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送器论文_孙忠玉,范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智能变送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变送器,智能,量程,传感器,环境温度,通信,总线。

智能变送器论文文献综述

孙忠玉,范军[1](2019)在《微差压智能变送器零点漂移问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不同环境对微差压智能变送器零点输出的影响,通过模拟现场实际测出不同品牌微差压智能变送器受不同环境影响所产生零点漂移的数据,根据实测数据和实验结论制定解决方案,进而为更好地应用微差压智能变送器测量流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期刊2019年01期)

窦坤[2](2018)在《浅谈环境温度对智能变送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工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工艺参数有效控制的基础便是实现各种模拟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确保工艺控制的精确性。但参数检测主要通过仪表传感器转换为各种信号,其中变送器在各种仪表中最为普遍使用。压力变送器与差压变送器属于变送器的主要类型,以有效测量差压、液位、流量、压力以及密度等参数。其中环境温度会严重影响其信号的采集效果,尤其在湿度较大且低温环境中,仪器设备极易发生故障问题,使得参数测量不够准确,甚至还会损坏仪表,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问题。为了确保智能变送器的正常运行,应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自动化》期刊2018年05期)

梅建虎[3](2018)在《基于STC15W204S的温室智能变送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温湿度传感器信息采集时驱动程序多集成在仪表端的现状,设计了1种基于微型处理器在温湿度传感器端进行驱动化处理并输出帧格式数据的温湿度传感模块。此设计采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0,LCD1602液晶屏,并通过串口通信将温湿度数据及时送到计算机显示,同时将显示的数据与设定值进行对比,若温湿度超过设定的范围,则启动蜂鸣器及LED灯报警。通过设计原理图,焊接电路,硬件调试,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15期)

孙和泰,叶加星,王成亮[4](2018)在《智能变送器在发电机保护中的研究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一种新型智能变送器,其具有良好的暂态性能,无论在暂态或稳态的情况下都可快速准确地反映电压、电流及功率信号,避免传统变送器由于没有良好的暂态性能,而导致汽机保护误动,甚至跳机的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仪器仪表》期刊2018年07期)

刘云[5](2018)在《LON智能变送器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核心点有两个:一是智慧制造,二是个性化制造。智慧制造也就是新一代智能制造,其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融合,支撑的网络是信息物理系统(CPS)。为了适应CPS的要求,实现新一代智能制造,控制仪表也必须升级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的新型智能仪表。本文研究的LON智能变送器就是基于这一背景提出,设计实现能够满足新一代智能制造体系的控制仪表。LON智能变送器的数字化:将传感器输出的叁类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一种是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放大为标准的0-5V模拟信号,然后数字化;二是传感器输出的标准4-20mA电流信号和0-5V电压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叁是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数字化输出。LON智能变送器的网络化:我们研究的LON智能变送器采用了现场总线中的LonWorks总线。LonWorks总线有如下独有的优点:(1)采用了ISO/OSI全部七层协议,在此基础上设计的LonTalk协议封装在Neuron神经元芯片中,无须开发者自己编程;(2)网络中可以有248个域,每个域可以有32385个节点,每个节点就是一个控制仪表,内部带有唯一标识符的Neuron神经元芯片,各个节点通过网络变量传输数据,也无须开发者编制通讯模块,直接传输距离可达2200米;(3)由于每个节点嵌入Neuron神经元芯片,整个网络可以模拟人体通讯机理,将人体的通讯机理与控制、协调机理应用于LonWorks总线网络化控制系统,我们称为拟人化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可以体现出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特征,满足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要求,突出人的中心地位,因此,我们选择了LonWorks总线开发智能变送器。LON智能变送器的智能化:(1)由于传感器输出的弱信号不同,需要不同的放大倍数变换为0-5V标准信号,因此我们设计了可选择放大倍数电路和人机交互软件模块;(2)设计了几种不同的数字滤波算法,供使用者根据被测物理量变化特征选择数字滤波算法;(3)设计了软硬件配合的数字校零功能;(4)嵌入了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功能,这是其核心技术点;(5)LON智能变送器与我们研究的LON仿人思维控制器、LON智能执行器配合使用,构成拟人化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保证了生产过程的安全、可靠、高效、高精度。论文围绕LON智能变送器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试验研究展开工作。第二章介绍智能变送器的硬件设计,其特色是基于Neuron 3150神经元芯片,实现了7路标准模拟信号的采集、2路脉冲信号的采集、7路弱模拟信号的处理以及硬件校零电路、触摸屏接口的设计;第叁章介绍数字滤波、数字校零、信号采样等算法设计与软件实现;第四章介绍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算法,其特色是单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采用灰色预测算法,多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采用改进的自联想神经网络(AANN)算法;第五章是实验研究,证明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的可行性,其特色是DDE技术的应用。LON智能变送器无论是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算法设计,还是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功能设计,都有独到之处。LON智能变送器与其它变送器比较,特色在于:(1)采用LonWorks总线;(2)标准模拟信号和非标准弱模拟信号、脉冲信号都能处理,通用性强;(3)嵌入我们研究改进的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算法;(4)DDE技术在实时数据处理中的应用;(5)配合我们研究的LON仿人思维控制器~([1])、LON智能执行器~([1])一起使用。目前,基于LonWorks总线的控制仪表,国内市场很少,现在市面上的传感器或变送器,数字化、网络化基本实现,但是智能化不足,我们研发的有独有功能的LON智能变送器未见报道。LON智能变送器设计研究取得较好成果,相关技术已经申请专利,目前正在进一步深化研究,以使其达到产品化水平。(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8-03-27)

