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

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

马田生[1]2004年在《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焦家金矿床位于胶东西北部招掖成矿带内,西临着名的郯庐大断裂。矿体位于北北东—北东向延伸的破碎蚀变带中,受控于断裂构造,围岩蚀变以钾长石化(红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为特征。 在总结前人对焦家金矿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焦家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建立了矿床分带模型,认为焦家金矿床存在深部富集带。 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对该矿床的金品位、品位厚度乘积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焦家金矿Ⅰ、Ⅱ、Ⅲ号矿体的变程依次减小,反映其矿化连续性依次减弱;在垂向方向上叁个主要矿体的连续性强弱交替出现。 运用分形理论分别研究了矿体的品位、厚度、品位厚度乘积的分维值在垂向上的变化特征,根据分维值D的规律性变化,提出矿床深部叁个主要矿体仍有较大延伸。 在灰色建模中,以矿体品位、厚度代表矿化的白化值,经过数据生成处理,建立了矿体品位、厚度灰色GM(1,1)模型。通过残差、后验差、关联度检验,研究了模型的可靠性,对影响预测模型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模型精度的方法;通过GM(1,1)模型预测Ⅰ、Ⅲ矿体金矿化强度自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强,Ⅱ号矿体品位自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但厚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总体矿化强度不及Ⅰ、Ⅲ矿体。

庞绪成[2]2005年在《山东焦家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胶东地区是我国金矿资源主要密集区,焦家金矿田是我国最大的金矿田,焦家金矿床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又称“焦家式”金矿)的代表。矿区位于滨太平洋成矿带西部大陆边缘活动带,为太古宙—元古宙花岗岩—绿岩带发育地区,是地壳构造运动、变质作用、岩浆作用和成矿作用多旋回发育地带。 胶东地区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一直是矿床学界研究和争论的重点之一,尤其是与矿床空间位置关系密切的玲珑和郭家岭花岗岩及矿床成因、成矿时代的研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过不同观点。论文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在对关键区段重点解剖的基础上,结合地球物理、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构造演化和成矿作用的研究成果,对本区的构造岩浆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科学总结,建立了焦家金矿矿床地球化学勘查模式,预测并确立了焦家金矿深部存在第二成矿富集带盲矿体,并且认为这种规律可扩展到整个焦家金矿田。 玲珑复合岩体的展布受控于相背倾向的NE向断裂带,微量元素环境判别投点于造山花岗岩或同造山花岗岩区域,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众多的同位素年龄数据变化于102Ma-1718Ma,并集中于早、中、晚叁个区段,较晚的区段为110~160Ma。综合判断,玲珑复合岩体(超单元)定位于燕山期的岩浆—变质核杂岩。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成矿年龄约124Ma±1Ma(Rb-Sr等时线法);Pb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得出成矿物质来源于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和玲珑花岗岩的判别结果,表明成矿与岩浆—变质核杂岩的定位形成有直接关系。 焦家金矿的断裂蚀变带从外带(片麻状花岗岩)到内带(主断裂面),有从韧性变形—韧脆性变形—脆性变形—多期脆性变形迭加的变形性质变化,有分布宽度从宽—窄的变化,在时间序列上有从先后(老新)的变化,反映了岩浆—变质核杂岩形成过程中,构造成矿层次由深至浅的变化。 主蚀变带中的1、2号矿脉实际上是分支复合的同一条工业矿体,受主断裂控制,主矿体的特别厚大部位,往往是由3号脉与主矿体复合形成的,可作为生产

