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粉体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

超细粉体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

一、超细粉末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徐枫[1](2020)在《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超细粉末的强化固相反应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在电池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传感器、催化剂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探索此类粉体的短流程、高效率、绿色环保制备新方法,实现对粉末粒度、成分、相组成及其结构的精确控制,是此类材料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目前,用于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批量制备的方法主要有液相法(如共沉淀法、水热法、喷雾热解法等)和固相反应合成法。其中,液相法存在反应过程复杂、环境污染、粉末的成分及相结构控制难度大、粉体团聚现象严重等问题,特别是在合成纳米粉体时这些问题更为突出;采取固相法合成复合氧化物粉体时存在反应温度高、粉体粒度难以达到亚微米和纳米尺度、粒度难以控制、粉末分散性不高等问题。针对上述制备方法存在的缺点,考虑到金属碳酸盐热分解可以直接得到氧化物、纳米材料中的离子扩散速率快,本论文探索了一种基于金属碳酸盐机械力活化/纳米化处理,以降低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提高其热分解速率,直接合成复合氧化物超细粉体的新方法。本论文中选择Co3O4及其复合氧化物LiCoO2和LiNi1/3Co1/3Mn1/3O2超细粉体为研究对象,以碳酸盐为前驱体,研究机械力活化效应对纳米尺度碳酸盐热分解行为,粉末的相组成、相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问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采用强化热分解反应制备了粒径分布在10~20 nm的纳米Co3O4粉末,研究了磨球尺寸、球料比、球磨时间等参数对Co304粉末的晶体结构和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就机械力活化处理对CoCO3粉末的热分解动力学行为和机理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小尺寸磨球(5 mm)、15:1的球料比、10 h的预处理时间是最佳的高能球磨参数。机械力活化处理有效降低了 CoCO3粉末的热分解反应温度,缩短了反应时间,热分解效率提升了 18.2%。采用机械力活化处理后,CoCO3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在72.7~82.8 kJ/mol,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2.42×106~2.19×107)exp[(8.74×103~9.96×103)/T]4/3(1-α)[-ln(1-α)]1/4而未预处理的CoCO3粉末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在118.7~125.4 kJ/mol,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dα/dt=(1.08×1010~1.07×1011)exp[(1.43×104~1.51×104)/T]2/3α-1/2这说明机械力活化处理使得热分解反应的表观活化能降低了大约33.2%,反应机理也由n=3/2的幂函数法则变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n=3/4的反应机理。(2)采用强化固相反应制备了高温相的超细LiCoO2粉末,研究了机械力活化处理对产物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机械力活化处理对混合原料粉末热分解和固相扩散反应表观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CoO2粉末(LCO-BM10)的晶体结构稳定,颗粒形貌为类球形,一次颗粒粒径分布范围在200~400 nm。利用Kissinger法分别拟合计算了 LCO-BM10粉末合成过程中热分解和固相扩散阶段的动力学问题,得到两个步骤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70.3 kJ/mol和122.2 kJ/mol。(3)LCO-BM10粉末在3.3~4.3 V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75.2 mAh/g,库伦效率高达94.0%;在倍率性能方面,即使在2740 mA/g(10C)充放电电流下,其放电比容量也高达106.6 mAh/g,且在完成倍率性能测试后重回低倍率时,其放电比容量仍可达到初始值的97.6%;在137 mA/g(0.5C)和822 mA/g(3C)两种充放电电流下,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分别可以达到87.8%和78.1%。(4)采用强化固相反应制备了超细LiNi1/3Co1/3Mn1/3O2粉末,探索了焙烧方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和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产物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强化固相反应中混合粉末的物相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最佳的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为10 h,最佳的焙烧工艺为700℃/7h-950℃/2h,此时产物一次颗粒的粒径范围在200~500 nm之间。经过机械力活化处理后,混合原料粉末在焙烧阶段的热分解效率提升了 35.7%。采用强化固相反应合成超细LiNi1/3Co1/3Mn1/3O2粉末时的物相转变规律为:随着温度的提高,碱式碳酸镍、碳酸钴先行完成热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镍和四氧化三钴;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碳酸锰分解形成二氧化锰,此时,热分解中间产物间发生固相扩散,产物LiNi1/3Co1/3Mn1/3O2粉末开始形成(566℃);在第一个保温阶段(700℃/7h),体系中的LiNi1/3Co1/3Mn1/3O2相含量逐渐增加;在第二个保温阶段(950℃/2h),产物的晶体结构达到稳定化状态。(5)采用优化工艺合成的超细LiNi1/3Co1/3Mn1/3O2粉末(NCM-BM10)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2.5~4.3 V条件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能够达到156.1 mAh/g;在270 mA/g充放电电流下经2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0.8%;在大电流1620mA/g(6C)的充放电电流下,放电比容量尚有114.3 mAh/g。在2.5~4.5 V条件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87.1 mAh/g,在270 mA/g充放电电流下经20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83.3%;进行1620 mA/g(6C)充放电时的放电比容量高达140.9 mAh/g。

王秀丽[2](2020)在《聚偏氟乙烯功能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去除重金属效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膜技术的快速发展,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中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目前常用的处理重金属废水的膜技术有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聚合物吸附和胶束增强微滤/超滤等。但电渗析、纳滤和反渗透存在处理成本高、预处理要求严格的缺点;聚合物吸附和胶束增强超滤/微滤则存在二次污染风险。因此,研发新型微/超滤功能分离膜,使其对重金属离子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实现重金属污染物的去除和回收利用,继而拓展微/超滤分离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学位作者制备了三种聚偏氟乙烯(PVDF)功能分离膜,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评价了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作用性能,以期为功能分离膜设计研发提供有益借鉴。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技术将具有强螯合配位作用的多氨基多羧酸和多氨基多膦酸官能基团载入PVDF基体中,制备了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载带单一多氨基膦酸基团记作EDTMPA-TBOT/PVDF、载带单一多氨基羧酸基团记作DTPA-DETA-VBC-PVDF、同时载带多氨基膦酸和多氨基羧酸记作EDTMPA-TBOT-APTMS-DTPA/PVDF)。(2)采用扫描电镜表征了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的组织结构和形态,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射线能谱分析和固相核磁技术表征了功能分离膜的化学组成和官能基团。结果表明,螯合官能基团能被成功载入PVDF基体中,所制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具有吸附捕集Pb2+、Ni2+等重金属污染物的性能。(3)对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的耐污染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PVDF基膜相比,制备的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的耐污染性能均有所改善,其中采用化学接枝方法制备的PVDF功能分离膜的亲水性能好、耐污染性能佳。(4)开展了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各种工艺条件和共存物质对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p H对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性能影响显着,较低p H不利于Pb2+吸附;对于上述PVDF功能分离膜,共存阳离子(Ca2+、Mg2+、Cu2+、Ni2+、Cd2+、Zn2+、Fe3+和Cr3+)对Pb2+吸附性能的干扰影响有所不同,但三种共存络合剂柠檬酸盐(Citrate)、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氮川三乙酸(NTA)对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性能干扰顺序是一致的,均为EDTA>NTA>Citrate;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上述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离子的过程,该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放热的化学反应。(5)设计了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进水流速、进水浓度和膜堆厚度对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性能的影响,采用Thomas和BDST动态吸附模型对穿透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进水流速越低,进水浓度越高,Pb2+吸附量越大;降低进水流速和进水浓度、增加膜堆厚度,可延长膜堆穿透时间;Thomas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对Pb2+的动态吸附行为,计算所得最大吸附量与实验所得平衡吸附量相吻合。此外,所制PVDF功能分离膜有良好的再生性能,其具有潜在的工程应用价值。(6)设计和开展了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DFT计算结果与实验研究结果是一致,DFT理论模拟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机理研究。

