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广东逸涛万国房地产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00

摘要: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一种十分常见的工程材料,其本身的施工质量与建筑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在建筑施工中,存在很多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如原材料的质量,混凝土的配置、混凝土施工等,如果不能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管控,则很容易引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对照具体的工程实例,就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

前言

最近几年,伴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建筑结构变得越发多样化,需要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于工程结构的研究。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材料,在很多时候都是构成建筑的主体,如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则建筑整体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切实做好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

1.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28.64万㎡,小区整体为高层住宅小区,共有住宅楼12栋,建筑主体分为地上28层和地下1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的结构形式,考虑建筑主体的稳定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是最为核心的建筑材料,其施工质量关系着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图1小区效果图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考虑到该小区工程中的建筑包含了框剪结构,混凝土用量相对较大,对于原材料质量、模板质量、支撑方式等都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需要施工技术人员切实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明确质量控制要点,对施工检查工作进行落实,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小区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1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是水泥。在水泥进场环节,需要做好验收工作,确保所有水泥产品都必须具备相应的出厂合格证明以及质量检测报告,对照设计施工方案的要求,验收水泥的品种、出厂日期以及强度等级。如果无法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则应该在其进场环节做好抽样检测工作,配合相应的试验来检验水泥的稳定性和抗压强度,确保其能够满足设计方案的要求。即便是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不同批次也需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频率为每批次至少一次;二是骨料。从保证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角度,应该做好骨料的选择,确保骨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少,颗粒形状较好,级配和细度适宜,表面粗糙,能够与水泥浆液实现牢固粘结。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都应该以200m³作为一个检验批次,骨料的验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如粗骨料验收的项目包括含泥量、片状颗粒含量等,细骨料验收项目则主要是颗粒级配和含泥量;三是外加剂。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十分常见,能够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改善,确保其更好的适应不同建筑的施工要求。在进行外加剂添加前,必须对其质量进行检验,确保外加剂中不存在有毒有害物质,不会对混凝土或者钢筋造成损害。该工程中使用的外加剂主要是粉煤灰,通过适当添加粉煤灰的方式,能够提升成品混凝土的润滑效果和可泵性,同时也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四是水。水在混凝土配置中同样非常关键,必须确保混凝土配置中使用的水具备良好的洁净度,不能使用污水或者废水,以免其对混凝土的性质造成影响。

2.2混凝土配比设计

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的影响,不同建筑对于混凝土配合比有着不同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技术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做好混凝土配比设计工作,将其性能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一般来讲,在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几个核心问题:一是应该事先做好性能测试,通过配比试验来确定最佳配比,不能单纯的从理论层面进行设计;二是应该充分考虑建筑工程所处区域的气候条件以及作业现场施工环境,提升混凝土配比设计的针对性;三是立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确定混凝土中使用的砂石,对砂石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四是在对混凝土进行配置的过程中,应该做好骨料含水量的现场测量,给出具体的数据,以此为标准,对混凝土水灰比进行严格控制;五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早强剂,这样能够字一定程度上加快施工进度,不过具体是否可行,需要技术人员依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决定。该工程中,对照具体的混凝土运输条件、现场作业环境以及工艺标准等,最终确定混凝土配比为水泥:砂:石:水=356:718:1123:203。

2.3混凝土搅拌控制

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混凝土配比进行明确,保证其配比合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流动性和保水性。从工作人员的角度,应该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混凝土搅拌的顺利实施,避免因为个人喜好随意改变混凝土配比的情况。如果需要添加外加剂,则必须做好计算工作,确定好外加剂的比例,确保其能够将混凝土的和易性切实发挥出来。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该依照设定好的顺序进行物料的添加,同时安排专人做好混凝土搅拌全过程的监管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2.4混凝土运输控制

很多时候,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因为条件有限,无法为混凝土的配置提供足够空间,这就需要在附近的混凝土拌合站进行配置,然后利用罐车运到施工现场,从保证混凝土性能的角度,需要做好混凝土的运输控制工作,避免运输过程中管理不当引发的各种问题。施工单位可以依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运输设备,充分考虑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例如,在冬季外部气温偏低,混凝土运输前需要先使用温水来对搅拌机进行全面冲洗,确保其温度不能低于15℃,否则可能会导致混凝土凝结时间缩短;夏季气候炎热,水分蒸发量大,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减水剂,如果混凝土运输的距离较远,则可以在其中适当添加缓凝剂来延缓凝结时间。

2.5混凝土浇筑控制

施工环节,技术人员需要对照建筑工程设计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确认好混凝土浇筑面积、浇筑顺序和原材料等进行明确,预先考虑一些突发状况的应对措施,如停电、停水等。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做好重点部位的检查工作,对钢筋的品种、规格以及数量进行明确,保证所有的施工设备运行良好。从保证施工质量的角度,应该做好混凝土浇筑全过程的管控,一是泵送环节控制,要求施工人员能够以水来对泵管进行浸润,然后再使用砂浆润管,这个环节需要避免砂浆对于结构构件的污染,确保后续的泵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效减少水泥砂浆流失的问题;二是应该做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确保其不能小于180mm,然后从施工现场的温度、混凝土运输距离等出发,对相应的技术参数进行调整;三是在混凝土进入料斗后,应该保持持续搅拌,确保混凝土内部的气泡能够全部排出,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管道的堵塞;四是利用泵送剂对混凝土进行输送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操作的连续性,避免停泵引发的堵管问题,对于一些初凝状态的混凝土,需要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结合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分析,混凝土浇筑环节,应该从柱顶开始浇筑,在完成柱体混凝土浇筑的一半左右时,可以进行振捣,然后在对另一半柱体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梁的浇筑可以选择任意一端进行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从两端同时向中间施工,因此来提升施工效率,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合龙。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有部分构件深度高、结构狭窄等问题,需要首先对构件底部位置的水泥砂浆进行浇筑,然后才能浇筑主体混凝土,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做好随时监督检查工作,避免出现混凝土分层、离析的问题,模板、支架和钢筋的检查同样十分关键,如果发现其存在变形、位移等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对于部分结构剪力偏小的区域,可以设置相应的施工缝来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

2.6混凝土养护控制

从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角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做好必要的养护工作,预防常见病害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混凝土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混凝土养护主要是在合适的温度和适度条件下,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混凝土结构表面热量散发程度、内外温度差以及水分和热量的流失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以此来避免结构开裂问题。就目前而言,在混凝土养护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就是洒水养护,在混凝土结构表面覆盖湿润的草帘或者麻袋,保持其表面潮湿,避免水分蒸发过快引发的混凝土结构失水问题。混凝土的养护应该充分考虑不同季节的特点,例如,在夏季温度较高,如果通过覆盖草帘、麻袋的方式能够将混凝土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不需要进行洒水,反之则需要通过浇水的方式来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冬季温度较低,需要设置相应的热源,实现对于混凝土结构温度的有效管控。养护过程中,必须随时关注混凝土的凝结情况,在强度没有达到1.2MPa之前,不能在混凝土结构上堆放材料或者行走。

3.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从工程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好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搅拌、运输、浇筑以及养护环节的质量控制,借助先进的工艺技术,于不同工序流程中,实现质量检查验收的常态化,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可靠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德好,张树彬.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06):214-215.

[2]席伟.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及施工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8,(46):27-28.

[3]谢评稿.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河南建材,2018,(04):277-278.

[4]潘子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四川水泥,2017,(11):146.

标签:;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