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13例CT误诊分析

肝包虫13例CT误诊分析

樊文宝(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医院影像科025500)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2-0184-01

肝包虫病是农牧区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主要依靠B超及CT诊断等影像诊断。现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肝包虫病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收集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包虫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15岁~65岁,平均38岁,7例临床表现为上腹胀痛,其中5例有轻度发热,3例感觉腰背部不适,5例无明显症状。所有病例均有生食牛羊肉病史。所有病例术前均经螺旋CT检查,CT扫描机型为SomatonDR3型及Sytec3000型,扫描电压120kV,电流130mA,扫描层厚及层距均为10mm,扫描范围自肝右叶顶部至肝下缘。增强造影剂为60%碘海醇,肘前静脉团注,2.5ml/s。动脉期延迟25s,门脉期延迟70s,延迟期5min。8例均行CT平扫,5例加作增强扫描。分辩CT片上病变的数目、部位、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内部结构、增强后变化及其他合并征象。

2、结果

单纯囊肿8例,表现为圆形水样密度区,部分病灶密度欠均匀,壁光整。大小3cm~11cm,部分病例在增强扫描中可出现双壁征,内壁线样低密度,外壁较厚,有强化。多子囊型4例,表现为在一个大囊内可见弧线样分隔及数量不等的更低密度小圆形低密度区,边界清晰,部分囊壁轻度强化,部分病灶在囊壁内侧可见新月形软组织密度影,无强化。3例囊型包虫病。包虫囊肿合并感染1例,1例为泡型包虫病,13例中6例误诊为原发性肝癌,3例误诊为转移性肝癌、3例误诊为肝血管瘤、1例误诊为肝脓肿。

3、讨论

肝包虫病是内蒙古地区多发病、常见病。肝包虫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细粒棘球绦虫感染引起的囊型包虫病;另一种是由多房棘球绦虫感染所致的泡型包虫病。后者仅占1%~2%。本组资料8例为前种类型肝包虫病,1例为泡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在肝内以包囊膨胀的方式逐渐增大,边界清晰,外壁是由宿主的反应性组织构成,为一层较厚的纤维组织,易发生钙化,称为外囊,内囊是棘球蚴本身形成的囊,很薄,由内、外两层构成。内层为生发层,外层为角化层。生发层可向囊腔内生发出囊、头节及子囊。囊内的每一个头节又可发育成一个包囊。泡型包虫病在肝实质内呈浸润性生长,病理上可见众多小泡,囊泡间可见大量纤维组织,并可见小泡囊壁钙化。囊型肝包虫囊肿的CT表现:单发或多发囊肿,圆形,边界光整,内囊囊壁薄不易显示,外囊囊壁厚而粗糙,病程长囊壁可呈弧形钙化或合并感染则囊壁明显增厚。综合分析,误诊以下几个原因。

(1)对肝包虫的CT表现认识不足导致误诊

本组资料有8例均为囊样病灶。囊内密度一般均匀一致,若内囊破裂或小的子囊数目很多,则囊内可见条弧形稍高密度影,若子囊坏死或合并感染,则囊内可见不定型钙化灶或软组织密度影,部分软组织影紧邻囊壁,呈新月形或弧片状。一般认为,在大囊内出现子囊为肝包虫病的特征性表现,并且子囊的密度低于大囊的密度。在本组病例,有5例有这种囊中囊表现,

(2)CT检查技术掌握不当

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需加做增强扫描,动脉期外囊及内囊囊壁就可出现强化,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但其内片状软组织影一般无明显强化。泡型包虫病,CT表现囊内密度不均,有点状、斑片状钙化,低密度区与钙化灶区呈地图样改变,囊壁亦可有弧型钙化,病灶与正常肝组织分界不清,病灶边缘部可显示较厚的晕样改变,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内部及边缘晕样改变区均无强化。本组有1例病灶边缘环形低密度区,宽约10mm。CT鉴别诊断:单纯性囊肿型肝包虫有时与单纯肝囊肿病难以鉴别,但前者囊壁可有钙化,有时可显示出双壁征。囊腺瘤或囊腺癌囊内软组织或囊壁结节在增强扫描中可明显强化,而肝包虫病囊内软组织影无强化。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表现为囊性病灶,其内可有分格或多囊样改变,类似于肝包虫病,但病灶进展迅速,可合并有囊内出血,囊壁软组织及附近正常肝组织在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较正常肝组织低。泡型包虫病需与原发性肝癌鉴别,后者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呈典型肝癌样强化可资鉴别。

(3)临床资料不全

对疑诊肝脓肿的病人,不能仅凭申请单的描述,应亲自仔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流行病史及Carsoni皮肤试验亦有助于鉴别。有的病人就诊时因症状不明显误为曾患“感冒”而忽略畏寒、发热病史。此外肝包虫患者较少合并肝硬化,AFP多为阴性,而原发性肝癌病人AFP多阳性,约90%合并肝硬化,这些均有助于肝包虫的鉴别诊断。

标签:;  ;  ;  

肝包虫13例CT误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