曾志鹏[3](2020)在《钨铜与弥散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钨铜复合材料兼有铜的高导电率,钨的高熔点、抗电蚀性、抗熔焊性高硬度等性能,可用作电接触触头材料;弥散相氧化铝增强铜基复合材料强度高,导电性能与纯铜相近,抗电弧侵蚀,目前也用在电子电气领域作为电触头材料使用。为了满足开关电器对高性能电接触材料的需求,本文制备钨铜和弥散铜(Al2O3/Cu)两种复合材料,以便作为触头材料使用,所做工作内容与结果如下:(1)通过两种方案制备超细钨粉,分别是铵类钨酸盐直接煅烧还原法、溶胶-凝胶还原法制备超细钨粉。研究各方案的具体制备工艺过程,探究各工艺参数,观察制备的超细钨粉形貌,并分析所得钨粉的粒度。实验结果证实了溶胶凝胶法在制备分散性好的超细粉末的优越性,同时,在烧结性能方面,利用溶胶凝胶法所制备的超细粉末烧结活性较大,一是粒径越小,烧结活性大,二是颗粒一致性和分散性都优于直接煅烧法。总之,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超细钨粉,烧结活性好,颗粒分散均匀。(2)以溶胶凝胶法-煅烧-氢还原的方法制备4种高铜含量的钨铜超细复合粉体(5WCu、10WCu、20WCu、30WCu、),以等离子体活化烧结(SPS)制备20WCu复合块体材料,以模压成形烧结制备5WCu、10WCu、20WCu、30WCu复合材料,结果发现:1)模压成形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及电导率随烧结温度增加均呈先增后减趋势,5WCu、10WCu、20WCu、30WCu的最优烧结温度依次为 1060℃、1090℃、1090℃、1120℃;2)SPS烧结中,随着烧结温度增加,20WCu复合材料致密度逐步增加接近全致密,但电导率和硬度在750℃附近出现峰值,故750℃为最佳烧结温度,综合分析20WCu复合材料最佳烧结时间是12min。其致密度、硬度、电导率分别为99.61%、158.09HV、80.73%IACS,是一款综合性能优良的钨铜复合材料,可作为高强高导电接触材料使用;3)比较两种工艺,在最佳制备参数下SPS烧结的20WCu复合材料性能更佳,特别是硬度方面,SPS工艺下20WCu的硬度有大幅提升。(3)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铝/铜基复合前驱体,复合前驱体经过高温分解及H2气氛下还原后,得到氧化铝质量百分比为0.2%、0.4%、0.6%、0.8%共4种复合粉末,用复压复烧的粉末冶金工艺成形烧结氧化铝铜基复合材料,结果表明:1)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粉末,颗粒增强物Al2O3的尺寸达到纳米级别,在铜基粉末中弥散分布;2)当成型压力达到600Mpa时,各烧结体的致密度最高,致密度最高可高达99.41%。初压(4)模压压力大于600Mpa后,压坯产生裂缝,600Mpa为最佳模压压力;3)复合材料的塑性随氧化铝含量的加大而下降,硬度值先增后降,当氧化铝含量为0.6wt.%时,硬度值提升至150HV-160HV之间,而继续提高氧化铝含量为0.8wt.%时,维氏硬度下降,为四种氧化铝增强材料的最低水平;4)随着氧化铝含量增加电导率逐渐下降,电导率下降较快的是氧化铝含量为0.8wt.%的复合材料,但最低值也在80%IACS以上;5)以上分析可得:最佳增强效果的样品是0.6wt.%Al2O3/Cu基复合材料,该材料的相对密度为98.6%,电导率达到了 94.09%IACS,维氏硬度为159.73HV(硬度是纯铜的4倍),也是一款性能优异的高强高导触头材料,可应用于开关电器领域。

王斌[4](2020)在《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文中研究说明低维纳米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力学,电学和光学等特征,使其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纳米材料的合成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开发,但是很多的制备方法还是需要比较苛刻的条件,并且使用的设备复杂且昂贵,正因为如此,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制备和控制纳米材料的大小和形状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要方向。室温固相合成由于具有合成设备相对简单,而且操作比较容易等原因从而成为一种相对经济且比较常用的用于合成纳米材料结构的主要手段。本文采用固相法、水热法、微波法在室温下成功的合成了几种硒化物和硫化物的纳米结构颗粒,运用纳米粒度分析仪、zeta电位仪和生物显微镜等试验设备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及性能上的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室温固相合成法:使用硫酸镉和醋酸锌、醋酸镉等原料,通过室温固相合成的方法,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镉化物和硒化物,干燥后在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表征,并观察其晶型和结构等。水热合成法:使用含镉和锌的无机盐化合物作为原料通过水热合成的方法制备硫化物和硒化物超细粉体,干燥后把样品放在X射线衍射仪中进行表征,后观察其晶型和结构等。微波合成法:以丙酮、乙二醇、氢氧化钠、硒粉、K-12、亚硫酸钠和硝酸镉为原料合成。最后抽滤并干燥,得到硒化镉超细粉体。然后在生物显微镜及粒径分析仪下表征。本文在室温下采用固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备出粒径为15nm的硒化镉纳米立方晶型的晶体,粒度分析表明,其颗粒分布均匀。微波法合成的纳米硒化镉形态为球形,平均粒径为20纳米,纳米颗粒巨大的表面能会引起产品的团聚。

马瑞琦[5](2020)在《热压烧结法制备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iC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f/SiC)具有低密度、高温性能稳定、抗外部冲击载荷性能强、对裂纹不敏感的特点,是一种集结构承载和耐苛刻环境的轻质新型高温热结构材料,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要获得高强度高韧性的SiCf/SiC复合材料离不开高质量的SiC纤维和先进的陶瓷烧结工艺。SiC纳米纤维(SiCnf)具有优异的性能,例如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高抗氧化性和高耐化学腐蚀性,是理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材料。然而,目前作为增强体的SiCnf大多数是在陶瓷烧结过程中原位生长形成的,生长质量受孔隙或间隙大小与分布的影响,往往存在界面涂层制备困难、“架桥”效应及含量少等问题。本文以硅粉和碳黑为原料合成的SiC粉末为基体原料,以SiC纳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增强体含量可控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SiCnf/SiC),并采用浸渍裂解法在SiC纳米纤维表面制备了氮化硼(BN)涂层,研究了增强体含量、烧结温度及BN界面涂层对SiCnf/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硅粉和碳黑为原料,在高温下通过Si的直接碳化法制备了SiC粉末。SiC粉末通过除碳、高速搅拌分离、静置沉淀取上层悬浮液、NaOH溶液处理后,获得了平均粒径约为50 nm的高纯度SiC纳米粉末。在热压烧结工艺下,与微米级SiC粉末相比,由SiC纳米粉末制备出的SiC陶瓷相对密度更高、力学性能更加优异,陶瓷断面中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有晶粒拔出现象。(2)以SiC纳米纤维为增强体,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SiC纳米纤维含量和不同烧结温度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当SiC纳米纤维的含量为15 wt%时,SiC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678.2 MPa和8.33 MPa.m1/2。陶瓷断面中增强体分散均匀,有纳米纤维拔出、桥接现象。当烧结温度为1850℃时,断面结构逐渐致密,气孔减少,有少量SiC纳米纤维的拔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中存在的纳米纤维的拔出、纳米纤维对裂纹的偏转、纳米纤维桥接,消耗了大量的断裂能,达到增强增韧的作用。(3)采用浸渍裂解法在SiC纳米纤维表面制备了BN涂层。以硼酸和尿素为前驱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成膜剂,配制了不同浓度的前驱体溶液,将SiC纳米纤维浸渍在前驱体溶液中烘干后,在不同裂解温度下制备了 BN涂层。随着前驱体溶液浓度和裂解温度的升高,BN涂层的厚度增加。在前驱体溶液浓度为0.5 mol/L、裂解温度为1000℃的条件下,SiC纳米纤维表面包覆的BN涂层厚度均匀。XRD和红外分析表明SiC纳米纤维表面包覆的涂层为h-BN。与无BN界面层的相比,有BN界面层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断面结构中有较多的纤维拔出,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高。BN界面层的存在改善了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综上所述,论文采用BN涂层包覆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体,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了大的提高,但没有体现明显的韧性断裂效果。今后还需要在界面层的设计与制备、提高SiC纳米纤维体积分数含量、避免纤维断裂以及保持高长径比等方面做进一步的优化研究。

