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工况运行论文_陈志良,曹先常

导读:本文包含了变工况运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工况,负荷,余热,管壳,热泵,压缩空气,热力学。

变工况运行论文文献综述

陈志良,曹先常[1](2019)在《低温ORC发电系统变工况运行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工质朗肯循环ORC发电是有效回收低品位余热的关键技术,是提高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普遍存在的工业余热热源热负荷不稳定问题,研究在变工况条件下利用ORC稳定运行发电技术,用过热度控制工质泵转速的方法去调节系统蒸发量,保护透平机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和能源的利用效率;用工质过冷度去提高工质泵有效汽蚀余量NPSHa,缩小冷凝器和工质泵之间的安装高度差的同时也节约了工质泵运行能耗。(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14)

李瑞,陈来军,梅生伟,韩月峰,薛小代[2](2019)在《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变工况运行特性建模及风储协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准确分析压缩机、透平膨胀机、换热器等组件的部分负载特性对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各组件的部分负载热力学特性及AA-CAES变工况特性。提出了包含储气库储气水平与高温储热罐储热水平的双荷电状态(SOC)模型。通过变工况特性曲线簇建立了储气SOC与储热SOC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建立了计及组件部分负载特性的AA-CAES变工况运行模型,并对风储协同系统发电能力评估问题进行分析。仿真表明,AA-CAES变工况运行模式导致的组件部分负载特性对风储协同系统发电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与不考虑变工况相比,对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变工况运行特性将使风储协同系统容量因子降低达4%以上。(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曹文睿[3](2019)在《300MW机组长距离供热变工况运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热需求,实现清洁供暖,在我国北方地区大型纯凝机组实行供热改造与循环水余热利用,并通过大温差远距离供热,可以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防止冬季燃煤供暖带来的污染问题。但由于该供热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热电联产供热系统,其运行调节与控制方式存在很大差异,而该方面的研究还很不足,因此有必要对该供热系统变工况运行特性开展研究,以满足采暖季热负荷变化的需要,实现高效、经济供暖。本文以300MW供热机组采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热负荷预测模型,以及吸收式热泵、常规换热器、汽轮机低压缸和凝汽器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供热热负荷下机组和换热首站变工况运行的特性,优化了供热系统变工况运行调节方式,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根据热电联产机组各主要部件的运行参数,以及当地供暖期间的气象条件和供热热负荷的变化情况,通过拟合与参数修正,建立室外温度和供热热负荷之间的数学预测模型。其次,详细分析了溴化锂吸收式热泵和常规换热器的循环过程与热力过程,针对换热首站内吸收式热泵和常规换热器利用excel软件建立了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工况下换热首站内各机组的运行参数;然后,根据弗留格尔公式推导出适用于该供热机组汽轮机低压缸的压力和流量数学模型,计算出不同进汽量下汽轮机低压缸各级组和各抽汽口的运行参数。通过拟合的方法得出低压缸进汽量与排汽量的数学关系,计算出不同排汽量下凝汽器冷却循环水的流量;最后,根据以上建立的数学模型,对不同的集中供热运行调节方式,得出换热首站内各机组在不同出口水温、循环水流量以及不同抽汽量下COP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换热首站内机组负荷变化情况以及机组的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1)当热泵出口水的温度降低、抽汽压力升高、热网循环水温度升高以及抽汽量增大时,热泵的COP增大;2)当用户热负荷变化,供热系统采用不同调节方式时,换热首站的制热比曲线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热泵出口温度不同,换热首站的制热比也不同;3)从供热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当热泵出口温度设置为80℃时,供热系统采用质调节方式比采用量调节方式可以多回收余热,更加节能。(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8)

