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茂铁亚胺论文_金继振,秦鹏肖,陈鹏磊,李铁生,吴养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茂铁亚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亚胺,催化剂,化合物,薄膜,等温线,硼酸,芳烃。

二茂铁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金继振,秦鹏肖,陈鹏磊,李铁生,吴养洁[1](2015)在《含有环钯二茂铁亚胺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体表面接枝聚合物刷是一个有效改善表面性能的手段[1]。聚合物刷的动态特性、局部高浓度的功能基团和独特的框架结构为其在非均相催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可能。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催化剂均匀有序的排列能够提高催化性能[2]而且聚合物刷表面微环境的改变的确对催化性能有影响[3]。在本工作中,我们合成了一个具有刚性结构的环钯二茂铁亚胺催化剂。然后,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环钯二茂铁单体聚合物刷,并探究其催化碳碳偶联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期刊2015-07-17)

张丹昭,柯春龙,韩利民,解瑞俊,索全伶[2](2014)在《环钯化双二茂铁亚胺叁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环钯化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相当活跃。这类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在芳基丙烯酸酯的制备中,它是一种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使用,反应温和、高效的催化剂~([1])。虽然吴养洁课题组对环钯化单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已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2])。但是,环钯化双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分子与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课题组成功地合成了一(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4-08-19)

王炯,穆兵,付志华,汪丽,李铁生[3](2014)在《含有酯基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Suzuki和Heck反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并表征了系列含有酯基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结果表明,该系列环钯催化剂在纯水或有机溶剂中均能高效催化Heck和Suzuki偶联反应.(本文来源于《催化学报》期刊2014年07期)