程哲[6](2019)在《利用某银矿企业氰化铅渣制备超细铅粉》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以鄂西北某银矿企业氰化工段含铅尾渣为原料,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在盐酸-氯化钠体系中两矿法浸出氯化铅,利用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超细铅粉(PbO),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对铅渣的XRD分析,铅渣的主要成分为方铅矿(PbS)、闪锌矿(ZnS)、黄铁矿(FeS2)、石英砂(SiO2)等,使用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湿法消解测定了总铅含量,含铅尾渣中总铅含量为157.9mg/g。2.使用两矿法浸出回收氯化铅并探究不同固液比,二氧化锰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铅渣浸出率的影响,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固液比1:10,二氧化锰投m二氧化锰=5:1.6,反应时间在60min内。3.正交实验,各因素对反应效果影响顺序:温度>固液比>时间,结果显示的最优组合为:温度80℃,固液比1:10,二氧化锰投加量比例为m尾矿:m二氧化锰=5:1.5g,最优反应工艺浸出率为97.1%,对氯化铅产品进行XRD分析和元素分析其衍射数据与JCPDS卡数据吻合较好,无杂质峰,表明此产物纯度很高。将产物进行元素分析,产物PbC12的纯度在99.9%以上。4.通过时间-温度曲线得到含铅尾渣浸出过程符合收缩核模型,将不同温度下的1gk对T-1作图,1gk对T-1呈现线性关系,斜率k即为反应常数,k=-0.4525,根据阿伦尼乌斯方程(?),,可知F表=-2.303Rf=8.66kJ/mol。5.利用上述氯化铅制备超细氧化铅粉末,探究初始pH、碳酸氢氨投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沉淀脱氯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10、碳酸氢铵投加量配比1.5倍,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50℃,氯化铅的脱氯率最高达95.8%。粒径优化实验,得出最佳投料方式为四次给料,在添加反应液质量分数为4%的PEG200,条件下可以得到平均粒径在0.1~10μm的红色氧化铅产品。

李钊[7](2019)在《水滑石基纳米复合矿物材料的机械力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滑石(LDHs)又被称为层状阴离子粘土矿物,自然界中赋存量较少,目前主要采用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取,并被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领域。根据水滑石矿物具有的层板阳离子可替换性和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这两大重要特性,可以制备出具有光催化能力的锌系、钛系、锰系等水滑石种类。这一类水滑石同时具备优异的吸附能力和可观的光降解有机污染物能力,可以作为光催化材料或光催化载体材料使用。目前,水滑石的合成方法主要有液相合成法和机械力化学法。液相法比较成熟,但是却很难同时将异相材料负载到水滑石矿物基体上,因为各反应之间的液相沉淀pH值差异太大,它们之间存在干扰。机械力化学法可以有效克服水滑石和其它材料的合成反应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水滑石与所负载的异相催化材料的同步合成。论文首先以MgAl-LDH前驱体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机械力化学制备工艺克服多元复合矿物材料的液相合成中各组分制备条件差异过大的问题,将可见光响应的CdS在球磨合成的同时负载在镁铝水滑石基体上。将Al(OH)3、干磨活化后的Mg(OH)2、无水CdCl2和无水Na2S按反应比例进行混合干磨,直接获得粉末状CdS/MgAl-LDH前驱体,再加水搅拌,除去杂质的同时使水滑石结晶。该固相反应不受共沉淀pH差异的影响。CdS纳米晶高度分散在镁铝水滑石基体上后,其在90分钟内对有机染料亚甲基蓝的降解率与块体CdS相比提高了40%左后。其次,选择具有半导体性质的ZnAl-LDH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机械力化学法,以碱式碳酸锌为统一锌源,克服硫化锌和锌铝水滑石液相沉淀反应条件差异过大、难以同时制备和结合的障碍,将紫外光响应的ZnS纳米颗粒直接固相负载到锌铝水滑石上。在充分均匀分散的同时,ZnS与锌铝水滑石形成能带结构匹配的异质结结构,促进了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转移效率。180分钟紫外光照射后,2ZnS/LDH可以降解94%的罗丹明B染料(250mL,4mg/L)。在此基础上,继续以ZnAl-LDH矿物为研究对象,研究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将具有可见光响应能力的ZnxCd1-xS固溶体和典型铋系光催化材料Bi2S3负载到水滑石上,实现合成、负载和组成异质结的同时完成。克服了双层氢氧化物和过渡金属硫化物液相合成反应不能在同一反应场中同时进行的障碍,大大缩短了异质结结构催化材料的合成流程,降低了操作复杂性。同时,异质结结构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复合材料整体对可见光的利用率,硫化物和水滑石相互匹配的能带结构可以使材料的光电化学反应活性得到明显提升。最后,研究了以贵金属单质为原料,采用机械力化学法在ZnAl-LDH矿物上直接负载贵金属单质,形成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复合光催化矿物材料。机械力化学工艺克服了液相负载贵金属时贵金属可溶性盐种类稀少、价格昂贵和需要使用有机还原剂的缺点,可以直接将贵金属单质负载到水滑石半导体上,形成了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的异质结结构,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迁移能力,拓展了水滑石矿物的可见光利用范围。180分钟内,复合材料对甲基橙(200mL,100mg/L)的光降解率接近100%。在上述合成研究的基础上,对所合成的CdS/MgAl-LDH,ZnS/ZnAl-LDH,ZnxCd1-xS/ZnAl-LDH,Bi2S3/ZnAl-LDH和Ag/ZnAl-LDH样品进行了光降解有机物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同样机械力化学法合成的纯相硫化物和纯相水滑石相比,各复合矿物材料的光催化能力和效率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说明机械力化学工艺可以实现催化剂的高效分散以及异质结的构成,并有效地促进矿物材料光电化学效应的提升。同时,对各矿物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开展了系统的研究,为水滑石矿物作为光催化材料或载体材料的应用确立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王小军[8](2015)在《Al-TiO2-B2O3粉末机械合金化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在铝合金表面制备理想的复合涂层,提高铝基表面硬度和耐磨性等重要性能指标。本课题以Al-TiO2-B2O3粉末为原料,详细分析了机械合金化法制备Al2O3-TiB2复相陶瓷的反应规律与机理,为诸多相关原位反应与等离子反应喷涂应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提高在铝合金表面生成的反应涂层致密度,论述了附加Al粘结剂Al-TiO2-B2O3三元反应粉末制备较好综合性能的Al-A12O3-TiB2复合材料反应条件,分析粘结剂Al对加热反应合成过程影响与解释合成致密度较好的Al-A12O3-TiB2复合材料的反应机制。本课题基于Al-TiO2-B2O3三元反应系粉末为原料,围绕临界晶粒机制、临界应变机制、临界点火温度降低机制详细地论述了系粉末反应的热力学可行性分析,及生成产物的依次性。通过SEM电镜、XRD物相分析与TG-DSC检测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球磨12小时已具备较小的复杂的复合颗粒,并于16小时发生反应生成所需的Al2O3-TiB2复合材料;TG-DSC实验曲线分析得出:球磨12小时的Al-TiO2-B2O3三元反应系粉末,其燃烧反应方式已由原670-960℃需持续加热的放热反应转化为560℃剧烈的放热反应;由starink方法绘得的starink曲线图计算的活化能值Ea,在球磨12小时仅为原料的四分之一,这与Forrester等人提出临界晶粒、临界点火温度降低论点相一致。在分析了粘结剂Al对反应喷涂影响与合成Al-Al2O3-TiB2复合材料反应机理中,本文分析了5-25wt.%A1粉的Al-TiO2-B2O3机械合金化与TG-DSC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粘结剂Al粉能有效地细化晶粒,减少反应组元的有效接触与扩散,降低局部熔点诱发反应概率从而抑制系燃烧反应程度,从而制得了近纳米级的Al-TiO2-B2O3复合反应颗粒;高能复合反应颗粒在560℃加热条件下就能剧烈反应生成细小的Al2O3、TiB2,伴随内部系统放热致Al的熔解,熔融Al液通过在孔隙中的毛细扩散并向生成物Al2O3和TiB2颗粒表面铺展,可合成致密度较好的Al-A12O3-TiB2复合材料。

