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论文摘要

人工智能是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格局产生着深刻影响。但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贡献和对就业的冲击可能是有限的。当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基础研究投入不足、产业基础层薄弱、政府数据联通开放滞后、人才培养能力缺乏等短板。此外,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加大、政策协调和规制体系不完善、隐私泄露与伦理风险等问题逐步凸显,对中国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形成一定挑战。下一步,中国应着眼未来、布局长远,合理设置人工智能促进政策的短期目标,从完善体制、补齐短板和改进规制三方面着手夯实发展基础,从而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技术和产业国际竞争中争得优势。

论文目录

  •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   (一)人工智能的内涵与特征
  •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演进
  • 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
  •   (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投入
  •     1. 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的总量与结构
  •     2. 中国人工智能投融资的总量与结构
  •   (二)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科技产出
  •     1. 中国人工智能的论文产出量
  •     2. 中国人工智能的专利申请量
  •   (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状况
  •     1. 中国人工智能当前市场规模较小,但增长迅速
  •     2. 从企业数量和分布来看,中国位居世界第二
  •   (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环境
  •     1. 中国正迅速完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政策体系
  •     2. 中国已建立相对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实施和资助体制
  • 三、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   (一)现阶段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     1. 国际技术合作阻力增大
  •     2. 缺少顶层协调机制
  •     3. 基础研究投入不足
  •     4. 人才总量和结构与美国差距较大,教育培训能力不足
  •     5. 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应用层,基础层和技术层布局薄弱
  •     6. 数据资源具有一定优势,但存在隐忧
  •   (二)影响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规制问题
  •     1. 产品责任主体确认和责任划分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对滞后
  •     2. 隐私泄露和数据滥用风险逐步凸显
  •     3. 现有规制架构难以适应新业态发展,市场准入存在一定障碍
  •     4. 就业冲击风险可能逐步增加
  •     5. 社会伦理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受到更多挑战
  • 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促进策略
  •   (一)推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     1. 大幅度提高基础研究投入
  •     2. 项目示范和资金引导聚焦产业基础层
  •     3. 促进数据开放共享
  •     4. 加强人才引进与培训
  •     5. 促进产学研国际合作
  •   (二)完善规制促进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建议
  •     1. 建立合理的法律责任分担规则
  •     2. 建立人工智能顶层协调机构,实行分门别类灵活准入
  •     3. 建立安全和伦理风险防控机制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鑫,王明辉

    关键词: 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科技革命

    来源: 改革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经济与管理科学

    专业: 信息经济与邮政经济

    单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研究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厅

    基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8年度招标课题“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及促进政策研究”

    分类号: F49

    页码: 31-44

    总页数: 14

    文件大小: 673K

    下载量: 265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态势及其促进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