结果选出一部分高职生作为实验组,对实验组进行应对技能训练,结果发现:1.高职生最常经历的挫折情境是人际关系和学习压力。年级因素对高职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和健康适应都具有显着影响,性别因素对其他挫折情境因子具有显着影响,男生的其他挫折情境因子显着的高于女生。2.高职生的最常采用的应对方式是以成熟型的应对方式为主。年级和性别因素分别对应对方式没有显着地影响,年级和性别的交互效应存在于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上。3.高职生的最常采用的应对策略是以积极的应对策略为主,年级因素对应对策略没有显着地影响,性别对积极的应对策略有显着地影响,男生积极应对策略的运用显着地高于女生。4.高职生挫折情境与应对方式、妥协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防御机制的关系密切,与积极应对策略无关。随着挫折情境应激量的增加,会增加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和混合型应对方式、妥协防御机制、消极防御机制的使用,减少成熟的应对方式的使用。5.应对技能训练对改善高职生的挫折情境有一定的效果,训练后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的挫折情境显着地减少了。6.应对技能训练促使学生较多地使用解决问题的成熟型应对方式,较少地使用幻想和退避的不成熟应对方式。7.应对技能训练使学生的退缩和推诿的消极的防御机制的运用显着地减少了。(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5)

薛朝霞,梁执群,薛云珍,陈伟,张育平[8](2007)在《大学生应对技能训练干预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对是决定生活事件是否影响健康的决定性因素[1]。有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消极应对方式已非常严重[2]。消极、不成熟的心理应对方式不仅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到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3-6]。因此,改善大学生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应对能力,是值得(本文来源于《中国公共卫生》期刊2007年02期)

梁庆[9](2006)在《应对技能训练改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对是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的重要的中介因素,即便面临相同的应激源,学生采用的应对方式不同,他们的心理适应水平就不同。在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大学生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种特殊原因,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更加复杂。因此,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中的应激源,应对方式以及什么样的干预方式或训练能让他们有效应对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而避免伤害等等就显得非常重要。上述这些问题形成了本研究的最初目的。 积极和健康的应对方式在学生社会适应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教育领域,应对的学习和完善对于建立积极的生态教育环境,尤其是实现高等教育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良好的应对方式有助于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形成良好的个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和促进人格的发展。 本研究将应对技能训练的概念引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应对训练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一年级的31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民族的种类和人数的多少,将他们分为汉族组、彝族组、白族组、综合少小民族组,探讨他们的日常生活事件、应对方式、自我复原能力之间以及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应对技能进行训练,考察训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人际适应水平的影响。本研究根据初步调查的结果选取40人(少数民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人作为实验组,进行应对方式和应对技能的训练(男生10人,女生10人),采用的训练方法是以认知重构为主的训练方法和放松技术。另外2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研究结果表明: ① 云南民族大学的学生面临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且对心理健康水平有显着影响; ② 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水平有重大影响,尤其是人际关系因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总体上是比较积极的(以求助、转移、问题解决等方式为主),民族之间有显着的差异; ③ 通过应对技能的训练,实验组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心理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尤其是人际敏感现象有下降的趋势,降低的平均速率为0.054,并且干预具有即时和长期效果。而对照组学生的人际敏感现象呈上升的趋势,上升的平均速率为0.026。(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06-06-05)

宋淑娟,周萍,余洁[10](2005)在《大学生应对技能训练对焦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的作用。方法:42名应对方式较消极同时焦虑程度也较高的大学生参加训练,训练分叁组,一组进行以认知重构为主的训练,一组进行生物反馈放松训练,一组作对照组,不参加训练。训练历时1个月共8次,每次100分钟左右。结果:以认知重构为主的训练能有效地降低大学生的焦虑水平,同时使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更加积极;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则只对状态焦虑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对应对技能的改善作用不明显。结论:以认知重构为主的应对技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期刊2005年12期)

应对技能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给予药物治疗加应对技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8周。于训练前及训练8周采用应付方式问卷评价患者的应对水平。结果:应对技能训练后,在应对方式上,研究组自责、幻想、退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对技能训练可部分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对技能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1].许洪英.心理护理及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疗效[C].《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0月综合刊.2015

[2].卢爱莲,赵敏,浮艳红,程哲,郭红蕊.应对技能训练应用于抑郁症患者[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

[3].赵敏.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和防御方式的影响[C].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4].王文菊.应对技能训练对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C].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2011

[5].袁远.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提高应对技能的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6].刘卫春.青少年应对技能训练模式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7].张巧爱.高职生挫折应对特点及应对技能的训练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8].薛朝霞,梁执群,薛云珍,陈伟,张育平.大学生应对技能训练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07

[9].梁庆.应对技能训练改善云南省少数民族大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

[10].宋淑娟,周萍,余洁.大学生应对技能训练对焦虑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论文知识图

专文图书馆危机管理1 锉削课题知识结构框架四维“叁位一体”模式示意图被试流程图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论文(4)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论文(5)

标签:;  ;  ;  ;  ;  ;  ;  

应对技能训练论文_许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