罗文[9](2014)在《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文中认为超微气流粉碎技术是制备超细粉体的常用手段之一,目前已在食品、医药、化工、非金属矿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就其应用领域来看,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的物理粉碎,在合成化学尤其是金属有机配合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将超微气流粉碎技术与传统低热固相反应相结合,成功合成了多种金属有机配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具体研究结果为:(1)以间、对氨基苯甲酸和醋酸铜为原料,采用超微气流低热固相法合成了间、对氨基苯甲酸铜(II)两种金属有机配合物,表征后确定了配合物中不含配位水,化学式分别为Cu(m-NH2C6H4COO)2和Cu(p-NH2C6H4COO)2;同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Cu2+以双齿桥接配位和单齿配位方式分别与间氨基苯甲酸、对氨基苯甲酸进行配位。此外,从反应时间、收率以及产物的组成、结构等方面对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液相法和研磨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超微气流低固相合成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与液相法、固相研磨法合成的配合物一致;在反应时间15min时收率分别为89.82%和88.26%,接近于研磨法,优于液相法。(2)以六次甲基四胺和六水合氯化钴为原料,利用同样的方法合成了六次甲基四胺合钴(II)配合物。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含6分子结晶水,与液相法产物具有类似的结构。研究了所得配合物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得配合物可使聚乳酸的半结晶时间明显缩短,结晶速率加快,说明配合物对聚乳酸能起到成核效应;当配合物含量为2%时,与纯聚乳酸相比,配合物/聚乳酸复合物的半结晶时间由96.52min缩短至3.85min。(3)合成了对氯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和邻硝基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两种席夫碱,采用PM3半经验法优化了反应物与产物的空间结构,获得了其前线分子轨道能量,从理论上解释了邻硝基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的合成比对氯苯甲醛缩对氨基苯甲酸席夫碱容易的原因。(4)理论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和是否含有结晶水对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合成法有较大影响,推测颗粒间的自摩擦扩散为反应的控速步骤。

朱燚磊[10](2013)在《导电/抗静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利用低熔点金属(Low Melting Point Metal, LMPM)、碳纳米管等导电填料制备得到导电/抗静电聚合物复合材料及纤维。通过四种不同的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性控制导电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形貌,研究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微观形貌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导电/抗静电聚合物复合纤维制备的新方法和新原理。采用电导率高、易加工的LMPM作为导电填料,通过熔融混合以及固相拉伸等方法,制备聚丙烯/LMPM和聚丙烯/纳米颗粒/LMPM导电/抗静电复合纤维。在合适的温度区间内,通过聚合物纤维固相拉伸,金属颗粒在聚合物纤维内部原位发生微纤化形变。通过微观结构的表征发现,随着拉伸倍率的提高,金属纤维直径减小、长径比增加,相邻金属纤维间距不断减小,并且金属纤维沿着纤维拉伸方向平行分布。聚合物/LMPM复合纤维具有其电阻率随着拉伸倍率的提高而降低的性质。与未含有LMPM纤维的复合纤维比较,含有超细金属纤维的复合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有所提高。而传统导电/抗静电聚合物纤维由于拉伸过程中导电填料间距增大,导电网络受到破坏,导致纤维中导电填料含量高,聚合物纤维断裂伸长率极低,并且不能通过拉伸取向提高纤维强度。通过在复合纤维中添加碳纳米管和纳米蒙脱土显着降低了金属颗粒粒径。制备了含有粒径更细、分布更均匀的超细金属纤维的聚合物/纳米颗粒/金属复合纤维,并且该纤维获得了更加优异的电性能和力学性能。2、提出了纳米粒子阻碍金属液滴凝并理论,制备了含有超细金属颗粒的超低逾渗值导电复合材料。利用超细粉末橡胶和碳纳米管,将平均粒径为30μm的金属颗粒原位转化为平均粒径为0.93μm的超细金属颗粒。由于碳纳米管与金属颗粒之间较低的接触电阻以及协同导电效应,显着的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值。与普通导电复合材料相比,含有超细金属颗粒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逾渗值仅为0.25vol%。并且当碳管和金属含量仅为1vol%和1.96vol%时,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降为89cm。通过进一步研究材料拉伸形变-电性能发现,在大拉伸形变时,含有超细金属颗粒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电学稳定性能。3、本章利用传统的熔融加工方法,通过控制碳纳米管在二元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中选择性分布,制备出具有三种不同微观结构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即碳纳米管分布于两相界面处的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碳纳米管分布于基体中的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和碳纳米管分布于分散相中的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通过比较三种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发现,在保持优良的回弹性条件下,碳纳米管分布于两相界面处的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最低的逾渗值和最为优异的电性能。通过微观结构的详细分析,推论出二元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理想导电模型:导电粒子优先包裹橡胶相形成导电壳层;随着导电粒子含量的增加,导电粒子逐渐分散于基体中,起到连接各个导电壳层的作用;当导电粒子的含量进一步增加,整个体系中开始形成导电网络。4、为了增强聚合物材料,采用改性碳纳米管填充聚乙烯醇并制备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了改善碳纳米管与聚乙烯醇界面作用力,在酸化碳纳米管表面,利用二元异氰酸酯作为桥接试剂接枝聚乙烯醇分子,并制备得到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通过分析材料结晶行为和偏振拉曼光谱证明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与基体之间产生了强相互作用,提高了基体与碳纳米管之间应力传递的效率。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相对于未改性碳纳米管,当仅含有0.9wt%改性碳纳米管的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分别提高了160.7%和109.2%。