唐泽伟, 郭广军, 王恩敬, 吕广耀, 叶延岭[3]2012年在《山东焦家金矿中深部矿体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内生热液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侧伏规律与多期次的构造—岩浆—含矿热液流体活动密切相关,是金矿床矿化富集带(矿体)深部成矿规律,也是导致特大型金矿床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分析焦家金矿主要控矿构造的地质特征、递进演化过程及矿体成矿规律,运用SURPAC软件,建立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空间实体模型,从而总结出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的侧伏规律,在此基础上对焦家金矿床Ⅰ号矿体深部进行成矿预测,圈定了成矿靶区。本次研究证实了"焦家金矿床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的推断,为矿山深部的地质研究和地质探矿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对于满足矿山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鲍中义, 钮涛, 高书剑, 孙瑞刚, 李树统[4]2010年在《焦家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文中指出焦家金矿床位于焦家断裂带中段,属典型的"焦家式"金矿,截至2008年底焦家金矿床累计探获资源储量234 564 kg。该文通过对深部矿体地质特征论述,并与中浅部矿体进行对比,总结深部成矿规律,利用焦家断裂控制的矿体具有等距斜列、尖灭再现规律,对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马田生[5]2007年在《灰色GM(1,1)模型在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含矿性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提出运用灰色理论,以焦家金矿床矿体品位、厚度代表矿化的白化值,经过数据生成处理,建立了矿体品位、厚度灰色GM(1,1)模型。通过残差、后验差、关联度检验,研究了模型的可靠性,对影响预测模型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模型精度的方法;通过GM(1,1)模型预测,焦家金矿床Ⅰ,Ⅲ矿体金矿化强度自浅部向深部逐渐增强,Ⅱ号矿体品位自浅部向深部逐渐增高,但厚度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总体矿化强度不及Ⅰ,Ⅲ矿体。

李德亭, 孙之夫, 张锐, 许道学, 王兆军[6]2002年在《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与找矿效果对比》文中认为焦家金矿床是着名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通过物化探研究 ,对深部成矿远景进行预测并布置了钻探工程 ,大致查明了矿床深部破碎蚀变带地质特征及含矿性 ;基本探明了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及赋存部位、矿石的类型和结构构造等特征 ,并合理地圈定了矿体。以深部原生晕建立了深部化探异常模式 ,指出了深部矿体矿头和近矿指示元素组合特点 ,从而为深部是否继续开展普查提供了依据。通过钻探工程验证 ,矿体及构造带的位置与物探结果比较吻合 ,说明本区物探方法寻找隐伏矿体有较好的效果

陈阳阳[7]2017年在《山东焦家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文中提出焦家金矿床地处胶北隆起西北部,莱州-栖霞复背斜的北翼、沂沭断裂东侧的次级断裂—焦家主断裂带下盘的花岗岩中。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对焦家金矿矿床地质、蚀变带划分及蚀变带迁移、载金矿物标型、矿床地球化学等特征的研究来探讨载金矿物与成矿、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并探讨矿床成因,以期为该矿床的更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帮助。对焦家金矿矿体分析及对围岩蚀变野外和镜下观察,将蚀变划分为七个带,结合蚀变带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总结蚀变带迁移规律,讨论了蚀变过程及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认为矿化与岩体破碎强度和蚀变强度成正比,并且硅化、黄铁矿化与Au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通过载金矿物标型特征研究,焦家金矿床自形-半自形黄铁矿不含Au,碎裂状黄铁矿Au平均品位0.05%,它形黄铁矿含Au最好,Au平均品位0.15%。焦家金矿黄铜矿总体上富S富Cu低Fe亏As。S含量平均为34.73%,Cu含量平均为35.37%,Fe含量平均为29.36%,As的含量仅为0.02%。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散点图表明Au与多种元素均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研究,确定焦家金矿床属中温矿床,成矿流体为CO2-H_2O-Na ClCH4体系,其主要成矿温度为170.2~358.1℃,盐度2.04%~10%NaCl,eqv,平均盐度为6.64%NaCl,eqv。氢、氧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热液主要是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其中以岩浆水为主。通过对硫、铅同位素研究,发现焦家金矿床中的硫来自地幔和地壳硫的混合。而铅的来源则主要以地壳铅为主,并有地幔铅的混入。综上讨论认为焦家金矿成因类型属受断裂构造控制的中低温蚀变岩型-热液脉型金矿床。