付志华[4](2014)在《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有序自组装纳米薄膜催化碳碳偶联反应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绿色、经济、可持续的化学过程是当今化学领域的主要挑战之一。非均相催化剂具有易于分离、高效回收等特点,俨然已经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非均相催化领域仍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非均相催化剂的作用机理研究方面一直都存有争议。目前,高速发展的合成技术和新颖的分析手段为科学家对机理的研究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使得非均相催化机理的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纳米薄膜材料由于具有易于分离、回收,便于重复使用,分析方法简单等特点,使其在非均相催化应用中极具吸引力。与此同时,把催化剂分子均匀地负载在重现性好、易于表征的界面上能够更深入的对非均相催化行为进行研究。因此,制备并利用合适的纳米催化薄膜材料,借助有效的表征和分析手段对界面催化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利用Langmuir-Blodgett膜、自组装膜和聚合物刷的方法制备了环钯化合物纳米薄膜,并以Suzuki-Miyaura反应为模板,借助有效的科研手段,对基于分子层面的非均相催化过程中的界面催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制备了不同的表面压下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1(图1)的单层膜和LB膜,并应用到非均相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体系。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不同表面压下所制备的LB膜呈现出不同的表面形貌。与在表面压为14,18,26,30mN/m制备的催化剂LB膜相比,在表面压为22mN/m时制备的LB膜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LB膜催化效率与催化剂分子排列取向有关,即LB膜内分子排列有序和取向规整更有利于催化反应的进行。Figure1The structure of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1.探讨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1的LB膜在催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化学变化。通过小角X射线衍射光谱(LXRD)和AFM图像变化分析推测催化过程。结果证明,催化开始阶段底物和碱与催化剂表面接触生成氧化加成中间产物是整个催化过程的主要步骤。结合X光电子能谱(XPS)对LB膜催化反应机理分析可知,反应物与LB膜内的Pd活性中心相结合并产生中间体。中间体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为产物从LB膜的表面逐渐释放以生成产物。(图2)Figure2Illustration of the catalytic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4-iodobenzoic acid with arylboronic acid catalyzed by catalyst1LB films.2.通过共价接枝的方法分别在硅片、玻璃和石英表面成功制备了高效、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的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自组装膜(Si-CDI-Pd)(图3)。以Suzuki-Miyaura反应为模板,在一定温度的条件下,Si-CDI-Pd在水相中无需其他配体即可表现出较高催化活性、选择性和宽的底物适用性。此自组装催化薄膜在痕量钯浸出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循环8次,展现出良好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Figure3Preparation of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 catalystic films (Si-CDI-Pd).利用循环伏安法(CV)、水接触角(WCA)、AFM和XPS对不同反应时间的催化过程进行分析,阐明了在Si-CDI-Pd表面发生的PdII到Pd0和Pd0到PdII的循环过程(图4),并提出Si-CDI-Pd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是一个表面Pd0起作用的非均相表面催化过程。整个反应是催化剂和底物协同生成目标产物的过程,且分子之间有序密集排列引起催化剂间的协同效应增强了整体催化效率。Figure4High-resolution XPS spectra of Pd3d, B1s and Br3d from the silicon wafer surfaces ofSi-CDI-Pd with different reaction time.3.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N-羟甲基丙烯酰胺聚合物刷,并将芳香亚胺环钯化合物成功地接枝到聚合物刷表面制备出聚合物刷催化薄膜(Si-PHAM-Pd[I])(图5)。并通过表面形貌和结构的表征证明芳香亚胺环钯化合物是以共价键形式接枝到聚合物刷表面。Figure5Synthesis of the cyclopalldated arylimine PHAM-brushes (Si-PHAM-Pd[I]).Si-PHAM-Pd[I]能够有效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表现出增强的催化活性、高的底物适用性、选择性和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基本没有催化剂浸出的情况下,经过5次循环仍能得到90%的偶联产物。随着循环实验的进行催化活性有所降低,可能是因为芳香亚胺环钯化合物中的十八烷基链在反应过程中缠绕在聚合物刷表面或和聚合物刷柔性链相互缠绕,降低了催化活性中心和底物的接触几率。(图6)Figure6Yields and TOF obtained with recycled catalyst of Si-PHAM-Pd[I].4.为了通过改变聚合物刷表面和界面的催化微环境,提高它的催化性能,作者通过在聚合物刷表面接枝不同结构的环钯催化剂,制备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功能化的聚合物刷催化薄膜(Si-PHAM-Pd[II])(图7)。催化结果表明:与Si-PHAM-Pd[I]相比,Si-PHAM-Pd[II]能够更有效地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且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性和稳定性,几乎没有Pd的浸出的情况下至少可以循环催化8次。Figure7Preparation of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s functionalized PHAM-brushes catalyticfilm (Si-PHAM-Pd[II]).通过WCA、CV、AFM和XPS对催化Suzuki-Miyaura反应过程的表面形貌和化学变化的分析得出其反应机理:整个催化循环为PdII到Pd0和Pd0的PdII的过程(图8),催化过程中零价钯和溴苯氧化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整个反应是催化剂和反应物协同在功能化的聚合物刷表面完成的。Figure8High-resolution XPS spectra of Pd3d, B1s and Br3d from the silicon wafer surfacesgrafted Si-PHAM-Pd[II].5.首次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丙烯酰基二茂铁环钯单体聚合物刷(Pd/PBs)(图9)。通过和上述催化体系比较,对催化剂微环境的变化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Pd/PBs的催化活性表现为高于均相,低于Si-CDI-Pd和Si-PHAM-Pd[II]的情况。推测可能是由于丙烯酰基二茂铁环钯单体(3a)的大位阻结构,使聚合物刷表面有序排列降低;3a树枝状的刚性结构使聚合物刷的伸展性降低,两点原因共同造成其较弱的催化活性。Figure9Preparation of the poly (Acroloyl cyclopalladated ferrocenylimines) brushes (Pd/PBs).紫外光谱和循环伏安法表明Pd/PBs的稳定性较差。这可能是由于3a内酯基在碱性条件催化的Suzuki-Miyaura反应中发生水解,从而使催化剂脱落。因此,作者拟通过使用柔性链或稳定的醚键取代酯基的催化剂作为聚合单体,从而达到提高聚合物刷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4-05-01)

