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手足口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永州市零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永州4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手足口病患儿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以及对其的治疗状况。方法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共计全部共计959名HF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疫情报告资料开展统计分析,总结手足口病的致病原因以及病发特点。结果截止至2016年3月,共发生手足口病959名,同比上一年增长240%。其中住院人数288名,在家接受治疗人数671名。幼儿园托儿所儿童268名,在校学生691名。在接受了相应的治疗措施之后,全体患病儿童均治愈出院,无重症现象、感染现象发生。结论当前手足口病存在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并且低龄儿童成为容易生病的对象,儿童间容易发生相互感染的情况,传染快。医院应该有效的采取防疫和控制手段,做好的对于手足口病症的监控工作,隔绝供传播的途径,降低手足口病对于儿童的危害。

【关键词】手足口病;免疫学;发病机制;临床诊疗;管理和预防

在当前儿童群体中,手足口病已经成为一种多发的传染病。此病症往往是由于肠道病毒所引发。若恶化成重症情况,则会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肺水肿、心肌炎等并发症,直接的危害着儿童群体的生命健康。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在市中心医院中所选取的959名手足口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分析手足口病儿童的血液免疫学变化及发病的流行特点,对防控的策略的方法效果开展总结,内容如下。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在市中心医院中所选取的959名手足口患儿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其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绝对计数开展检测和统计分析。入选标准:①病例符合《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诊断标准;②发病1~2天儿童;③排除贫血、未使用免疫增强剂、免疫抑制剂;④不存在结核、肿瘤等疾病和其他病毒感染。本次的患儿资料中,数量同比上一年增长240%。其中住院人数288名,占30.03%,在家接受治疗人数671名,占69.97%。幼儿园托儿所儿童268名占27.95,在校学生691名,占72.05%。男生586名,占61.11%,女生373名,占38.89%。整体年龄分布在11个月至12岁之间,6岁以下孩童最多。城区中发病儿童为245名,占25.54%,农村714名,占74.45%。手足口病发病数量,在1月至5月数量较少,分布零散,在6月之后数量开始上升,7月份至9月份为病发的高峰期,十月份之后病发数量开始降低。

1.2针对疫情特点的分析

当前的手足口病发病情况与上一年同比存在增长快,扩散区域流行的趋势。表现为散在多发,全年中均可以发病,其中夏季以及秋季为高发时期,主要患病儿童是6岁以下,集中于轻型病症,无重症情况发生。农村地区发病人数显著高于城市患儿人数,在校儿童显著高于幼托儿童。传染以粪口以及人群之间的亲密接触为主要途径。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完善相关机构组织体系,领导防控工作

在管理方面,应该制定完善充足的手足口病防治应急预案,从医院层面出发建立专门的针对手足口病的医疗救治小组,主要工作职责为领导、协调、组织、部署对辖区内的肠道病毒病发病例的检查诊断医治工作。将医院的感染科、内科、儿科、以及重症ICU等主要科室的医师进行整合,组成专业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单位,当辖区内发生特重大的肠道病毒感染流行病例的时候开展急诊救治,同时也能够为辖区内针对手足口病的相关救治工作与后勤工作提供技术上的专业的指导。而防疫防护组则是针对手足口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之后由专家队伍进行评估;另一方面,还应该制定并且落实专门针对医护人员的防疫和和保护措施,对门诊病区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定期的组织对于疫情防护、消毒隔离之类的专业知识的培训讲座,适时的开展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及时的上报疫病实情。防控中心还可以单间后勤保障组和信息网络组,形成多层次,综合性,全方位的领导、协调、组织、保障管理系统。

2.2增强针对手足口病的实时监测以及报告工作

在医务科内,务必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以及预检分诊制两种制度,建立良好的门诊日志规则,医师在接诊的时候需要严格检查,做好对于手足口病的诊断以及鉴别。当遇到高度疑似的病例而无法确诊的时候,应该在专业医疗专家救治队伍的确认以及辅助下,为病人填写好传染病报告卡,针对患者详细的基础资料(学校信息、家长姓名与及联系方式、家庭地址)进行登记,并将其上报至卫生防疫部门以及医院的防保科,防保科则是每天对患病对象的吸料进行收集,制作并且审核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进行直报。

2.3贯彻落实严格的消毒隔离策略

在就诊医院,应该分别设立预检分诊处、手足口门诊、隔离病区三个步骤。将疑似患病对象依照发热皮疹儿童门诊的流程安排就医,并且用专门的观察室进行管理观察诊断,观察室应该留有醒目肠道病毒隔离标志。在手足口门诊处以及隔离区做好的环境卫生工作,保持空气的畅通以及温湿度合理。每日按要进行两到三次的通风换气并且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照射两个小时以上。当进行室内的打扫的时候,应该使用湿式清洁,重点针对桌面、床把手、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有效的消毒,同时对于患者使用过的体温计以及听诊器等都务必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发生交叉感染现象。在出院之后对患者病房内的床、找一也要开展消毒处理工作,最终有效的降低医院内部的感染发生。

3小结

在近几年以来,手足口病的发病数量情况一直呈现不断的上升趋势,已经严重的影响以及危害到儿童的身心健康。作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积极响应社会需要,配合好商机卫生防疫部门,根据手足口病的疾病发作特点以及实时的情况,定制好切实有效地预防措施,协助各大中小医院有效的开展的针对手足口病的医疗与救治工作。促使严格的执行预检分诊模式,做好的疫情的监测工作,当发现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的时候,应该进行隔离并且上报疫情,实施有效的消毒工作,同时开展的积极的医疗救治。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达到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早报告,才能有效的控制和预防手足口病流行

参考文献:

[1]刘娜,王淑华,王敏.病毒性脓毒血症的诊断在手足口病诊治中的意义[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1.

[22]祁凤茹,韩素芸,牟爱国,孙淑兰.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干扰素治疗重症小儿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免疫学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07:76-77.

[3]王双利,孙燕,杨萱,张雪,赵清霞,李付广.不同病情小儿手足口病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的变化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07:44-46.

[4]邵泽伟,山凤莲,李文娟,陈廷,于成龙,毕敬磊.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机体免疫功能、肝功能和心肌损伤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08:1905-1908.

[5]柯江维,陈强,段荣,朱庆雄,刘洪,邹峥.神经内分泌免疫学敏感性指标监测对小儿手足口病病情判断的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4,06:909-912.

[6]刘炜,周崇臣,包丰昌,刘俊闪,李彦格,王国峰,宋春兰.手足口病患儿血液免疫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1,04:406-409.

标签:;  ;  ;  

手足口病免疫学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