刘文龙[8]2013年在《焦家金矿床矿化网络结构》文中认为焦家金矿床是焦家式金矿命名地。论文以详细矿床地质调查为基础,对该金矿床的控矿构造、蚀变分带和矿化网络结构进行了研究。焦家断裂带及其内次级断裂带是金矿床最重要的控矿因素,直接控制了金矿体的形成和分布。由于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这些断裂构造经历多期次构造活动:成矿前韧性剪切活动、成矿期张剪性活动(早期由右行逆断层转化为右行正断层,晚阶段发生较大规模右行走滑)、成矿后期压剪性活动。通过蚀变岩地球化学特征得出焦家金矿床金的主要来源是玲珑型黑云母花岗岩,而早期胶东群变质岩为间接矿源岩。通过质量平衡计算方法得出由黑云母花岗岩到蚀变岩Si、Na、Ca、Pb、Zn、Cu等,K、Fe、Mg等主要为迁入,Al既有迁入也有迁出。围岩蚀变的分带性是由于成矿流体作用过程中成矿元素及其他元素的迁入迁出造成的,并且分带与特定的化学元素的富集相关。针对焦家金矿床围岩蚀变及不同类型矿化的分带现象,进行了蚀变-矿化地质填图。结果表明,焦家断裂带为压剪性断裂带、规模宏大,其控制的蚀变带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平面上,蚀变岩沿断裂带上、下盘呈不规则带状分布,下盘蚀变强度及规模远大于上盘,按照距主断面的远近及构造-蚀变的强弱,从矿体到围岩依次可划分为黄铁绢英岩带、绢英岩带、钾化带及弱钾化花岗岩带。鲍李断裂带是发育在焦家断裂带下盘的次级剪性断裂带,其控制的蚀变带规模较小,断裂带两侧蚀变对称分带,由断裂面向两侧分别为绢英岩化带、钾化花岗岩带、弱钾化花岗岩带;焦家断裂带和鲍李断裂带组成的菱形格状断裂内系列近平行的NE向次级张性断裂、节理规模较小,控制了系列近平行的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和钾化细脉型矿体的产出;鲍李断裂下盘系列近平行的次级张性断裂控制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和黄铁绢英岩型矿体分带,前者紧贴断裂面两侧展布、而后者远离断裂面产出。

张福祥[9]2012年在《山东焦家金矿田成矿控矿构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焦家金矿田分布于胶东西北部的莱州地区—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的胶北隆起区,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叁级构造单元郭家店幔枝构造西侧外围拆离带。焦家金矿床是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为我国近叁十年来重要找矿成就之—,取得了丰硕的找矿成果,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研究进展,从区域构造出发,结合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控矿构造、成矿作用等方面进行研究,从地幔热柱多级演化观点分析焦家金矿田控矿构造条件,分析了幔枝构造控矿特征,建立焦家金矿田控矿模式。初步推测找矿方向。主要认识有:1.结合区域地质特征,研究地球物理特征认为:玲珑杂岩体沿着—条低角度的NNE向逆断层贯入,岩体中南部的空间几何形体为—南厚北薄的楔形体,并具有多次活动的特性。2.地幔热柱多级演化的第叁级构造单元郭家店幔枝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外围拆离带发育的—系列韧脆性剪切构造控制焦家金矿田矿床产出特征。3.焦家、马塘、望儿山、寺庄等金矿床,以及近年探明的深部金矿床—寺庄深部金矿床、马塘深部金矿床、焦家深部金矿床,通过低品位的矿体可以连接起来,各个矿体之间相互联系,并不是孤立的,深、浅部金矿实际上属同—个金矿床,可以统—以焦家金矿田模式进行研究。4.燕山运动时期胶西北成矿集中区进入了以莱阳—莱西地幔亚热柱与其外围郭家店、岐山、盘石店等幔枝构造的发展演化阶段,并相应形成—系列(可具有—定的等间距性)NE向次级拆离滑脱带和NW向的横张断裂。在轴部韧性剪切带的深切作用下,大规模岩浆活动开始,玲珑杂岩体的侵入过程,后期的含矿热液沿新裂隙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交代蚀变作用,并活化转移部分早期的金,沿相关构造薄弱带贯入并聚集成矿。5.焦家金矿田深部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其中Ⅰ号主矿体,沿主构造带变缓,并沿倾向延伸,Ⅲ号矿体在主构造倾向变化处,仍会间隔出现。