于洁[4](2019)在《变工况运行中舰船汽轮机不平衡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协调控制系统在变工况运行条件下,很难控制舰船汽轮机内部不平衡负荷,每个阶段使用的控制方式相同,控制范围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舰船汽轮机不平衡负荷协调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包括负荷控制系统和子控制系统两部分,使用PID调节器和运算器构建汽轮机协调主控器,通过反馈控制和能量平衡两个思路设计子控制系统。利用比例调节、积分调节、微分调节实现软件工作。为验证系统效果,与传统协调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协调控制系统能够控制汽轮机内部绝大多数不平衡负荷,为船舶稳定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田涛[5](2019)在《炼化企业自备电站变工况运行成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炼化企业自备电站的生产运行首先要满足炼化装置的蒸汽需求,不足或多余电量可通过与外电网之间的输入/输出实现调节。当自备电站供热蒸汽量发生变化时,热电装置存在恒进汽量和恒凝汽量两种调节方式。通过建立基于分段汽耗率的汽-电转化模型,研究了两种调节方式下供热量变化对自备电站运行成本的影响。以某炼化企业自备电站数据为案例,计算供热量变化对发电量、总成本、单位发电成本和发电标煤耗等因素的影响:在恒进汽量调节下,供热量由1 792 TJ增加到2 875 TJ时,运行总成本由2.42亿元增加至2.79亿元;在恒凝汽量调节下,运行总成本由2.47亿元增加至2.61亿元。(本文来源于《炼油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王晓燕,焦卫东,朱利民[6](2019)在《变工况运行的制冷压缩机功率消耗的定量关系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缩机机理模型因难以全面描述其在变工况运行时,各复杂因素之间的关系而造成计算精度不高且不便于工程运算的问题,文章结合工程实际,依据热工学理论,采用机理分析,构造变工况条件下压缩机功耗的数学模型,提出压缩机功耗与吸、排气压力间的定量关系式。计算结果与同工况下的实验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二者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75%,最小相对误差为0%,最大相对误差为4.64%。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度较高,证明了该定量关系式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压缩机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张立昂,姜未汀,曹先常,陈志良[7](2019)在《有机朗肯循环机组性能仿真与变工况运行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对于有机朗肯循环(ORC)系统的热力学研究大都集中在循环工质的优选与定工况下的循环系统优化和参数模拟,对于工程上遇到的变工况运行和安全运行的情况很少提及。使用流程软件AspenPlus对ORC系统进行了变工况运行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应用ORC系统尤其是使用透平机作为动力设备的ORC系统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庄法坤,周昌静,李晓鹏,谢国山,戴澄[8](2019)在《单级双吸双层蜗壳离心泵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双层蜗壳离心泵变工况运行时的泵内流动特性,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对模型泵内部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的压力等值线图和速度等值线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泵内压力速度分布较均匀,流动轴对称性较好;小流量工况下靠近隔舌附近和蜗壳隔板始端附近叶轮内的压力和速度分布不均匀性增加,轴对称性变差;大流量工况下,叶轮内和叶轮周围蜗壳内流动对称性相对于小流量工况下的情况好,但隔板外侧压力和速度分布不均匀,会使流动损失增大。(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设备》期刊2019年01期)

李娟,郑星炜,王练,Regis,Scapini,Marques[9](2018)在《往复式压缩机仿真分析与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研究冰箱往复式压缩机的一维仿真分析方法和理论,应用GT-Power一维商业仿真软件建立了用于分析往复式压缩机整机性能的模型。分析研究了变工况运行状态下P-V图,阀片的升程和质量流量曲线,得到了吸排气压力对吸排气阀片升程、开启关闭的影响。分析研究了ASHRAE(-23.3℃/54. 4℃)工况下压缩机运行过程中阀片延时关闭,回流等现象。计算分析了变工况运行状态下的制冷量、耗功、制冷系数,与实验结果相比,较为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为往复式压缩机的仿真分析提供了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0-30)

陈华,李玉婷,段鼎立[10](2018)在《小型水源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自行设计、开发的水源热泵机组为例,通过实验,研究了该热泵在制热模式下,蒸发器侧供水温度和流量变化对系统的运行参数和能耗的影响规律。结果分析表明,系统耗功率随供水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供水流量的增加而升高;提高供水温度或增加供水流量,系统制热量及供热系数均会增加,水温每升高1℃,制热系数COP平均增幅1.94%,供水流量每增加0.5m3/h,制热系数COP平均增幅6.75%,室内温度每提高1℃,制热系数COP平均降幅2.47%。(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8年06期)

变工况运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准确分析压缩机、透平膨胀机、换热器等组件的部分负载特性对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AA-CAES)系统变工况运行性能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各组件的部分负载热力学特性及AA-CAES变工况特性。提出了包含储气库储气水平与高温储热罐储热水平的双荷电状态(SOC)模型。通过变工况特性曲线簇建立了储气SOC与储热SOC间的耦合关系,进而建立了计及组件部分负载特性的AA-CAES变工况运行模型,并对风储协同系统发电能力评估问题进行分析。仿真表明,AA-CAES变工况运行模式导致的组件部分负载特性对风储协同系统发电能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与不考虑变工况相比,对风力资源丰富地区,变工况运行特性将使风储协同系统容量因子降低达4%以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变工况运行论文参考文献

[1].陈志良,曹先常.低温ORC发电系统变工况运行控制方法[C].第十届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李瑞,陈来军,梅生伟,韩月峰,薛小代.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变工况运行特性建模及风储协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3].曹文睿.300MW机组长距离供热变工况运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

[4].于洁.变工况运行中舰船汽轮机不平衡负荷协调控制系统[J].舰船科学技术.2019

[5].田涛.炼化企业自备电站变工况运行成本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2019

[6].王晓燕,焦卫东,朱利民.变工况运行的制冷压缩机功率消耗的定量关系式研究[J].压缩机技术.2019

[7].张立昂,姜未汀,曹先常,陈志良.有机朗肯循环机组性能仿真与变工况运行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9

[8].庄法坤,周昌静,李晓鹏,谢国山,戴澄.单级双吸双层蜗壳离心泵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2019

[9].李娟,郑星炜,王练,Regis,Scapini,Marques.往复式压缩机仿真分析与变工况运行特性研究[C].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2018

[10].陈华,李玉婷,段鼎立.小型水源热泵机组变工况运行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8

论文知识图

训练过程变工况条件下,WNN-NARMAL2神经网络...变工况运行下滚珠丝杠温度场、...变工况运行下进给系统轴向热定...实验平台变工况运行实验系统装置简图

标签:;  ;  ;  ;  ;  ;  ;  

变工况运行论文_陈志良,曹先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