二、超细粉末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细粉末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超细粉末的强化固相反应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的研究进展
        1.2.1 粉末粒度、形貌、相结构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
        1.2.2 制备方法
    1.3 固相热分解机理及动力学研究概述
        1.3.1 无机盐的固相热分解
        1.3.2 固相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进展
    1.4 机械力化学概况
        1.4.1 机械力化学效应的产生机制
        1.4.2 机械力化学效应研究进展
        1.4.3 高能球磨法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与论文主要内容
        1.5.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5.2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内容和研究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3 实验过程
        2.3.1 实验流程图
        2.3.2 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的制备
    2.4 实验样品表征
    2.5 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性能测试
第3章 强化热分解反应制备超细Co_3O_4粉末的动力学行为及机理
    3.1 引言
    3.2 碳酸钴热分解行为分析
    3.3 机械力活化处理对热分解产物晶体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影响
        3.3.1 磨球尺寸对热分解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
        3.3.2 球料比对热分解产物晶体结构的影响
        3.3.3 球磨时间对热分解产物晶体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影响
    3.4 机械力活化处理对CoCO_3热分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3.5 强化热分解反应制备Co_3O_4粉末的动力学行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强化固相反应合成超细LiCoO_2粉末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机械力活化处理对混合粉末热分解行为的影响
    4.3 机械力活化处理对LiCoO_2粉末晶体结构和形貌特征的影响
        4.3.1 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LiCoO_2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4.3.2 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LiCoO_2粉末颗粒形貌特征的影响
    4.4 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LiCoO_2粉末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4.4.1 首次充放电性能
        4.4.2 倍率性能
        4.4.3 循环性能
    4.5 LCO-BM10粉末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5.1 循环伏安测试
        4.5.2 LCO-BM10的倍率性能
        4.5.3 LCO-BM10的循环性能
        4.5.4 LCO-BM10中的离子价态分析
    4.6 强化固相反应合成超细LiCoO_2粉末的动力学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强化固相反应合成超细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的工艺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混合碳酸盐强化热分解行为研究
    5.3 固相反应条件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及形貌特征的影响
        5.3.1 焙烧温度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5.3.2 焙烧温度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微观形貌的影响
        5.3.3 焙烧时间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5.3.4 焙烧时间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微观形貌的影响
        5.3.5 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5.3.6 机械力活化处理时间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微观形貌的影响
    5.4 原料中锂含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影响
        5.4.1 原料锂含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晶体结构的影响
        5.4.2 原料锂含量对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微观形貌的影响
    5.5 超细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的电化学性能
        5.5.1 首次充放电性能
        5.5.2 倍率性能
        5.5.3 循环性能
        5.5.4 NCM-BM10粉末的循环伏安测试
        5.5.5 NCM-BM10粉末的电荷转移阻抗
        5.5.6 NCM-BM10粉末的高温倍率性能
        5.5.7 NCM-BM10粉末的高温循环性能
        5.5.8 NCM-BM10粉末的元素价态分析
    5.6 强化固相反应合成LiNi_(1/3)Co_(1/3)Mn_(1/3)O_2粉末的过程机理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致谢

(2)聚偏氟乙烯功能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去除重金属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重金属的危害性
    1.3 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方法
        1.3.1 化学法
        1.3.2 物理化学法
        1.3.3 生物法
    1.4 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1.4.1 液膜法
        1.4.2 电渗析
        1.4.3 微滤
        1.4.4 超滤
        1.4.5 纳滤
        1.4.6 反渗透
        1.4.7 正渗透
    1.5 聚偏氟乙烯分离膜改性研究进展
        1.5.1 表面涂覆
        1.5.2 化学接枝
        1.5.3 物理共混
    1.6 本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2章 实验方法及理论
    2.1 实验试剂和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功能分离膜的物理化学表征
        2.2.2 功能分离膜的特性表征
        2.2.3 膜的耐污染性能评价
        2.2.4 静态吸附实验
        2.2.5 动态吸附实验
    2.3 吸附理论
        2.3.1 吸附动力学模型
        2.3.2 等温吸附模型
        2.3.3 热力学吸附研究
        2.3.4 动态吸附模型
    2.4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2.4.1 计算软件简介
        2.4.2 DFT计算细节
        2.4.3 DFT化学反应参数、吸附能和过渡态计算
第3章 载带氨基膦酸基团的PVDF功能分离膜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载带氨基膦酸官能团的PVDF功能分离膜的制备和表征
        3.2.1 PVDF功能分离膜的制备
        3.2.2 分离膜的表征
        3.2.3 膜性能评价
    3.3 静态吸附试验研究
        3.3.1 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评价
        3.3.2 对Pb~(2+)吸附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3.3.3 吸附动力学分析
        3.3.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3.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3.4 对Pb~(2+)动态吸附试验研究
        3.4.1 流速影响分析
        3.4.2 膜堆厚度影响分析
        3.4.3 初始浓度影响分析
        3.4.4 穿透曲线分析
    3.5 再生性能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共同载带氨基膦酸和氨基羧酸的PVDF功能分离膜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功能分离膜的制备和表征
        4.2.1 膜的制备
        4.2.2 膜的表征
        4.2.3 膜性能评价
    4.3 静态吸附试验研究
        4.3.1 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评价
        4.3.2 吸附Pb~(2+)的影响因素分析
        4.3.3 吸附动力学分析
        4.3.4 吸附等温模型分析
        4.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4.4 吸附Pb~(2+)动态试验研究
        4.4.1 流速影响分析
        4.4.2 膜堆厚度影响分析
        4.4.3 初始浓度影响分析
        4.4.4 穿透曲线分析
    4.5 再生性能评价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化学接枝氨基羧酸的PVDF功能分离膜制备及其对重金属吸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功能分离膜的制备和表征
        5.2.1 化学接枝氨基羧酸的PVDF功能分离膜的制备
        5.2.2 功能分离膜的表征
        5.2.3 膜性能评价
    5.3 静态吸附试验研究
        5.3.1 对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评价
        5.3.2 吸附Pb~(2+)的影响因素分析
        5.3.3 吸附动力学分析
        5.3.4 等温吸附模型分析
        5.3.5 吸附热力学分析
    5.4 吸附Pb~(2+)动态试验研究
        5.4.1 流速影响分析
        5.4.2 膜堆厚度影响分析
        5.4.3 初始浓度影响分析
        5.4.4 穿透曲线分析
    5.5 再生性能评价
    5.6 制备的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对模拟实际废水的处置
        5.6.1 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对模拟铅酸蓄电池废水的处置
        5.6.2 三种PVDF功能分离膜对模拟电镀镍漂洗废水的处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聚偏氟乙烯功能分离膜吸附重金属离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
    6.1 引言
    6.2 载带氨基膦酸基团的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Ni~(2+)DFT理论计算
        6.2.1 氨基膦酸复合螯合官能基团结构分析
        6.2.2 氨基膦酸复合螯合官能基团吸附Ni~(2+)DFT理论计算
    6.3 化学接枝氨基羧酸的PVDF功能分离膜吸附Pb~(2+)DFT理论计算
        6.3.1 PVDF中官能基团引入历程
        6.3.2 吸附Pb~(2+)DFT理论计算
    6.4 吸附Pb~(2+)过渡态的计算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3)钨铜与弥散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铜基复合材料综合论述
        1.2.1 强化相的类别及增强原理
        1.2.1.1 强化相的概念
        1.2.1.2 强化相的分类
        1.2.1.3 强化相的增强机理
        1.2.2 钨铜和氧化铝/铜复合材料的应用
    1.3 钨铜和氧化铝/铜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钨铜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Al_2O_3/Cu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1.4.1 复合粉体的制备方法
        1.4.1.1 机械合金化
        1.4.1.2 原位合成法
        1.4.1.3 内氧化法
        1.4.1.4 溶胶-凝胶法
        1.4.1.5 喷雾干燥法
        1.4.1.6 其他制备方法
        1.4.2 铜基复合材料的成形工艺
        1.4.2.1 冷压烧结
        1.4.2.2 热压烧结
        1.4.2.3 等离子体活化烧结法(SPS)
        1.4.2.4 金属注射成形方法(MIM)
        1.4.2.5 其他新的制备复合材料成形的技术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研究思路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与相关设备
    2.3 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形貌表征与参数测试
        2.3.1 复合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
        2.3.2 X射线衍射仪(XRD)物相分析
        2.3.3 复合材料的粉体与块材的能谱(EDS)扫描分析
        2.3.4 复合材料的金相分析
        2.3.5 复合材料致密度的计算
        2.3.6 硬度测试
        2.3.7 电导率测试
第三章 超细钨粉的制备及其烧结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超细钨粉实验方案与路线
        3.2.2 超细钨粉的烧结实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氧化钨形貌和粒度分析
        3.3.2 钨粉形貌和粒度分析
        3.3.3 超细钨粉的形貌及其烧结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钨铜系列复合材料的制备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钨铜复合粉末的制备
        4.2.2 钨铜复合块体材料的制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复合粉体的表征
        4.3.2 钨铜复合块体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4.3.2.1 SPS烧结温度对20WCu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4.3.2.2 SPS烧结时间对20WCu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4.3.2.3 模具冷压压制成形烧结温度对材料断面组织形貌的关系
        4.3.3 钨铜复合块体材料性能表征分析
        4.3.3.1 SPS烧结温度与20WCu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电导率的关系
        4.3.3.2 SPS烧结时间与20WCu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电导率的关系
        4.3.3.3 模压成形烧结温度与系列钨铜复合材料致密度、硬度、电导率的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Al_2O_3/Cu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氧化铝/铜复合粉末的制备
        5.2.2 氧化铝/铜复合块体材料的制备
        5.2.2.1 氧化铝/铜复合粉末模压成型(初压)
        5.2.2.2 初压压坯的烧结(初烧)
        5.2.2.3 初烧后复合块材压制(复压)
        5.2.2.4 复压压坯的烧结(复烧)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1 氧化铝/铜复合粉体的形貌及物相分析
        5.3.2 氧化铝/铜复合块体材料断面形貌分析
        5.3.2.1 模压初压压力对氧化铝/铜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5.3.2.2 不同Al_2O_3含量对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5.3.3 氧化铝/铜复合块体材料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3.3.1 氧化铝/铜复合材料的致密度
        5.3.3.2 氧化铝/铜基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分析
        5.3.3.3 氧化铝/铜基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参与项目与获奖情况