穆兵,李铁生[5](2013)在《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Langmuir膜和Langmuir-Blodgett膜的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表面压(π)-单分子面积(A)等温线研究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气-液界面行为。结果表明:升高亚相的温度、降低滴加成膜物质的浓度和挤压速度、挤压前停留一段时间均有利于亚相上形成致密、稳定的Langmuir膜。其原因可能是升高亚相温度能够增强亚相水分子和其表面成膜物质的流动性,降低挤压速度和挤压之前停留一段时间能够使聚集的成膜物质分散,从而有利于成膜物质在亚相表面形成致密、稳定的Langmuir膜。在优化的单层膜形成条件下,制备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的Langmuir-Blodgett膜,其层数与紫外-可见光谱中的最大紫外吸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此Langmuir-Blodgett膜具有良好的纵向均匀性和结构周期性,也进一步证实了亚相表面形成了致密、稳定的Langmuir膜。(本文来源于《郑州师范教育》期刊2013年06期)

李莎,胡录钦,张金莉,吴养洁[6](2013)在《环钯化二茂铁亚胺在苯并恶(噻)唑2-位C-H键芳基化反应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类结构,尤其是含氮杂环,广泛存在于许多药类化合物如抗生素、拮抗剂、降压药中,同时也存在于抗癌、抗真菌和不孕症的治疗药物中[1].唑类杂环是农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被应用到分子开关和发动机中.这类化合物C-2位具有一定活性,可以通过C–H键直接参与反应,是一种潜在的可以替代传统的交叉偶联底物的优良试剂,具有环境友好和原子经济性的特点.在近几年的报道中,恶唑,噻唑类杂环因其在医药和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工作者极大的关注和研究[2-4].由C–H键直接官能化合成唑类衍生物的方法因简捷、适用范围广而成为研究热点.然而该方法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金属催化剂的使用量较大(2%-10%);有机磷配体的使用增加了后处理难度,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叔丁醇锂等强碱的使用增加了反应成本等等.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现状及二茂铁亚胺环钯催化剂对多数经典偶联反应及C–H键活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活性,本文主要研究了其在苯并唑类杂环的2-位C–H键芳基化反应中的应用.我们发现二茂铁亚胺环钯二聚体a(0.5%)在苯并唑类2-位C–H键芳基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以苯并恶唑为底物,分别与碘苯和溴苯反应优化反应条件,发现以Cu I为添加剂,DMA为溶剂,K2CO3为碱在N2氛围下反应收率较高.在此条件下,我们对苯并恶(噻)唑与碘代物和溴代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Scheme 1).结果表明,碘代物参与芳基化反应的收率不受其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影响,均以较高产率得到2-芳基取代的苯并唑类衍生物.溴代物参与反应时,产物收率受取代基电子效应影响较大,只有当芳环上有强吸电子基团时,才能得到较好的反应效果.同时,吡啶类溴代物也可以与苯并恶唑反应,收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穆兵,李敬亚,吴养洁[7](2013)在《二茂铁亚胺环钯二聚体催化合成联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氩气保护下,以二异丙基乙基胺为碱,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利用二茂铁亚胺环钯二聚体催化结构多样化的碘代芳烃自身偶联反应,高效地合成对称联苯及其衍生物.此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催化剂用量少和产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付志华,刘洁,刘琳琳,李铁生,吴养洁[8](2013)在《优秀的易循环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自组装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钯催化的碳-碳键形成反应在有机化学中占有主要地位,多数研究集中在提供极佳活性和选择性的均相催化剂。但是,使用过程中催化剂的难于除去和不易循环使用限制了其应用。而且经济和环境的角度也使得钯催化剂的回收利用成为关键。因此,能将钯金属固定在固体支持物上制备出的可以在无钯残留(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期刊2013-07-21)