刘峰旭[10]2016年在《山东莱州新城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文中指出山东莱州新城金矿床位于山东省莱州市北部25km处,与新建的莱州港为邻,南距烟(台)潍(纺)公路26km,水路交通发达。该矿床新城金矿床位于焦家—新城断裂带的南西段。中侏罗纪开始,古太平洋板块推动伊泽那岐板块由SE-NW向欧亚板块俯冲,胶西北地区进入重要的造山-成矿期。新城金矿床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太古代胶东群富阳组以及新生代第四纪。矿区岩浆岩广泛分布,主要为玲珑型弱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和分布于焦-新主断裂面下盘的郭家岭型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矿区内煌斑岩及闪长玢岩等中生代脉岩发育。本次论文对成矿岩体郭家岭似斑状花岗岩的测年分析认为其形成年代为127±2Ma。矿区构造主要为焦家-新城断裂,控制长约2000多m,其构造破碎带宽100m-750m,倾向北西,倾角28-45°,总体走向40°。该断裂为矿区主要控矿-容矿构造,矿体主要赋存于主裂面下盘的黄铁绢英岩化花岗闪长质碎裂岩带内。新城金矿床的工业矿体主要由Ⅰ号和Ⅴ号矿体组成。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要赋存在焦-新主断裂下盘靠近主裂面位置,总体走向NE37°,倾角30°,最大走向延长600余米,最大控制斜深1120m。矿石类型主要为浸染状黄铁绢英岩和细脉-网脉状黄铁石英脉型。金属矿物以黄铁矿、银金矿、自然金为主,有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以石英、是绢云母、钾长石为主,其次是方解石、绿泥石、绿帘石等。主要矿石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碎裂结构、乳滴状结构、填隙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主要矿石构造为团块构造、浸染构造、细脉浸染构造、细脉、网脉构造、条带构造及角砾构造。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类型有钾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和碳酸盐化,此外还有绿泥石化和高岭土化等。该矿床成矿期可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期两部分,并且热液成矿期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Ⅰ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金-石英-黄铁矿阶段、Ⅲ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Ⅳ石英-碳酸盐阶段,其中Ⅱ、Ⅲ阶段为金的主要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为富含CO2的低盐度(0.87%~10.24%Nacleqv)、低密度((0.71~0.99g/cm3)的流体,成矿温度为260~320°C,成矿压力为62~112Mpa,成矿深度为6.34~9.23km。矿石氢、氧同位素研究显示,成矿流体以地幔流体为主,并有少量的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加入。矿石硫、铅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物质以幔源为主,金主要来自上地幔源区。通过Rb-Sr同位素研究确定其成矿时代是125±1Ma,为燕山期。综上,确定新城金矿床成因类型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幔源流体参与成矿的中温热液脉型金矿床。系统总结了新城金矿床的矿化富集规律,认为新城金矿床的工业矿体严格受焦家-新城断裂带控制,主断裂面发育的致密断层泥对含矿热液的屏蔽作用使矿体均产于主断面下盘。工业矿体主要富集在断裂走向偏北东和倾角较缓的部位。工业矿体具有明显的向SW侧伏规律,侧伏角约为45°。综上,认为在新城金矿区的深部焦-新主断裂走向偏北东、倾角变缓处存在另一个矿化富集段。

参考文献:

[1]. 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D]. 马田生. 成都理工大学. 2004

[2]. 山东焦家金矿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研究[D]. 庞绪成. 成都理工大学. 2005

[3]. 山东焦家金矿中深部矿体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J]. 唐泽伟, 郭广军, 王恩敬, 吕广耀, 叶延岭. 黄金科学技术. 2012

[4]. 焦家金矿床深部矿体地质特征及深部成矿预测[J]. 鲍中义, 钮涛, 高书剑, 孙瑞刚, 李树统. 山东国土资源. 2010

[5]. 灰色GM(1,1)模型在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含矿性预测中的应用[J]. 马田生. 地质找矿论丛. 2007

[6]. 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与找矿效果对比[J]. 李德亭, 孙之夫, 张锐, 许道学, 王兆军. 地质找矿论丛. 2002

[7]. 山东焦家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D]. 陈阳阳. 长安大学. 2017

[8]. 焦家金矿床矿化网络结构[D]. 刘文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

[9]. 山东焦家金矿田成矿控矿构造研究[D]. 张福祥.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2

[10]. 山东莱州新城金矿床矿化富集规律及矿床成因探讨[D]. 刘峰旭. 吉林大学. 2016

标签:;  ;  ;  ;  ;  

山东焦家金矿床深部成矿预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