(4)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纳米材料
        1.1.1 纳米科学技术及其研发情况
        1.1.2 纳米的基本定义及分类
        1.1.3 纳米材料的应用趋势
    1.2 半导体超细粉体
        1.2.1 半导体硫化物纳米材料的简介
        1.2.2 低维纳米硒化物半导体
    1.3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应用
        1.3.1 硫化镉纳米粒子应用
        1.3.2 硫化锌纳米粒子应用
        1.3.3 硒化镉纳米粒子的应用
        1.3.4 硒化锌纳米粒子的应用
    1.4 纳米材料研究现状
        1.4.1 水热(或溶剂热)合成法
        1.4.2 微乳液法
        1.4.3 溶胶-凝胶法
        1.4.4 辐射合成法
        1.4.5 气相合成法
    1.5 合成方法
        1.5.1 室温固相合成
        1.5.2 水热法
        1.5.3 微波法
    1.6 论文的选题依据
        1.6.1 选题依据
2 实验部分
    2.1 硫化镉超细粉体
        2.1.1 室温固相合成
        2.1.2 水热法
    2.2 硫化锌超细粉体的制备
        2.2.1 室温固相法合成
        2.2.2 水热法
    2.3 硒化镉超细粉体制备
        2.3.1 室温固相合成
        2.3.2 水热法
        2.3.3 微波法
    2.4 硒化锌的微波合成
        2.4.1 实验原料
        2.4.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3 硒化镉的微波合成实验过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表征方法与设备
    3.2 测试与分析
        3.2.1 生物显微镜分析
        3.2.2 X射线衍射仪
        3.2.3 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5 参考文献
6 致谢

(5)热压烧结法制备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SiC陶瓷
        1.2.1 SiC陶瓷的结构
        1.2.2 SiC陶瓷的性能与应用
        1.2.3 SiC粉末的制备
        1.2.4 SiC陶瓷的烧结工艺
    1.3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3.1 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3.2 晶须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3.3 颗粒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3.4 低维纳米相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1.4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层
        1.4.1 PyC界面涂层
        1.4.2 BN界面涂层
        1.4.3 SiC界面涂层
        1.4.4 复合界面涂层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1 论文的研究目的
        1.5.2 主要研究内容
        1.5.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样品表征测试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2.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热压烧结工艺及后加工
        2.3.1 热压烧结工艺
        2.3.2 后加工
    2.4 样品的表征及性能测试
        2.4.1 物相成分表征
        2.4.2 微观形貌表征
        2.4.3 红外吸收表征
        2.4.4 密度测试
        2.4.5 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测试
第三章 SiC纳米粉末的制备及烧结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SiC纳米粉末的制备
        3.2.1 实验过程
        3.2.2 静置沉降时间对SiC粉末粒径分布的影响
        3.2.3 NaOH溶液对SiC纳米粉末的提纯
    3.3 SiC纳米粉末的形成机理分析
    3.4 SiC纳米粉末的烧结性能
        3.4.1 实验过程
        3.4.2 SiC陶瓷的物相组成和致密度分析
        3.4.3 SiC陶瓷的断口形貌分析
        3.4.4 SiC陶瓷的力学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
    4.3 SiC纳米纤维含量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3.1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物相和致密度分析
        4.3.2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分析
        4.3.3 Si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4.4 烧结温度对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4.4.1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致密度的影响
        4.4.2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4.4.3 烧结温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BN涂层的制备及其对SiC纳米纤维增强SiC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1 引言
    5.2 SiC纳米纤维表面包覆BN涂层
        5.2.1 实验过程
        5.2.2 SiC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
        5.2.3 前驱体溶液浓度对纤维表面包覆BN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5.2.4 裂解温度对纤维表面包覆BN涂层微观形貌的影响
        5.2.5 SiC纳米纤维表面包覆BN涂层的物相和结构分析
    5.3 界面涂层对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5.3.1 界面涂层对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
        5.3.2 界面涂层对复合材料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6)利用某银矿企业氰化铅渣制备超细铅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前言
    1.2 我国铅矿资源现状与铅尾渣治理情况
        1.2.1 铅矿资源现状
        1.2.2 含铅尾渣的产生途径
        1.2.3 行业存在问题
    1.3 铅矿的冶炼方式与相关进展
        1.3.1 铅矿的冶炼方式
        1.3.2 两矿法浸出氯化铅的相关研究
    1.4 氧化铅的研究状况
        1.4.1 氧化铅性质
        1.4.2 超细粉末的制备方式
        1.4.3 国内外超细铅粉的相关研究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创新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两矿法浸出含铅尾渣实验
    2.1 样品来源及采样
    2.2 实验试剂、仪器
    2.3 含铅尾渣的成分分析
        2.3.1 组分分析
        2.3.2 元素测定
        2.3.3 结果分析
    2.4 两矿法浸出实验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步骤
        2.4.3 实验分析方法
    2.5 实验影响因素
        2.5.1 固液比对铅浸出的影响
        2.5.2 二氧化锰投加量对铅浸出的影响
        2.5.3 温度对铅浸出的影响
        2.5.4 时间对铅浸出的影响
        2.5.5 正交实验
        2.5.6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5.7 两矿法浸出反应动力学探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氧化铅制备实验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 实验原理
    3.3 实验步骤
    3.4 氯化铅沉淀转化影响因素
        3.4.1 初始pH对脱氯率的影响
        3.4.2 碳酸氢铵投加量对脱氯率的影响
        3.4.3 反应时间对脱氯率的影响
        3.4.4 反应温度对脱氯率的影响
        3.4.5 最佳条件下前驱体组份分析
    3.5 粒径优化反应实验
        3.5.1 加料方式对氧化铅粒径的影响
        3.5.2 表面活性剂优化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4.1 研究成果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致谢