马改之[9](2013)在《环钯二茂铁亚胺化合物催化Stille偶联反应、氧化酯化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烷基吡啶锡化合物与卤代芳烃(氯代芳烃,溴代芳烃,碘代芳烃)的Stille偶联反应、醛与醇的氧化酯化反应;高效合成出系列3-芳基毗啶衍生物和系列芳香酯类衍生物;为简便制备3-芳基吡啶衍生物和芳香酯类衍生物提供了合成方法。1,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Stille偶联反应合成3-芳基毗啶衍生物以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为催化剂,首次报道了一种高效催化的3-烷基吡啶锡与卤代芳烃的Stille偶联反应体系。该体系条件温和,官能团的兼容性好,以中等到高的收率得到目标产物。合成的所有产物均经由1HNMR (400MHz, CDCl3),13CNMR (100MHz, CDCl3)鉴定,新化合物均经由HRMS-ESI进行了结构表征。(Scheme1)2,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醛与醇的氧化酯化反应首次研究了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氧化醛与醇生成酯的反应,该催化体系具有催化剂量低,官能团兼容性好和应用范围广等优点,为制备芳基取代的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的合成方法。(Scheme2)(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5-01)

彭东坡[10](2013)在《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硝基芳烃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发展了一种钯催化合成二芳基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以二茂铁亚胺环钯2,2’-联吡啶化合物(Cat.Ⅲ)为催化剂,实现了硝基芳烃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多数以中等到高的收率得到产物。反应体系只需要1mol%的催化剂用量,同时对含多种功能基团的底物兼容。此外,该反应具有对空气和水分不敏感、产物易分离等优势,为合成二芳基醚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3-05-01)

二茂铁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环钯化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相当活跃。这类配合物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已经证实,在芳基丙烯酸酯的制备中,它是一种可在空气中长期稳定使用,反应温和、高效的催化剂~([1])。虽然吴养洁课题组对环钯化单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在Suzuki偶联反应中的催化作用已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2])。但是,环钯化双二茂铁亚胺配合物的合成、分子与晶体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本课题组成功地合成了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茂铁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1].金继振,秦鹏肖,陈鹏磊,李铁生,吴养洁.含有环钯二茂铁亚胺聚合物刷的制备及其性质[C].中国化学会第十五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集(第叁分会).2015

[2].张丹昭,柯春龙,韩利民,解瑞俊,索全伶.环钯化双二茂铁亚胺叁苯基膦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C].第十八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4

[3].王炯,穆兵,付志华,汪丽,李铁生.含有酯基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Suzuki和Heck反应(英文)[J].催化学报.2014

[4].付志华.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有序自组装纳米薄膜催化碳碳偶联反应机理[D].郑州大学.2014

[5].穆兵,李铁生.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Langmuir膜和Langmuir-Blodgett膜的性质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3

[6].李莎,胡录钦,张金莉,吴养洁.环钯化二茂铁亚胺在苯并恶(噻)唑2-位C-H键芳基化反应中的应用[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7].穆兵,李敬亚,吴养洁.二茂铁亚胺环钯二聚体催化合成联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8].付志华,刘洁,刘琳琳,李铁生,吴养洁.优秀的易循环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自组装膜[C].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2013

[9].马改之.环钯二茂铁亚胺化合物催化Stille偶联反应、氧化酯化反应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3

[10].彭东坡.二茂铁亚胺环钯化合物催化硝基芳烃与芳基硼酸的偶联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3

论文知识图

郑卓等报道的手性二茂铁麟亚胺配体等报道的二茂铁雕一希夫碱亚胺...乙酰基二茂铁亚胺的合成研究1 环钯化二茂铁亚胺二聚体和单体1 有机锂试剂对二茂铁亚胺的加成...化合物3和4的合成

标签:;  ;  ;  ;  ;  ;  ;  

二茂铁亚胺论文_金继振,秦鹏肖,陈鹏磊,李铁生,吴养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