马赛飞,马尚昌,刘钧[6](2016)在《基于CC2530F256的智能变送器模块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应传感器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解决其兼容性和气象站大量布线的问题,采用CC2530系列芯片以及Z-Stack协议栈的编程体系设计智能变送器模块,实现常规气象要素传感器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及数据的无线传输,同时对IEEE1451标准中的电子数据表格(TEDS)进行了设计,使传感器实现智能化。详细介绍了智能变送器硬件电路设计和数据处理软件流程图,并且实现了部分电子数据表格的在线更新,通过串口测试工具可以实现数据通信。它具有体积小、超低功耗等优点,系统能够在观测场长时间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6年08期)

张磊,田梦南,尚利宏,周密[7](2016)在《智能变送器的网络实时调度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STNP智能变送器网络是一种基于IEEE1451.3标准和电力线载波技术的总线型智能变送器网络,而机载传感器网络具有数据包小、包数多的特点,在同一条总线上传输容易产生冲突,从而影响系统的实时性。本文针对STNP智能变送器网络数据传输的特点,设计并实现了适用于STNP网络的传输调度算法,通过传输调度保障了系统的实时性。(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6年07期)

梁雪松,谭航,余波,罗李林[8](2015)在《基于HART协议的多变量智能变送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实现以HART协议同时传输温度和湿度信号,文章设计了以MSP430G2553为MCU,采用MTH02A模块进行温度与湿度采集,以数字转换器AD421、信号调制与解调器A5191为物理层的多变量智能变送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实现了温湿度的测量,并具有低功耗、性能稳定等优点。(本文来源于《成都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张永锋[9](2015)在《智能变送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变送器的原理、结构、功能以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中总结出的一些使用方法,提出智能变送器尚需改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201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5-10-09)

张永锋[10](2015)在《智能变送器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变送器的原理、结构、功能以及特点,结合实际应用中总结出的一些使用方法,提出智能变送器尚需改进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5年S2期)

智能变送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当前工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工艺参数有效控制的基础便是实现各种模拟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以确保工艺控制的精确性。但参数检测主要通过仪表传感器转换为各种信号,其中变送器在各种仪表中最为普遍使用。压力变送器与差压变送器属于变送器的主要类型,以有效测量差压、液位、流量、压力以及密度等参数。其中环境温度会严重影响其信号的采集效果,尤其在湿度较大且低温环境中,仪器设备极易发生故障问题,使得参数测量不够准确,甚至还会损坏仪表,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问题。为了确保智能变送器的正常运行,应采用各种措施降低环境温度对变送器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智能变送器论文参考文献

[1].孙忠玉,范军.微差压智能变送器零点漂移问题的研究[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9

[2].窦坤.浅谈环境温度对智能变送器的影响[J].电气传动自动化.2018

[3].梅建虎.基于STC15W204S的温室智能变送器的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8

[4].孙和泰,叶加星,王成亮.智能变送器在发电机保护中的研究及应用[J].中国仪器仪表.2018

[5].刘云.LON智能变送器设计与实现[D].烟台大学.2018

[6].马赛飞,马尚昌,刘钧.基于CC2530F256的智能变送器模块的研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

[7].张磊,田梦南,尚利宏,周密.智能变送器的网络实时调度算法[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6

[8].梁雪松,谭航,余波,罗李林.基于HART协议的多变量智能变送器设计[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

[9].张永锋.智能变送器的应用[C].201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5

[10].张永锋.智能变送器的应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5

论文知识图

完全真空丧失无排放过程实验系Fig.7-...基于MAXQ2000μC的增强型智能变送器智能变送器模块图网络智能变送器模型IEEE 1451智能变送器标准体系....智能变送器PCB版图

标签:;  ;  ;  ;  ;  ;  ;  

智能变送器论文_孙忠玉,范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