(7)水滑石基纳米复合矿物材料的机械力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水滑石光催化材料
        1.2.1 水滑石单一相光催化材料
        1.2.2 水滑石异质结光催化材料
        1.2.3 金属-水滑石光催化材料
        1.2.4 层状双氧化物LDO光催化材料
    1.3 半导体光催化介绍
        1.3.1 光催化的基本过程和原理
        1.3.2 双半导体型异质结的构建理论
        1.3.3 半导体-金属型异质结的构建理论
        1.3.4 半导体-碳材料型异质结的构建理论
        1.3.5 多元异质结的构建理论
    1.4 材料的机械化学制备
        1.4.1 机械化学制备金属氧化物材料
        1.4.2 机械化学制备金属硫化物材料
        1.4.3 机械化学制备其它功能性矿物材料
        1.4.4 机械活化改性矿物材料
        1.4.5 机械化学制备类水滑石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主要实验试剂及仪器
        2.1.1 主要实验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及分析仪器一览表
    2.2 样品制备方法
        2.2.1 Mg-Al水滑石的制备
        2.2.2 Zn-Al水滑石的制备
        2.2.3 CdS的制备
        2.2.4 ZnS的制备
        2.2.5 Zn_xCd_(1-x)S固溶体的制备
        2.2.6 Bi_2S_3的制备
        2.2.7 nCdS/MgAl-LDH的制备
        2.2.8 nZnS/ZnAl-LDH的制备
        2.2.9 nZn_xCd_(1-x)S/ZnAl-LDH的制备
        2.2.10 nBi_2S_3/ZnAl-LDH的制备
        2.2.11 nAg/ZnAl-LDH的制备
    2.3 理化性质表征手段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2.3.2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布(BET-BJH)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SEM-EDS)
        2.3.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2.3.5 综合热分析仪(TG-DSC)
        2.3.6 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
        2.3.7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2.3.8 电子自旋共振谱(ESR)
        2.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2.3.10 交流阻抗测试(EIS)
        2.3.11 光致发光光谱(PL)
        2.3.12 霍尔效应检测(Hall effect)
    2.4 光催化实验
        2.4.1 CdS/MgAl-LDH前驱体可见光催化实验
        2.4.2 ZnS/ZnAl-LDH紫外光催化实验
        2.4.3 Zn_xCd_(1-x)S/ZnAl-LDH前驱体可见光催化实验
        2.4.4 Bi_2S_3/ZnAl-LDH可见光催化实验
        2.4.5 Ag/ZnAl-LDH可见光催化实验
第3章 CdS/MgAl-LDH前驱体的机械化学合成及光催化评价
    3.1 矿物材料理化性质
        3.1.1 相结构和形貌
        3.1.2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3.1.3 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3.2 矿物材料光催化性能
        3.2.1 光催化反应活性
        3.2.2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3.2.3 光催化机理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ZnS/ZnAl-LDH的机械化学合成及光催化评价
    4.1 矿物材料理化性质
        4.1.1 相结构和形貌
        4.1.2 拉曼光谱特性
        4.1.3 热性质
        4.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性质
        4.1.5 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4.2 矿物材料光催化性能
        4.2.1 光催化反应活性
        4.2.2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4.2.3 光催化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Zn_xCd_(1-x)S/ZnAl-LDH前驱体的机械力化学合成及光催化评价
    5.1 矿物材料理化性质
        5.1.1 相结构和形貌
        5.1.2 红外光谱特性
        5.1.3 X射线光电子能谱性质
        5.1.4 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5.1.5 电化学阻抗
    5.2 矿物材料光催化性能
        5.2.1 锌镉比例与光降解效率的关系
        5.2.2 硫化物负载量与光降解效率的关系
        5.2.3 光催化反应动力学
        5.2.4 光催化机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Bi_2S_3/ZnAl-LDH的机械力化学合成及光催化评价
    6.1 矿物材料理化性质
        6.1.1 相结构和形貌
        6.1.2 比表面积和孔分布
        6.1.3 红外光谱特性
        6.1.4 X射线光电子能谱性质
        6.1.5 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6.1.6 光致发光特性
        6.1.7 电化学阻抗
        6.1.8 霍尔效应
    6.2 矿物材料光催化性能
        6.2.1 光催化反应活性及动力学
        6.2.2 光催化机理
        6.2.3 催化剂可重复性实验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Ag/ZnAl-LDH的机械化学制备及光催化评价
    7.1 矿物材料理化性质
        7.1.1 相结构和形貌
        7.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性质
        7.1.3 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
        7.1.4 光致发光特性
        7.1.5 电化学阻抗
    7.2 矿物材料光催化性能
        7.2.1 光催化性能及动力学
        7.2.2 光催化机理
        7.2.3 催化剂可重复性实验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8)Al-TiO2-B2O3粉末机械合金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Al_2O_3-TiB_2复相陶瓷现状
        1.3.1 Al_2O_3-TiB_2陶瓷性能
        1.3.2 Al_2O_3-TiB_2陶瓷涂层的应用
    1.4 机械合金化技术
        1.4.1 机械合金化技术应用发展概述
        1.4.2 机械合金化过程结构演变机理与反应机制
    1.5 超细粉末
        1.5.1 超细粉末的应用
        1.5.2 超细粉末的制备
    1.6 粘结剂使用介绍
    1.7 选题的研究内容、目标与意义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工艺流程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设备
    2.2 实验方案与流程
        2.2.1 过程内容
        2.2.2 实验技术路线
    2.3 分析测试方法
第3章 机械合金化制备Al_2O_3-TiB_2机理分析
    3.1 Al-TiO_2-B_2O_3热力学可行性分析
    3.2 液态环境下合成 Al_2O_3-TiB_2机械合金化
        3.2.1 乙醇液态介质环境下的机械合金化介绍
        3.2.2 实验结果分析
    3.3 氩气保护环境下的机械合金化
        3.3.1 球磨晶粒与结构分析
        3.3.2 反应前复合颗粒元素分布分析
        3.3.3 系列球磨过程XRD物相分析
    3.4 Starink法计算活化能
    3.5 本章总结
第4章 制备Al-(Al_2O_3-TiB_2)复合材料机理分析
    4.1 实验方法介绍
    4.2 讨论与分析
        4.2.1( Al-TiO_2-B_2O_3)/ Al球磨过程的形貌分析
        4.2.2( Al-TiO_2-B_2O_3)/ Al球磨过程的结构分析
        4.2.3( Al-TiO_2-B_2O_3)/ Al球磨过程的亚结构变化
    4.3 粘结剂Al在Al-TiO_2-B_2O_3系中不同比重的XRD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5章Al/(Al-TiO_2-B_2O_3) 系加热反应机制与涂层性能分析
    5.1 TG-DSC差热分析
        5.1.1 摩尔配比Al-TiO_2-B_2O_3系球磨粉末的TG-DSC分析
        5.1.2 x-wt.% Al - (Al-TiO_2-B_2O_3)系粉末反应前的TG-DSC分析
        5.1.3 20wt.%-Al-(Al-TiO_2-B_2O_3)系DSC温度反应分析
    5.2 不同反应条件的组织分析
    5.3 等离子反应喷涂制备Al_2O_3-TiB_2-Al复合涂层
    5.4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低热固相化学反应研究进展
        1.1.1 研磨法
        1.1.2 球磨法
        1.1.3 微波法
    1.2 超微气流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
        1.2.1 在物理粉碎中的应用
        1.2.2 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1.3 课题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
2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合成间、对氨基苯甲酸铜(II)配合物
    2.1 间氨基苯甲酸铜(II)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2.1.1 主要原料和仪器
        2.1.2 实验过程
        2.1.3 结果与讨论
    2.2 对氨基苯甲酸铜(II)配合物的固相合成
        2.2.1 实验部分
        2.2.2 实验过程
        2.2.3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3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合成六次甲基四胺合钴(II)配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3.1 主要原料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六次甲基四胺合钴(II)的合成
        3.2.2 与聚乳酸共混
        3.2.3 测试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3.3.2 对聚乳酸结晶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制备席夫碱
    4.1 主要原料和仪器
    4.2 席夫碱的合成
        4.2.1 合成过程
        4.2.2 产物的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产物的结构表征
        4.3.2 席夫碱的结构优化
    4.4 本章小节
5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理论分析
    5.1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
        5.1.1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的热力学判据
        5.1.2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的动力学
    5.2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的影响因素
        5.2.1 反应温度
        5.2.2 反应物中的结晶水
        5.2.3 反应物颗粒大小
    5.3 超微气流低热固相反应的过程机理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导电/抗静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
        1.1.1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基本分类
        1.1.2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
        1.1.2.1 导电通路的形成
        1.1.2.2 载流子的传输方式
        1.1.2.3 导电填料的类型
    1.2 导电/抗静电纤维的研究进展
        1.2.1 非永久性抗静电纤维
        1.2.2 永久性导电/抗静电纤维
        1.2.2.1 聚合物/导电颗粒复合纤维
        1.2.2.2 二元组分聚合物复合纤维
    1.3 导电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3.1 导电填料分散性的影响
        1.3.2 混合导电填料的使用
        1.3.3 第三组分对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影响
        1.3.4 接触电阻对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1.4 低熔点金属的研究进展
        1.4.1 低熔点金属的概念以及应用领域
        1.4.2 聚合物/低熔点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1.5 超细粉末橡胶的研究进展
        1.5.1 全硫化超细粉末橡胶的简介
        1.5.2 全硫化超细粉末橡胶的特点
        1.5.3 全硫化超细粉末橡胶的应用领域
        1.5.3.1 增韧聚合物复合材料
        1.5.3.2 制备热塑性弹性体
        1.5.3.3 辅助纳米粒子分散
        1.5.3.4 超细粉末橡胶提高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创新性和研究内容
        1.6.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1.6.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7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导电/抗静电纤维制备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摘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制备聚合物/LMPM 和聚合物/纳米颗粒/LMPM 混合物
        2.2.3 制备聚合物/LMPM 和聚合物/纳米颗粒/LMPM 原丝
        2.2.4 制备聚合物/LMPM 和聚合物/纳米粒子/LMPM 复合纤维
        2.2.5 表征与分析
        2.2.5.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2.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2.2.5.3 纳米 X 射线断层扫描成像(Nano-CT)
        2.2.5.4 纤维电导率
        2.2.5.5 纤维线密度
        2.2.5.6 纤维力学性能
    2.3 聚合物/LMPM 混合物的微观形貌
        2.3.1 PP/LMPM 混合物的微观形貌
        2.3.2 LMPM 含量对 LMPM 颗粒形貌的影响
        2.3.3 基体加工粘度对 LMPM 颗粒的影响
        2.3.4 聚合物种类对 LMPM 颗粒粒径的影响
    2.4 聚合物/LMPM 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与性能
        2.4.1 LMPM 颗粒原位微纤化形变
        2.4.2 PP/LMPM 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
        2.4.3 PP/LMPM 复合纤维的性能
    2.5 聚合物/纳米粒子/LMPM 复合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性能
        2.5.1 超细金属颗粒形成机理分析
        2.5.2 PP/纳米粒子/LMPM 混合物的微观形态
        2.5.3 PP/纳米填料/LMPM 复合纤维微观结构与性能
        2.5.3.1 PP/纳米填料/LMPM 复合纤维微观结构
        2.5.3.2 PP/纳米填料/LMPM 复合纤维的性能
    2.6 小结
    2.7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超低逾渗值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及形貌与性能研究
    摘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
        3.2.3 测试与表征
        3.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3.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3.2.3.3 静态体积电阻率测量
        3.2.3.4 拉伸状态下的体积电阻率测量
    3.3 超细金属颗粒的形成机理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PPMA/VP501/CNT/LMPM 导电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3.4.2 LMPM 含量对复合材料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3.4.3 橡胶含量对复合材料微观形貌与性能的影响
        3.4.4 PA11/VP501/CNT/LMPM 复合材料形貌与性能
        3.4.5 拉伸形变对导电复合材料电性能的影响
    3.5 小结
    3.6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选择性分布对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
    摘要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原料
        4.2.2 制备具有“界面结构”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2.3 制备具有“分散结构”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2.4 制备具有“包藏结构”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2.4.1 制备 CNT-VP501 共喷复合粉末
        4.2.4.2 制备具有“包藏结构”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2.5 制备 PP/PPMA/VP501/CNT 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2.6 测试与表征
        4.2.6.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4.2.6.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4.2.6.3 体积电阻率测量
        4.2.6.4 机械性能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具有“界面结构”导电聚烯烃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4.3.1.1 微观结构
        4.3.1.2 VP501 含量对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电性能的影响
        4.3.1.3 橡胶种类对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电性能的影响
        4.3.2 具有“分散结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4.3.2.1 PPMA/VP501/CNT 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3.2.2 制备 PA/VP501/CNT 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
        4.3.3 具有“包藏结构”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4.3.3.1 VP501-CNT 共喷复合粉末的微观形貌
        4.3.3.2 PP/VP501-CNT 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4.3.4 三种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性能对比
        4.3.4.1 三种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电性能对比
        4.3.4.2 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导电理想模型
        4.3.4.3 三种导电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对比
        4.3.5 PP/PPMA/VP501/CNT 全硫化热塑性弹性体的微观形貌与性能
    4.4 小结
    4.5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聚乙烯醇接枝改性碳纳米管增强聚乙烯醇复合材料
    摘要
    5.1 引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原料
        5.2.2 碳纳米管的酸化
        5.2.3 碳纳米管表面接枝 MDI
        5.2.4 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乙烯醇
        5.2.5 制备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
        5.2.6 表征方法和仪器
        5.2.6.1 傅里叶红外(FTIR)光谱测试
        5.2.6.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5.2.6.3 热失重分析(TGA-DSC)
        5.2.6.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5.2.6.5 拉伸测试
        5.2.6.6 偏振拉曼
        5.2.6.7 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
        5.2.6.8 偏光显微镜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碳纳米管表面接枝 MDI
        5.3.2 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乙烯醇
        5.3.3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接枝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5.3.4 偏振拉曼分析
        5.3.5 复合材料熔融行为
        5.3.6 非等温结晶性能
    5.4 小结
    5.5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作者和指导教师简介
附件

四、超细粉末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氧化钴及其复合氧化物超细粉末的强化固相反应合成方法及机理研究[D]. 徐枫. 湖南大学, 2020
  • [2]聚偏氟乙烯功能分离膜的设计制备及其去除重金属效能研究[D]. 王秀丽. 燕山大学, 2020(01)
  • [3]钨铜与弥散铜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曾志鹏. 厦门理工学院, 2020(01)
  • [4]室温固相合成半导体超细粉体[D]. 王斌.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
  • [5]热压烧结法制备SiC纳米纤维增强SiC陶瓷基复合材料[D]. 马瑞琦.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6]利用某银矿企业氰化铅渣制备超细铅粉[D]. 程哲.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3)
  • [7]水滑石基纳米复合矿物材料的机械力化学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D]. 李钊.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8]Al-TiO2-B2O3粉末机械合金化机制研究[D]. 王小军. 湖北工业大学, 2015(10)
  • [9]超微气流粉碎作用下的低热固相反应研究[D]. 罗文. 重庆理工大学, 2014(02)
  • [10]导电/抗静电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朱燚磊. 北京化工大学, 2013(10)

标签:;  ;  ;  ;  ;  

超细粉体的机械固相化学反应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